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风雨欲来
办公室改造还在如火如荼进行着,南博特意交代工人要做好消噪降尘,尽可能减少对日常工作的影响。
“呦,你们还有心情装修啊?”绿都广播电视台的李崇洁,推开南博办公室的门,径直走了进来。
李崇洁和南博是在市委宣传部组织的业务培训班上认识的,因为两人都是负责所在单位行政工作,所以有很多共同话题,久而久之就成了好朋友。
“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南博赶紧给李崇洁倒水。
“我来这附近办事,想着你在这楼上,就不请自来了。”李崇洁抱着手里的水杯暖手。
“你听说了吗?”李崇洁伸着脖子问南博。
南博知道,李崇洁肯定是有什么事要和她说。
“听说什么?”
“市里要把你们报社和《东方报》《新城晚报》等10家报社整合,成立报业发展集团。”
南博有点蒙,虽然他们报纸的销量有所下滑,但经营状况还是良好的,应该还没有到整合资源、寻求生路的时候吧。
“消息准确吗?没听我们领导说啊。”
“绝对准确,我老公是市委宣传部的,这是上层会议研究过的。”
“那人员怎么安排?”
“好像是有新闻记者证的从业人员,还负责原来所属报纸的采编工作,其余人员就要统一安排了。像行政部门这种清闲的岗位,估计会很抢手,你是不是得早做打算啊?”
“那是得想想办法,你老公有办法吗?”南博把精力都投入在办公室内部了,她的大脑飞速转了一圈,发现在宣传口就认识李崇洁老公了。
“你真看得起他,这多年了连个科长都没混上。”李崇洁撇撇嘴。
南博嘴上说没事,一切顺其自然,但心里还是不由得慌了起来。
晚上回到家,陈锋破天荒没有加班。南博就把李崇洁的“密报”转达给了陈锋。
“不会让下岗吧?”陈锋一听,首先想到的是饭碗是否能保住。
“应该不会,我大小也是个领导,年龄也不大,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提前退休也轮不到我吧。”
“不会下岗就行,有工资就行。”陈锋没有感受到南博的担心。
“虽然不会下岗,但不知道会把我分到哪个部门,是继续享受中层待遇,还是一切从零开始,我要不要现在向马社长打听一下啊,他是高层,掌握的信息肯定比我多。”
“有什么好打听的,你就该干嘛干嘛,怎么,当小领导还当上瘾了?”
陈锋的嘲讽让南博彻底失去了交流的欲望,她敷衍了一句“那算了”就不再理他了。
小年说到就到了,办公室改造已经基本接近尾声,最近南博正忙着重新归置办公布局,倒是没时间想报社改革的事了。
“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南博接到了马社长的OA消息,就立即起身前往社长办公室。
“今晚没什么安排吧?”马社长开门见山。
南博知道应酬又来了,虽然不想去,虽然可以找理由推辞,但她还是说没什么事。
“老家菜馆定个包间,8人台,晚上6点。”
“请谁吃饭啊?”南博想搞清楚饭局的主题。
“不请谁,就各部门负责人和韩社长、崔总编。”
“需要我逐个通知吗?”
