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练习
一、单选题
1.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所采用的分类标志是( )。
A.成本的目标
B.成本的可辨认性
C.成本的经济用途
D.成本的性态
2.在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具体应用中,计算结果最为精确的方法是( )。
A.高低点法
B.散布图法
C.回归直线法
D.直接分析法
3.在管理会计中,狭义相关范围是指( )。
A.成本的变动范围
B.业务量的变动范围
C.时间的变动范围
D.市场容量的变动范围
4.在应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选择高点坐标的依据是( )。
A.最高的业务量
B.最高的成本
C.最高的业务量和最高的成本
D.最高的业务量或最高的成本
5.在变动成本法中,产品成本是指( )。
A.制造费用
B.生产成本
C.变动生产成本
D.变动成本
6.在变动成本法下,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等于( )。
A.销售毛利
B.税后利润
C.税前利润
D.边际贡献
7.如果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制造费用,则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比较的结果是( )。
A.相等
B.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较大
C.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较大
D.不确定
8.下列项目中,不能列入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的是( )。
A.直接材料费
B.直接人工费
C.变动制造费用
D.固定制造费用
9.下列各项中,能反映变动成本法局限性的说法是( )。
A.导致企业盲目生产
B.不利于成本控制
C.不利于短期决策
D.不符合传统的成本观念
10.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处理时( )。
A.不将其作为费用
B.将其作为期间费用,全额列入利润表
C.将其作为期间费用,部分列入利润表
D.在各单位产品间分摊
二、多项选择题
1.固定成本具有的特征是( )。
A.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
B.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
C.固定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
D.单位固定成本的不变性
2.下列成本项目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 )。
A.新产品开发费
B.房屋租金
C.管理人员工资
D.广告费
3.成本性态分析最终将全部成本区分为( )。
A.固定成本
B.变动成本
C.混合成本
D.半变动成本
4.以下可能属于半变动成本的有( )。
A.电话费
B.煤气费
C.水电费
D.折旧费
5.历史资料分析法具体包括的方法有( )。
A.高低点法
B.散布图法
C.回归直线法
D.阶梯法
6.在完全成本法下,期间费用包括( )。
A.制造费用
B.财务费用
C.销售费用
D.管理费用
7.变动成本法下属于产品成本构成项目的有( )。
A.变动制造费用
B.直接材料费
C.固定制造费用
D.直接人工费
8.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表现在( )。
A.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B.存货成本水平不同
C.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D.编制的损益表格式不同
9.如果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差额不等于零,则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制造费用的数量关系可能是( )。
A.前者等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后者
D.两者为零
10.完全成本法计入当期利润表的期间成本包括( )。
A.固定制造费用
B.变动制造费用
C.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
D.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
三、判断题
1.单位固定成本在一定相关范围内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 ( )
2.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影响,可以在不同时期改变其数额的那部分固定成本。 ( )
3.成本性态分析是指在明确各种成本性态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最终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建立相应成本函数模型的过程。 ( )
4.成本性态分析的最终结果是将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 ( )
5.在变动成本法下,本期利润不受期初、期末存货变动的影响;而在完全成本法下,本期利润受期初、期末存货变动的影响。 ( )
6.变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 )
7.采用变动成本法易导致盲目增产,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 )
8.在目前的现实情况下,变动成本法应用中的“双轨制”是一种较为合理、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 ( )
四、实践练习题
1.某企业生产一种机床,最近五年的产量和产品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五年产量和产品成本
要求:(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2)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2.某企业本期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制造费用总额为4 000元,单位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为1 000元。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产量为1 000件,销量为6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
要求: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
(1)单位产品成本;(2)期间成本;(3)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
3.已知: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二年的产量分别为30 000件和24 000件,销售量分别为20 000件和30 000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产品单价为15元/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5元/件;每年固定制造费用的发生额为180 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都是固定性的,每年发生额为25 000元。
要求:假设第一年年初该产品无库存,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第一、第二年的营业利润。
4.已知:某厂生产甲产品,产品售价为10元/件,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4元,固定制造费用总额为20 000元,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为1元/件,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4 000元,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最近三年的产销量资料如下表所示:
产销量资料 单位:件
要求:(1)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2)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3)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期初存货成本;
(4)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各年营业利润(编制利润表)。
变动成本法:贡献式利润表 单位:元
完全成本法:传统式利润表 单位:元
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20×7年和20×8年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
(1)用完全成本法为该公司编制这两年的比较利润表,并说明为什么销售增加50%,营业净利反而大为减少。
(2)用变动成本法根据相同的资料编制比较利润表,并将它同(1)中的比较利润表进行对比,指出哪一种成本法比较重视生产,哪一种比较重视销售。
6.上海某化工厂是一家大型企业。该厂在从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的过程中,从厂长到车间领导和生产工人都非常关心生产业绩。过去,往往要到月底才能知道月度的生产情况,这显然不能让领导及时掌握生产信息,特别是成本和利润两大指标。如果心中无数,便不能及时地在生产过程的各阶段进行控制和调整。该厂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用量本利分析的方法来预测产品的成本和利润。
首先以主要生产环氧丙锭和丙乙醇产品的五车间为试点。按成本与产量变动的依存关系,把工资费用、附加费、折旧费和大修理费等列作固定成本(约占总成本的10%),把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其他要素作为变动成本(约占成本的65%),同时把水电费、蒸汽费、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除折旧以外)列作半变动成本。因为这些费用与产量无直接比例关系,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约占总成本的25%)。
按照1~5月的资料,总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半变动成本和产量如下表所示。
成本与产量
1~5月半变动成本组成如下表所示。
半变动成本组成表
会计人员用高低点法对半变动成本进行分解,结果是:单位变动成本为0.055 3万元,固定成本为-9.31万元。
固定成本是负数,显然是不对的。用回归分析法求解,单位变动成本为0.032 1万元,固定成本为1.28万元。
经验算发现,1~5月固定成本与预计数1.28万元相差很远(1月:1万元;2月:1.585万元;3月:0.230万元;4月:1.694万元;5月:0.354元)。
会计人员感到很困惑,不知道问题在哪里。你认为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来划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