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1926年,薛定谔提出了波动力学
1926年薛定谔在瑞士苏黎世大学任教授,有人建议他把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设拿到学生中去讨论,他很不以为然,只是出于礼貌才勉强答应下来。可是当他为讨论准备报告时,立即被德布罗意的思想吸引住了。现在我们又要看到科学史上一次惊人的相似。薛定谔的特长是数学很好,于是他就像牛顿总结伽利略、开普勒的成果,麦克斯韦总结法拉第的成果一样,立即用数学公式将德布罗意的假设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图2.14 薛定谔
虽然,德布罗意提出“光有波粒二象性,一切物质粒子也有波粒二象性,电子也不例外”。但是,德布罗意并没有告诉大家物质波应该满足什么样的运动方程,这种波如何随时间变化,电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又是如何完美地统一起来,等等。当时,一位在苏黎世高等工业学校任教的著名化学家德拜尖锐地指出:“有了波,就应该有个波动方程”。在德拜的启示下,薛定谔下功夫研究这个问题,仅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于1926年1月完成了波动方程的建立,这就是著名的“薛定谔方程”——量子力学的第二种形式:
式中,i为虚数符号,h为普朗克常数,ψ为波函数,H为哈密顿算符。这是一个二阶线性偏微分方程,它一经公布立即震惊物理界。
薛定谔方程就像牛顿方程解释宏观世界一样,能准确地解释微观世界,它清楚地证明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电子运动在多条轨道上,跃迁轨道时就以光的形式放出或吸收能量;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有着确定的角度分布。这样,薛定谔用数学形式开辟出一个量子力学新体系。
海森堡是用线性代数(矩阵)形式研究量子力学,而薛定谔用的是微积分形式,从此以后,量子力学要用更抽象的概念(数学语言)作出更准确的表述了。人们很快就知道,这两种理论被数学证明是等价的。1930年狄拉克完成了一部经典的量子力学教材《量子力学原理》,将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完美地统一起来,完成了量子力学的普遍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