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什么是政治文化
在过去传统的研究描述中,有关政治价值、意识形态、文化精神等精神类概念的理解具有模糊性。在新科学理念和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西方行为主义学者开始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探究社会人的行为动因,即引导和驱动人们产生各类政治行为的动因。由此产生了从个体或群体政治态度研究政治行为变化动因的问题。以阿尔蒙德为首的政治文化学者们,将政治文化中的偏向称为导向(orientation),以此为政治体系的理解增加了意义性和目的性。当然,阿尔蒙德所理解的“导向”,与特定的政治体系并不完全一致,甚至有超越于政治体系之外的可能。[8] 他关于政治文化三种类型的分类,也界定了政治文化的三个导向,即认知导向、情感导向和评价导向。卢西恩·派伊(L.Pye)也认为,政治文化支配着人的政治行为,代表着共同适应的结构或模式,赋予政治过程以可预见的意义和形式,身处其中的政治个体或群体必须根据其自己的历史背景习得政治知识和情感,并且将其融入自己的个性之中。社会的各种传统、公共机构的精神、公民的情感与集体的理性,以及领导人的风格与行为规范等都属于政治文化的范畴。[9] 苏联学者认为,政治文化的意义在于其反映阶级和社会的根本利益,吸收政治知识和见解,转化政治知识为政治信念,再将其在实践上予以实现,特别是让公民参加社会政治生活和参加国家管理,最后将实践产生的政治思想物化为国家政治生活的准则,固定为政治制度。[10] 其中,尼·米·凯泽洛夫更加侧重探讨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文化。他说:“政治文化是在利益的共同性、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公民积极参加共产主义建设、社会政治生活、国家组织和社会组织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政治观点、信仰、价值、准则和传统的统一。”[11] 中国台湾学者马启华在《政治理论》(政治学第二册)中也解释了,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中的个体对政治过程的意见、认知、信仰、情绪、态度、观念等心理定向和思想行为模式。目前,国际学界对政治文化的理解,以阿尔蒙德和卢西恩·派伊的观点为主,普遍认同1961年《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的解释:“政治文化就是政治的心理与主观维度集合形式的展示。一种政治文化既是一个政治系统的集体史,又是这个系统中的个体成员的生活史的产物,因而它深深植根于公共事件和个人经历之中。”[12]“在政治学中,人们既重新回到了对整个政治体系的研究,又不失个体心理研究的便利。”[13]
政治文化作为西方行为主义研究政治现象的方法之一,以主要的三要素及其相互作用为基础分析各类政治形态和政治制度,其研究方式的主体性及整体性思路为政治学宏观与微观研究的衔接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随着近30年来的政治发展,原有的政治文化要素需要在更为开阔的视野中运行,才能发现和解释全球化背景下的政治形态新变化。
西方学者普遍将政治文化研究的要素集中于政治情绪、认知、心态、习惯及信仰等微观的心理学层面,对象也主要是政治个体——公民。我国学界对政治文化所涵盖的内容看法不一。徐大同、高健、朱日耀认为政治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积淀的政治思想、理论、价值观念,[14] 其应该含有与政治相关的各个层次的文化。王沪宁认为,政治文化属于主观意识领域,包括了社会对政治活动的态度、信仰、情感和价值。[15] 戚珩认为政治文化是政治思想意识、政治价值评价与政治心理习俗的总和,其作为政治体系观念形态的东西,包含着广泛的内容。[16] 政治思想和政治意识形态可以看作一个国家政治文化较为系统和理性的表述。在日常生活中,政治文化通常以一定的政治认知或意识(awareness)、政治价值观念(values)、政治信念(beliefs)、政治情感(feelings)、政治态度(attitudes)等形式表现出来。[17] 当然,也有学者将政治文化解释为“政治体系中的意识形态领域以及意识形态的可操作领域”[18]。将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行为、政治表达方式等列入政治文化的范畴。总而言之,我国大部分学者比较认同政治文化主要包括政治思想、政治意识、政治心理和政治价值等。不同国家在研究各地的政治文化时也会涉及不同的文化要素。不同要素的组合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研究偏向和效果。
无论研究背景如何,现有政治文化研究均会涉及以下要素:
(1)政治意识。政治意识指政治主体关于社会政治制度(国体、政体)、政治过程(国家、政权)、政治主体(国家、政党、社会集团)、政治制度及其相互关系问题的观点、思想、理论的总和。它根本性地反映了政治阶级利益和结构,直接反映了社会经济基础,并且在政治结构中属于最高层次,处于核心地位。政治思想是理性认识的结果;政治理论是政治思想的高度凝聚和系统化产物。政治意识结构的内部关系,表现为政治思想与政治理论这两个层次的互动。[19] 通常政治思想与政治理论的关系是被指导与指导的关系。不过,某些成熟的政治思想与政治理论的地位差不多。我国大多数学者把政治意识表述为政治意识形态。恩格斯也提出过,把国家看作支配人的意识形态力量。[20] 我国有学者指出,所谓政治意识形态就是指反映权力阶层或统治阶层利益与愿望的政治文化价值指向、思想导向以及政治行为规范。[21]
(2)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最初是以“观念的科学”或“思想的科学”的形态出现的。法国思想家托拉西首次使用时,认为意识形态不仅具有解释功能,而且还具有启蒙功能。由于其一开始便与政权有紧密的联系,普通的民众对其理解也有政治偏见的影响。[22]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内,意识形态是“直接或间接反映社会的经济特点或社会特点,表达社会一定阶级的状况、利益和目的,旨在保存或改变现存社会制度的思想观点的体系”[23]。《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意识形态”的定义是:“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具有阶级性,集中体现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24] 在马克思看来,意识形态其实不过是“虚假的观念”。[25] 我国学者认为,意识形态既是分析和认识问题的世界观的思想理论体系,又是社会成员政治理性集合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也是特定政治、经济基础之上阶级(阶层)根本利益的理论反映。我国学界持阶级分析的立场,通常将意识形态并入政治意识的范畴考虑。虽然学界有将政治意识称为政治意识形态,但从意识形态的本初意义上讲,意识形态与政治意识的范围并不等同。
(3)政治价值。政治价值是政治主体对某种政治体系或政治过程的观念、准则及评价的总和,其具有指导性、整体性和连续性的特点,体现了政治文化的本质,包含了社会政治核心价值观念、道德原则和利益标准等内容。政治价值观念是人们对政治世界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政治准则(规范)是政治主体从事政治活动的政治规范。政治评价是对政治世界现实运动的定性或定量。政治价值一般体现于人们的政治观念、态度、信仰、行为之中。对于民族或国家而言,政治价值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长期传承积淀的过程;对于个人来说,政治价值观念的形成是一个政治社会化的过程。[26]
(4)政治认知。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政治认知受制于政治主体的认知水平、层次和范畴,体现的是政治主体的政治知识水平与政治信息量。正如阿尔蒙德与维巴等强调的,认知不仅包括信息的数量,而且也包括它的特性和准确性以及组织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认知只能是主体的认知。当然,这里包括了个体和群体的政治认知。政治认知可以产生于政治思想(理论)之前,也可以形成于政治价值过程,更可以表达于政治心理中。因此,政治认知是政治文化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5)政治情感。政治情感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对政治系统(包括政治领袖、政治权威人士)、政治活动或政治事件所具有的直接性评价。政治情感是政治心理的外在直接表达,可以产生于非理性的认知,也可以由积淀的政治心理养成;可以体现为不同程度和性质的政治反应,如同情、喜欢、亲近、感激、向往、疏远、冷漠、厌烦等;可以包括个性化形式层面的反应,也可以涵盖社会化深层次的政治认同状态。个性化形成层面的反应可以体现为政治活动中对政治领袖的举止或服饰等的模仿,政治认同状态可以表现为对政治制度、政治组织等政治过程的认同问题。
(6)政治信念。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在所处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与社会的互动,不断学习、掌握各种知识技能及规范,逐渐形成的对政治世界及国家政治生活的固定看法和坚定主张,就是政治信念。个体的政治信念与其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思想意识是一致的,可以影响其参与政治活动的动机、态度和行为。一个有效发挥作用的政治系统需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信念体系。
