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保本点的敏感分析
在进行敏感性分析时,敏感性指的是所研究方案的影响因素发生改变时对原方案的经济效果发生影响和变化的程度。如果引起的变化幅度很大,说明这个变动的因素对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是敏感的;如果引起变动的幅度很小,则说明这个因素是不敏感的。
敏感性分析是一种“如果……会怎么样”的分析技术。它要研究的是,当模型中的自变量发生变动时,因变量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即在一定条件下,求得模型的满意(可行)解之后,模型中的一个或几个参数允许发生多大的变化,仍能使原来的满意(可行)解不变;或当某个参数的变化已经超出允许的范围,原来的满意(可行)解已经不是满意(可行)解时如何用最简便的方法,求得新的满意(可行)解。
一、保本点敏感分析的含义
保本点敏感性分析,指在现有或预计销售量的基础上测算影响保本点的各个因素单独处于什么水平时仍能确保企业不亏损的一种敏感性分析方法。
从量本利基本公式可知,影响利润的主要因素有:产品单位售价、产品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和固定成本总额。追求利润是企业的根本目标,因此,当企业处于不盈不亏的保本状态时,其单位售价和销售量达到了最小的临界值,而其单位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达到了最大临界值。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某一条件超越了临界值,企业就会出现亏损。计算确定这些因素的临界值对于企业管理者做出何种决策是具有指导性作用的。
保本点敏感性分析的实质是在销售量水平不变和其他两个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分别计算保本单价、保本单位变动成本和保本固定成本,从而确定影响企业保本点的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等因素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还有多大的变动余地,以便企业及时采取对策。
二、保本点敏感性分析的假设
在进行保本点敏感性分析时,通常是以下列几个假设条件为前提的:
①企业正常盈利的假设,假定已知的销售量大于按照原有的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确定的保本点,企业的安全边际指标大于零,能够实现盈利;
②产品的销售量为已知常数的假设;
③各因素单独变动的假设,利用保本点计算公式,按照已知的销售量分别计算新的保本单价、保本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时,假设其他两个影响因素是不变的。
三、保本点敏感性分析的公式
保本固定成本总额=(现有单价-现有单位变动成本)×现有销售量
【例3-11】 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20×8年销售量为30 000件,单位售价为1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70元,全年固定成本总额为600 000元,实现利润600 000元。
要求:假定20×8年各种条件不变。(1)计算保本销量;(2)进行20×9年的保本点敏感性分析。
解:
(1)保本销量=600 000÷(100-70)=20 000(件)
(2)保本固定成本总额=(100-70)×30 000=900 000(元)
这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固定成本总额的最大允许值为900 000元,超过900 000元企业将发生亏损。
保本单位变动成本=100-(600 000÷30 000)=80(元)
这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的最大允许值为80元,即当企业的单位变动成本从20×8年的60元升高到80元时,利润将从600 000元将降低为0,当企业的单位变动成本超过80元时,企业将发生亏损。
保本销售单价=70+(600 000÷30 000)=90(元)
这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的销售单价的最小允许值为90元,单价低于90元企业将发生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