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字何以入门
学习语文大概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你历尽千辛万苦最终爬上了一座高山,却忽然发现在山的那边有一片广袤深邃的大海,而大海之上呢,还笼罩着无边无际的天空。即便是天空之外,也还有神秘不可测的浩瀚苍穹。
这段话看起来有些抽象和感性,如果一个人多年沉入式地学习语文,就会对这句话深有感触,当然,语文学习得好,才能够发出这样的感触。
尽管语文学习前路漫漫,学起来却也没那么难,从“观字”入手即可。
“观字”的“观”,表层意思是看,深层意思是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也就是先认识一个字,再看懂这个字,然后,才能通过这个“字”进入到后面的词、段、章。
大家都知道,能考证到的中国汉字起源是甲骨文。在历史长河中,汉字经历了缓慢的演变过程,沿着历史的纵向脉络,了解这个演变过程,就能了解汉字本来的意思,也就更能理解它今天的含义。
每一个汉字都带着天生的符号来到世间,即使历经多年,也没有磨掉自身的特点,它的形、它的音、它的义,虽有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对汉字建立起横向思维,就能把一个个独特的个体串联起来。
那么,下面就从纵向历史和横向思维两个方面来“观字”,看看汉字是如何变成今天的样子的。
追本溯源,沿着历史的纵向脉络看汉字
作为世界公认最美的语言之一,汉语的魅力毋庸置疑。因而,为了真正感受到语文之大美,寻找到学习语文的最佳路径,需要追本溯源,沿着历史的长河不断回溯,一直到这门学问的原点——商朝。
在那里,发现了什么?一个又一个像图画一样的书写符号,这就是华夏祖先最早遗留下的可以考证的语文痕迹。这些书写符号或是被雕刻在龟甲兽骨上,或是被刻画在陶器上。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文明的演进,创造文字的需求日渐迫切。
关于创造汉字,中国一直有一个传说,叫仓颉(jié)造字。在上古黄帝统治时期,为了创制文字,一个名叫仓颉的人日思夜想,白天四处观察山川草木、鸟兽鱼虫,夜晚仰观天象星宿,根据万事万物的外形特征,逐渐创造出了代表不同意思的文字符号,这些文字符号就是汉字最早的起源。
在传说中,所有汉字都是仓颉一个人创造的,但显然,这只是一个传说。鲁迅就曾说过这件事:“但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出这例子的。自然,后来还该有不断的增补……”鲁迅的意思是,汉字怎么可能是一个人一时之间想出来的呢?汉字是由许许多多个仓颉共同创造出来的,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到了迫切需要交流和记录一些事情的时候,大家共同发明出来的,用“你一言我一语”来形容可能不太恰当,但用“你一画我一道”来形容,是再形象不过了。而且,也不可能是大家商量好了,在某年某月某日,一起在某个地方画记号,而是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形成的。肯定还有达成协议的过程,比如一些人觉得“肉”字里面应该有两个“人”,另外一些人觉得应该只有一个“人”,最后,里面有两个“人”的那种用法胜利了。
大家“观”一个字的时候,可以“脑补”出更多类似的小故事。有没有人为了用哪种写法打一架?有没有人为了保留哪种写法贿赂官员?甚至有没有人因为一个字的读音或者写法,促成或者耽误了婚嫁?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孩子的名字里用了汉字?这些可以随意发挥想象的故事,想想都很有趣。
这种发明的过程,总结起来就是那句人们熟悉的话,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不断积累总结的智慧结晶。现在,大家对这句话是不是有了亲切感?
