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絮事](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14/52365714/b_52365714.jpg)
第15章 投射
傅文茜很漂亮,举止随便,大大咧咧,有时候又太过于敏感,显得有点神经质。她的情绪起伏不大,很在意别人的看法,说话很多,多是传播别人的内容,或表达情感,如:“我喜欢你,泡泡。”她喜欢哼歌,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她是一个积极乐观的女孩子。总体上,她给我的是积极乐观的影响。
她的家庭环境稳定、平和,安逸。她有一个表妹,住在她家里,读高二,有一个表哥,读高三,在十班或十二班,她早上有时候会带家里炒的饭或粉来吃,和周春林一样。她说自己是个少吃多餐的人,她还经常带零食分给周围的同学吃。她拉直过头发,所以头发有些发黄、分叉,对此她感到苦恼。她写日记是从高考百日冲刺开始写的,照她说是要留作纪念。在日记的叙述中,她逐渐学会了表达自己,使自己融入周围的环境中。她唇红齿白,经常被周围的人赞美。但有时候他与王丹会有一些小矛盾,他与王丹、徐惠、彭丹、王志、赵佩兰玩的好。她也喜欢玩手机,经常借周围人的手机玩,她精力充沛,生活规律,按时作息,有一只黑色兔子布偶的文具盒,依赖父母、家庭。贴在课桌上的格言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与家庭的亲近关系使她的行为有可进可退的空间,她会慢慢地耐心地仔细地揣摩自己的内心。她是一个比较幼稚的人,这体现在她有时会不自觉地模仿身边人的行为,她似乎像一个小孩子一样会表现出小孩子的行为,正是基于这个,她极易接受暗示。比如她打嗝了,刚好我喝了水,她就也跟着我喝了几口水。她曾经学过画画素描,无聊的时候,不听课,就低头画画。我总觉得她总想跟别人争什么,或许是她的潜意识吧,可能她也没意识到。她小学的时候天天骑自行车,从家里到很远的小学上学,我想这从小锻炼了她吃苦耐劳的品质,才使得她有勇气勤工俭学吧,她和她的好朋友王志一样,遵守着生活的常识生活。
宁馨很时髦,总是班上第一名,之前是五班的。有一个男朋友,据说家里是开超市的,很有钱,她不是江西的,好像是浙江人。她有一头乌黑淳朴的头发,很瘦,打扮时髦,肤色是健康的偏黑色,是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女孩。这体现在她迷恋爱情,出口即是网络词汇,追求时尚,与国际接轨。她略懂心理学,显得聪颖、俏皮,与人交往知分寸、进退,说话声音很细很小,与追求时尚的人成为朋友,比如杨莹。但她浪费粮食,消费很大,爱买衣服,喜欢上网购物。总体上,她性格直率,有“公主病”的倾向。如果说徐惠走的是本土风,宁馨走的则是国际风,且已经遭到如杨意一人的嫉妒。
杨莹很瘦,声音常带孩子气,头发下半部分染黄了,没有男朋友,渴望有男朋友。骨架看上去较小,头有点习惯性的向前倾。小时候学过芭蕾、钢琴,口头上拜金,实际上十分重视民族精神的“礼”“义”,爱穿黑色衣服,追求时尚,爱买衣服,花钱大手大脚。有一个成绩好的表哥在九班,应该家庭关系很好,而且可以说是家族关系融洽,现在寄住在婶婶家,爸爸在外做事,常寄钱给她,妈妈在老家的房子里。喜欢看帅哥,喜欢周杰伦,具有良好家教,不浪费粮食,却在家庭与同学之间苦苦挣扎,具有叛逆与孝顺的双重品性,两者是在不同场合交替出现的。但也有碰撞矛盾的时候,就显得心情沮丧了。在坚持内心,顺从的情况下,与同学交往显得不自然,但看得出她很努力,也就可以说她适应能力强吧。神情忧郁,情绪起伏大,自尊自爱,自立自强,与庄淇,刘洋玩得好。她的内心很顽固,只能是外部逼迫她改变,所以她有强迫自己反省的习惯,这既是她行事小心翼翼的原因,也是情绪不定的原因。
