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主义论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列宁主义的诞生和发展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列宁主义的诞生,与当时世界的历史大变动密切相关。

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社会经济、政治出现了一系列新现象,资本主义世界所固有的一切矛盾空前激化,无产阶级革命成为直接实践的问题,社会主义已经成为呼之欲出的时代产儿。面对着新的形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遇到了一系列新的课题。如何认识和回答这些课题,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内部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曾与马克思、恩格斯朝夕相处,被普遍公认的马克思主义权威人士之间,也有很多不同的意见。

与欧洲大部分社会主义政党和马克思主义人士不同的是,列宁立足于俄国社会和革命的现实基础,拒绝走改良的道路,以无所畏惧的革命精神,投身于长期的革命实践。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帝国主义时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与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的过程中,回答了有关时代、战争、革命、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以与欧洲社会民主党人不同的政治路径,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全新的解释和发展,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列宁主义阶段。

第一节 新的时代的挑战

一 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完成了从自由竞争向垄断的过渡。列宁将其界定为帝国主义阶段,并明确指出:帝国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到1898—1914年间先在欧美然后在亚洲最终形成了。

19世纪7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19世纪50至60年代,欧美等地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进一步扫除了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在随之而来的30多年中,科学技术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工业、交通业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逐渐形成。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集中表现为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过程大大加速,并不可避免地走向垄断。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系列重要经济部门中逐渐占据统治地位,成为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最深厚的基础。与此相应,银行资本也迅速集中,并与工业资本互相渗透,混合生长,形成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垄断资本还通过资本输出,建立国际垄断组织来剥削其他国家的劳动人民,甚至以军事侵略等手段千方百计地抢占和瓜分殖民地。由此而发生的美西战争(1898年)、英布战争(1899—1902年)、日俄战争(1904—1905年)以及1900年的经济危机,成了世界历史新时代的主要历史标志。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就指出,垄断的发展具有双重性。

一方面,垄断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我调节的结果。在垄断资本的主导下,生产的社会化达到了空前未有的程度,与此相应的集中控制和系统管理减少了资本主义不成熟阶段的一些弊病,相对地适应了生产力的要求,缓和了与生产力矛盾的紧张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另一方面,垄断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相反,却将它的内在矛盾扩大到了更广阔的范围,使之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冲突,并在更深刻的程度上积累了矛盾双方的内在能量,加剧了这种矛盾的对抗性质,从而使资本主义的表面繁荣的底下潜伏着严重的危机。一旦量变达到无法控制的限度,就很有可能发生剧烈的质变,形成革命的飞跃。

所以,进入20世纪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繁发生。1900年至1903年,爆发了帝国主义时代第一次经济危机。1907年的经济危机还波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到1913年,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又开始了新的经济危机,并最终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垄断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不仅表现在频繁出现的经济危机上,而且还进一步外化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世界的更广大空间。20世纪80年代,我在分析世界矛盾和国际战略格局时,第一次使用了“外化”一词。这种“外化”,使资本主义世界所固有的一切矛盾都空前激化了。

第一,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空前激化。

在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采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获取超额剩余价值;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霸世界,疯狂地扩军备战,更加加重了人民的捐税负担;频繁发生的经济危机使得无产阶级的生活条件急剧恶化,无产阶级贫困化的趋势不断加剧;统治阶级日益抛弃民主政治,实行暴力和专制统治。这一切,不断将阶级矛盾推向白热化,激发了无产阶级强烈的革命情绪。

第二,帝国主义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空前激化。

垄断资产阶级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和摆脱国内经济危机,不断对外实行扩张和侵略,抢占殖民地,输出资本,开办厂矿,建筑铁路,设立银行及商业中心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实行野蛮的掠夺和奴役。帝国主义的扩张和侵略激起了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强烈反抗。

第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空前激化。

帝国主义的本性决定它们都想争夺市场主导权甚至世界霸权。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领土已被帝国主义瓜分完毕,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实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后起的帝国主义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这就必然引起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1898年的美西战争、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就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开端。特别是德国和英国,为争夺霸权,各自与其他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勾结,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最终把人类拖入了1914—1918年世界大战的深渊。

我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上述三种矛盾,构成了新的时代国际政治和世界社会运动发展变化的基础。前两种矛盾的激化,必然引起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后一种矛盾的激化,必然导致帝国主义战争,而帝国主义战争又会加速前两种矛盾的激化,导致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因此,帝国主义种种矛盾的加深和激化,为无产阶级进行社会革命创造了客观前提。在当时条件下,帝国主义已经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社会主义已经成为呼之欲出的时代产儿。

二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形势、新特点

高尔基曾在著名的《海燕之歌》中描述了俄国革命暴风雨到来之前的情景:海风呼啸,阴云笼罩,波涛迎着轰鸣的雷声向上冲击。海鸥吓得连声哀号,海鸭和企鹅躲藏不迭。只有矫健勇猛的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充满胜利的信心,大声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进入帝国主义时代以后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也一度出现过这样电闪雷鸣的情景。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自19世纪40年代兴起后,经历了一个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扩展的过程。

1847—1871年,无产阶级逐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组织起来向资本主义展开斗争,先是经历了1848年的欧洲革命,随后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又进行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各国工人加强了国际联合,建立了第一个群众性的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组织——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提高了工人运动的水平。

1871年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经历了暂时的低潮以后,逐渐复苏,并向横广方向扩展。欧美各国无产阶级纷纷建立社会主义政党和群众组织,不仅开展经济斗争,而且积极从事政治斗争,使工人运动的组织性、政治性明显增强。工人运动还开始越出西欧和北美的范围,扩大到了东欧和其他洲的一些国家,并且日益与农民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1889年第二国际的建立,恢复了各国工人的国际联系,加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和团结,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新局面。

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以后,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新的形势和新的特点。我将其概括为六点:

