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面向新的情况,立足办出特色,民办高校必须加快建立自己的专职教师队伍
第一,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师资紧张已成为普遍的现象。民办高校把教师资源的基本队伍建立在自己没有调配主动权的兼职教师基础上,教学工作难以为继。
第二,由于公办高校的大幅扩招,对建设职业化的民办高校教师队伍提出了要求。在民办高校创建的“初级阶段”,由于当时高教资源的匮乏,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生源的文化基础相差不是很远,而由于民办高校管理上的严谨和学生迫切的求学心理,使得民办高校的学生在教学上与一般公办高校比较接近,毕业生也确实受到社会的欢迎。然而,时至今日,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就生源的文化基础而言,民办高校与公办学校之间差距总体呈现拉大的趋势。一些在民办高校兼职的公办学校教师经常抱怨学生基础太差,而学生也反映教师上课进度太快,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教学效果每况愈下,提高教育质量难度很大,这也是当前民办高校领导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事实说明,民办高校如果没有专职教师队伍,没有对民办高校教学的对象、教学环境、教学规律透彻的了解、研究和把握,要办出质量、办出特色是十分困难的。
第三,没有专职教师队伍,专业建设难以落实,课程规范建立不起来,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而由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人民群众不仅要求接受更高的教育,同时也期望接受更好的教育。民办高校只有深化改革,办出特色,培养出高质量有特色的毕业生,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赢得社会的承认。
第四,建立自身专职的教师队伍,是民办高校搞好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的需要。很多民办高校的质量提不高,效益上不去,很大程度上与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关。由于大量教师主要靠外聘,教学的不定因素太多,教学秩序受到冲击,常规教学的考核困难很多,教学管理难度很大,教学改革更难寄予希望,民办高校也不可能获得较快发展。浙江树人大学自1984年创建后,任课教师主要从社会聘用,1997年以前专业数一直增长缓慢,在校生1000人左右。近年来,逐步引进专职教师,特别是2000年省政府决定与毗邻的几所重点中专联合办学后,专职教师增加到260余人,专业数也一下增加到30余个,专业面覆盖文、理、工、经济、管理及艺术等学科,各种层次的在校生达9000余人,成为较有影响的民办高等学校之一。这也充分说明专职教师队伍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五,人们观念的改变,人事制度的改革,政策环境的宽松,使民办高校建立自身的教师队伍成为可能。在民办高校创建初期,由于人们的偏见,愿意到民办高校工作的人不多。经过多年的运作,民办高校为社会所接受,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到民办高校从事教学工作,一些民办高校甚至出大价钱引进人才,对社会人才有一定的吸引力。政府因势利导,在人才流动、档案管理、职称评定、货币化分房、医疗与养老制度改革等方面,出台了许多相应的政策,为民办高校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支持。2000年国家又出台了教师资格制度,进一步拓宽教师选拔渠道,民办高校正在成为就业的新的热点。民办高校建立自身教师队伍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