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定方演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章 隋大业天子下诏征民夫挖运河

隋大业年间,天下在杨广的统治下,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动荡与苦难。

当杨广看到三个都城的修建已渐入尾声,洛口仓也在有条不紊地建设中,且建成后的洛口仓储存的粮食据说能支撑七八十年之久,他那永不满足的野心又开始膨胀。很快,一道诏书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他下令征调民夫开挖运河。这条运河,起点为东都洛阳,南至杭州,北达涿郡,工程规模之浩大,令人咋舌。

大业六年,杨广任命麻叔谋为运河开挖的总负责人、运河都总管。麻叔谋长相狰狞,身高过丈,面似青蟹盖,蛤蟆眼配着红眼珠子,青眼眶子,扫帚眉又粗又乱,狮子鼻下是一张鲶鱼嘴,嘴里满是黄板牙,连鬓络腮胡子更衬得一脸邪气。这样一个人能担当如此重任,只因他是奸臣宇文化及的远房表侄儿,靠着这层关系,爬上了这个掌控无数民夫生死的高位。

在接下来的三年里,麻叔谋的恶行令人发指。他大肆贪污,中饱私囊,而民夫们却在他的残暴驱使下,过着非人的生活。死在他手里的民夫不计其数,双手沾满了百姓的鲜血,真真是吃鸡不吐骨头。运河沿岸的州府县、村庄里,大人吓唬小孩儿,只要说“麻胡子来了”,小孩儿立马就吓得不敢哭了,可见他的恶名远扬。甚至有传言说,这麻叔谋还真的吃过小狗儿。

一日,运河挖到曹州府一带。当地有个大财主叫孟海公,他家祖坟恰好就在运河规划路线上。孟海公深知祖坟对家族的重要性,便带着重礼去求麻叔谋高抬贵手,让运河绕道,避开他家祖坟。麻叔谋嘴上答应得好好的,钱和礼也都收下了,可一转脸就把承诺抛到了脑后。他心里盘算着,绕道得多费十几里路和几天人工,不绕路则能省下几十里路和少费几天工,能让自己更快地完成任务,说不定还能得到更多赏赐。于是,麻叔谋连夜下令不必绕道,直接开挖,还恶狠狠地说谁敢阻拦就格杀勿论。

孟海公得知自家祖坟被挖后,当场气得昏死过去。等被救醒,他放声痛哭,心中满是悲愤。哭罢,他对父老乡亲们喊道:“这是什么世道!还有没有讲理的地方?这无道朝廷,保它作甚!”有道是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孟海公这一带头,大家伙儿早就对麻叔谋和杨广的暴政积怨已久,此刻纷纷响应,跟着孟海公反了。孟海公自立为宋义王,此地本叫宋义庄,传说当年楚国大将宋义曾在此驻兵,故而得名。

再说说麻叔谋这边。这天运河挖到了亳州地界,民夫们挖到一口几百年前的石盒,保存竟然还完好无损。有人赶紧报告给麻叔谋,麻叔谋一听,顿时来了精神,那双贪婪的红眼睛瞬间放光。他心里想着,等这河挖完了,用从这石盒里找到的宝贝去贿赂表叔宇文化及,说不定能买个三品将军当当,他可真是个十足的官迷。

麻叔谋赶到工地,看到那个石盒,迫不及待地命人打开。“吱呀吱呀”,盒盖缓缓打开,众人还没看清棺材里有什么,麻叔谋就把众人扒拉到一边,第一个凑到石盒前。他低头往里一看,只见一具发黑的木炭。谁也没想到,这盒盖一打开,里面的东西一见风,连被子衣服带里面东西都没颜色了瞬间化作一股黑黑乎乎的东西了,竟然被麻叔谋给吸进了体内。麻叔谋只感觉一阵恶心,干呕了两下,却什么也没吐出来。

从那以后,麻叔谋就像变了个人。第二天,庖厨做的饭菜,他吃什么都觉得不香。而且他的脾气变得更加暴躁,每三天就嘎一个庖厨。换到第五个庖厨时,这厨子被麻叔谋暴打了一顿,捂着受伤的臀部一瘸一拐地从工地走出来,不知不觉走到了一片乱坟岗子。

这厨子心中绝望又无奈。他从菜篮里拿出刀一边嘴里叨咕着:“对不起啊,我也没有办法!不然我也活不了,你们要找就找那个麻叔谋,是他逼的我,我才出此下策。”厨子提着篮子回到工房,强忍着内心的恐惧和愧疚,开始下厨给麻叔谋做饭。做好后,他战战兢兢地给麻叔谋端过去。

