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行为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节 网上找自己,现实有距离
——网上自我建构

“我是谁”这个问题一直都是每个人需要回答的问题。为了得到满意的答案,人们一刻不停地改变身份、扮演不同角色,对着“现实生活”这面硕大的“镜子”照了又照,努力找自己。在这些镜子中,互联网是很神奇的一枚,“宅”在家里通过它,我总有机会看到不一样的“我”。

当人们在“网络空间”中创建新身份时,自我就会产生新的变化,这种滋生于网络环境的自我部分统称为“网络自我”。

一、网络自我的特点

网络自我同样涉及“真实”“应该”“理想”这3种自我。其中,真实自我反映了当下现实中的“我”,例如用户的实名信息等;应该自我扮演了角色定义的“我”,例如各种游戏化身等;理想自我展现了渴望完美的“我”,例如修饰后的头像等。不仅如此,这3个部分的“自我”在网络环境中还彼此重叠,通过不同的呈现方式颠覆着人们对传统环境中“自我”的认识。

(一)用户“自我”

首先是昵称。昵称又称用户名,是网络上的“我”的最初表现形式之一,能够激活相应的刻板印象,帮助你我进一步建构身份。在各种网络应用中,昵称体现某种“自我认同”,它不但是标注用户个人身份的符号,而且还传达关于用户性别(如“嘻嘻公主”)及特殊爱好(如“榴莲忘返”)等方面的信息。

其次是个人资料。个人资料(年龄、性别、籍贯等)是用户在呈现自我时所分享的基本身份信息,为进一步的社交互动提供了可能。例如,资料内容所暗示的身份会使人快速产生各种刻板印象,进而影响不同群体成员间的沟通。

(二)影像“自我”

随着技术的革新,照片、视频逐渐成了人们表现自我的“视觉”窗口。同时,修图、剪辑软件层出不穷,以模糊真实性为代价,为用户粉饰“我”提供了便利。例如,“自拍族”会精心挑选并美化影像资料,从而构建对“我”的认同。有意思的是,不断有创新软件在技术上追求平衡“美”和“真实”这两种需求,把“我”的形象非常微妙地呈现出来,让每个人觉得这的确是“我”,而且是一个更好版本真实的“我”。

(三)化身“自我”

虚拟化身是人们在网络上所选用的形象,不仅可以呈现自己所希望成为的“我”,而且新“我”的角色特点还会引起相应的角色预期,使自身的行为、表现与“化身”变得越来越像。具体而言,此“我”与现实世界中的彼“我”互相独立,拥有不一样的情感、想法和行为,但两个“我”也互相影响。实际上,网络世界里没人知道真实的“我”是“油腻大叔”还是“妙龄少女”,你我就如同希腊神话中的海神“普罗透斯”一样具有变换外形的能力,让人难以捉摸。

二、网络自我产生的影响

通过网络找自己,人们一边探索“我”的内部世界,一边适应“我”的外部环境,利弊兼具。

(一)对自我发展的影响

首先,从心理自我方面来看,一方面,网络上的自我表现会积极地影响心理自我的发展。比如,网络拥有现实生活中不具备的多元化任务环境,各种挑战带来的成长有助于人们完善自我。另外,网络就像一个巨大的回音室,人们沉浸其间,时常会捕捉到跟自己一样的声音,充分体验归属感滋生带来的幸福。

另一方面,网络自我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不难发现,一些人为了改善自己的形象,在创建自我的过程中充满了佯装、吹嘘甚至欺骗,这种虚假自我的构建模糊了人们对自己身份的真实评价,导致一“网”障目。另外,网络上的各种关系也容易中断,自我发展的连续性得不到保障。

其次,从身体自我方面来看,生活在一个注重“外形”的时代,“颜值”“马甲线”“人鱼线”等标准左右着大众的审美评价,而无论对身材是否满意,网络自我的呈现都会影响人们对自己的身材与外貌的认同感。

对自己身体满意的用户往往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更愿意在网络上反映真实情况。事实上,这些人的身体自我认同并不依赖于修图、剪辑、创建虚拟化身等,网络是他们展现真实自我的“加分舞台”。

对自己身体不满的用户则会在网上频繁地选择美妆、美服,以呈现理想“我”的完美体貌。确切地说,只要适度,这种修饰行为可被看作对身体的积极管理行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偿现实中的缺憾,但如果沉迷于此,真实的“我”便会成为自我发展的“敌人”,这种强烈的肯定和同样强烈的否定,将会撕扯“认同”本身,从而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

