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心理学研究(第十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卷首语 心理学服务社会的第三条路径

黄希庭 毕重增

(西南大学中国社区心理学服务与研究中心)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国人民对新冠肺炎疫情进行了全方位的阻击战。社区在全民动员、隔离、日常生活秩序的维护中,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行动力和执行力,为战胜疫情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社区心理学作为以社区心理和行为为对象的学科,理应对此过程进行刻画,展示学科独特的视角和洞察力,为和谐幸福的社区发展作出贡献。

防御和阻击新冠病毒,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改变行为模式,即保持社交距离、戴好口罩、勤洗手等,切断病毒的人际传播。这种限制性行为模式的推广,除了物资、组织和社会保障之外,还需要每一个人都有清晰的认知和强烈的动机。只有人们认可这种行为是合理有效的,才能够自发地推行和维护。

从历史上看,这种全员性社区层级心理疏导、干预与支援,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遵循,超出了心理健康三级预防体系。心理学服务于社会的主要方式,在过去100多年中主要是个体化心理咨询与辅导。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事筛选和组织心理干预才大规模展开,并扩展到工商业领域,而地震、风灾、局部战事带来的群体性心理创伤,直到近些年才逐渐成为心理服务的内容。心理健康三级预防体系中的初级预防思想,最可能满足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心理服务需求,但在社交隔离情况下进行大面积、全员心理干预,超出了该体系的能力范畴。除了传统的心理辅导和紧急心理援助两种模式,心理学服务社会的第三条路径在疫情中浮现:基于社区的,全员、多层次、多模态的心理建设。这是一条富有文化特色、结合新技术和组织优势的路径,已经成为心理学服务社会发展的新方向。

社区心理学是一种最具大众化的心理建设路径,新冠肺炎疫情充分表明了建构社区心理服务的基础性和重要性。这种心理学服务模式,基于党和政府的组织保障,以5G时代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先进物流为支撑,以团结协作的文化为底蕴,全方位服务于社区的所有人群,理应成为后疫情时代社区心理学建设的重要方向。心理学要完成这条路径的建设,需要勇于担当,探索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全方位问题,在乡情依恋、社会团结、现代效率和后现代关怀中,为全民健康、幸福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为此,社区心理学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例如研究范式的变革,研究主体的培育,实践行动能力的建构与升级,等等。

在此背景下,我们发出了疫情心理专题征稿,期望通过总结疫情心理服务的理论和实践,推进社区心理学的发展。我们发出的号召主要包含四个视角:一是人群视角,如社区干部、社区志愿者、社区弱势人群等;二是概念视角,如社区信念、社区氛围、社区干部的执行力、社区家国情怀等;三是社区层次视角,如小区或村落、区县与地区、省、国际;四是社区类型视角,如常规社区、虚拟社区、临时社区等。期待社区心理学有关疫情的实践和研究,能够充分反映社区中的人群、社区的不同层次和类型。

本专题汇集了8篇与疫情心理有关的文章,涉及了不同类型的社区、人群,有社区心理服务的宏观论述,也有具体的技术、方法和模式,有理论思考,也有实证研究,从多个层次和视角回应了我们的征稿启事。但我们也注意到,这些研究是社区心理学在疫情中进行社会服务的部分工作,尚未全面反映社区心理学社会服务与研究的全貌。国内外心理学界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作出了很多的努力,如心理防护的远程干预、心理康复的现场指导、有关知识的生产与传播等,还没能以文章形式纳入进来。期待本专题的文章,能引发相关学者对社区心理学服务取向和服务模式的关注,激发更多的思考、研究和实践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