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寒地区:某水利枢纽工程安全监测系统鉴定及评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工程地质

1.2.1 区域地质

1.地形地貌

工程区地形地貌特征受北西向构造的控制与影响。北部F6断裂以北地区为中山—高中山,海拔2200.00~3000.00m,基岩裸露,地形较平坦。F6断裂—F5断裂之间为低中山区,海拔1600.00m左右,地形略向南西倾斜。中部F5断裂—F2断裂之间,为中低山区,海拔750.00~1000.00m,为库坝区的主要地貌。南部F2断裂以南为丘陵区,海拔700.00~800.00m。

沿河两岸零星发育有四级阶地,Ⅰ级阶地为堆积阶地,Ⅱ级、Ⅲ级、Ⅳ级阶地均为侵蚀基座阶地。

2.地层岩性

中泥盆统(D2b):主要分布在库坝区左岸F2断裂和F3断裂之间、两河汇合口以上河床及两岸,为一套浅海相—滨海相中基性火山喷发岩及火山碎屑—陆源碎屑沉积建造。

下石炭统(C1na):主要分布在库区F3断裂以南,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正常陆源碎屑沉积。

上石炭统(C3K):主要分布于F1断裂与F2断裂所夹的坝址区左右岸,为一套陆相—浅海相沉积物。

第三系地层为一套内陆湖泊相沉积物。

第四系地层呈零星分布,堆积于不同基底之上。

3.地震与区域稳定性

自有历史记载以来,场区遭受的最高地震烈度为Ⅶ度,其余地震对场区的影响烈度均不大于Ⅴ度。

根据新疆防御自然灾害研究所1998年3月关于本工程坝区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结论:水库库坝区50年超越概率10%的基岩峰值加速度为71.3g,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1.2.2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坝址区属于F1断裂与F2断裂之间所夹的Ⅳ级夷平面内,河谷两岸边坡左陡右缓,呈不对称U形谷,在高程690.00m段,河谷宽约280~325m,河床宽120~140m。

右岸Ⅲ级阶地平台宽700m,地形略有起伏,高程694.00~750.00m,左岸Ⅳ级阶地平台宽600m,高程724.00~753.00m。

2.地层岩性

坝址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上石炭统(C3Ka+b)地层和上石炭统(C3Kc)地层及第四系地层。

(1)上石炭统(C3Ka+b)。主要分布在坝址河床及左右岸平台,岩性以变质砂岩、变质砂岩夹石英片岩为主。

(2)上石炭统(C3Kc)。主要分布坝址区右岸,岩性为深灰色斜长角闪石片岩夹角闪黑云母石英片岩,具有微细层理,片理发育,变晶结构。

(3)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物(Qal3),主要分布在坝址区左、右岸Ⅱ级、Ⅲ级侵蚀阶地表层,岩性为冲积砂砾石层。第四系全新统(Qal4)冲积砂砾石层,分布在坝址区河床左、右岸Ⅰ级阶地及河床,厚度5~15m。

3.地质构造

坝址区位于F1断裂与F2断裂挤压带内的复向斜南翼,发育的主要断裂有:F1断裂:分布在坝址右岸以北2.8km处,垂直通过喀喇额尔齐斯河,产状280°~290°NE∠50°~80°,破碎带宽约100m。

F2断裂:分布在坝址左岸距河床200~800m,产状280°NE∠85°,破碎带宽120m。

F4断裂:位于坝址右岸下游1.2km处斜穿河床,并通过坝右以北800m处的2#副坝进入库区,破碎带宽30~70m,产状50°~75°SE∠75°。

此外,坝址区附近发育有NE、NW及EW向规模不大的小断层。同时在左坝肩还发育F99、F100、F101和F102一组缓倾角断层,产状分别为:332°NE∠13°、316°NE∠16°、300°NE∠5°~10°、340°NE∠10°。其中F99、F100和F102断层延伸长,从坝址上游到下游均穿过了上坝线。该组断层走向与谷坡夹角约17°,倾向河床偏上游,破碎带宽3~15cm。

另在坝址区分布有4组节理,以NW、NE向两组节理最为发育,其次还发育有缓倾角节理,这些节理裂隙除风化层以外,基本都被方解石或石英充填。

4.物理地质现象

岩体风化:坝址左岸平台强风化层厚度3~14m,弱风化层厚2.5~12m;左岸边坡强风化层水平厚3~4m,弱风化层水平厚2.5~4.0m。坝址右岸平台强风化层厚4~12m,弱风化层厚3~6m;右岸边坡强风化水平厚4~6m,弱风化层水平厚4~5m。坝址河床基岩强风化层厚2~7m,弱风化层厚2~4m。坝址左岸额尔齐斯断裂(F2)破碎带,强风化层厚16m。