第一,欧洲30多年的和平发展时期已经结束,无产阶级革命提上了直接的实践日程。

许多国家不仅具备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经济前提,而且现实的革命形势也已经成熟。频繁的经济危机,特别是战争造成的动乱,不仅使被统治者无法照旧生活下去,而且统治者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对统治阶级的腐朽统治日益不满,并表现为积极的斗争。1905年的俄国革命拉开了世界革命的序幕,其他国家也相继发生声势浩大的罢工斗争、群众集会、示威游行等活动。工人阶级的斗争形式,已开始从纯粹合法斗争走向群众性政治罢工和武装起义的革命道路。

第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与世界政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这一时期,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世界政治局势动荡不安,特别是战争的危险日益逼近,而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问题。工人阶级的斗争不仅受国内经济政治状况的制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世界政治局势的影响。各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越来越需要对世界政治问题表明自己的态度,制定相应的纲领和策略。工人阶级的斗争不仅关系到工人阶级自身的解放问题,而且越来越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和平、安全和进步问题。

第三,亚非拉广大地区的被压迫民族,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其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这些革命运动,不仅规模较前扩展,而且水平也大大提高。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群众性革命运动成为斗争的主要方式。民族殖民地人民反侵略、反掠夺、反压迫、反奴役的斗争,与宗主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互相呼应,互相推动,使得垄断资产阶级陷入“后院熊熊火起,前庭烈焰冲天”的局面。民族解放运动逐渐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

第四,从1905年至1918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的中心问题是战争、和平与革命问题。

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的爆发,把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推向了白热化的阶段,并直接引发了欧洲无产阶级革命风暴和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的重大事件,也是直接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创造了新条件、提出了新问题的重大事件。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在大战中遇到了严峻的考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内部也出现了一系列原则性分歧。

第五,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后最重大的一起历史性事件,也是这一时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最重大事件。

十月革命从根本上推翻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在占世界1/6的土地上建立起第一个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冲破了帝国主义国家的联合战线,震撼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第六,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主体力量日益壮大,其作用也日益突出。

从1869年至1904年,全世界有29个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政党;1905年至1917年,又有3个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政党。社会主义政党的活动,提高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组织性、自觉性;同时,这些政党的政治取向、方针政策,又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工人斗争的成败兴衰。正是由于许多党的严重错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曾一度陷于混乱。十月革命以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分裂,主体力量发生转换,各国共产党纷纷建立,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力量,也取代社会民主党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主体力量和新的旗手。共产党的活动,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开创了新局面。

三 新时代的新课题、新挑战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理论之树的根基永远扎在现实生活的土壤中。理论思想及其体系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否不断地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不断地面向生活,科学地回答和解决现实提出的新课题、新挑战。

刚刚步入20世纪的人类社会,处在一个历史的转折时期;进入帝国主义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也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新时代、新形势、新转折、新特点向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关于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及其矛盾和历史地位问题。

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以后,资本主义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而最突出的,就是由自由竞争向垄断发展。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曾初步探讨过垄断资本的产生和发展问题。恩格斯在其晚年,以其敏锐的目光,发现了帝国主义一系列正在若明若暗地显露出来的特征,对托拉斯、股份公司、资本输出等问题作过深刻的论述。但由于当时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尚未全面暴露,他们还不可能形成系统的帝国主义学说。

进入20世纪后,帝国主义问题成了一个突出的现象。国际关系、工人运动、战争与和平等各种问题都与帝国主义问题相关联:帝国主义的本质是什么?这些本质又表现在哪些方面?怎样认识帝国主义的各种经济政治现象?怎样分析和解决新的时代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等等。

唯有科学地阐明这些问题,才能正确地确定工人阶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争取解放而斗争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

第二,关于战争、和平与革命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战争的本质,指出了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要求工人阶级坚决反对统治阶级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保卫民族独立,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

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形成,战争、和平与革命的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无产阶级政党面前。日益严重的战争危机乃至随后爆发的世界大战,到底与帝国主义有何种联系?新条件下战争与和平的实质是什么?无产阶级政党应怎样对待战争与和平?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条件是什么?新的时代的革命将怎样突破和在哪里首先突破?革命将沿着什么道路发展?经济落后国家有没有进入社会主义的可能性?等等。

第二国际许多党由于没有能正确回答这些问题,而陷入破产的境地。因此,正确阐明这些问题,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紧迫任务。

第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各国工人运动的过程中,逐步阐明了党的性质、目的和作用,以及其他一系列有关党的建设的理论问题。

但在第二国际时期,各国社会主义政党一般都是在合法条件下活动的。而当列宁走上政治舞台后首先面对的是沙皇俄国的专制统治,欧美其他国家也出现了军事官僚机器加强的趋势。因此,党的建设也出现了新的课题。

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形式如何适应严酷的政治环境?无产阶级政党应如何积聚力量以迎接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在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中无产阶级政党应如何发挥领导作用?

进而言之,当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应建立什么样的政党制度?无产阶级政党在执政条件下如何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如何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保证先锋队永不变色?等等。

这些问题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第四,关于无产阶级专政问题。

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提上日程和得以实现,如何正确阐明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并在新形势下加以运用和发展,就成为实践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在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要不要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和任务是什么?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力量和阶级基础是谁?无产阶级专政可以采取何种政治形式?如何正确处理专政与民主的关系?等等。

正是因为在这些问题上的不同认识和不同回答,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了新的政治分野。

第五,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其胜利的前景必然是向社会主义过渡。十月革命的成功,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从此,社会主义建设就不是单纯的理论设想,而是亿万人民群众生气勃勃的实践了。

建设社会主义是亘古未有、完全崭新的事业,因此,它也必然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到无产阶级政党和广大人民群众面前。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能不能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要在哪些方面展开?应遵循什么规律?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体制应如何构建?等等。

只有科学地回答这些问题,无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才能凯歌行进。

上述问题,是新的时代遇到的突出问题,当然,并不是所有问题。这些问题,是新的历史条件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挑战,向一切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挑战,向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提出的挑战,向所有无产阶级政党提出的挑战。勇敢地面对这种挑战,正确地回答这些问题,对于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推向前进,实现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历史使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第二节 俄国社会的土壤

一 俄国社会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大树是植根于现实社会的土壤中的。列宁主义本身,既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产物,也是俄国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

在介绍俄国当年的社会状况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下俄国从中国获得的巨大利益,以便管中窥豹,对俄罗斯帝国有一点感性的了解。

如果要问,近代以来从中国获利最大的国家是哪一个?