张玉常跟刘希、周一玩在一起,她是个身材高挑,很感性的女生,父母都是普通的公务员,有一个比她小几岁的妹妹,家庭环境充裕,所发生的都是“茶杯里的风波”,所以她有足够的精力关注自我,使自我适应变化。(在无法改变周围环境的情况下,只有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了)因此在她身上也可以看到虚弱的表情,一种妥协与挣扎的矛盾结合产物,两者不是并立存在的,而是已经相互融合,深入她的情感与思想了,这也是一种年轻青春所具有的活力与感性思维带来的无力感,情感冲突对抗的结果,结果还是这一种思维将两者包容结合起来了。
徐惠看上去很成熟,很有女性的魅力,特别是她穿黑色衣服的时候。她以油嘴滑舌招架别人,是想要成熟,想要自由,超越父母的表现,但她又被好朋友王志当做小孩子一样训、管制,说明这种脱离是被迫的。她渴望父母的爱,轻柔的教训,但事实是母亲的封闭式管制和朋友的影响,以及弟弟这个存在使她转向“变成熟”,“脱离”“超越”这条路。她不断地积累经验,有了自己的判断力、辨别力,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摸清了自己的脾气、饮食习惯、交友倾向,摸清了自己的喜好并一以贯之。而一条真理是:任何脱离了父母的人都是以”我“为中心。她使这条路在她脚下不断延长,但目前来看,走得不是很好,选择太多,欲望太多,能够做的看似很多,不能够做的其实也很多。她是虚假的,但她与朋友在路边摊吃炸麻辣的场景却是那么自然,她是追上时代潮流的新一代女孩。
她给我写信的本意是好的是我的朋友。如果不是有别人的信做对比,或许还看不出来,因为这封信的内容是写日记的人惯于写作的内心独白、自我剖析。在叙述她的感受、对我的看法时,她写曾经怀疑我是否有自闭症;在信的后半部分,她称自己是我的朋友,劝解我要打开心扉。她一共给我写了两封信,后一封是补前一分未完的,第二天早上放到了我的抽屉里。她在现实生活中取悦别人,但表现出来的却是关注自己的内心想法,她应该是属于那种理智和情感均衡的那种人。
徐惠整个早上都很萎靡,整个人缩在一起趴在桌子上,靠着墙,像是被人塞到圆筒里打了一顿一样。
她有时候很讨人喜欢,比如说她善于调解同学之间的矛盾。她是个矛盾的统一体,她追求时尚,简单单纯。
她的衣着都符合她的个人风格。一部分平平凡凡,却在细节处凸显一些精妙的设计。她喜欢粉红色和蓝色,这也代表了她兼具可爱与冷静的气质。她定期去理发店剪刘海,她的头发又黑又直。
她骂人很厉害,事实上这是她平时不轻易拿出来的本领。她骂人没有激烈的语气,没有高调的嗓门,全凭内容。她大多用脏字组成的词语、引语、歇后语、谜语骂人,引语、歇后语、谜语是单个使用的,词语则是连串使用。
她喜欢做饭,称妈妈做的菜是最美味的。她左手戴了三只银手镯,手动时,手镯互相撞击,会发出清脆的响声。
她有一块银色的男士手表,表盘里有四个罗马数字,手表她平时不带,只是放在桌子上看时间。
她的声音抑扬顿挫,装可爱,装嗲,她以为她的名字里有一个惠字,就真的贤惠了吗?
