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2020机械设计工程师从入门到精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9 零件设计后处理

零件设计完成后考虑到后续工作的方便,一般需要对模型做必要的后处理操作。零件设计后处理操作主要包括模型测量与分析、设置模型颜色与材质、设置模型定向视图、设置模型文件属性等,下面具体介绍这些零件后处理操作方法。

3.9.1 模型测量与分析

零件设计后首先需要通过测量与分析测算零件尺寸及质量属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果不符合设计要求需要对零件进行改进,保证零件设计正确性。下面以如图3⁃486所示的夹具上盖零件模型为例,介绍模型测量与分析基本操作。

本小节打开练习文件ch03 part\3.9\top_cover进行练习。

(1)模型测量操作

在SOLIDWORKS选项卡区单击“评估”选项卡,单击“测量”按钮,系统弹出如图3⁃487所示的“测量”对话框,直接选择需要测量的对象即可得到相应测量结果。

步骤1 测量圆弧直径及中心坐标。在模型上选中如图3⁃488所示的圆弧边线,此时在结果框中显示圆弧直径及中心坐标。

图3⁃486 夹具上盖

图3⁃487 “测量”对话框

图3⁃488 测量直径及中心坐标

步骤2 测量面积及周长。在模型上选中如图3⁃489所示的模型表面,此时在结果框中显示表面面积及周长。

步骤3 测量面之间距离。在模型上选中如图3⁃490所示的两个模型表面,此时在结果框中显示两模型表面之间的距离。

步骤4 测量圆弧之间距离。在模型上选中如图3⁃491所示的两个圆弧边线,此时在结果框中显示两圆弧之间的距离。默认测量两圆弧之间的中心距离,在结果显示框下拉列表中

图3⁃489 测量面积及周长

图3⁃490 测量面之间距离

图3⁃491 测量圆弧之间距离

选择其余选项可以测量圆弧之间的最小距离或最大距离,另外也可以在“测量”对话框中如图3⁃492所示的位置设置圆弧条件。

步骤5 测量直线之间距离。在模型上选中如图3⁃493所示的两条模型边线,此时在结果框中显示两边线之间的距离。

(2)质量属性分析

在SOLIDWORKS选项卡区单击“评估”选项卡,单击“质量属性”按钮,系统弹出“质量属性”对话框,系统会根据设置的材质密度自动计算质量属性参数,包括质量、体积、表面积、重心等,如图3⁃494所示。

图3⁃492 设置圆弧条件

图3⁃493 测量直线之间距离

图3⁃494 “质量属性”对话框

3.9.2 设置模型外观颜色

零件设计完成后根据实际情况或个人喜好设置模型外观颜色便于查看及区分(将来在装配产品中便于区分),同时也是为后期零件产品渲染做准备。下面以如图3⁃495所示的模型为例介绍设置模型外观颜色的操作过程。

步骤1 打开文件。打开练习文件ch03 part\3.9\cylinder。

步骤2 设置零件颜色。选择下拉菜单“编辑”→“外观”→“颜色”命令,系统弹出如图3⁃496所示的“颜色”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所选几何体”区域默认选中整个零件模型,表示设置整个零件模型的外观颜色,在下拉列表中选择“标准”选项,选择合适的颜色,单击对话框中的,结果如图3⁃497所示。

图3⁃495 示例模型

图3⁃496 “颜色”对话框

图3⁃497 设置结果

步骤3 设置面颜色。在“颜色”对话框“所选几何体”区域单击“选取面”按钮,然后选择如图3⁃498所示的模型表面,表示设置选中面颜色。

步骤4 设置特征颜色。在“颜色”对话框“所选几何体”区域单击“选择特征”按钮,然后选择如图3⁃499所示的包覆特征,表示设置选中特征颜色。

图3⁃498 设置面颜色

图3⁃499 设置特征颜色

完成外观颜色设置后,在导航器区中单击“DisplayManager”选项卡,如图3⁃500所示,在该选项卡中显示添加的外观颜色,选中一种外观颜色,单击鼠标右键,在系统弹出的如图3⁃501所示的快捷菜单中可对外观颜色进行编辑操作。

3.9.3 设置模型材质

完成零件设计后,考虑到后期质量自动计算、工程图明细表质量计算、产品渲染及有限元结构分析,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模型材质,下面以如图3⁃502所示的法兰盘模型为例介绍设置模型材质的操作过程。

图3⁃500 显示管理器

图3⁃501 编辑外观颜色

图3⁃502 法兰盘模型

步骤1 打开文件。打开练习文件ch03 part\3.9\flange。

步骤2 选择命令。选择下拉菜单“编辑”→“外观”→“材质”命令,系统弹出如图3⁃503所示的“材料”对话框,该对话框中包含系统自带的多种材料。

步骤3 设置模型材质。在“材料”对话框中选择“AISI 304”材料,在对话框右侧列表中可以查看材料属性,单击对话框中的“应用”按钮,将选中材料添加到模型中,添加材质后,材质名称将显示在模型树中,如图3⁃504所示。