答案只有一个,而且是唯一的一个——俄罗斯帝国。

为了避免误解,需要补充说明:对中国伤害最大的是日本;从中国获利最大的,则是俄国。

俄罗斯帝国在其疯狂扩张过程中,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了中国总共超过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其中包括:

——1858年5月,通过中俄《瑷珲条约》,强占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1860年11月,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强占了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1864年10月,通过根据中俄《北京条约》条款签订的《勘分西北界约记》,强占了中国西部的44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1881年2月,通过中俄《伊犁条约》,以及1882—1884年的5个勘界议定书,侵占了伊犁西面霍尔果斯河以西和北疆斋桑湖以东7万多平方公里中国领土。

因此,俄罗斯帝国是近代以来从中国强占领土最多、获益最大的一个国家。

获取这些利益的手段,一个是屠杀,一个是欺骗。

如,1900年7月,俄国出动军警制造海兰泡惨案,大批屠杀中国人,把几千中国居民赶入黑龙江,夺去了6000—7000名中国人的生命。同时,又在江东六十四屯放火烧房,杀害中国居民,7000多名中国人被驱赶淹死在黑龙江里,或惨死在俄军屠刀下。8月,俄军又强占瑗珲城,把瑗珲古城烧成一片瓦砾,数千中国居民被活活烧死。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明确指出,俄国是一个一心想称霸世界的国家。它通过不断的对外扩张,“来达到它的从不改变、从不忽视的目的——俄国的世界霸权”[1]。马克思、恩格斯特别称俄国是“渔翁得利的老手”。他们多次揭露:“从目前同中国人发生的冲突中,俄国不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到头来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都能得到更多的好处。”[2]

知道了这些情况,我们再来全面审视俄国的面貌、性质和特点。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帝国是一个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它除了具有帝国主义的一般特征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垄断资本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结合,封建君主掌握政权,同时又与金融寡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本国经济对外国资本具有极大的依附性。因此,俄国的社会矛盾极为复杂,也特别尖锐。它是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集合点,并逐渐成为帝国主义体系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俄国社会的历史条件为列宁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社会基础。

俄国本是一个政治、经济比较落后的农奴制国家。但是自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在俄国获得迅速发展。19世纪90年代,俄国出现工业高涨的局面,并且在一些最重要的工业部门中出现了垄断联合组织。从20世纪开始,垄断组织成了俄国经济生活的基础。到1913年,俄国工业的生产水平已占世界第五位,石油开采量、木材运出量、锯材产量占第二位,棉织品生产量占第三位,机器制造业、焦炭和砂糖产量占第四位,生铁、铁矿石、水泥、钢产量占第五位,采煤量占第六位。俄国在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上超过了意大利和日本。

俄国不仅在经济上已经是资本主义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而且在工业生产和银行资本集中以及大工业垄断化的程度方面,已经处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甚至还超过了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一战前,俄国约有200个全俄或者省规模的卡特尔和辛迪加,12家最大的银行集中了俄国所有50家股份银行80%的固定资产和债务。战争期间,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垄断组织的机构同国家机构结成了一体。

但与此同时,俄国在经济、技术、文化上又具有相当落后的一面。其最突出的表现,是农奴制残余的大量存在。在俄国,除了垄断资本主义外,还存在着半农奴制的土地占有制、农民小商品生产、宗法式的和封建主义的经济形式。在农业中,半农奴制的地主土地占有制处统治地位,富农阶层称霸乡里,农民群众基本陷于破产,落后的农业经济技术极其简陋。

落后性的另外一个方面,是对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性。一战前夕,俄国约有60%的石油开采量、约有90%的发电和电机企业资本,以及俄国南部70%的生铁及成品,均属于外国垄断组织。

此外,俄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帝国主义国家。一百多个民族和部落在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上极不平衡。在乌克兰和巴库石油区有着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而在许多民族地区,如高加索、中亚细亚和西伯利亚,则还是被前资本主义关系统治着。

俄国这种经济社会先进与落后并存的现象,一方面说明了俄国已经具备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条件和前提,它必将沿着世界发展的总的路线前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俄国历史条件的复杂性,说明了向社会主义过渡必然有自己多种多样的特点。

顺便指出一点,多年来,为了说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我们的一些学术研究和媒体宣传,在强调俄国经济文化落后一面的同时,却忘掉了或根本不提俄国当年已是资本主义中等发展水平,某些方面已达先进水平的国家,笼统地称俄国是极不发达的落后国家,这实际上否定了俄国已具备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前提,因而是片面和不符合实际的。

在社会关系上,据1897年的统计,当时俄国总共有12560万人口。绝大部分是农民,其中2/3是贫农。工人及其家属占总人口的1/5。富农、小企业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官吏等大约也占总人口的1/5。大资产阶级、地主和高级官吏约占总人口的2%。占人口多数的劳动群众遭受一小批地主和资本家的压迫和奴役。政治上,广大工农群众处于完全无权的状态,甚至连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的民主也享受不到。经济上,工人的平均工作日长达12—13小时,有的长达14—15小时,但收入极其微薄,有的连半饥半饱的生活都难维持。农民在非常苛刻的条件下租种地主的土地,含辛茹苦,忍饥挨饿,成千上万的农民死于饥饿和瘟疫。

