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2章 131.造反
杨廷和脸色很不好看……
瞎猫又碰上死耗子了?
不可能。
肯定是府县提前就知道,上报通政司,竖子故意不让通政司告诉他们!拖着到今天辰时,才派人通报。
以此让李东阳,王鏊信服他。
李东阳手里抱着暖手的茶,直接离了手,茶盏落地,碎了。
怎么又有人造反了?
竟然真造反了!
急报还在辰时之前。
李东阳脑袋跟生蘑菇一样,冒出满头的问号,不知道该去思考哪一个问题。
听到茶盏碎地,整夜都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的朱厚照,此刻眼睛直接睁开。
刘六跟刘七到底是造反了。
跟史书记载的一样。
北直隶霸州文安县,爆发的大规模农民起义。
正德五年,刘六跟刘七在霸州发动起义,数千百姓响应。
杨虎在山东起义,前往霸州跟刘六刘七汇合。
从北直隶府县攻入山东,由山东壮大,攻回京畿。
攻克山东曲阜,泰安等二十余州县。
明军一路溃逃,百姓甚至供给粮草器械,杨虎屠杀当地地主,抢劫兵库,释放狱囚。
朝臣则是举荐都察院御史马中锡,惠安伯张伟提督军务。
因为被刘六和刘七震慑,只敢拥军自卫,不敢同造反的刘六跟刘七交锋。
两个人都没什么能力,又不愿意为朝廷送死。
于是就找借口说造反的声势浩大,说应该缓缓图之,其实就是怕丢了自己脑袋。
刘六跟刘七提出建国扶贤。
刚开始没脑子,一窝蜂乱打。
都是碰运气。
后来慢慢的制定计划,先取北直隶,河南,扩集兵马,再占南直隶,效仿朱元璋建政权。
接着由东路刘六刘七,齐彦名统领,往山东。
杨虎几人领西路,往河南,由南进北,过山西,东入北直隶,直抵霸州文安县,两路人马合作,攻京师。
前后持续三年,同时转战南北直隶,山东,河南,湖广。
只是杨虎跟刘六刘七两支缺少配合跟信任,长期分散作战,被各个击破。
这个历史实事,朱厚照在现代的史书里面没有看到多少,是看武宗野的书里,因好奇王满堂这个“浣衣皇后”,查看过霸州文安县的相关记载。
他刚开始到宫里,就想到过刘六跟刘七因为马政,兼并土地这些造反,做过一些准备。
可惜当时刚到宫里,什么都是稀里糊涂,马政也是小打小闹。
这一年来,他才将这些事情摸清。
知道刘六跟刘七户帖黄册上实际名叫刘宠,刘宸,想着十月京城才会发生造反,没想到现在四月底就看到鱼腹藏书,得到造反消息。
这件事在历史上,最后还是朝廷从边关重镇调军,驻守京城,武宗设西官厅给边军操练。
朝廷因此事,损耗挺大。
其实主要还是派出去御史马中锡和惠安伯张伟两个贪生怕死,不敢迎敌的无用之人。
因他们,白白错过最佳抓捕时机,给了刘六和刘七状大机会。
历史上,两人因纵敌罪,正德七年被武宗下令,抓捕入狱。
然而正德七年,河南刘惠跟赵遂造反,仇钺镇压。
正德八年,鞑靼小王子趁机犯大同,仇钺充总兵官,率军讨伐封咸宁侯。
“既如此,派兵镇压!”
外殿,仇钺的声音直接响起。
看到仇钺在那里激动的要领兵镇压,杨廷和跟韩文满脸看不起。
军功谁不想要,你还跟兵部争起来了?
“就算要镇压,也有兵部,有御史,轮得到你这刚封伯的丘八在这里请战?你懂多少!”
听到韩文的声音,朱厚照冷着脸走出来,瞥眼韩文:“嚷什么!”
萧敬陪着朱厚照出来,众人声音瞬间消失。
朱厚照反复想着自己部署还差哪一步,缓缓走到御座坐下。
这次造反,属于百姓参与。
要派兵镇压,同时也要安抚百姓。
再者有个重要的事,就是京城四周的粮价,只要出现灾祸,必然会引起粮价暴增,这件事朝廷同时要进行暂时管控。
为什么会考虑到粮价问题。
因为土地兼并,因为马政,导致百姓造反,本质原因在这里。
所以不能让京城四周因为刘六刘七造反,使粮价波动,百姓买不到正常价格的粮,也要闹事,这是必然的。
李东阳脸色冷峻起来:“禀奏陛下,臣以为,眼下当立刻商议出应对策略。”
朱厚照也是紧绷着脸:“朕已经有了大致的镇压策略。”
杨廷和却没有理会朱厚照这句话:“陛下,当立刻召集朝臣,上朝商议。”
既然真出现了造反,作为内阁的学士,必须召集朝臣商议。
只有王鏊,王守仁,李东阳和韩文,王琼,仇钺几个人,如何算得上商议。
总之,在他眼里,必须将其他的官员都到齐,最好是所有官员都在,才能商议出更加好的策略。
而不该只由谁一个说了算。
总之,杨廷和语气坚定。
对于朱厚照的“镇压策略”,杨廷和并不信任。
别人不知道皇帝真假。
自己还能不知道几斤几两?
王鏊道:“确实该召集朝臣上朝议事。”
李东阳看着朱厚照:“陛下,上朝吧。”
都快辰时了……上哪门子朝,仇钺有些不满。
陛下都说了有镇压策略,杨廷和为何不听听?
这个杨廷和拿着自己“帝师”的资历,竟不把陛下放在眼里。
杨廷和不听朱厚照看法这件事情。
是在按规矩走。
但也是再拿朱厚照不当回事。
王鏊敏锐的察觉到杨廷和对皇帝的不满。
朱厚照看眼杨廷和,心里怒火朝天,但还是压抑下来,眼下有更重要的事情做。
不该耗费在内斗上。
事情轻重缓急,他分的清楚。
于是,大臣们罕见的在辰时后上了第一个“别样”的早朝。
而谷大用跟张永也从操练的西官厅回来了。
眼下有造反的,他们也要回来请命,这可是立功的好机会,富贵功名在向他们招手。
原本仇钺是想着自己揽下这个事情的,但是上了朝,恐怕这件事就轮不到自己了。
仇钺有些垂头丧气,但还是跟着上朝去了。
早朝。
六品以上官员必须参加。
六品以下的在京官员,可自愿参加。
王阳明也跟着去了。
在自己私府睡觉的刘瑾,听到造反,心里还暗暗发怵,是不是又是因为自己惹出来的?
听说是霸州刘宠刘宸时,刘瑾心里一紧,果然跟当初宁杲做的事有些关联。
他担心有朝臣把自己老底给揪出来,对萧敬说自己要去看看西山煤矿的事情。
萧敬看眼刘瑾,知道刘瑾在害怕什么,于是点头:“这里有杂家侍候陛下,你去吧。”
刘瑾一溜烟,脚底抹油一样。
出宫往西山那边去了。
朝臣的争执也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