说来也怪,麻叔谋半个多月吃什么都不香,突然闻到这饭菜的香味,哈喇子都流出来了。麻叔谋也没多想,狼吞虎咽地很快就把饭菜吃完了。

这事传到高谭圣和他儿子高奎耳朵里,父子俩当时就昏了过去。等苏醒过来,他们放声痛哭,心中的仇恨如熊熊烈火燃烧。高谭圣怒吼道:“反了!这元帅也不当了,不杀麻叔谋誓不为人!”就在当天夜里,高谭圣点起一千兵马,冲进了麻叔谋的营地,将其团团包围。麻叔谋虽然有点功夫,但寡不敌众,最终被嘎了,他的亲兵也都被嘎了。之后,高谭圣自立为相州帛玉王,成为十八路反王之一。

第二天,运河工地的民夫们起来上工时,发现麻叔谋嘎了,大家无不拍手称快,都说这王八蛋早就该死了。杨广得知麻叔谋被杀后,又找了个人顶替,这个人就是李密。李密当上运河都总管后,和麻叔谋有所不同,但他也不是什么好人。他上任后,挖河的速度加快了,可这背后却是无数民夫的血泪。在这又持续的三年多挖河时间里,有无数民夫累死在工地上,这条运河真可谓是用累累白骨堆砌而成的“伟大工程”。

可杨广的暴行还不止于此。他又下了一道旨意,招募天下最好的工匠建造海船、战船、龙舟等等。负责造船的头目是宇文恺。为了赶工期,工匠们日夜不停地劳作,很多人甚至日夜泡在海水里,长时间不上岸,腰部都生了蛆。就这样,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船只终于造成交工,但为此死去的工匠不计其数。在杨广的暴政之下,天下百姓苦不堪言,

在西京长安那巍峨耸立、气势恢宏的宫殿之中,沉重的气氛犹如铅云一般,沉甸甸地笼罩着每一寸空间。大业天子杨广,身着华丽无比、绣满金龙的皇袍,端坐在那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他面容冷峻,眼神深邃而锐利,仿佛能洞察一切,却又隐隐透着几分旁人难以捉摸的忧虑与决绝。

此时,朝堂之上鸦雀无声,众大臣们皆垂首肃立,大气都不敢出。他们心里清楚,今日陛下召集众人,必定是有极为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杨广微微动了动身子,打破了这令人压抑的沉默。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洪钟一般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朕决定,离开长安,前往东都洛阳。”

此言一出,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脸上满是震惊与疑惑之色。

“陛下,长安乃我大隋立国之本,根基深厚,自开国以来便一直是都城所在。如今骤然迁都,这……这恐怕会引起天下震动,还望陛下三思啊!”一位白发苍苍、德高望重的老臣,鼓起勇气上前一步,跪地叩首,言辞恳切地谏言道,声音中满是焦急与忧虑。

杨广的目光如鹰隼一般,冷冷地扫向这位老臣,那锐利的眼神让老臣心中一凛,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朕意已决,此事无需再议。”杨广的语气坚定而决绝,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众大臣们见此情形,都知道陛下心意已定,再谏言也是徒劳,只能在心中暗自叹息。他们不禁猜测,陛下为何会做出如此重大的决定?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意?

随后,杨广下令宣宇文恺进宫。宇文恺,这位在隋朝建筑领域声名赫赫的大师,以其卓越的才华和非凡的创造力而闻名于世。他不仅精通建筑设计,对工程的规划和实施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不一会儿,宇文恺便匆匆赶来,进入大殿后,立刻跪地叩首,恭恭敬敬地说道:“陛下,臣宇文恺叩见。”

“宇文恺,朕命你即刻着手建造龙船。朕要乘坐龙船,沿黄河向东,前往洛阳。这龙船务必造得豪华壮观、气势非凡,要彰显出我大隋的威严与荣耀。”杨广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对宇文恺下达了这一艰巨的任务。

宇文恺心中一紧,他深知这龙船的建造意义重大,不仅关乎陛下的出行,更代表着大隋的形象。这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但他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于是,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杨广,大声说道:“臣遵旨!臣定当全力以赴,精心设计、用心建造,不负陛下所托。”

待宇文恺退下后,朝堂上的大臣们再次议论纷纷。此时,有几位大臣私下里小声地议论起来:“陛下突然决定迁都洛阳,还如此急切地建造龙船,这其中恐怕另有隐情。听闻陛下一直对关陇集团有所忌惮,此次离开长安,会不会是为了避开关中氏族呢?”

