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章涉及的《老子》《庄子》原文
❶ 老子·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❷,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jiǎo)❸,其下不昧❹,绳绳(mǐn)❺不可名,复归于无物❻。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❼。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❶ 搏:用手拍打。
❷ 致诘:追究,穷究。
❸ 皦:光亮。
❹ 昧:昏暗。
❺ 绳绳:绵延不绝的样子。
❻ 无物:指不具有任何具体形象的存在之物,而非什么都没有。
❼ 惚恍:若有若无的样子。
❷ 老子·二十一章
孔❶德之容❷,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❸,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❹兮冥❺兮,其中有精❻;其精甚真,其中有信❼。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❽。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❶ 孔:大。
❷ 容:样态、模样。
❸ 物:在这里不能只解释成物体,而应解释为存在物之存在。
❹ 窈:深远的样子。
❺ 冥:幽暗的样子。
❻ 精:精气。
❼ 信:验证。
❽ 以阅众甫:以观察万物的起始。众甫,万物的开始。
❸ 庄子·外篇·知北游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wū)❶乎在?”
庄子曰:“无所不在。”
东郭子曰:“期❷而后可。”
庄子曰:“在蝼蚁。”
曰:“何其下邪❸?”
曰:“在稊(tí)稗(bài)。”
曰:“何其愈下邪❹?”
曰:“在瓦甓(pì)❺。”
曰:“何其愈甚邪?”
曰:“在屎溺。”
东郭子不应。
❶ 恶:哪里。
❷ 期:通“奚”,何处。
❸ 邪:同“耶”,语尾助词,常用在文言文的疑问句后面。
❹ 稊稗:一种形似谷的草。
❺ 瓦甓:即瓦砖。甓,砖的一种名称。
❹ 老子·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❶;名可名,非常名❷。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❸。
故常无❹,欲以观其妙;常有❺,欲以观其徼(jiǎo)❻。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❼。玄之又玄,众妙之门❽。
❶ 道可道,非常道:句中第一个“道”是指一般的道理,第二个“道”是指述说,第三个“道”是指道家所说的那个恒常之道。
❷ 名可名,非常名:句中第一个“名”是指一般的名称,第二个“名”是指称呼,第三个“名”是指道家所说的那个恒久之名。
❸ 母:根源,根本。
❹ 常无:常从“无”之中。
❺ 常有:常从“有”之中。
❻ 徼:端倪,边际。
❼ 玄:幽昧深远。
❽ 众妙之门: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
❺ 老子·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❶兮寥❷兮,独立而不改,周行❸而不殆❹,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❺字❻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❶ 寂:没有声音。
❷ 寥:没有形状。
❸ 周行:有两种解释:一、普遍的运行;二、循环的运行。我们这里采取第二种解释,但不反对第一种解释。
❹ 殆:歇止。
❺ 强:勉强。
❻ 字:取名。
❻ 老子·五十八章
祸兮,福之所倚❶;福兮,祸之所伏❷。
❶ 倚:紧挨。
❷ 伏:隐藏。
❼ 老子·四十二章
物或损❶之而益,或益❷之而损。
❶ 损:减少。
❷ 益:增加。
❽ 老子·四章
道冲❶,而用❷之或不盈❸。渊兮,似万物之宗……湛❹兮,似或存❺。
❶ 冲:通“盅(zhōng)”,解释为“虚”,比喻道虚空的样子。
❷ 用:作用。
❸ 不盈:没有穷尽。
❹ 湛:深沉的样子。
❺ 似或存: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若有若无的样子。
❾ 老子·十六章
万物并作❶,吾以观复❷。夫物芸芸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❹。复命曰常❺,知常曰明❻。不知常,妄作凶❼。
❶ 万物并作:万物蓬勃地发展。
❷ 观复:观察它返回本原的过程。
❸ 芸芸:变化纷杂的样子。
❹ 复命:回归本来的样子。命,即本性,本来的状态。
❺ 常:常理。
❻ 知常曰明:知道这个常理的,就叫作明智。
❼ 妄作凶:轻举妄动,以致惹出灾祸。
❿ 老子·二十五章
大曰逝❶,逝曰远❷,远曰反❸。
❶ 逝:周流不息。
❷ 远:伸展遥远。
❸ 反:返回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