沙皇是俄国最大的统治者,沙皇制度是一种极权君主制。沙皇独揽大权,可以随便颁布法律,任命大臣和官吏,恣意搜刮民脂,挥霍民财。沙皇为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而豢养的一大群官吏、警察、巡官、宪兵和乡丁,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像蛛网一样笼罩着整个俄国的政治生活。沙皇政府还推行愚民政策,使文盲几乎占俄国总人口的1/5。沙皇政府故意煽动民族仇恨,把非俄罗斯民族叫作“异族”,竭力阻碍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边疆非俄罗斯民族的人民群众,不仅受地主、资产阶级的剥削压迫,还经常遭受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迫害。沙皇俄国是各族人民的监狱。

在这种社会经济政治关系之上,俄国存在着极为复杂的社会矛盾。在经济方面,既有迅速发展的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又有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与农奴制残余的矛盾。在政治方面,既有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农民同地主的矛盾,又有各族人民同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国内各被压迫民族同大俄罗斯主义的矛盾。此外,还有俄国人民同西方各帝国主义的矛盾,世界上其他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同沙俄帝国主义的矛盾。这些矛盾相互交织,构成了新的时代俄国革命的社会基础。

二 三次革命实践与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

如果说俄国的社会历史条件是列宁主义诞生的现实土壤,那么,俄国进入20世纪后的三次革命以及随后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就成为列宁主义直接的实践基础。

从19世纪70年代起,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俄国传播。1883年,普列汉诺夫在日内瓦组织了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1895年,列宁创建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雏形——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1898年3月,俄国各地的解放斗争协会在明斯克召开代表大会,宣告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成立。1903年7—8月,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出现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个派别。

随着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和工人运动的兴起,到20世纪初,俄国的革命进程赶上了西欧发达国家。1900—1903年的经济危机和1904年的日俄战争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到来。1905年1月,俄国革命爆发。10月,发生席卷全俄的政治总罢工。12月的莫斯科起义,将革命推向了最高峰。此后,革命且战且退。到1907年,斯托雷平发动“六三政变”,俄国革命结束。

俄国1905—1907年革命,就其性质和任务来说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但是与过去西欧的资产阶级革命相比,它又有许多新时代的特点。这场革命虽然没有取得胜利,但是它拉开了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序幕,结束了欧洲社会30多年的和平发展时期;它动摇了沙皇专制制度,教育和锻炼了人民群众,创造了新的经验,为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作了一次“总演习”。

1905—1907年革命失败后,俄国经过了一个短暂的革命低潮时期。到1914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再次激化,社会动荡不安,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从1915年起,工人运动又高涨起来,反战运动也日益发展。布尔什维克党利用战争造成的革命形势,在广大群众中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为新的革命作了充分的准备。

进入1917年1月,俄国保安局的报告曾经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人们在工厂内外举行集会,反对战争,抗议物价飞涨、供应不足;罢工风潮又起,工人要求提高工资、提供面包;一些工厂停工,因为工人宣称他们饿得干不动了,要去找吃的;各种各样的党派、协会散发鼓动性的宣言和小册子,人们举着红旗和标语横幅,唱着革命歌曲示威游行;工人手中出现了枪支和其他武器,对维持秩序的警察和部队的袭击频繁发生,抢劫商店特别是食品店、纵火、行凶这一类事件越来越多[3]。

1917年3月12日(俄历2月27日),在急剧高涨的革命形势下,工人、士兵和广大人民群众举行起义,一举推翻了延续370多年的沙皇专制制度,取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从而为在俄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

俄国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一个是工兵代表苏维埃。历史处在一个十字路口。

这时的列宁,还旅居在瑞士的苏黎世。原先他并没有预料俄国会发生革命。但俄国二月革命给他以很大震撼。按他夫人克鲁普斯卡娅的说法:“伊里奇的梦醒了。”他发现,二月革命后俄国实际上的政权缺位、空前的无政府主义、全面的社会混乱,创造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他决定回国。

在经过一番犹豫之后,列宁决定不顾政治和道德风险,借道俄国的敌国——德国返回俄国。在瑞士社会党人的帮助下,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和其他一些持国际主义立场的俄国侨民,就通过德国的条件同德国当局达成协议。据此,侨民乘坐的车厢享有治外法权,不能上下客,尽量不停靠车站,免审验护照等。这就是后来所谓“铅封的车厢”的来历,也是后来引起极大争议的一个事件[4]。

不管如何,1917年4月9日(俄历3月27日),列宁、季诺维也夫、拉狄克、卢那察尔斯基等俄国侨民乘“铅封车厢”离开瑞士,经过德国、瑞典、芬兰,于4月16日(俄历4月3日)回到彼得格勒。

布尔什维克党坚持把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夺取和掌握全国政权。但先是采取和平过渡的方针,相应地提出了“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两个策略口号。

临时政府的政策直接导致了四月事件、六月事件和七月事件,特别是在七月事件中,临时政府镇压彼得格勒和平示威的群众,随后又强令解除工人武装,捣毁《真理报》编辑部,并下令逮捕列宁、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人。

列宁避走芬兰拉兹里夫湖畔。8—9月,写出了著名著作《国家与革命》。

9月,粉碎科尔尼洛夫叛乱之后,革命形势迅速发展。面包、和平、土地成为人民最主要的要求。

1917年10月20日(俄历10月7日),列宁乔装回到彼得格勒。

在列宁推动和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将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和策略,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进一步改为“全部政权归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随后又确定了武装夺取政权的方针。

1917年11月6日至8日(俄历10月24—26日),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发生。武装起义的赤卫队和革命士兵,迅速占领了首都彼得格勒的重要据点。7日晚9时40分开始,在“阿芙乐尔”巡洋舰的炮声(空炮)中,起义部队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所在地——冬宫发起进攻,于深夜占领了冬宫。

我这里注明是“空炮”。因为早在40多年前,我就专门对“‘阿芙乐尔’巡洋舰的炮声”做过考证,证明当时发射的并不是实弹,而是空炮,主要作为进攻冬宫的信号并发挥威慑作用。冬宫是一座富丽堂皇的皇宫,和它连接在一起的埃尔米塔日博物馆藏有大量无价之宝。如果实弹轰击,那将对人类文明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我的这一研究成果后被《辞海》吸收。

