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治水新说
大禹治水,治的并不是滔滔的长江、黄河之水,那时的洪水,实是海侵,也就是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到陆地上,而因为这是世界性的天灾,所以许多民族都有被洪水所淹的传说。洪水退后,地面一片淤泥,不加以治理,就不便耕种,而大禹所治理的,正是这种田间水渠的管理,这与《论语·泰伯》所说“尽力乎沟洫”也大致符合。《孟子·滕文公》中说:“当尧之时,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中华大地上的江河,大都是发源于西部,滚滚东流。不论水大水小,都不会“横流”、“逆行”,只有在海侵时,海水由东向西倒灌,才会出现此种现象。
作为一位出身百越族群,而能够北上中原发展的部落联盟领袖,大禹的才能当然不限于治水,在使用青铜器发展生产、建立国家制度、对外用兵(击退苗蛮族群的进攻)等等方面,也有不少的功绩,那为何后人纪念他与崇拜他,却还是选择了治水?如今距离大禹时代已有四千多年,我们还是难以根治水患,而几千年前的先民,对于这位为了治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的大禹的感激崇敬(《史记·夏本纪》),也就可想而知。至于他当时领导群众兴修水利,限于客观条件与生产力水准,只能一点一滴地去做,才会长达十三年之久,这才是大禹治水的事迹越传越多、越传越夸大的真实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