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想随思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98章 推荐一些适合在家中进行的心理调适活动?

一、信任重建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在信任重建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一些困难:

1.创伤记忆的反复触发:过去被家人欺骗的创伤经历可能会在不经意间被某些相似的情境、话语或行为所触发,导致情绪上的波动,如焦虑、愤怒、恐惧等,进而干扰信任重建的进程。例如,当遇到需要做出信任他人的决定时,曾经被家人欺骗的记忆浮现,使当事人犹豫甚至拒绝给予信任。

2.自我保护意识过强:由于曾经受到伤害,个体会形成很强的自我保护机制,对他人的意图和行为过度解读为潜在的威胁,难以真正打开心扉去尝试信任他人。比如,在与他人建立新的关系时,对对方的一举一动都保持高度警惕,对任何可能的风险都过度担忧,阻碍了信任的发展。

3.信任对象的不理解与缺乏耐心:在努力重建信任的过程中,身边的信任对象可能对其过去的经历缺乏了解和同理心,对重建信任过程中的反复和困难表现出不理解或缺乏耐心,导致双方产生冲突和误解。比如,朋友因为当事人的过度谨慎而感到不满,觉得自己的真诚没有被认可,从而影响双方的友谊和信任建立。

4.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在重建信任的过程中,需要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感受和期望,但如果缺乏良好的沟通技巧,可能会导致信息传达不准确或产生误解,影响信任的建立。例如,当事人想要表达自己的信任障碍,但由于表达方式不当,让对方觉得是在指责或抱怨,而不是在寻求理解和支持。

5.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渴望重建信任,过上正常的社交生活;另一方面又害怕再次受到伤害,这种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会使当事人在信任重建的道路上左右摇摆,进展缓慢。比如,在面对一个新的合作机会时,既想抓住机会建立信任关系,又担心会重蹈覆辙,陷入纠结和痛苦之中。

6.社会偏见与负面评价:周围的社会环境可能对有信任问题的人存在偏见和负面评价,认为他们过于敏感、多疑或难以相处,这种外界的压力可能会进一步削弱他们重建信任的信心和动力。例如,在工作场所中,同事对当事人的信任问题表现出不屑或排斥,使其感到孤立无援,对信任重建失去信心。

二、信任重建过程中如何有效沟通?

在信任重建的过程中,以下是一些实现有效沟通的方法:

1.保持真诚和开放:-坦诚地分享自己过去的经历和被家人欺骗所带来的伤害和影响,让对方了解您信任问题的根源。例如,您可以说:“我小时候被家人欺骗过,所以现在在信任别人这件事上有些困难,希望你能理解。”-表达自己对于重建信任的渴望和决心,让对方知道您正在努力改变,如:“我真的很想重新建立起对人的信任,我也在为此不断努力,希望在这个过程中你能给我一些支持。”

2.积极倾听对方:-给予对方充分的表达机会,专注地聆听他们的观点、感受和需求,不打断、不评判。比如,在对方说话时,您可以用眼神交流、点头等方式表示您在认真倾听。-适时反馈您对对方话语的理解,比如重复对方的关键观点,或者用自己的话总结对方的意思,确认您是否正确理解了对方,例如:“所以你的意思是……对吗?”

3.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场合:-确保沟通是在双方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并且环境相对安静、舒适,没有过多干扰的情况下进行。-例如,不要在对方忙碌或者疲惫的时候开启重要的信任相关的沟通。

4.运用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避免使用攻击性、指责性的语言,多使用“我”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将责任归咎于对方。比如,不说“你总是不理解我”,而是说“我感觉有时候没有被你理解,这让我有些难过。”-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避免模糊、含混的表述,比如:“我希望我们之间能更加坦诚相待,当你有事情的时候能第一时间告诉我,这样我会觉得更有安全感,也更愿意信任你。”