随着汉字的数量和字形慢慢丰富,中华民族步入了文明社会,历史也开始变得有文字记录可寻。
有人就对造字的方法进行了总结,把造字法一共分为六种。人们最熟悉的两种是象形、会意。
象形字,就是那个字长得像那个物体,一般是从画演变过来的。大家应该知道有两个典型的字,即“日”和“月”。这两个字最开始是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慢慢才发展成现在方方正正的字。
“日”字字形演变图
会意字,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组合成一个全新的汉字。常被拿来举例的字是“休”。“休”字由“人”和“木”两个字组成,表示一个人靠在一棵树上,所以就是休息的意思。
其他四种分别为指事、形声、转注和假借。
指事字,没有具体的画或者不方便用具体形象把一件物体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指示性的抽象符号来表示字的意义。如“刃”字,就是用一点来表示刀最锋锐之处,也就是刀刃。
形声字,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作为形旁或声旁,拼合出一个新字。形旁表示字的意思或类别,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的发音。比如“樱”这个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
对不认识的字读半边儿,通常也能读对,就是这个原因。
转注字,是针对一类形义相关的汉字而言的。比如,“考”和“老”就是一对转注字,它们属于同一个部首“老部”,意义相关(“考”的一个意思是丧父,“老”暗指人死)。
假借字,指的是有些事物本来没有为它们专门造过字,只是从现成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后来人们用得习惯了,这个字也就归它使用了。例如,“难”原本是鸟名,后借用为“艰难”之意。
转注和假借都表明了汉字与汉字之间的关系,它们并没有创造出新字,因而实际上都是用字法。
这六种造字法造出来的汉字,历经了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楷书,再到行书、草书的漫长历史演变,其内在意义和文化内涵也不断完善丰富。时至今日,汉字仍处于永不停歇的发展演变之中。
五大姓氏字形演变图
注:人口最多的五个姓氏,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
每个人都会注意到自己的姓氏,这里,就把中国人数最多的五个姓氏汉字的演变过程展示出来。不在这五个汉字里的姓氏,可以自己查询一下。
一字一世界,字中有乾坤。一个又一个汉字共同见证了中文这门语言的兴起与嬗变,也折射出中国人独特的心灵世界和耀眼的思想光芒。因此,要想学好语文,必须像鱼儿回溯一样,返回这门学科的源头,从头开始认认真真地观字学习。
同时,汉字本身的特性也非常适合孩子从“观字”起步,逐渐进入语文学习的大千世界。和英语、法语等表音文字不同,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仍然在使用的高度发达的表意文字,汉字中每一个字都能系统地表示一个完整的语意系统,而不是直接或单纯地表示读音。因此,汉字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传承优势,不管一个字的读音如何随时空变化,都不影响现代人与古代的先哲文豪把酒言欢,临风吟月。就说“雷”这个字,它的本义是带有异种电荷的两片云接近时,因为放电而产生的强大声音。从古至今,尽管“雷”字发展出了一些新意思,但它的本义一直未变。一提起“雷”,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词语还是与它的本义有关,比如大发雷霆、暴跳如雷、地雷、掌声雷动。
一般来说,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到的常用字在3500个左右,而大部分母语为英语的人单词量都在20000到35000。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表意文字的造词能力比表音文字强。当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想要表达一个新事物时,一般就得新造一个单词。因此,他们需要学习的单词就会不断累积,越来越多。而在汉语体系里,通过已有不同汉字之间的排列组合,人们不必重新造字就能创造出很多新词汇。
最初,可乐的英文单词“cola”就是由可口可乐创始人新造的。他把制作可乐的两种原材料的单词coca leaves(古柯叶)和cola nuts(可乐果)合在一起,创造了可口可乐(coca-cola)这一家喻户晓的饮料名称。后来,“cola”一词就被用来泛指有甜味、含咖啡因但不含酒精的碳酸饮料。