由于掌握了彼得格勒绝大部分武装力量,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进展顺利。整个起义过程中,只死了6人,伤50人。

与此同时,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开幕。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农民书》,正式宣告临时政府被推翻,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次日晚,大会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了第一届工农政府即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由此诞生。

十月革命的胜利,把俄国引向了新的历史发展之路。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人民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苏维埃政权一建立,布尔什维克党就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政权,实行初步的社会改造。从1918年3月至1920年底,又进行了近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战争期间,苏维埃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的经济政策和措施。

战争结束后,开始国民经济的恢复过程。同时,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向实行新经济政策,其目的是在经济关系的基础上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国民经济,从根本上来说,是要探索一条在小农占人口多数的国家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伴随着经济建设,布尔什维克在政权建设和党的建设上也作出了必要的努力。1922年12月,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此后直到列宁去世,苏维埃俄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

总的来说,列宁活跃于政治舞台的几十年,正是俄国历史发生根本变革的时代,也是世界历史发生根本变革的转折时期,俄国人民及其布尔什维克党的实践活动极其丰富、极其深刻。正是这波澜壮阔、错综复杂的社会实践,成了列宁主义诞生、发展并努力解决现实问题的最深厚土壤和源泉。

第三节 列宁主义的诞生及其标志

一 列宁的早期革命活动

列宁原姓乌里扬诺夫,1870年4月22日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他的父亲是一位有民主思想的国民教育活动家。母亲是一位医生的女儿,富有学识,待人亲切。列宁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生性聪颖,性格活跃,喜欢读书,热爱工作,乐于帮助别人。在中学时因操行优良、学习勤奋、成绩优异而曾获得金质奖章。

目睹沙皇的专制统治,列宁逐渐认识并了解到俄国社会的许多腐败现象,因而萌发了初步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1887年,他的哥哥因参与谋刺沙皇而被杀害,促使他坚定地走上革命道路。同年秋,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12月,因参加学生运动而被开除学籍和流放。

当时警察问他:“小伙子,造反有什么好处?你不是向一堵墙上撞吗?”列宁回答说:“是的,但这是一堵朽墙,一撞就倒的。”

一年后,列宁从流放地回到了喀山,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以及普列汉诺夫的著作,成为当地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的积极分子。

1889年,他随全家移居萨马拉。1891年,以校外生资格通过了彼得堡大学法律系全部课程的春秋两季的国家考试,获得毕业文凭并注册为律师助理。但是,列宁对律师的职业并不感兴趣,他把主要精力用于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从而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1892年,他组织了萨马拉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1893年春,他经过调查研究,写下了他的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

1893年9月,23岁的列宁来到当时俄国的政治中心彼得堡,开始为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进行大量的思想、宣传和组织工作。1894年,他秘密出版《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严正批判了小资产阶级民粹派的经济理论观点和改良主义的政治纲领,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还著书揭露了“合法马克思主义者”的资产阶级实质。

1895年秋,列宁把彼得堡的各马克思主义小组合并为一个统一的政治组织——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第一次在俄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

列宁的革命活动引起了沙皇政府的注意。1895年12月,他被捕入狱。1897年2月,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东部叶尼塞河畔的舒申斯克村。

在流放中,列宁继续攻读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文献,密切关注俄国和国际的革命运动,搜集大量材料,写了30多种著作。1899年写成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阐明了俄国革命的不可避免性,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再生产和危机的理论,最后完成了粉碎民粹主义的任务。

当他看到伯恩施坦的《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后,立即斥之为“登峰造极的机会主义”。针对俄国经济派的纲领,他起草了《社会民主党人抗议书》,开始了对国际修正主义在俄国的变种——经济主义的批判。

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虽然已经宣告成立,但一直处于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的状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列宁认为首先必须创办一份全俄政治报,来为统一全党奠定思想基础。1900年流放期满,他立即投入了这项工作。7月,列宁动身去德国,与普列汉诺夫及其领导下的劳动解放社磋商这一问题。12月底,终于在莱比锡出版了第一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火星报》。

在最初三年里,《火星报》出版了52期,列宁在上面发表了57篇文章。这时的《火星报》不仅在捍卫马克思主义、反对修正主义、启发工人觉悟等方面起了重大作用,而且还把零散的马克思主义小组团结到自己周围,形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核心——火星派。在列宁领导下,《火星报》编辑部还制定了党纲草案。

1902年,列宁写成《怎么办?》一书,阐明了革命理论的作用,彻底粉碎了经济主义思潮,并提出了建党的基本原则。列宁在这一时期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为在俄国建成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基础。

经过早期革命活动的磨炼之后,列宁开始以其创造性的理论思想和革命风格在俄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的舞台上崭露头角。

二 列宁主义的诞生

列宁在早期的革命活动中,就善于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俄国的实际相结合。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了俄国社会的性质,深刻阐述了俄国革命的任务、性质、步骤、领导力量、同盟者等一系列问题;他批判和剖析国际机会主义思潮及其在俄国的变种,提出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任务;他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阐明了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建党的基本原则和计划。

正是在这一系列实践和理论活动的基础上,列宁主义以其在党的组织问题上的一系列重要原则脱颖而出,从而宣告了它作为一种新型政治思潮的诞生。

1902年,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批判经济派的观点,强调指出摆在俄国马克思主义者面前的迫切任务,就是要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列宁认为,这个党应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职业革命家组织,另一部分是广泛的地方党组织网。只有建立革命家组织,才能团结和统一全党。

1903年7月30日至8月23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讨论通过党纲、党章,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关。

