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6章 上世纪的神书
“诶!”
方致远突然想起一种东西。
“网上很火的穿越三大必备神书,好像应该可以吧!”
这三本书,还是在他搜索东西的时候,在网上看到的,据说里面的内容无所不包,从军事到民生,从做菜理发农耕到工科机械练兵,各方各面的知识全都汇聚其中,是精华中的精华!
想到这里。
他直接起身,走出房间,离开军事基地。
在一处罕有人至的偏僻角落,时空门一闪而逝,方致远重新回到现代世界。
他拿出手机,看着原本空白的手机信号眨眼变成了满格,直接查询起来。
这一查,就像是手雷入水,直接给他炸出了一堆大鱼。
“民兵训练手册,赤脚医生手册,军地两用人才之友,农家日用大全,实用家庭民历,新婚卫生必读,女子生活大全,十万个为什么……”
方致远眼前霍然一亮。
这些书里面的东西,可都是他现阶段最是急需的!
“看看网上有没有卖的,旧书也行!”他现在很想要第一时间见到这些东西,于是当即在网上购物平台搜索起来。
看着搜索出来的结果。
方致远深深呼了口气,嘴角轻扬:“果然都有!”
既然网上都有这些书,那他自然也没有犹豫什么,直接一本本的加入购物车,然后点击下单购买。
等他付款买下之后。
看着网页推荐过来的其他书,心中又是一动。
反正都已经买了这么多了,看看上世纪有没有其他有用的书,直接一口气都买下来!
于是……
方致远开始大肆搜索起来。
各种各样的上世纪日常家用,工厂用书,物理化学生物等等的学科书籍纷纷涌现出来,一本一本的被他加入购物车里面,等待最终的付款。
就在这时!
一套推荐丛书的突然出现。
让方致远的小动作,停顿下来。
“这书……”他的脸上显露出少有的凝重。
如果说民兵训练手册,赤脚医生手册什么的只是网传的神书,那么现在出现在他眼前的这套书,就是毫无争议的真正神书。
一本斩却封禁愚昧,让所有人昂首挺胸站起来的神书!
“我的确,是时候该好好读一读这本书!”
方致远深呼口气,将这套推荐丛书加入购物车。
将购物车里面的书统统下单之后,他带着下载好的神书电子版,直接返回白翎岛。
在告诉其他人不要打搅他之后,方致远抱着电子书读了整整一夜,心跳与大脑也彻底激荡了整整一夜。
当清晨的万丈霞光,撕破漫无边际的黑夜……
一道人影站在沙滩上,他静静地站在那里,遥望着远方海天一线的那轮初升朝阳。
“学习他……成为他……超越……”
……
两三天后。
随着各种各样的书籍相继送达到手。
方致远开始在一大堆的书籍里面,筛选适合当下的东西。
从军队训练,到战场战斗指挥,从如何科学的养鸡养猪,到如何育种选择更好的种子,缝制衣服……
这些精挑细选出来的内容,被他扫描录入到一个个的电脑文件夹里面,然后趁着偶尔外出至罕有人迹的地方,打开时空门,将这些文件夹打包发给网上的打印店。
每样打印复制二十份,胶订成册!
与此同时……
白翎岛军事基地的第一座军校正式建立。
当然,这种‘建立’只是草创,没有校址,没有校名,有的只是方致远这一个老师以及一百五十名的新兵。
根据一百五十名新兵过去一个多月的训练成绩和学习成绩,方致远对各班人员进行重新划分,十五个班开始细化各自的发展方向。
测绘班,狙击班,医疗急救班,迫击炮班,警卫班,通讯班,炊事班,侦查班,工兵班,步兵班……
当全新的分班结束。
一大摞崭新的学习资料摆在所有新兵面前,他们差点眼前一黑,栽倒原地。
本来还以为重新分班后,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没成想,这居然是另一个噩梦深渊的开始。
各种各样的繁杂内容,是他们听都没有听说过的。
但是现在,这些却都成为了他们的日常,不停的学习,不停地训练。
当然!
等待他们的不止于此。
在各种学习和训练项目之外。
方致远还开设了一门军事思想政治课程。
这门课程,对于一众人来说,如若醍醐灌顶,尤其是回想着过往从前的世事经历,那种感觉更可以说是大彻大悟。
伴随着每个人的思想蜕变……
整个一百五十人的军队,渐渐拥有了灵魂!
军队在变化。
营地也在发生着变化。
经过开垦的上万亩土地,如今已是绿意一片。
井然有序的田垄让每个人的脸上都忍不住扬起笑容,对于一群曾经饥寒交迫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时候,能够比今天更好。
一些生长快速的蔬菜已经成熟,登上众人的餐桌。
数百只猪仔,以及数千只孵化出的鸡鸭鹅被分别散养在两座圈起来的山头上;出海的渔船每天带回各种各样的渔获……
还有每天晚上固定的学习时间……
一种罕有的勃勃生机,在白翎岛上绽放!
……
六月下旬。
炎热的夏天已经初现端倪。
即便是如今的年头正处在历史严寒的小冰河期,可炽热的太阳却依旧不见半点温凉。
全新的单衣夏装已经发下去。
田间地垄,一个个撸胳膊挽袖子,卷起裤腿的人正忙碌着。
四五月份积攒下来的粪肥,经过科学规律的堆肥翻动,如今已经发酵的差不多,这些宝贝一样的肥料被众人精心的一点点洒在土豆田里面。
这是方致远特别交代下去的。
作为目前亩产最大的粮食,这些土豆被他寄予了最大的厚望,它们的产量关系着年底的发展和来年的耕种,可谓至关重要。
当然……
这只是目的之一。
更重要的目的是,他再也不想运土豆种子了。
三千亩地的土豆原种就要三百吨,这要是种植面积再大些,那岂不是要把他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