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首先要了解商品世界存在的矛盾
马克思为《资本论》第一卷写的序言中曾提到“为什么要从商品开始分析资本主义”,那部分内容正对应着以上这个问题。如果主张“不等价交换是工人被剥削的根源”,就会被简单地归类为“也有人主张这种说法”,即忠诚地追随普通经济学者们的做法,进而遵循他们的理论。最终结果就是,即使接受他们的理论,得出的结论也是:如果没有对工人的剥削,就无法建立这个世界。
这种做法被马克思称为“上向法”。也就是说研究的过程要分析一个个现实问题,但是如果只分析现实问题,就只能看到问题真实的动向而已。把现实问题抽象化,找到一种可以代表这个时代的东西,以此进行分析才有意义。
从这个角度来说,商品就是这个时代最好的代表。商品无处不在,可怎么看也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就是这样的表象下隐藏了所有的问题。
把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加以区分的并不是马克思,他只是采用了古典派经济学者的分析方法对商品进行了分析。也就是说,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只是沿袭了他们的学说而已。
但是,商品中出现了货币,继而商品中又出现了特殊商品。如果特殊商品也和商品一样的话,那么作为特殊商品的劳动力也应该具有和商品同样的特征。可是,这个商品中包含的活生生的人所产生的各种生活需求该如何解决?古典派经济学者对此束手无策。马克思为了寻求完整的说明而进行了研究,结果劳动力商品具有二重性的问题就显露了出来。
如果把劳动力商品和一般商品作为同样的事物进行说明,就会出现难以解释的矛盾。也就是说,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没有差别的话,劳动力商品就难以成立。这个差值就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展现出来。这就是“给工人支付的劳动报酬”和“没有支付给工人的剩余价值”之间的差值。理论本身是古典派经济学者的理论,但依据他们的理论,劳动力商品中存在无法解释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