在讨论党章第一条时,火星派内部出现尖锐的分歧。列宁提出的条文规定:“凡承认党纲、在物质上支持党并亲自参加党的一个组织的人,可以作为党员。”[5]而马尔托夫提出的是:“凡承认党纲、在物质上支持党并在党的一个组织领导下经常亲自协助党的人,可以作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党员。”[6]

列宁和马尔托夫的条文在字面上只有参加不参加党的一个组织的区别,但是在实质上包含着原则性的分歧,即涉及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

列宁把党看作是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要求每个党员必须参加党的一个组织,以便党组织对每个党员的活动进行严格的管理、监督和领导,使党保持强大的组织力。

而马尔托夫的条文却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自行列名入党,这样,党员就没有严格的组织约束,党就会失去明确的组织界限,变为一个成分复杂、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和没有定型的团体。

党章上的分歧进一步发展为组织上的分裂。在党章问题上,列宁的主张处于少数,没有获得通过。但后来在选举《火星报》编委和中央领导机关时,由于一些代表退出会议,列宁派转而获得多数,马尔托夫派退居少数。

从此,党内分裂为两派,形成了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拥护列宁的人被称为布尔什维克,即多数派的意思;反对列宁的人被称为孟什维克,即少数派的意思。

大会以后,两派在组织问题上展开了更加激烈的斗争。1904年,列宁专门写了一本论述这次大会和分歧性质的著作《进一步,退两步》,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理论,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所必须遵循的基本组织原则。

列宁在二大前后的有关思想和论著,构成了独特的关于无产阶级新型政党的理论。由于这一理论与当时第二国际多数党的主张存在着很大差别,所以受到了孟什维克以及帕尔乌斯、托洛茨基和卢森堡等人的反对。

他们认为,列宁的主张是“极端集中主义”“波拿巴主义”“涅恰也夫主义”“巴枯宁主义”“雅各宾主义”“布朗基主义”等等。他们把这一切概括起来,称之为“列宁主义”,意思是说,列宁所主张的不是马克思主义,而是同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的异端“列宁主义”。

例如,马尔托夫在1904年出版的一本小册子中,就号召举行“反列宁主义的起义”[7]。

后来,孟什维克以及其他各机会主义在与布尔什维克论战时,为了强调布尔什维克和列宁的主张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异端,就经常使用“列宁主义”这一名词。

显然,“列宁主义”一词最初是在贬义上使用的。由于这一原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列宁和布尔什维克没有接受“列宁主义”这一用语,而是采用“布尔什维主义”来概括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并以此与“孟什维主义”相对立。在列宁的著作中,从1907年起,就经常使用“布尔什维主义”和“孟什维主义”这两个名词。

后来,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具体划分了布尔什维主义历史的几个主要阶段,并明确指出:“布尔什维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作为一个政党而存在,是从1903年开始的。”[8]

虽然列宁主义最初是作为一个贬义词使用的,但它无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是指布尔什维主义思潮。列宁主义就是布尔什维主义。

后来,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苏联报刊从1923年起,开始从正面意义上使用“列宁主义”一词,将布尔什维主义称作“列宁主义”。1924年,俄共(布)的正式文件接受了“列宁主义”的提法。

列宁逝世后,俄共(布)党内出现了研究“列宁主义”的热潮。从此,“列宁主义”一词便广泛地流传开来,并逐渐取代了“布尔什维主义”的提法。

由此可见,列宁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诞生于20世纪初的1902—1904年,其主要标志是1903年布尔什维克及其独特的思想理论观点的出现。

三 关于列宁主义诞生时间和标志的不同意见

关于列宁主义的诞生时间及其标志,学术界存在着一些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观点认为,列宁主义诞生于1894年,其标志是《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一书的出版。这种观点认为,列宁的这一著作批判了自命为人民之友的民粹派的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观点,结合俄国情况全面阐述并发挥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阐明了俄国革命的性质、动力、任务以及由民主革命进而走向共产主义的道路,回答了帝国主义时代最迫切的问题,因而是列宁主义诞生的标志。

第二种观点认为,1902年的《怎么办?》是列宁最早全面系统地表达自己特有思想观点的代表作,它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帝国主义时代、同俄国实际的结合,在一系列问题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因而《怎么办?》的问世应该是列宁主义诞生的标志。

第三种观点认为,列宁在1903年前的著作,主要是批判当时的一些错误理论,并没有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唯有1905年的《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一书,才创造性地制定了一条科学而又系统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从而创立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因而,列宁主义应是诞生于1905年。

第四种观点认为,列宁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创立“帝国主义论”和“一国胜利论”,所以,列宁主义作为科学理论,形成于1915—1916年间,以《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为标志。

第五种观点认为,列宁主义不仅包括“帝国主义论”和“一国胜利论”,还应包括证明其科学性、正确性的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特别是十月革命的成功和国内战争的胜利。所以,列宁主义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上述观点,都有一定的理由,但又都不够合理。我认为,在研究和确定列宁主义诞生及其标志问题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不要脱离列宁主义和布尔什维主义形成和发生影响的实际过程,去单纯从字面和逻辑上进行推演。

即不要先确定列宁主义的定义是什么,然后再去看哪篇著作符合定义的要求。这是一种从书斋到书斋的方法。

任何思潮,首先要考察它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出现,如何发生影响,以及同时代人如何看待它的。

事实上,列宁早已详尽地描述过布尔什维主义在“革命准备年代”“革命年代”“反动年代”“高潮年代”“第一次世界帝国主义战争”“俄国第二次革命”等各个阶段的几乎全部发展过程,并且明确地指出布尔什维主义的思潮开始于1903年。

与列宁同时代的一些革命家都持同样的观点。斯大林说:“列宁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理论,它产生于1903年。”[9]季诺维也夫也说:“列宁主义大约发端于第一次俄国革命的前夕(1903—1904年)。”[10]对“布尔什维主义”“列宁主义”概念出现和使用情况的考察也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列宁主义的诞生应以其实际出现的过程确定于1903年,而不宜在对某一著作的理解上争论不休。

