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
摘要: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彰显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文化标识,天然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阵地,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本文从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入手,剖析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与问题,探索了系列应对挑战与解决问题的策略,以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之中,旨在促进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更好地融合。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先后组织召开了全国教育大会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等专项会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并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同时,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化自信”的时代课题,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在文化自信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党的二十大也要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相辅相成,二者在目标上相互协同、在内容与过程上相互融合、在育人机制上相互促进。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与途径,既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自强、夯实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文化根基,又推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能够触动大学生内心,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必然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增强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石,能为文化强国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当代大学生作为民族复兴的先锋力量,须牢固树立文化自信意识,主动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重要阵地对大学生进行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大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近大学生,在青年群体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与运用。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涉及面广、教学内容丰富,中央出台了系列文件与指导,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16年)提出了“三全育人”理念,强调要形成文化育人等长效机制,指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有文化育人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2017年)提出了包含“文化育人”的“十全”育人体系,进一步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三)高校思政教育中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必然要求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举措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传承和宏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是落实文化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十大”育人体系的要求,是为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勇担大任的新时代好青年的时代要求。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悠久历史长河中积淀的深厚文化体系,包含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多个层面,反映了中华民族最为本质的特征。
中华文化灿烂辉煌,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经五千年发展从未中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先进的哲学理念与价值观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的五常道德标准、“和为贵”的处世原则、“尚大同”的世界观、“孝为先”的伦理美德等,至今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与感染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世界,不仅哺育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也为世界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时代好青年,其核心任务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筑牢理想信念为核心,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重点,以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等方面的“十大”育人体系为基本任务。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问题
(一)意识不强,重视不够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来树立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培育爱国爱党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不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重视度不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实践教学较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显性内容占比较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较少。
(二)挖掘不深,开发不足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挖掘得深度不足,对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不够全面,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塑造正确价值观与文化自信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来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力度不够。
(三)方法单一,效果不佳
当前,各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简单、方法单调,缺乏创新与策略,信息化建设不足,校园文化建设不够,第二课堂实践体验不多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政元素的认同感、体验感、互动感等较低,教育效果欠佳。
(四)教师的融合能力不足
教师综合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能力不足。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应用能力不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不深。
(五)教育方案、课程体系、评价机制等不健全
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的融合性教育实践较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的融合性教育方案不健全、课程体系不完善、评价体系等不全面,融合性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提高思想认识,建设校园文化
高校应重视融入性教育,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功能,努力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
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校应结合学校特色与地方传统文化元素,打造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积极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文化与氛围。
积极开展由学生主动开发并深度参与的舞台剧表演、传统文化进校园风采展示大赛、诗词大会、文化调研等活动,同时,打造传统文化校园长廊,设立校园名人名言牌,建立校园网页专栏、主题论坛、公众号、短视频等,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主题选取相关的传统文化人物、事例进行介绍宣传。
(二)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式教学方式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应多样化,教学过程注重运用科技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力量。
授课应综合运用科技化、信息化、网络化手段,丰富教学方法。教师可借助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如向学生们视频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采用AI虚拟仿真、AR+教育,超时空体验传统文化;连线非遗大师,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大师直播课,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教学方法应多种多样,如组织翻转课堂、情节模拟、小组讨论、辩论等,让学生谈谈自己喜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其背后的政治思想教育意义。
对大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价值引领不仅限于课堂,还可运用大数据算法,对每位大学生的文化偏好、兴趣社团、文化实践、思想动态等进行“画像”,精准把握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需求与思想变化,以提供课内外的个性化、全面化、精细化,且时效性强的教育引导与服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不应仅限于教室,还应重视文化基地实践。教师可组织学生走出去亲眼看、亲耳听、亲身感、亲自悟,带学生到校园文化长廊与校外传统文化场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地,全方位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沉浸式感知其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的融合教育成为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成为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教育。
(三)提升师资水平,提高融合能力
一方面,提高对教师融合能力的要求,通过培训、进修、学术交流、教学组研讨等方法提升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水平,提高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能力。
另一方面,教师应积极参加实践学习,如走进博物馆与文化馆、探访名人故居、参观非遗博览园、阅读经典书籍;加深国粹文化体验,品一场茶艺、听一场戏曲、做一次陶艺等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掌握一门中华传统文化才艺,如书法、太极拳、剪纸、传统乐器等。夯实教师文化自信基础,潜移默化地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落实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培养时代好青年。
(四)优化课程设置,注重文化育人
更新教育理念,精选编入教材的内容,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一是搜集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内容,既可以是经典古诗词、历史名人典故,也可以是传统文化思想、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并将这些内容和思想政治课程深度融合在一起。二是对现有的思想政治教材进行深入发掘,整理且开发其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案例,形成更加丰富、生动的思政课程教学内容。
注重价值引领,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做好课程顶层设计。课程开发建设者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文化育人”的意识,以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开展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其作为培养学生成才成长的重要环节,通过有效落实规章制度,合理设置特色必修课与选修课,实现传统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体系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思政教育中。
(五)丰富评价机制,注重课外实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多样,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也应注重实施多元化综合评价。除书本知识外,更应关注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爱国精神、责任担当等,可探索通过多元评价方式,如课外实践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更加全面地反馈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的学习情况。
五、结束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厚植大学生爱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教育资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高校应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要挑战与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提升师资水平、优化课程设置、丰富评价机制,推动课程改革、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作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落到实处,树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理念,培养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
参考文献
[1]杨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几点思考[J].福建茶叶,2022,44(6):166-168.
[2]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EB/OL].(2017-12-05)[2024-04-06].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eqid=a743067f0002b023000000026447abf6.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