(二)对社会适应的影响

首先,从认知态度来看,网络自我的表现不同,人们在虚拟环境中的认知态度也会不同。其中,化身线索会启动用户的认知。例如,攻击性线索会激活消极的认知,这些化身用户会在任务中更多地攻击他人。视觉线索会塑造用户对其他不同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例如,那些被要求创建并使用年迈化身的用户,在经过一系列任务后会改善对老年人的消极印象。然而,当接触他人的消极化身时,负面的刻板印象依旧会呈现于用户的内隐态度中。

其次,从行为表现来看,网络自我的表现同样影响人们的各种社会行为。其中,化身形象越消极,用户的攻击行为也就越多;化身形象越积极,用户越喜欢与他人进行合作,同时有更多的个人表露行为和社交影响力。例如,随机使用“正式着装”的女性化身用户会更频繁地谈论教育、阅读等方面的内容,而“靓丽着装”的用户则更多地谈到社交、娱乐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这些行为都会延续到“面对面”的现实情境中。

三、网络自我的影响因素

是什么影响人们在网上找自己?从“个体”和“环境”两个角度出发,便可一目了然。

(一)个体因素

其一,年龄。在网络世界里,年轻人有更多的自我表露和交流互动,他们也会花更多的时间来装饰和展示自己,并提供更多的个性信息(例如16岁孩子的独白“我就是我”等),而年长者则更偏爱简单实用的网络功能。

其二,性别。与离线自我相比,男性偏向于选择更为精干或强壮的化身,而女性则往往会创建富有吸引力的化身来美化自己。另外,男性上传的照片更彰显个人地位和风险担当,女性分享的照片则更强调家庭关系和情感表达。

其三,动机。探索(看看别人会如何反应等)、补偿(为了克服害羞等)、改善(为了形成人际关系等)等动机,无时无刻不推动人们在网络上寻找自己。例如,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不再受到他人的支配;创建正义化身,提升自我的能力认同感;身处匿名的回音室中,体验被群体接纳的感觉等。

其四,人格。在“强度”上(表露程度),越是外向、开放、情绪稳定的用户,他们在网上呈现自我的时间越长(例如上传了更多的照片等),交往的对象也越多。相比之下,内向的用户,虽然也会较现实生活更多地分享自己的信息,但他们的朋友圈比外向的用户更冷清。在“深度”上(真实性和隐藏性),内向的用户有更多的自我探索行为,而情绪不稳定的用户则会为了寻求安慰而频繁地进行虚假的自我表现。

(二)环境因素

其一,生活环境。与家人、朋友关系良好的个体,不但会在网上延伸现实生活中的亲情和友谊,而且还更有可能尝试探索未知的社交环境,以此体验竞争、嫉妒、背叛和社会支持,进而形成一个更为清晰的自我概念。相比之下,长期拥有不良关系的个体,或沉迷于网络寻求他人的认同,或迫于维持关系的压力而继续被动地在网上表现出对群体的“忠诚”和“支持”(例如微信群里的“保持队形”等),而缺乏自主体验。

其二,文化环境。东方文化中的自我认识是以相互依存为基础的,我们会在网络上通过与他人建立联系来认识自我。相对地,西方文化突出了自我认识的独立性,人们在网上更倾向于表达个人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在沟通和表达自我时会更为直接和明确。

四、网络自我的建构策略

在网络空间中建构自我,以下建议值得关注:

1.在了解“数字土著”“数字移民”和“数字难民”各自特征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考虑年龄、性别、动机、人格及文化的多元影响,有针对性地选择自我表现的网络平台。

2.在网上,可以适度地创造自己满意的形象,从而弥补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缺憾,以提升自我认同感,并努力将成功经验带到现实中去。

3.可以在网上探索和实验各种不同的积极自我形象,尤其是青少年,从而逐渐养成合作、助人等行为习惯,并努力将其延续到面对面的情境中。

4.网络的匿名特征有效避免了现实生活中“尴尬”“卑微”的自我呈现,可以探索现实生活中未曾呈现的积极自我,从而不再焦虑与恐惧。

5.网络打造了一个安全的人生试验场,可以演练在现实环境中不敢去做的事情,学会表达观点、与人交流、挑战不可能,从而构建统一、连贯而稳定的自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