第二,不要将列宁主义与布尔什维主义分隔开来,当作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

列宁主义一词出现时,指的就是布尔什维主义。后来在正面意义上使用时,也是将两者划等号的。列宁本人从来没有用过“列宁主义”一词,他始终是将自己的思想理论归于布尔什维主义之内的。

斯大林则明确认为:“布尔什维主义和列宁主义实质上是一样的。这是同一个东西的两个名称。”[11]

20年代苏联报刊上经常出现的表述是:“列宁主义(布尔什维主义)。”“我们完全有权把布尔什维主义和列宁主义这两个概念划上等号。”“列宁主义,这是作为大规模群众运动的布尔什维主义的理论。”1962年出版的《苏联历史百科词典》仍然说:“布尔什维主义的创造者是列宁。因此布尔什维主义就是列宁主义。”[12]

第三,列宁主义本身有一个逐步发展和丰富的过程。

列宁主义最基本、最具时代特质的内容,是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但是不能由此认为,帝国主义理论形成于1915—1916年,列宁主义也诞生于1915—1916年。

帝国主义理论与列宁战前的思想、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发展和深化,而后者,实际上已大量论及了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因此,我们不能因强调帝国主义论的价值而贬抑列宁的其他著作和思想。同样,肯定列宁主义诞生于1903年,也并不否认它在此后的进一步发展和升华。

第四节 列宁主义在实践中的丰富和发展

一 1904—1914年间列宁主义内容的扩充

列宁主义诞生以后,列宁及布尔什维克党在领导俄国1905年革命、科学分析新时代、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领导十月革命、建设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推进世界革命运动发展等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使列宁主义进一步丰富,逐渐形成了科学体系。

1905年俄国革命爆发以后,蓬勃发展的斗争形势迫切要求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制定一条正确的策略路线。为此,列宁除了亲自参加革命斗争外,还反复研读马克思在1848年革命期间的著作。在此基础上,撰写了一系列关于策略问题的著作,特别是《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一书。在这些著作中,他全面阐明了布尔什维克的策略路线,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策略原则,奠定了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策略基础。

列宁根据对俄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所做的全面分析以及世界革命运动的经验,得出结论说,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已经不同于过去西欧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个革命的领导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到无产阶级身上。无产阶级只有坚持掌握领导权,才能把民主革命进行到底。

列宁指出,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核心是对农民的领导,无产阶级要实现其领导权,就必须建立起巩固的工农联盟。

列宁还认为,实行人民武装起义、建立工农民主专政,是取得资产阶级革命彻底胜利的唯一道路;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俄国革命一个链条上的两个环节,无产阶级要坚持不断革命,及时地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在1905年革命失败以后,列宁又及时地制定了将秘密斗争与合法斗争结合起来的策略方针。

由于革命的失败,加上物理学的一些新发现,思想界出现了一些马赫主义即经验批判主义的主张者,从哲学上向辩证唯物主义发起挑战。为了反击修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和攻击,列宁认真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著作和其他几百种哲学和自然科学图书资料,在1908年写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到列宁阶段的代表作之一《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这部著作清算了打着科学旗号的经验批判主义,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同时概括了革命斗争的新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新成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使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在其他许多论文、书信中,列宁还猛烈抨击了寻神派、造神派等用宗教邪说来愚弄无产阶级的企图。

随着修正主义日益渗入各国党的肌体,列宁从1908年到1913年,写了《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等许多著作,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修正主义这种国际现象作了全面分析,并对其在政治、经济、哲学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作了全面批驳。他充满信心地宣告: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即将来临的历史时期,定会使马克思主义这个无产阶级的学说获得更大的胜利”[13]。

在这个时期,列宁还写了《工人阶级和民族问题》《民族问题提纲》《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民族纲领》等著作,阐明了资本主义时期民族运动的产生、实质、作用和历史趋向,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纲领以及民族文化中两种文化的原理。

列宁还热烈赞扬亚洲各国相继爆发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深刻地预见到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争,将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一起,揭开“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的阶段”[14]。

二 一战期间列宁主义的升华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严峻的现实向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新课题:这场战争的实质是什么?如何看待帝国主义现象及其本质?如何正确认识时代的特征和主要内容?如何制定出适合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等等。

在解决这些新课题的过程中,列宁主义不仅在其内容上进一步丰富和扩展,而且敏锐地抓住和回答了新的时代的根本问题,创立了帝国主义理论和新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使列宁主义在本质上得到升华,发展成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在大战爆发和第二国际破产的严重关头,列宁一方面广泛开展反战活动,一方面写下了《战争和俄国社会民主党》《第二国际的破产》《社会主义与战争》等一系列著作,精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理论和策略。

在这些著作中,他论证了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总根源,全面分析了帝国主义时代可能产生的一切类型的战争,严格区分了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以及帝国主义和平与社会主义和平,进而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策略,要求以革命战争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争取实现国际和平。

面对剧变的政治风云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要正确认识时代的特点和大战中的各种问题,就必须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认识工具。因此,列宁在1914—1915年间,用很大一部分精力深入系统地研究辩证法,写下大量笔记,全面阐发了包括认识论在内的唯物辩证法。

他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从黑格尔哲学中吸取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提出自己对辩证法一些重要问题的独创性见解。在《哲学笔记》中,他全面分析了客观世界变化发展的辩证法,提出了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从而科学地说明了辩证法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了人类认识无限发展的辩证途径;并且提出了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同一的论断。这些新思想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宝库。

在此基础上,列宁运用唯物辩证法,对帝国主义这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进行研究,于1916年上半年写出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在这本著作中,他总结了《资本论》出版后资本主义在半个世纪中的发展,全面分析了现代帝国主义的产生过程、经济特征和基本矛盾,揭示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和它产生、发展、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提出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的重要论断。

如果用“画龙点睛”这个成语来比喻的话,《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本著作正是列宁主义的“点睛”之笔。由于帝国主义理论的创立,列宁在这之前及之后提出的大量理论思想,都骤然统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充分显示出其时代的特质,从而发生了质的升华。

