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佛学(第1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发刊辞

本集刊由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创办。凡属佛教研究相关领域的内容,无论哲学、历史、考古、艺术、宗派、人物或其他,皆可纳入本刊选题范围。

北京大学有悠久的佛教研究传统,是中国最早开设佛学研究科目的国立大学。除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佛学家、佛教史家梁漱溟、熊十力、汤用彤等诸先生外,钢和泰、李华德等外籍学者也曾任教于此,课程涵盖佛教哲学、佛教史、佛教古典语文、佛教文献等各个方面,引领风气。新中国成立以后,又有季羡林、任继愈、周一良等著名学者曾在此从事与佛教相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北京大学培养了大批佛教研究人才,中国现当代著名的佛教学者大多与北京大学有着或多或少的渊源。

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成立于2006年,是北京大学独立注册的跨院系研究平台,目前挂靠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心依托北京大学和兄弟院校的学者队伍,发挥北大的综合优势,致力于打造跨学科、国际性的佛教研究平台。自成立以来,中心组织了各种大型学术会议、工作坊、讲座等学术活动,已经在学术界和社会上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如今,各方面机缘成熟,中心决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合作创办综合性的佛教研究学术集刊,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

目前,佛教研究方兴未艾,不仅在中国国内,在国际上也越来越受到瞩目。日本、美国、欧洲的著名综合性大学和研究机构都设有与佛教研究相关的学科,佛教团体兴办的学术单位更是举不胜举。而中国作为历史上的佛教中心和现实中的佛教大国,理应在此领域有所贡献。这也是本刊创办的初衷。为了保障学术质量,本刊稿源将主要采取约稿的形式,待时机成熟后再逐步开放投稿。为了让读者更快、更好地了解到一些专门问题的研究动态,本刊每一期都将围绕一个特定主题,邀请相关专家赐稿。

本刊创刊号以“太虚研究”为主题,可以说既属于因缘际会、水到渠成,又有特别考虑。因缘际会指本刊创办单位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与闽南佛学院合作开展的“重修太虚大师全集项目”。此项目的目标是搜集整理印顺法师主编《太虚大师全书》未见的新资料,以现代出版规范编修出一套广泛面向当代读者的太虚大师全集,以弘扬大师思想,缅怀大师事迹,并为近代佛教乃至近代思想、社会、宗教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最新、最可靠的资料。在此目标指引下,双方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活动,其中包括2018年3月31日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太虚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这次研讨会上,项目众编委和部分特邀学者纷纷发表了与太虚大师相关的研究论文,体现了新资料、新视角和新方法,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为了将相应成果尽快分享给学界,我们精选出几篇参会论文,并另行约稿数位相关专家,集为本辑。

此外,以“太虚研究”作为本刊创刊号,还有另一层深义。众所周知,近代中国佛教的复兴图存运动与佛学研究同步展开,有内在的必然原因。在内忧外患的逼迫之下,要想回狂澜于既倒,救佛法于凌迟,必须整理国故、吸收新知,在学术研究的推动下,唤醒佛弟子对如来家业的担当,赢得社会各界对佛法的尊重。因此,近代佛教的风云人物,无不身兼宗教家和学问家的双重角色,太虚大师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太虚大师开创的人间佛教的理念,现在已经成为两岸暨港澳地区佛教的指导思想,太虚大师倡导的重视教育、尊重学术的思想已经蔚为风气。因此,我们以太虚研究作为起点,既体现了本刊的学术本位,又体现了我们的现实关怀。在此,我们还要向厦门南普陀寺方丈、闽南佛学院院长则悟大和尚,及闽院的诸位法师大德致以特别的敬意,感谢他们长期以来对我们工作的信任,对学术事业的支持,是他们的信任与支持,成就此殊胜因缘!

正如细心的读者所注意到的,这一辑刊登的太虚研究方面的论文,偏重于历史研究。这既得益于新材料的运用,也得益于研究方法的改变。一些此前未能引起学界足够重视或未能予以充分运用的材料,如档案、报刊、书信,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信息,丰富了我们思考的维度,使得太虚研究能够跳出单纯佛教研究的狭小范围,从太虚与近代中国、太虚与世界等更广阔的视角出发,取得了一些突破。为此,我们除了将重点置于“历史钩沉”栏目,推出数篇有新意的作品之外,还特辟了“档案解密”栏目,介绍了利用日本外务省外交档案进行的最新研究。此外,“海外撷英”栏目中所收两种原始资料也是第一次完整地汉译介绍于国内学界。这些研究或关注前人未曾留意的新问题,或利用新材料对旧问题进行了补充乃至全新的阐释,相信会对太虚研究有所推动。我们今后在此基础上还将推出后续研究。至于思想研究方面,不得不说,不仅仅限于佛教,中国近代思想研究长期以来曾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思想不是作为启发新思想,生发对现实乃至未来问题的思考的源泉,而是仅仅作为历史考察的对象。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我们在此不便展开讨论,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至少并非出于对象自身的贫瘠。从近年来对鲁迅、胡适,乃至更早的康有为、章太炎等人的研究来看,近代思想的现实意义不容低估。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被华人佛教界普遍尊为纲领、奉为旗帜,但对于如何阐发,如何对话世界、指导当代却相顾茫然、语焉不详。将生动活泼的太虚思想变成敬而远之的招牌,不但不是发展,反而是倒退。我们认为,要想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从切实、全面地把握太虚思想的原貌做起。本辑“思想发明”栏目选取的文章,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但是,我们清醒地知道,这些工作还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发明”不但要弄清前人所讲,还要接着前人讲、跳出前人的条条框框讲。我们期待在不远的将来能看到这样的研究成果涌现。

尘露之微,犹冀增润嵩岱;法海惊澜,砥柱岂俟来者。我们愿在学界内外有识之士的指导与鞭策下,办好刊物,为振兴佛教学术事业尽绵薄之力。

本刊主编

2018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