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育燕,铸海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81章 百里缓冲

宇文坚急着熟悉辽河草场,而在宇文部的东南,也就是高句丽的西南之地,训练好的骑兵正在集结。

他们中不仅仅有高句丽人,其中为教官者,不乏素喜连、木丸津两部的鲜卑人,高乙弗利成功的拉拢了两部。

高奴子环视平原上千骑驰骋,心中不由感慨,当年他率五百骑血战慕容廆,拼死才顶住慕容部骑兵的进攻,冲锋时不免有赴死之志,当年又何曾想,今日能统骑兵过千,浩浩荡荡。

面对如今的攻守变势,高奴子望向身侧的鲜卑壮汉,这两人居功至伟,素喜连渤、木丸津海,他们是两部首领的儿子。

要问为何两部首领未至?

无非是既贪恋高句丽送出去的钱财,又忌惮着李臻的护东夷校尉府。

毕竟高句丽只是番邦,刺探的消息终有深浅,他们却是时刻在晋廷手下做事,清楚的知道这个庞然大物。

明白两部想骑墙,高奴子出言邀请道:“两位,今日我高句丽骑兵小成,不妨随本将南下一遭,去慕容部的地面上打打秋风。

冬日即到,粮仓里可都是塞满的粮食。”

一听有油水,木丸津海眼中一亮,虽说同属东部鲜卑,但抢起慕容部来,他心里没有半点波澜。

“如此正合我...”

眼见木丸津海张嘴便想答应,素喜连渤赶忙说道:“高将军说笑了,我俩北潜贵境练兵,已经是担着恶了护东夷校尉府的风险。

此时再随你南下,稍有差池就得被人抓住把柄,到时候在辽东境内,我两部必得多遭波折,为部族计,此次还是贵部自行为妥。”

高奴子很好的隐藏了眼中的不快,道:“我高句丽岂会轻易为难朋友,既然你两部今日无暇,我部就先行一步。”

素喜连渤扶胸道:“多谢将军体谅。”

木丸津海作势也扶胸致歉。

高奴子一甩马鞭,带兵出境。

瞧着高句丽骑兵鱼贯而行,尾巴消失在林间,作为教导的两部百十骑兵归巢而聚在两人身边。

木丸津海急不可耐的问道:“渤兄,刚刚为何拒绝高奴子的好意?

慕容部刚死了首领,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快进快出,必然能抢一波狠的。”

素喜连渤眼中神色清明,道:“我来此地前,曾听段氏的贵人说,王俊的幽州骑在关中又建了功,朝廷此次必然要大赏段氏,父亲在李臻口中也有佐证,这消息看来不假。

别见现在高奴子跳的欢,到时候幽州军回援,高句丽能不能抵挡住才是关键。

别跟上次一样,自个连国内城也守不住,大王的脑袋还成了汉人加官晋爵的筹码。

你我两家在辽东多年,既然看不清局势,又何必早早下场呢。

咱们历来是谁强帮谁。”

木丸津海伸手摸了一把秃脑袋,不爽的说道:“这次就当是便宜高句丽人了。”

素喜连渤拽了拽手里的缰绳,将躁动的战马安抚住,道:“慕容廆是死了,但慕容部骑兵尚在,这不是一两千骑能打透的,倒是白白可惜了这些好马,征之必伤。”

木丸津海眉毛一挑,嘟囔道:“也不知道宇文部是怎么想的,将如此上等的好马都卖了出来,真是穷疯了,白白便宜了高句丽这帮雏儿。

听说还将镇守辽河的宇文步六服,换成了个嘴上没毛的娃娃,看来他们是不准备向东走一步了。”

“高句丽人这次在西面可是没人掣肘了,辽东这次怕是真要变天。”

“渤兄,你说宇文部是不是也在想着骑墙?”

素喜连渤摇摇头,道:“不知道。但宇文部地处好地,一受打击就能往西部草原退,咱们两部却不成,夹在高句丽和晋廷中间,咱们没得时间多选。

走一步看一步吧。”

.....

一场薄雪撒了下来,听闻辽河大营换了主帅,萧干主动请缨为使,一方面是为了接受宇文部的战马,一方面则是探查宇文坚对边境的管控和态度。

“萧兄许久不见,倒是轻减不少。”

宇文坚伸手一请,笑道。

萧干拱手笑道:“左贤王有礼了,干不敢先行,还是主人先行吧。”

宇文坚笑着摇了摇头,抬步进帐。

一入座,宇文坚道:“此次的五百匹战马,已经全数运到了大营,萧兄随时都可以查验,若有一匹劣马,本王亲自将坐骑抵给你。”

萧干笑道:“大王哪里的话,先前的战马品相皆佳,素喜连、木丸津两部的教官都是称赞,我家大王看了后更是连连夸奖,干在此处多赖大王成全了。”

宇文坚大气的摆摆手,道:“萧兄的粮秣示我已诚,我宇文部自当以诚待之,岂有欺瞒朋友之理。”

一听这话,萧干不由的扶须自得,跟宇文部的良好关系,都是他一手成之,怎不算为国解厄。

话锋一转,宇文坚道:“不过萧兄也知道,本王刚到辽河,时日无多下,就见双方在边境上有数十起争斗,死伤无算。

这居然比我世仇慕容部的边境还要乱,萧兄可能教我?”

萧干岂能管的住边境走私,能干这活的哪个不是国内豪贵,贵族们因何不缺好马,还不是走暗线。

但话到这了,他也不好承认,只好硬着头皮道:“大王所言,干也有耳闻,此次回去,干便上书大王,肃清贼顽。”

宇文坚颔首道:“这倒是个好法子,只有我们双方都使劲,两家才能和睦嘛。

不过本王倒是有一个建议,不知萧兄能否转述给高句丽王?”

萧干闻言,整了整衣袍,道:“大王请讲。”

“你我双方各自向境内回退五十里,在两家边境空出一个百里缓冲区,两家在内不驻兵,不输武器,通商自由,如何?”

萧干低头一想,此举对自家来说,似乎也是一个安全保障,毕竟宇文部的骑兵众多,要想翻脸,单一个百里跑下来,也足够沿途州县反应了。

略想一下,萧干沉声道:“左贤王的提议,返回都城时,干必然第一时间上禀我王。”

宇文坚起身端起酒杯,热情道:“预祝我两家喜结秦晋之好,累世不相欺。”

萧干赶忙起身举杯,道:“同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