因此,这本著作是列宁主义成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标志。

通过对帝国主义的科学分析,列宁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在1915年的《论欧洲联邦口号》和1916年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中,提出了社会主义能够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原理。

在其他许多著作中,列宁还进一步探讨了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出了帝国主义时代已经分成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国际无产阶级必须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共同斗争的思想。

世界大战加深了帝国主义的危机,列宁明确预言:“欧洲孕育着革命。”[15]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列宁发表著名的《四月提纲》,明确提出了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计划和策略。

1917年8、9月间,在无产阶级革命直接提上实践日程的时候,列宁写下《国家与革命》一书,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发展过程,恢复了这一学说被人忘记或被机会主义歪曲的各个主要方面,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原理,并依据帝国主义时代的新情况、新经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关于阶级、国家、社会矛盾与社会革命,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国家与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最集中、最系统地论述国家学说的一部著作,它进一步武装了正在为夺取政权而战斗的俄国无产阶级。

随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把无产阶级革命的一系列理论运用于实践,终于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列宁主义取得了辉煌的实际成果!

三 十月革命后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探索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并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而列宁主义,也进入了以指导这种探索并反映探索成果的新的阶段。列宁在实践基础上所进行的理论思考,为列宁主义宝库增加了以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的极为丰富的内容,使马克思主义获得了新的更大的发展。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在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中,列宁及时地为党和国家各方面的工作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围绕如何实行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列宁写下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等重要著作,依据俄国的实际经验,精辟地论述了过渡时期的性质、特点,阶级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任务和政治形式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了关于过渡时期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系统理论。

无产阶级在取得革命的胜利以后,必须把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提到各项工作的首位。列宁在1918年的《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等文章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把以实现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为党的中心工作任务,并据以拟定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的纲领。

列宁本希望能很快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但由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叛乱,这个转变到国内战争结束后才得以实现。

1920年12月,全俄苏维埃八大提出了宏伟的电气化计划。列宁称之为“第二个党纲”,并强调一定要使国民经济转到现代化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来。

列宁认为,大力进行经济建设,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这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在经济落后的国家里,究竟通过什么道路向社会主义过渡?这是布尔什维克党面临的一个最复杂的问题。列宁领导全党经过几年的反复探索,终于制定了系统的“新经济政策”理论。

列宁就新经济政策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写下了《论粮食税》《新时代、新形式的旧错误》《论黄金在目前和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等文章,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新的贡献。

列宁十分重视执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建设。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列宁精辟地论述了领袖、政党、阶级、群众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其他许多著作中,对执政党的地位和作用、党政关系、党群关系、党内民主和纪律、党内斗争和团结、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卓越的见解。这些思想,丰富了他在十月革命前提出的新型政党的理论。

在政权建设方面,列宁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原则,以确保政权永远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从根本上消灭产生官僚主义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列宁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一文中,列宁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并提出了战斗唯物主义的斗争纲领。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再论职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和布哈林的错误》等文中,阐述了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提出了用辩证法分析研究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基本要求,反对用折衷主义偷换辩证法。

列宁还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来观察社会主义社会,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辩证发展过程,从而使社会主义社会的辩证法思想成为列宁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列宁不仅直接领导俄国的革命和建设,而且极为关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他领导创建了共产国际,撰写了《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等重要著作,起草了《关于国际形势和共产国际基本任务的报告》《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等重要文件。

列宁站在世界革命的高度,论述了俄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关系,要求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要求正确对待俄国革命的经验;提出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组成部分的思想,要求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共同斗争,并为民族解放运动制定了正确的战略和策略。

1922年12月至1923年初,身患重病的列宁口授了他最后的几篇文章和信件:《日记摘录》《论合作制》《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论我国革命》《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

这些文章和书信总结了苏维埃政权建立几年来的经验教训,系统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计划以及党的领导方面的重要建议,为苏维埃俄国的建设指明了进一步发展的道路,成为列宁主义宝库中的巨大财富。

列宁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和繁忙的国务活动中,身体健康逐渐受到影响。1921年冬出现重病的初期症候。1922年5月不得不到莫斯科郊外的哥尔克村长期休假。从这时起,他先后一共遭受了4次脑卒中的袭击,以致全身瘫痪。列宁与病魔进行了长期顽强的搏斗。

1924年1月21日晚6时50分,列宁终因脑溢血引起呼吸器官的麻痹而与世长辞,终年54岁。

列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事业,献给了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事业。

在人类历史上,同时是思想家又是革命家的人不多。有人堪称思想家却不是革命家,有人堪称革命家却算不上思想家。列宁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又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以其恢宏的思想、丰富的创造性、敏锐的洞察力和非凡的革命气魄赢得了世界亿万人民的尊敬。

列宁给世界人民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思想遗产。以我国自行编辑出版的《列宁全集》第二版计,列宁的著作、书信、笔记共达60卷,收录列宁文献近万件,加上各种参考资料,总字数达3000万。

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做过的统计,有63个国家用134种语言文字出版列宁的著作,就出版发行量和翻译的数量来说,列宁著作占世界第一位。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36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786页。

[3]陆南泉、黄宗良、郑异凡、马龙闪、左凤荣主编《苏联真相》上册,新华出版社,2010,第4-6页。

[4]同上书,第632页。

[5]《列宁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17,第238页。

[6]同上。

[7]《国际共运史研究资料》第4辑,人民出版社,1982,第119页。

[8]《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2017,第4页。

[9]斯大林:《论反对派》,人民出版社,1963,第102页。

[10]格·季诺维也夫:《列宁主义·列宁主义研究导论》,东方出版社,1989,第4页。

[1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人民出版社,2012,第132页。

[12]《国际共运史研究资料》第4辑,人民出版社,1982,第124页。

[13]《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2017,第4页。

[14]同上书,第161页。

[15]《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2017,第3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