嬗变中的上海:民生发展与社会治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小结

本章主要采用“上海都市社区调查”的成人问卷数据,从居民与居(村)委会关系、集体效能感和社区公共参与三个层面呈现了上海市居民的社区参与情况。与居(村)委会关系层面主要包括对居(村)委会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居(村)委会的信任程度;集体效能感从社会凝聚和非正式控制两个维度进行分析;社区公共参与则主要从参与投票和参与公共活动两个方面展开。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上海市居民对居(村)委会的了解及信任程度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从居民对居(村)委会的了解程度来说,有33.45%的居民表示知道居(村)委会的主任,有81.19%的居民表示知道居(村)委会办公室,但过去一年中去过居(村)委会次数为0的居民占比最多,为35.98%。从居民对居(村)委会的信任程度来看,有52.88%的居民对居(村)委会持信任态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居民中知道居(村)委会主任的占比整体呈上升趋势,居民去居(村)委会的次数也在增加,居民对居(村)委会的信任程度基本呈现上升趋势。中共党员对居(村)委会的了解程度较高,信任程度也较高,民主党派和群众对居(村)委会的了解程度略低。上海户籍居民知道居(村)委会办公室的占比要高于非上海户籍居民,但非上海户籍居民对居(村)委会的信任比例高于上海户籍居民。

第二,上海市居民的社区集体效能感水平较高。具体而言,从社区集体效能感所包含的社会凝聚和非正式控制两个维度来看,有92.62%的居民的社会凝聚在6分及以上,有89.84%的居民的非正式控制得分在6分及以上。性别对集体效能感没有显著影响,年龄、户籍、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均对集体效能感存在比较明显的影响。其中,年龄较大的居民的集体效能感得分高的概率较大;相较于非上海户籍居民来说,上海户籍居民的集体效能感得分高的占比更大;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居民,其集体效能感得分为高的水平反而整体呈下降趋势;月收入也是如此,随着居民月收入的增加,集体效能感得分高的比例在下降,但月收入超越20000元以上时有所上升。分析结果显示,社区归属感与集体效能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社区归属感高的社区的集体效能感相对也高,社区归属感低的社区的集体效能感相对较低。

第三,上海市居民在社区公共事务中的参与度有待提高。在参与投票层面,年龄、政治面貌、户籍和社区归属感都对其有显著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社区归属感的增强,居民参与投票的比例也越高,且上海户籍居民参与投票的比例明显高于非上海户籍居民。在参与公共事务层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年龄段居民中向居(村)委会、业委会或物业公司提建议的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中共党员参与公共事务的比例逐渐增加;上海户籍居民比非上海户籍居民的维权参与的比例略高。

总而言之,本章展示了上海市居民社区参与的基本情况以及影响社区参与的部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为上海市提高公民社区参与、增强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奠定了基础。以上研究表明,为更好地推进社区参与,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作用,着力增强青年群体的社区参与意愿。


[1] 参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27/c_1121867529.htm,2017年10月27日。

[2] 参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27/c_1121867529.htm,2017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