而当可口可乐这一新鲜事物进入中国市场时,人们却不需要为它新造一个汉字。一开始,人们根据“coca-cola”的英文发音,直接把它翻译成了古里古怪的“蝌蝌啃蜡”,致使其销量惨淡。20世纪30年代,可口可乐公司登报公开征集中文译名。最终,旅英学者蒋彝翻译的“可口可乐”被评委一眼相中。自此,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打开了销路。
一直以来,“可口可乐”都是经典的翻译案例。“可口可乐”兼顾了音译和意译,不仅相当接近“coca-cola”的英文发音,而且还能让国人马上联想到品牌想要传递的核心理念——美味与快乐。同时,“可口可乐”四个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韵美。这正是汉字博大精深的地方,通过已经存在的字,就可以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意义和语境。更加让人赞叹的是,即使一时半会儿还不很懂这个新词的人也能心领神会,透过字与字之间排列组合的关系大概猜出或者感受到词语想要表达的意韵。正因为稳定性、创造性这两大特性,汉字才自始至终都是中华文化圈共有的精神图腾和文化密码。
跬步致远,从横向思维观字
除了从历史的纵向维度,“观字入门”还可以从语文这一学科内部的横向维度进行下去。现在所说的“语文”这一学科概念是在1949年6月才正式确立下来的。当年,在现代语文教育奠基人之一叶圣陶的建议下,官方将一直以来通用的“国语”和“国文”两个词合并,改称“语文”。自此,“语文”就成了中小学生汉语课程的通用名称。
在叶圣陶看来,“语文”中的“语”指的是口头语言,“文”指的是书面语言。而无论处于学习的何种阶段,一个人练习好语文基本功都至关重要。“写一篇文章,就语文方面说,用一个字,用一个词,写一个句子,打一个标点,以及全篇的组织结构,全篇的加工修改,这些方面都要做到家才算好。”
可以看到,叶圣陶把对“字”的学习放在了语文基本功练习的第一位。但他也明白,“一个字往往有几个意义,几种用法,要知道得多些,个个字掌握得恰当,识字方面还得下功夫……中国字太多,太复杂,谁也不能夸口说念字不会念错。字要念得正确,不要念别字,这也是识字方面应该下的功夫。”由此可见,关于字的基本功具体包括念字音、识字形、懂字意、会用字。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无论是婴幼儿时期开口学说话还是小学时期开始学习语文,是不是都是从汉字这个最基本的语文元素开始出发的?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汉字出发的学习方式,不仅符合语文的学科规律和内在逻辑,也正是“观字入门”方法所倡导的第一个层面。所谓“观字”,实则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个层面是实用层面,指的是“观察字”,仔细看字,具体包括字音、字形、字意、用字;第二个层面是在第一个层面的基础上延伸开的,属于文化审美范畴,指的是“观赏字”,具体包括观赏字的音韵美、结构美、意境美。真正学会了观字,就打牢了学科基本功,语文学习的大门自然也就随之打开。
一字点睛,炼字成就古今经典
从提升个人语文学习能力的角度来看,学会了第一个层面的“观字”,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犯很多低级的语文错误,从而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语文学习者、交流者和传播者。而试着进入到“观字”的第二个层面,慢慢徜徉、漫步于书山文海之间时,就一定会惊喜地发现,一些经典作品总会在不经意间给予人们某些文字上的点拨和熏陶。那么,这些经典作品为什么历经岁月侵蚀而熠熠生辉?为什么能常读常新,带给不同时空、不同心境下的读者无穷无尽的艺术感动?因为它们的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都经得起反复推敲和回味,因为它们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文学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抒发了人性深处某些共通的情感志趣和思想意味……
现在,就来简单看看古代诗歌经典是怎样锤炼一个字的,从中也能看出经典为什么会成为经典。
字是形成诗文最基础的文字单位。高手用字,往往一字传神,字字珠玑。从古至今,很多经典佳句都是作者讲究用字的结果。