她很爱面子,尤其是在男生面前,她自己说出“楼上那么多男生,好丢脸啊”。
她很情绪化,或许这与她学艺术的朋友有关。
她有时也会爆发,比如突然做一些撕卷子的事。
她说自己很胖,身上有很多肉,但实际上看得出来,她只是骨架小才显得肉多,这与他的朋友王志相类似。
眼珠漆黑,长发披肩,像非主流里面的女主人公。
她说自己自闭,其实这也看得出来。这与她的情绪化结合起来看,常常使我觉得她是个疯子。
你有时候会发现她的情绪低落,正是来源于她的情绪高涨,而她情绪高涨时,从他的眼睛里可以看到她的疲惫,进一步结合自己的经验,这会让人觉得她很做作、虚伪。她说自己的自闭是母亲禁足造成的,因为小时候,她经常被母亲关进“黑屋子”。她惧怕恐惧,血腥、残忍、黑暗,连同学们习以为常的笑料,她都觉得恐怖,然后走开或忙叫别人不要再讲了。
她谙于生活,以她自己的说法是热爱生活。她不喝可能含有激素的绿茶,不坐别人坐过的凳子,不喝可能有毒的豆浆。她喜欢吃饼干和蛋糕,经常透支去小卖部买零食。
她想睡就睡,想玩就玩,但在大背景下她会遵守规则,中午一点三十前到校,下午五点二十五前离开。另一个也是我最憎恨的地方,就是她十分饶舌,不仅饶别人,也饶自己。男人的事、女人的事、父母的事、小孩的事、老师的事、路边的事,她都要通通评论一番,她说妈妈的事,说弟弟的事,说哥哥的事,说自己的事。她说:“怎么一对那么严肃的父母生了一个那么搞笑的女儿?”她沉浸在自己的日记之中,似乎对自己四本日记的成就感到骄傲与自豪。她每次翻开自己那笔迹干净、书面整洁的日记本,就会从心底产生一种满足感与自豪感,虽然没有看到她的笑,但从她欢乐的弯腰、低头就可看出来。这种感情与看到自己的孩子时所产生的情感相类似。
她有时候很唠叨,不停散播自己的经验之谈,又劝诫别人,不应该这样做人。她对手机很熟悉,尤其对她自己那用了三年的平板手机驾轻就熟。
傅文茜对她说,我明白你的意思,就是不知道理解正确不。
我终于明白她讨人厌的地方在哪里了,理智与情感,冲动与控制,谨慎与粗心等,这些相反的性格特征都在她身上体现出来。她情绪化却又有认真理智的一面,她冲动、情绪化、烦躁,可是又有遵守规则的一面;她好面子,处处留心,却又有大大咧咧,不顾体面的一面。她的情绪化特别惹人讨厌,当她陷入情绪的时候,会不管不顾,埋头垂发,脸色憔悴,粗心大意,默不作声。虽然回答问题,但那一股不耐烦、厌烦焦躁的语气,就像恶臭冲击人的鼻子一样,震荡人的耳膜;她的眼睛也会表现这种情绪,如果说她笑时,眼睛也会笑,那么心情糟时,她的眼睛也会哭,会放射出那股悲哀的情绪。不如说她的眼神漫灭,像一根被风吹动、岌岌可危、忽明忽暗的烛火,像一双垂死之人不抱希望的眼,那么每当这种时候来临,她就站在绝望的断崖边上吗?而反过来,她又以悲天悯人的心,把我从绝望的峭壁前拉回来了吗?那么真得感谢她。
但我知道我不能救她,我就处在这么一个境地,我的处境很狭小,我要实现我的目标,我要珍惜我的时间。
她青春年华,骚头弄发,穿桃红色的衣服,鹅黄色的衣服,绿色、橙色的衣服。
我最怕别人剪我的头发,徐惠说。
我最嫌弃手机没流量了,她说。
她的一个梦想是在铁桥旁边的空地上为自己建一幢别墅。
在毕业照上她表情平常,眼神透露出坚定与平静,应该说在她起伏不定的情绪变化之下,支撑她的是她对于生活的准则和不放弃生活的信念。
但我很讨厌她,她的身上无不透露着矫揉造作的气息,她处于青春期,从另一方面说,典型的,她的焦虑与躁动来自于性的压抑,但它体现在了日常生活中,被人利用了,被人看到了。这并不是坏的事情,对于她,这是释放,放松自己的必要行为,而我讨厌她的原因正是她的无意识。她无意识做下的这些行为与她平时竭力控制自己情绪的努力,消极的眼神形成强烈的对比。只有在无意识的行为下,她才笑得灿烂,笑得开心,不是礼貌性的,而是充满了女孩的羞涩,女性的魅力。彭丹是那个施者(她好像是有意识的,但无法控制),她则是那个受者。撩头发,肢体接触,耳鬓厮磨,惬意的欢笑,相拥,投靠。不用说,徐惠独有一股同龄人少有的知性的、成熟的、坚韧的、女性的魅力与气质,这种独特的气质使她吸引了很多人,也排斥了许多人。我悄悄地认为李晓对她有意思,至于她自己,虽然她嘴上说想找一个男朋友,但大多数时候那只是逢场作戏,为了适应环境。她的内心是封闭的,这种封闭塑造了她类似艺术家般的稳健与气质。
她以周围的人为盾牌,遮盖住她的缺点。她沮丧绝望的心情大部分是夸大了一时的情绪,这是她过分关注内心想法,写日记的后果。她对此显得笨拙无力,仿佛任情绪摆布,而这导致了她对外部环境的迟钝冷漠,以至于被环境摆布的境地。
王丹对徐惠说:“我觉得蚕好神奇啊,吐个丝结个茧,然后就长出翅膀变成蝴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