(7)政治心理。政治心理是人们在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对政治的现实存在、发展趋势以及政治环境等方面的直观感受,并且在这种直观感受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些稳固而坚定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兴趣、政治愿望和政治信念。一方面,它是社会政治生活长期积淀的产物,以习惯、风俗等形式体现于日常政治生活中;另一方面,它又以稳定和自发性状态存在,对政治机制的运行发挥深层的影响力。
(8)政治态度。政治态度是政治主体在其政治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较稳定和固化的心理倾向。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态度的总和,构成了社会总体的政治文化倾向,由此决定了不同国家政治生活的特点。现代许多政治文化研究者,都把“政治文化”等同于政治态度。西方竞选政治模式喜欢将政治态度看作政治行为的预测表。个体或群体的政治态度,归根结底是由该个体或群体的政治意识的性质决定的;政治价值观念和评价,是具体政治态度产生的前提;政治态度是政治心理最为核心和稳定的部分。因此,政治态度是政治文化研究最为直观的内容。
(9)政治习俗。政治习俗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的政治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习惯与风俗。从心理学角度解释,政治习俗是心理积淀的结果,是非理性验证的不自觉状态。与政治态度不同,政治习俗会表现为直接的政治行为方式或模式。政治习俗可以通过政治意识和政治价值的规范化作用养成,也可以通过非规范化民间自发过程形成。
以上九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政治意识就涵盖了政治思想、政治理论;政治心理包括了政治情感、政治信念。政治价值是在政治意识与政治认知之间作出平衡的标准。政治认知,是政治文化研究的前提条件;政治态度,是连接政治意识、政治价值和政治心理的外化形式,是政治心理最核心的部分;政治习俗,是政治文化外化于政治行为、制度化观察的参照物。政治认知、政治态度和政治习俗都是源于政治意识、政治心理和政治价值的,并且具有不同程度的反作用力,但不能成为政治文化的根本结构性要件。
目前西方政治文化的“结构”是各构成要素按其内在逻辑规定性所进行的整体组合。阿尔蒙德将政治文化分为系统文化、过程文化和政策文化。[27] 西方许多后来的学者也延续该研究结构。目前国内学界相对认同的是,政治文化是以政治意识、政治心理和政治价值三个部分为核心建构的。政治文化的三部分内容融合、作用力交叉、功能多元,以至于政治文化的外显作用是以整体性、一体化结构的方式出现的。
政治意识、政治心理和政治价值作为政治文化的三个核心要素,在政治文化中的关系体现为:首先,政治意识的主导地位。政治意识是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处于内核的位置,是影响政治价值体系及政治心理形成的根本性因素,具有稳定性、统领性、本质性的特征。革命、政权建构、制度形成总是以政治思想或理论为基础的,因此,政治意识的变动往往具有本质性的意义。其次,政治心理的助推地位。政治心理基于阶层、族群、习俗、社会结构等各方面因素而形成,受制于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体系两大政治文化核心要素,贯穿于整个政治文化结构的各个层次,具有生成和反馈政治认同信息的功能和作用。政治心理的变动缓慢而保守,特别是其传承性的特质,是政治制度习得文化基因或惯性的重要渠道。因此,由政治意识和政治价值观念而生成的政治心理,通常是外化性的政治文化,不仅从个体的层面对政治文化的建构起到微观的促生作用,而且从群体的层面对政治文化的发展起到强化作用。最后,政治价值的纽带地位。政治价值生发于政治意识形态,又受制于社会价值环境。一方面,在政治意识指导下,以主流价值观的方式预见政治行为的合法性后果;另一方面,受政治心理的影响,旧有政治心态或思维的制约与新生政治心理的角力,导致政治价值观中出现感情色彩的评价活动。这样的两重作用力,致使政治价值处于中间连接整合的位置,既有自身的独立性,也有协调宏观与微观的整合性。所以,由以上三个部分建构的政治文化,具有相互依存、配合及制约的作用,结构中由表及里的序列,对政治体系的建构具有全方位的影响作用,特别是相对于制度建构,政治文化的改变渐变且缓慢,但其对政治体系的反作用力有可能是内化的,更有可能是直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