古代文人作诗时十分注重炼字,为了锤炼出放在诗句中最贴切、最凸显意境、最富有创造性和表现力的那个字,营造出含蓄深刻、形象生动的艺术效果,常常是废寝忘食、呕心沥血。而这之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有“诗奴”之称的贾岛。在诗歌全盛、群星璀璨的唐朝,贾岛的写诗天分其实一般,但他却凭借自己的刻苦努力、字斟句酌,创作出了很多流传千古的名句,最终留名诗坛。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贾岛到长安城郊外去拜访一位友人。友人居住在深山老林里,直到夜晚,贾岛才到了友人家门口。此时,夜已经深了,周围一片幽静,一轮皎洁的月亮高悬于天幕之上,几只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上,贾岛轻轻抬起手敲门,这才发现友人并不在家。于是,贾岛诗兴大发,即兴作了一首诗。
回家路上,贾岛反复吟诵诗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一句,是“僧推月下门”好还是“僧敲月下门”好呢?他对句中应该用“敲”字还是“推”字犹豫不决。贾岛想得入了神,反复做着推与敲的姿势。神思恍惚之际,贾岛骑的毛驴冲撞了时任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伍。
贾岛就把自己作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又把不知道用“推”字好还是用“敲”字好的困惑说了出来。韩愈听后思索良久,说:“我看还是用‘敲’字好。即便是在月夜访友,也还是要敲门,这说明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得夜深人静之时多了几分声响,以动衬静,岂不活泼新颖?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这就是“推敲”这个著名典故的由来。一个简简单单的“敲”字为整首诗句注入了神韵和灵动之感,成就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一千古佳句,也足见诗人炼字时的用心良苦与专注投入。
另外一个经典的炼字故事是王安石的,大家熟知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最开始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后来又改为“过”“入”“满”,诗人都不满意,直到他眺望远方,满眼青翠,灵光乍现,“绿”字盘活了整首诗,成为诗眼。大家分别用这几个字代入诗中,感受一下,是不是“绿”字不但给诗带来了颜色,也带出了灵活和春意盎然?
我国五代后唐时期,有个皇帝唐庄宗,叫李存勖(xù)。他讨伐西蜀国,抓住了王衍和部下一千多人,并把他们都押解回京。唐庄宗想想不太放心,下了一道诏书“王衍一行,并宜杀戮”。负责传旨的太监叫张居翰,为人善良,觉得一下子就杀上千人,太暴虐了,就冒死偷偷把诏书改了一个字,变为“王衍一家,并宜杀戮”。最后只杀掉了王衍一家,随从一千多人保住了性命。这就是一个字救千人的故事。
从古到今,这类故事数不胜数。就在当代,还有因为写错一个字丢了工作的。
某电视台做了一档求职的综艺节目,在节目中,有位嘉宾在各个环节中综合得分非常高,但因为最后写错一个字,前功尽弃。招聘单位的名字中有“君合”两个字,应聘嘉宾误写为“君和”。一字之差,前面的努力付之东流。
这件事看起来很残酷,似乎也处罚过重,但招聘单位是一个对文字非常敏感的行业,达到了“咬文嚼字”的程度。细节见魔鬼,仔细研究一下这位嘉宾的错误,就会发现它看似微小,却触及了工作的底线——一个无法正确辨析汉字的人,恐怕是很难胜任这份工作的。
那么,这两个“hé”字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从造字法上来看,“和”为形声字,本义是声音相应和,读hè;同时,它又跟表示音乐和谐的“龢”在词义引申上有交叉,最后就合并为一个字了。从“和谐”的本意,可以引申出平和、温和、柔和的含义,这时要读hé。又因为“和谐”意味着多个人、多个事物并存,所以又引申出了“连带”的意思,可以作为连词来使用,表示并列。小红和小绿、汤姆和杰瑞、你和我……这些“和”字词组,都是并列关系。
“合”字,观其形,像是一个器皿,与上面的盖子刚好相合,所以多数文字学家把它归为象形字。它的本义是盖合,后来引申出闭合、聚合、结合、符合等义项。看到它,我们就能想到一个完整的、闭合的、团结为一体的形象。
“和”与“合”字字形演变图
把两个字放在一起“观”一下,就能明白“君合”的深层含义,就是君子聚合在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所以,用这个“合”字才会符合那个单位的深层寓意。
既然谈到了“合”字,这里再来看一道跟“合”字有关的高考真题,深入体味一下它的意蕴。这是2005年北京语文高考的阅读真题,作家史铁生的散文《合欢树》。可以说,传神的一个“合”字,诉尽了史铁生情感的圆满。
思考题:在《合欢树》这篇文章中,作者什么时候才和妈妈真正地实现了“合欢”?
