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提高记忆力和思考力的读书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为何而读书

1. 读书要远离“义务”“速读”和“效率”的束缚

读书的好处

我认为读书会带来诸多好处。

最直观的就是阅读文章的能力,即“读解能力”会得到迅速提升。曾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说日本学生的读解能力在世界上的排名有所下降。读解能力的重要性不仅限于高考和资格认证考试,当你进入社会时,无论在什么领域工作,优秀的读解能力都会发挥巨大的作用。究其原因,读解能力可以帮助你领会创作者想要传达的内容,而且还能帮助你加深记忆。

有许多人无法正确理解别人所传达的内容。或者说,他们没想真正去理解。这样说的原因是,他们会胡乱推断“这个人想说的肯定还是这个吧”。在这种意义上,先正确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信息非常关键。当语言转化为文字时,需要的是“读解能力”。而听别人说话时,需要的就是“倾听能力”(听懂别人想要传达的内容)了。

也就是说,当你觉得自己无法正确理解上司、前辈、客户、顾客、专家等所说的话时,你应该先花时间进行“阅读训练”,慢慢积累。因为文字都是由语言转化而来的。做这种训练有很多好处,或者说通过阅读来培养“读解能力”,可以一举多得。

举个具体的例子。经过这样的训练,你就能在短时间内读懂日常邮件或资料等工作中需要理解的信息了。不仅如此,上司、下属或客户说的话,你也能在短时间内正确理解。其实这就是读书带来的好处。

除了能让你掌握“读解能力”,读书还能提升你的“记忆力”和“思考力”。当然,还有很多其他作用,不过本书的主题是“在工作与学习中学以致用”,所以我想着重强调上述两点。


记忆力与阅读

所谓记忆力,就是将获得的信息保存在脑中的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于1945年,东京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1964年。”若你在备考时,拥有将两个历史时间(年号)关联的能力,那么你在历史等需要默记的科目上就能多得分了。

我在记数字时,不会使用谐音等方法,直接用眼睛过一遍就能记住。因此,虽然考大学落榜了,但我在高中历史的期末考试中,也曾得过100分。而相对的,我的数学等一些理科成绩非常差。唯一一个能在高中获得高评价的科目就是高三的历史。后来我打算报考私立大学中的文科名校,为此几乎把3本教科书中与历史相关的数字全部背下来了。复读期间,我的历史科目偏差值1经常超过70,偶尔还会达到75。

我在1994年考上大学,至今已经25年了,但我依然记得不少年号。不只限于历史中涉及的数字、年份等,于我而言比较重要的时间,我基本也都记得。甚至连我喜欢并且观战、应援过的职业棒球队的大事记,我也能直接说出准确的数字——“1998年10月8日,横滨海湾之星队时隔38年再次夺冠。”在22年后的今天,我依然希望他们能够获得冠军。

我的孩子还是小学生,但从他幼儿时期开始,我就一直告诉他一些数字和日期。或许出于此原因,不管是棒球比赛时间、重要的棒球球员生日,还是历史,关于日期的事,他记得比我还准确。我们父子日常交流使用的都是公历日期。我带这个小学生去大学校园时,对他说:“据说这个建筑建于1959年。”结果他回应道:“1959年?那就是前大洋鲸队的屋铺要2出生那年啊。”这样使用年份日期的对话在我们之间经常发生。因为孩子的记忆力很好,所以我常常被他揪出错处。

虽然上文一直在讨论日期的话题,但你真正应该记住的是最基本的“5W1H”。什么时候(When)、谁(Who)、在哪儿(Where)、做什么(What)、怎么做的(How)。还有做这件事的理由,即为什么(Why)。提起“记忆”,从我上学起就有很多人认为“死记硬背=默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认为,记忆就是将自己的经历、体验提前整理好,然后不时回忆并确认,再将整理后的内容不断巩固。这样,当你与人交谈或独自思考时,就可以把相应的内容表达出来,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输出。

死记硬背的东西,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忘得一干二净。但是“我在大学时代第一次与女孩子约会”这件事是真实经历。将这种经历与数字相结合,整理一番就能很快唤醒你的记忆了。比如“我第一次约会是在1994年大学一年级的时候,西班牙语课下课后,同班的女生邀请我说:‘木山同学,你喜欢海湾之星队吧,我有神宫球场的票,有空的话一起去呀?’于是我后来坐在神宫球场左外场的横滨海湾之星队观众席上,观战了东京养乐多燕子队对战横滨海湾之星队的职业棒球夜场比赛。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约会”。

不过想要记住这些,只有“与一个女孩子去看了棒球”这种模糊的信息远远不够。还要知道具体发生在哪一年(When),球场在哪儿(Where),甚至坐在球场哪边的座位,像这样在体验的同时,把握事件细节是加强记忆的前提。

以如此翔实的记忆作为前提,加上苦涩的“情感”,还能引导出更多的细节。还是之前约会的例子,“虽然看的是夜场比赛,但不知道选择哪个时机提出一起去吃饭比较合适,所以我一直犹豫不决”。