不稳定岩体:SL1卸荷不稳定体,分布于坝轴线左岸谷坡,不稳定岩体方量约0.96万m3,需削坡处理。SL2卸荷不稳定体,分布于坝轴线左岸上游边坡340m处的导流洞进口部位,不稳定岩体方量约2.2万m3,需清除。SL3构造不稳定岩体,分布于坝轴线右岸上游边坡440m处,不稳定体方量1.06万m3

5.水文地质条件

区内发育线状延伸的构造断裂带,多由构造角砾岩、碎裂岩构成,断层上部一般有潜水分布,当地形条件适宜时以泉的形式出露,泉眼分布亦呈线状排列。第四系堆积物孔隙潜水主要埋藏于额尔齐斯河河床砂砾石层中,渗透系数1.2×10-2cm/s。

坝址区左岸平台地下水位埋深50.80~51.38m,高于河水位32~56m。坝址区右岸平台地下水位埋深28.8~53.2m,高于河水位7.9~45.0m,地下水水力坡降5.4%~7.3%,由两岸向河床径流排泄。

坝址左岸地下水中硫酸根离子含量为720.4~1052.8mg/L;坝址区右岸地下水中硫酸根离子含量为689.13~1280.5mg/L。坝址区两岸地下水对普通水泥具有硫酸盐强腐蚀性。

1.2.3 坝基分段地质条件

1.左岸坝段

左岸1#~25#坝段,包括左岸台地坝段和左岸岸坡坝段,桩号0+000.00~0+485.00,总长485m。地基岩性主要为C3Ka+b变质砂岩,少量为石英片岩(如4#~6#坝段),岩层产状310°~315°NE∠65°~70°。

1#~7#坝段(桩号0+000.00~0+150.00):地基岩体为弱风化(中~下部),岩石中~坚硬,完整性尚好,Vp=3000~3500m/s。

8#~13#坝段(桩号0+150.00~0+270.00):地基岩体为微风化~新鲜,完整性较好,Vp=4000~4500m/s。

14#~25#坝段(桩号0+270.00~0+485.00):岩体为微风化~新鲜,完整性好,Vp=4000~5000m/s。

左岸坝基中发育有少量小断层,宽度多为数厘米,且为中高倾角。对坝基抗滑稳定影响不大。坝基已进行固结灌浆,对小断层已作混凝土塞处理,其承载力、抗剪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2.河床坝段

河床26#~34#坝段(桩号0+485.00~0+620.00),坝基岩性为C3Ka+b变质砂岩,中厚层状,岩层产状315°NE∠69°,地基岩体为微风化~新鲜,Rc=77MPa,软化系数0.66,抗剪强度c=1.01MPa,φ=48.5°,Vp>4000m/s。坝基中仅有一条小断层(F1116),产状310°~320°NE∠36°,宽2~8cm。节理有4组,其中3组为陡倾角节理,1组为缓倾角节理,产状290°~340°NE或SW∠11°~25°,节理面呈铁锈色,多闭合,充填有少量方解石脉及钙膜。节理连通率低,坝基中未形成滑动组合体,坝基抗滑稳定主要受混凝土与岩石接触面的抗剪强度控制。坝基已做固结灌浆处理,其地基强度、承载力和抗剪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3.右岸坝段

右岸坝段包括右岸岸坡坝段(35#~44#坝段)和右岸台地坝段(45#~83#坝段),分布桩号0+620.00~1+570.00,总长950m。

35#~39#坝段(桩号0+620.00~0+695.00):如前所述,因受F24、F24-1断层和黄铁矿富集带的影响,该段坝基建基面比初设建基面低3.0~21.5m。变质砂岩岩体大部为微风化~新鲜岩体,Vp=4000~5000m/s,部分为弱风化下部岩体Vp=3000~3500m/s,地基岩体强度具有不均一性。

40#~44#坝段(桩号0+695.00~0+780.00):坝基岩性为变质砂岩,岩体微风化~新鲜,Vp=4000~5000m/s,有4组陡倾角节理发育,未见缓倾角结构面。

45#~83#坝段(桩号0+780.00~1+570.00):该段坝基岩性主要为变质砂岩,局部为石英片岩,为弱风化岩体,Vp=3000~4000m/s。坝基发育有35条规模不大的中~陡倾角断层,断层宽度一般小于20cm。44#坝段的F1252断层破碎带宽1.7~1.8m,为此进行了混凝土塞处理;对48#坝段的F1249、F1248、F1247、F1246形成的断层密集带,进行了挖槽、回填、钢筋网混凝土处理,对74#坝段的F1070和83#坝段的F1074断层等作了混凝土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