◎申怡老师独家解答
在文章开头,作者提到,小时候,“我”在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名,妈妈和“我”都很开心。开心是开心,两个人的开心却不一样。妈妈急着回顾当年自己的辉煌,“我”则沉浸在自己当下的骄傲中,两个人就“打上架”了。说是在“打架”呢,却也能看出来,两个人的内心都很欢喜。但此时的欢喜,有没有“合”?换句话说,“我”和妈妈的快乐,有没有真正融到一起呢?没有。“我”在乐“我”的,妈妈在乐妈妈的,彼此之间没有感同身受。
二十岁时,史铁生突患重病,丧失了行走能力,家里也随之蒙上了阴影,失去了欢乐,这个状况下,就更谈不上“合欢”了。
三十岁,史铁生开始写小说了,重新找回了属于自己的价值感,属于他的欢乐重新回来了。可这个时候,妈妈已经不在人间,无法为他的成就感到快乐了,这也意味着,两个人还是“合”不了欢。史铁生悲伤地想着,妈妈要是还在该多好啊……却突然听到了冥冥之中传来的声音,“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这时候,他终于开始从妈妈的角度去思考,与其在世间承受痛苦,不如得到解脱。他终于理解了妈妈,而妈妈如果在天有灵,也一定会惦记着儿子。母子二人你对我的爱、我对你的想念终于融合起来,合欢树就开花了。
如果你理解了“合”的意思,就会明白,这不是简单的“我爱妈妈,妈妈爱我”,而是两代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心意交会。怎样才能让生活中处处开满合欢花呢?要做到的,恐怕不是遍植合欢树,而是你心里有我,我心里有你,也就是人与亲人、爱人之间的心心相印。
在文章的最后,想念妈妈的史铁生终于去了那个小院。虽然不能再看到那棵合欢树,也不能再看到妈妈,他却说“悲伤也成享受”。这是因为,他心里有一直惦记的人。当一个人心里装着另外一个人,充实了自己的心灵和生活的时候,悲伤就会成为一种享受。史铁生会来看他的妈妈,那个睡在屋里盯着合欢花看的小孩子,长大了以后也会想起自己的妈妈。整个世界,就是这样,由一个又一个的“合欢”组成的。
通过一个“合”字,解读出了如此多的意义、如此深的情感,这就是“观字入门”训练的意义。一个普普通通的汉字,别人扫一眼没感觉,受过观字训练的人,却可以在理论的基础上,放飞联想的翅膀,构造出丰富多彩的情境。这是受训与未受训的差别,也是对汉字的不同感知能力造成的巨大差异。
其实,“炼字”这个说法本身也很值得咂摸。“炼”字的本义是用火冶炼金石,使之纯净或者坚韧,比如炼钢、炼金、炼丹等。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用火把杂质都烧掉,留下最纯的。后来,“炼”字引申为一般的锤炼,如锻炼、磨炼。再后来,“炼”字又引申为用心地琢磨字、词、句,使之优美。那为什么不说“锤字”“敲字”或者“磨字”?因为“锤”“敲”还有“磨”都还只是停留在物理层面上,没有真正改变一个事物的性质。而“炼”字表示用火淬炼某个东西,使其性质发生根本改变,程度远比前面三个字深。这是不是最符合人们琢磨一个字时想要达到的最终效果——让词语或者句子发生实质性的升华呢?
综上,无论从历史渊源、语文学习规律还是个人语文能力提升的角度看,认真观字都是进入语文学习圣殿的不二法门。当人们充分调动全身上下的感知器官,开始用眼睛观察,用嘴巴朗读,用大脑记忆分析,用心灵感受品味,与一个个汉字深入地产生情感联结、理解互动的时候,语文学习从此也就变得轻松有趣,有规律和技巧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