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从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经验看,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能源转型和能源利用范式转变。迄今为止,能源利用范式主要经历了薪柴时代、煤炭时代和油气时代3个阶段,每一个能源利用范式的变迁都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危机,保障生态安全,世界各国纷纷制定了以可再生能源消费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消费为主要特征的能源转型战略路线图。世界各国再次处于新一轮能源利用范式变革即可再生能源时代,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在保障能源供给的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成为此次能源转型的关键和核心路线。全球能源转型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中国要融入国际化进程,必须对这个问题给出自己的回答和方案。
能源革命就是中国对全球能源转型活动的一个独特回答,基于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考虑,中央高层率先提出能源革命。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提出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的重大战略思想(简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为我国能源发展转型指明了方向。推进能源革命,有利于促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行稳致远,支撑我国迈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有利于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突发事件,提升整体国家安全水平;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能源、经济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全面增强我国在国际能源领域的影响力,积极主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有利于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使能源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建设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
加快推进能源革命蕴含大有可为的机遇和优势。一是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为推进能源革命提供了不竭动力。二是我国发展潜力大、韧性强,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等,推进新型城镇化,为推进能源革命构筑了广阔舞台。三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能源消费增速放缓,供应压力有所减轻,为推进能源革命拓展了回旋余地。四是全社会对能源开发利用普遍关切,广大人民群众节能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为推进能源革命奠定了广泛基础。
加快推进能源革命,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更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也面临现实困难与挑战。一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相对较低,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源约束日益趋紧。二是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能源利用效率低,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生态系统退化,控制碳排放任务艰巨。三是能源科技整体水平与能源结构转型要求不适应,支撑引领作用不够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四是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比,新能源在技术经济性等方面的竞争优势不明显,通过市场作用调节能源结构的机制尚不完善。五是体制机制难以适应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需要,改革创新刻不容缓。世界能源地缘关系日趋复杂,保障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面临诸多挑战。总体上看,推进能源革命,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必须统筹全局,把握机遇,因势利导,主动作为,集中力量实现战略目标。
在推进能源革命的路径和政策研究中,无论是整体推进还是分类推进,能源革命路径的研究成果都较少考虑区域资源环境约束、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阶段的异质性问题,更多的是基于整体视角展开的研究,缺乏与区域发展战略精准结合推进路径的研究。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全面实施,我国已形成板块联动、核心带动的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各区域资源环境禀赋、产业结构特征和经济发展阶段都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各区域能源革命推进路径必然存在差异,这要求推进能源革命战略要与区域发展模式和要求精准结合,要区分重点、因地制宜地精准推进能源革命战略。立足各区域的资源禀赋特点和发展阶段实际,推进区域能源革命,有利于从根本上推动我国能源革命的质量变革、动力变革和效率变革,促进能源革命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进而为我国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书旨在基于资源环境禀赋、产业结构特征、经济发展阶段的异质性,探讨与之精准结合的能源革命推进路径以及有效实现能源革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与政策建议。一方面,根据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和区域水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承载力以及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等异质性因素,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七大区域,对七大区域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异质性进行研判,从而提出各有侧重的能源消费、生产、技术和体制革命精准推进路径。另一方面,长江经济带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两大国家战略是我国基于南北方“母亲河”优势,解决区域平衡、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全域合作战略构想,这突破了以往基于行政区划和地缘相近性构建区域合作体系的模式,有利于打破传统区域合作因行政区域壁垒造成的重复建设和产业同构痼疾。两大经济带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资源能源集聚地区和产业活动高度密集地区。因此,本书将进一步基于大流域跨界区域合作和能源产业协同视角提出能源革命战略精准推进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