5.给予和接受反馈:-鼓励对方对您的沟通方式和重建信任的努力给予反馈,虚心接受对方的建议和批评,并表示您愿意改进。例如:“我想知道我的做法有没有让你觉得我在努力重建信任,你能给我一些反馈吗?”-同时,您也可以对对方在信任建立过程中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强化对方的正向行为,比如:“最近你对我的支持和理解让我感觉好多了,也让我更有信心重建信任,谢谢你。”

6.尊重对方的边界和观点:-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边界,尊重对方的想法和决定,即使您不完全同意。例如,如果对方对于某些行为有不同的看法,您可以说:“我虽然有不同的想法,但我尊重你的观点,也许我们可以一起探讨找到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三、有哪些心理辅导资源可以帮助被家人欺骗过的人调整心态?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被家人欺骗过的人调整心态的心理辅导资源: 1.专业心理治疗机构:专业医疗机构的心理科或精神科,拥有经验丰富的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科医生,可以提供专业的心理评估和治疗方案。 2.在线心理咨询平台:-简单心理:汇聚了众多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咨询师。-壹心理:不仅有在线咨询服务,还提供大量的心理科普文章、课程和心理测试等资源,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学习心理调适方法。-松果倾诉:用户可以通过文字、语音等方式与咨询师进行沟通,也可以选择倾听者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3.心理类书籍:-《拥抱你的内在小孩》: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内心受伤的部分,以及如何治愈和成长。-《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引导人们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挑战,走向心智成熟,对于调整心态有很好的启示。-《为何家会伤人》:探讨家庭关系中的心理问题和冲突,对于因家庭问题导致心理创伤的人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4.心理类课程和讲座:-一些高校或机构会举办有关心理创伤、信任重建、心态调整等主题的公开课程或讲座,您可以通过关注相关院校官网、社交媒体账号或者专业的活动发布平台来获取信息。 5.社区心理辅导中心:-部分社区会设立心理辅导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或低价的心理辅导服务,您可以向当地社区了解相关情况。

四、推荐一些适合在家中进行的心理调适活动?

以下是一些适合在家中进行的心理调适活动,帮助被家人欺骗过的人调整心态:

1.冥想与放松练习:-每天找一个安静、舒适的空间,盘腿坐下或平躺在床上,闭上眼睛,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慢慢地吸气、呼气,排除杂念,每次 10 - 20分钟。您可以使用一些冥想引导音频,如“潮汐”“Calm”等应用程序中的冥想课程。

2.写日记:-准备一个精美的笔记本,每天晚上花 15 - 30分钟,记录当天的经历、感受和想法。通过书写来梳理情绪,也可以反思自己的心态变化和成长。

3.绘画创作:-不需要有很高的绘画技巧,只需准备一些绘画工具,如画笔、颜料、画纸等,随心所欲地画出自己的心情、感受或者想象中的场景。绘画的过程可以帮助释放内心的压抑情绪,并且从创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4.瑜伽练习:-可以跟着线上的瑜伽教学视频,进行简单的瑜伽体式练习,如树式、猫牛式、下犬式等,在伸展身体的同时,关注身体的感觉和呼吸,帮助放松身心,减轻焦虑和压力。

5.阅读自我成长类书籍:-例如《自卑与超越》《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了不起的我:自我发展的心理学》等书籍,通过阅读学习和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从中获取调整心态的方法和启示。

6.制作愿景板:-准备一块大的硬纸板、一些杂志、剪刀和胶水。从杂志上剪下自己喜欢的图片、文字或语句,如理想的生活场景、未来的目标、积极的话语等,将它们拼贴在硬纸板上,制作成一个愿景板。放在经常能看到的地方,提醒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和目标,激发积极的心态。

7.听音乐:-选择一些舒缓、轻松的音乐,如古典音乐、自然声音音乐或治愈系的流行音乐,在做家务、休息或者阅读时播放,让音乐舒缓情绪,营造轻松的氛围。

8.种植花草:-在家里的阳台或窗台种一些容易养护的花草植物,如多肉、绿萝、吊兰等。定期浇水、施肥、修剪,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感受生命的力量和成长,从中获得宁静和积极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