有一些人只会发出“真年轻啊”这种长辈口吻一般的感慨。与这种人相比,那些立刻就能表达出记忆细节的人在工作质量和对话信息量上要高出一大截。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当你在与人交流时说出“1994年”这个时间点,而对方也恰好了解“1994年”时,就会作出“那一年养乐多三垒手的正式球员是霍韦尔吧”或“野村教练执教期间是养乐多最强的时代啊”诸如此类有内容的回应。

想要锻炼这种“记忆力”,需要你在经历的时候有意识地关注“5W1H”。不过这样的记忆通常只有画面,没有文字信息。与之相对的,在读书的时候,则是没有画面,只有文字信息。也就是说,与日常经历的状态完全相反。

可以说这种记忆力就是阅读的作用之一。尽管日常经历只给我们留下了“影像”记忆,但也有人能够从中领会“文字信息”,而这就与是否读书有很大关系了。原因就是读书恰恰相反,是让人从“文字信息”中想象画面,进而开始思考。

所以,在只有画面的日常生活中,读书越多的人越会丰富自己的经历,添加相应的文字信息。然后就能自然而然地说出“那是1994年的事”,“我坐在左外场横滨队的观众席上”。


思考力与阅读

与此同时,使用这样的文字信息还能让我们学会思考。如果只有画面的话,那就很难了。将那些画面转换成文字,或者联想其他已经转换为文字的经历和体验,相互比较,这就是思考的过程。

读书可以获得的另一个巨大好处就是“思考力”。由大学入学考试改革引发的考试问题数不胜数,但从小学到大学,对学生的培养基本都从重视“知识”转变为重视“思考力”。

不过在思考之前需要必要的“信息”。在此之前大家普遍认为,记忆力好的人拥有更多信息,因此思考力也会更加出色。可在当今时代,我们只要在互联网上搜一下,就能立刻获得大量信息。考试也在朝着这个方向改变。那些并不是凭借记忆,而是依靠浏览大量信息,并通过“思考”对其进行分析处理、整理归纳的人,在入学考试中也可以取得很不错的成绩。

但是不要忘记,具备正确把握事实,明确“5W1H”能力的人本来就会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自己的记忆力,并不断思考。

换言之,想记住的事情越多的人,“思考力”应该就越强。这样想来,从前我们一直接受“死记硬背”的教育,其实也有意义。“记忆力”和“思考力”并不是互相独立的存在,并不是你只要具备其中一项就可以的。它们相辅相成,无法分割。二者互相作用、互相提升,才能让你在考试、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强的实力。

我曾经复读过,进入大学以后,必修科目也丢过学分。

此外,我参加司法考试,还失败了3次。这让我在司法考试通过后的法律实习中,依然很自卑。不过从结果来看,我考上了偏差值70以上的私立名校,还通过了合格率为2%的司法考试,成为律师。在当律师期间,即便是胜诉率不足10%的税务诉讼,在与国税厅对抗的艰难庭审中,我也多次胜诉。

后来,在我做律师的第5年,即2008年3月(33岁)之后,我开始写书,如今已经出版50多本了。2015年,我转行成为大学教师,现在作为税法研究者每年公开发表2篇以上的研究论文。

我再次思考,为何能取得这些成就呢?我想这应该就是我以“记忆力”为基础,活用“思考力”的结果。而为我培养出这些能力的,恰恰就是阅读。

读书可以给我们带来无限能量。你之所以会拿起这本书,或许也是因为凭直觉感受到了读书的好处。


自由随心地享受阅读

即使有这么多好处,读书的人依然很少。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很多人觉得读书就必须得写读后感。或者像街头巷尾流行的一样,至今有许多书的主题提倡的是“速读”,因此不少人对读书产生了误解,认为“看书就要追求快,追求效率”。

虽然读书会给你带来无限能量,但这并不是你的义务。

况且,“我30分钟就读完了,你竟然用了3个多小时?”这样的嘲笑你也不必理会。毕竟读书是私人的事。就如同每天吃饭,或者在咖啡馆吃甜点、品红茶,在酒店餐厅悠闲地享受下午茶,在星巴克玩手机,看视频,喝咖啡,自由随心地享受阅读才是真正的读书。

这样一想,你是不是就能从读书的刻板印象中解脱出来了?至于读哪本书,你也不必听别人指挥,盲目随大流。就算内容再简单、奇怪、色情,只要你感兴趣,就可以自由阅读。

你不必向别人汇报,也不必让别人检查书的内容,甚至不要让任何人知道。只要自己偷偷地在合适的时间读喜欢的书,这样就够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只要你认真阅读本书接下来叙述的内容,你就能从中获得“记忆力”和“思考力”这两个会对你的学业和事业产生巨大帮助的技能。我想这就是上天送给那些自己选书,并投入时间和精力读书的人的礼物。好好读书是有奖励的。



1 日本对学生的成绩评价体系。——译者注

2 前日本职业棒球手。——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