关陇集团,这个在西魏时期崛起的强大政治军事集团,历经数朝的发展,势力早已根深蒂固,盘根错节地渗透到了国家的各个层面。在政治上,关陇集团的成员世代为官,在朝堂上占据着众多重要的职位,他们相互勾结、相互扶持,形成了一个庞大而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他们的话语权极大,许多朝廷决策都要受到他们的影响和左右。

在军事方面,关陇集团更是掌控着大量的精锐部队。隋朝的许多著名将领都出身于关陇集团,他们手握重兵,在战场上屡立战功,为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关陇集团的势力愈发膨胀,他们的野心也逐渐显露出来。他们的存在,对于皇权来说,既是一种强大的支持,同时也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杨广,这位雄心勃勃、渴望建立不世之功的帝王,生性骄傲自负,对权力有着极强的掌控欲。他不甘心被关陇集团所束缚,更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皇权受到任何挑战。在长安,关陇集团的势力无处不在,他们的府邸遍布京城,家族子弟在朝堂上飞扬跋扈、为所欲为。杨广的许多政令,都因为关陇集团的干涉而难以顺利推行。这让杨广心中极为恼火,却又一时无可奈何。

而东都洛阳,在杨广眼中,却有着独特的优势和重要的战略意义。洛阳地处天下之中,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黄河与洛水在此交汇,形成了发达的水运网络,使得洛阳成为了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交通枢纽。这里交通便利,商贸繁荣,人口密集,经济文化十分发达。

更重要的是,洛阳远离关陇集团的核心区域。杨广认为,迁都洛阳,他便可以摆脱关陇集团对他的掣肘和束缚,能够更加自由地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推行自己的政策和主张。他可以在洛阳建立一个全新的权力中心,将权力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此外,杨广还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他深知,要想真正削弱关陇集团的势力,仅仅迁都还远远不够。他还需要借助其他势力来制衡关陇集团。关东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之地,有着众多的豪门望族和强大的地方势力。这些关东氏族,与关陇集团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竞争关系。

江南地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经济文化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江南氏族在文化和经济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他们与关陇集团之间也没有深厚的渊源。杨广企图通过迁都洛阳,加强对关东和江南地区的控制和联系,扶持关东和江南的势力,让他们在朝堂上与关陇集团形成制衡之势。这样,他就可以在各方势力之间纵横捭阖,游刃有余地掌控局势,实现自己加强中央集权、建立大一统帝国的宏伟目标。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宇文恺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龙船的建造工作中。他亲自带领着一众工匠,日夜忙碌在工地上。他们四处寻找最上等的木材,这些木材有的来自深山老林,质地坚硬、纹理美观;有的则是从遥远的南方运来,带着独特的香气和质感。

工匠们在宇文恺的指导下,精心雕琢每一个部件。船头的龙头,被雕刻得栩栩如生,张牙舞爪,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船身的雕花栏杆,细腻精美,每一朵花纹都蕴含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船舱内部的装饰更是奢华无比,用上等的丝绸和珍贵的宝石进行装点,营造出一种富丽堂皇的氛围。

与此同时,杨广也在暗中紧锣密鼓地布局。他开始频繁地与关东和江南的氏族代表接触,在宫廷宴会上,他总是对这些代表们表现出格外的亲切和关注。他询问他们家族的情况,倾听他们对国家治理的看法和建议,并且给予他们许多赏赐和恩惠。

在朝堂上,杨广也逐步开始提拔一些出身关东和江南的官员。他让这些官员进入权力的核心圈层,参与朝廷的重要决策。这些官员对杨广感恩戴德,纷纷在朝堂上为他效力,积极支持他的政策和主张。

而对于关陇集团,杨广则采取了一系列看似温和实则强硬的措施。他表面上对关陇集团的重要人物依然给予极高的礼遇,赏赐大量的金银财宝,封官进爵,让他们在表面上享受着无上的荣耀。但在实际权力的分配上,杨广却逐渐将他们从关键的岗位上调离。

他将一些手握重兵的关陇集团将领,任命为偏远地区的都督或者节度使,看似是提升了他们的官职,实际上却剥夺了他们在中央的军事指挥权。他还对关陇集团在朝堂上的一些特权进行了限制,削弱了他们对朝廷决策的影响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筹备,龙船终于建造完成。这龙船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宛如一座移动的水上宫殿。它静静地停泊在黄河岸边,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杨广站在长安的城楼上,望着那即将出发的船队,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一去洛阳,将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将是大隋王朝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他的这一决策,虽然充满了挑战和风险,但他坚信,只要自己能够掌控好局势,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在他身后,长安的宫殿依然巍峨耸立,见证着这个王朝的兴衰荣辱。而在前方的洛阳,等待他的将是一个充满未知和机遇的新局面。关东氏族、江南氏族与关陇集团之间的矛盾,或许会因为他的到来而进一步激化,但他毫不畏惧。他将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努力掌控着大隋王朝的航向,驶向他心中那个辉煌的彼岸。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