步骤4 定义新材料。在设置模型材质时,如果系统自带的材质无法满足实际设计需要,可以定义新材料,然后将新材料添加到模型中。

① 新建类别。在“材料”对话框左侧列表中选中“自定义材料”,单击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新类别”命令,如图3⁃505所示,表示新建材料类别用来管理新建的材料。设置“新类别”名称为“我的新材料”,如图3⁃506所示。

② 新建材料。在“材料”对话框中“我的新材料”节点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新材料”命令,如图3⁃507所示,然后在右侧“属性”选项卡中设置材料属性参数,包括材料名称、密度、弹性模量等,如图3⁃508所示。

图3⁃503 “材料”对话框

图3⁃504 显示材质

图3⁃505 添加新类别

图3⁃506 设置“新类别”

图3⁃507 新建材料

图3⁃508 定义材料属性

③ 定义材料外观。在“材料”对话框中单击“外观”选项卡,在该选项卡中设置材质外观,结果如图3⁃509所示。

图3⁃509 定义材料外观

④ 保存新材料。完成新材料定义后,在对话框中单击“保存”按钮,将材料保存在系统材料库中,方便以后随时调用。

3.9.4 模型定向视图

零件设计完成后,为了方便随时从各个角度查看模型,也是为了方便交流,需要创建模型定向视图。另外,创建模型定向还便于以后创建工程图视图及产品渲染。下面以如图3⁃510所示的齿轮箱体模型为例介绍模型定向视图操作。

步骤1 打开文件。打开练习文件ch03 part\3.9\gear_box。

步骤2 创建V1定向视图。将模型调整到如图3⁃510所示的视图方位,按空格键,系统弹出如图3⁃511所示的“方向”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可以选择系统自带的定向视图对模型进行摆放与查看。在“方向”对话框中单击“新视图”按钮,系统弹出如图3⁃512所示的“命名视图”对话框,输入视图名称“V1”,单击“确定”按钮,将当前模型视图方位以V1名称保存下来,如图3⁃513所示。

图3⁃510 齿轮箱体模型

图3⁃511 “方向”对话框

图3⁃512 “命名视图”对话框

步骤3 创建V2定向视图。将模型调整到如图3⁃514所示的视图方位,按空格键,在系统弹出的“方向”对话框中单击“新视图”按钮,输入视图名称“V2”,单击“确定”按钮,将当前模型视图方位以V2名称保存下来。

步骤4 创建V3定向视图。模型调整到如图3⁃515所示的视图方位,按空格键,在系

图3⁃513 完成V1视图创建

图3⁃514 调整V2视图方位

图3⁃515 调整V3视图方位

统弹出的“方向”对话框中单击“新视图”按钮,输入视图名称“V3”,单击“确定”按钮,将当前模型视图方位以V3名称保存下来。

步骤5 创建V4定向视图。模型调整到如图3⁃516所示的视图方位,按空格键,在系统弹出的“方向”对话框中单击“新视图”按钮,输入视图名称“V4”,单击“确定”按钮,将当前模型视图方位以V4名称保存下来。

步骤6 创建V5定向视图。模型调整到如图3⁃517所示的视图方位,按空格键,在系统弹出的“方向”对话框中单击“新视图”按钮,输入视图名称“V5”,单击“确定”按钮,将当前模型视图方位以V5名称保存下来,如图3⁃518所示。

图3⁃516 调整V4视图方位

图3⁃517 调整V5视图方位

图3⁃518 完成视图创建

3.9.5 模型文件属性

完成零件模型最终设计后,需要设置零件模型的文件属性,便于后面直接出工程图自动填写标题栏或生成明细表信息。如图3⁃519所示的支座零件,代号为ZHZ,材料为“合金钢”,质量自动计算

图3⁃519 支座零件

,单位名称为“武汉卓宇创新”,下面介绍模型文件属性设置。

步骤1 打开文件。打开练习文件ch03 part\3.9\bracket。

步骤2 添加材料。选择下拉菜单“编辑”→“外观”→“材质”命令,在系统弹出的“材料”对话框中选择“合金钢”材料添加到零件模型中,如图3⁃520所示。

步骤3 设置文件属性。选择下拉菜单“文件”→“属性”命令,系统弹出“摘要信息”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单击“自定义”选项卡,选项卡中的属性信息比较多也比较全。一般根据实际情

图3⁃520 添加材料

图3⁃521 设置文件属性

况(出工程图需要)设置需要的文件属性,本例只需要设置“质量”“材料”“名称”“代号”及单位名称,如图3⁃521所示。

步骤4 保存零件模型文件。选择“保存”命令,保存零件模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