“不需要,韩社长和崔总编已经通知分管部门主任了。”
晚上6点半,在一家不太起眼但又很有特色的餐馆里,马松林带着他的部下们,举杯畅饮。
“今天是小年,本来应该让大家和家人团聚的,但我明天要出差一趟,年前应该回不来了,所以今天一定要和大家聚一下。”马松林刚喝了两杯酒,脸就有些泛红了。
南博看得出,马松林其实不胜酒力。而且,她有几点想不明白。第一,关于马松林出差的事,行政部门没有收到上级的任何通知;第二,马松林在这个时候“出差”,又在这个时候聚餐,会不会跟报社改革的事有关系。
南博还在想怎么借着酒局,套一套马社长的话。这时,就听见崔红丽对韩宇说:“你不用给我倒水,我让年轻人给我倒水。”然后她转向南博,“南博,来给我倒点水。”
崔红丽又在摆资历了,估计还是对办公室改造的事耿耿于怀,借机向南博立个威。
南博起身,去接韩社长手里的水壶。崔红丽刻薄又虚伪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小南啊,你是行政主管,得有点服务意识啊”崔红丽继续开炮。
南博笑而不语,此刻不便争论。
酒过三巡,开始依次敬酒环节了。
马社长,举起酒杯说了一些祝福的话,自己喝了三杯。又走到每个人的面前,给每人都倒了两杯酒。社长倒的酒,大家都喝得很利索。
韩宇也一样。
轮到崔红丽,她又开始讲述自己在报社的奋斗史了,南博听得耳朵都要长茧了。
崔红丽挨个和大家敬酒,走到南博这,还说了几件南博刚到报社时因不熟悉情况而犯过的错或出过的糗。她俨然一副家长的态度,点评南博的职场成长之路。
南博说了一句:“感谢崔总编对我工作的帮助”就把酒喝下了。
南博必须得反击了。
轮到南博敬酒,她举起酒杯,“今天是小年夜,也是我们报社的团圆夜,我先喝一杯团圆酒。”说完,她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我来报社10年了,在座的各位领导都曾经帮助过我,我很感谢,我再喝一杯感谢酒。”她给自己倒了一杯酒,然后又一饮而尽。
“其实我也有很多不足,比如在工作中顾虑太多,有些规定没有彻底落实,今天,我向各位表态,今后我一定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只看规矩不看人。报社的从前,我没有参与,但报社的现在和未来一定有我,我不仅要为现在负责,更要为将来负责。祝愿报社,也祝愿大家前程似锦!”说完,南博又将一杯酒一饮而尽。
马松林非常欣赏南博不卑不亢的状态,向她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一番觥筹交错之后,聚会也接近尾声。零下5度的天气,让站在饭店门口的每一人都不禁打起寒战。
现在,南博要进行聚餐最后一项,安排大家回家。
她叫了一个代驾,送副社长韩宇回家,又叫了三辆出租送其他人。
南博要亲自送马松林回家。
9点20分,道路通畅。南博测算了一下,大概15分钟左右,就能达到马松林的住址。她准备好好利用这15分钟。
“马社长,您这次出差是要参加会议吗?”南博决定先将出差的事作为切入口。
“算是吧,主要是去到其他省份学习一些经验,这是市委组织的,人不多,所以没有正式文件。”
“是关于办报的经验吗?”
“不全是,主要是关于纸媒如何转型发展的。”
“我看有的地方都在进行纸质媒体的整合,咱们市会吗?”南博准备递进了。
“嗯……”马松林犹豫了一下,“唉,不好说,有些报社已经发不出来工资了,如果市里要整合也可以理解。”
南博已经基本相信李崇洁说的了。
“马社长,您是领导,就算整合,您也是领导。我们这中层,每个报社都一大把,竞争肯定很大。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您可得带着我啊。”南博还是要把话说出来,万一有用呢。
“你是不是听到什么消息了?”
“确实听到了一点,但不知道真的假的。”南博也很坦诚。
“好吧,既然你知道,我也不瞒你。整合基本是板上钉钉了,4月份启动,6月底完成。现在还是前期筹备阶段。”
“我们这些行政人员会怎么安排?”
“我听说会聘请一些有权威有经验的管理人才,但具体的人员分流方案还没有制定。我可能以后主要抓经营啦,毕竟我以前在实业干过,市场经营方面还有一点经验。小南,我理解你的心情,我也很想帮你,但不瞒你说,我为我自己的事也费了很大功夫。有些规模小一点的报社社长,可能以后都要带人跑新闻啦,你要是有这方面的人脉,赶紧活动吧。”
虽然,南博还没有弄清楚为什么马社长要在这个敏感时期请大家吃饭,但南博已经不想知道了。此刻的她,失望又无助,但成年人总是善于隐藏的,她不想让任何人看见她狼狈的一面。她还是满脸笑容地下车,满脸笑容地把马社长送进了小区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