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错图(手绘彩图修订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海鰌

海鰌

海鰌的体形巨大,身长达数十里。能够喷水,水飘散在空中,就像下雨一样。它们常常背负着堆积如山的生物,如牡蛎、蚌类等,远远看去就像一座小岛。因此,渔民见到的往往只是它的背脊,而它的整体模样却无法被人看到。

【原文】 海鰌,《字汇》从酋不从秋。愚谓酋健而有力也,故曰“酋劲”。是以古人称蛮夷,以野性难驯为酋。今鱼而从酋,其悍可知。即今河泽泥鰌虽至小,亦倔强难死。海鰌之为海鰌,可想见矣。《字汇》惜未痛快解出。《尔雅翼》称:“海鰌大者长数千里,穴居海底,入穴则海溢为潮。”〔1〕《汇苑》载:“海鰌长者直百余里,牡蛎聚族其背,旷岁之积,崇十许丈,鰌负以游。鰌背平水则牡蛎峍屼〔2〕如山矣。”又闻海人云:“海鰌斗则潮水为之赤。”愚按:海鰌甚大,多游外洋,即小海鰌,网中亦不易得,难识其状。闻洋客云日本人最善捕,云其形,头如犊牛而大,遍身皆蛎房攒嘬〔3〕,与《汇苑》之说相符。予因得其意而图其背,欲即以此大畅海鰌之说。

康熙丁卯,偶于山阴道〔4〕上遇舶贾杨某,三至日本,偕行三日,尽得其说,笔记其事,为十八则。后复访之苏杭舶客,斟酌是非,集为《日本新话》,附入《闻见录》,海鰌之说则绪余也。据洋客云:“日本渔人以捕海鰌为生意,捐重〔5〕,本人数百渔船,数十只出大海,探鰌迹之所在,以药枪标之,鰌身体皆蛎房,壳甚坚,番人验背翅可容枪处投之,药枪数百枝,枪颈皆围锡球令重,必有中其背翅可透肉者,鰌觉之,乃舍窠穴游去。半日仍返故处,又以药枪投之,鰌又负痛去。去而又返,又投药枪如是者三,药毒大散,鰌虽巨,惫甚矣。诸渔人乃聚舟,以竹绠〔6〕牵拽至浅岸,长数十丈不等。脔肉以为油市之,日本灯火皆用鰌油,而伞扇、器皿、雨衣等物皆需之,所用甚广,是以一鰌常获千金之利。惟肠可食,其脊骨则以为舂臼〔7〕。其至大者灵异难捕,往往浮游岛屿间,背壳巉崪〔8〕如大山。舶人不识,多有误登其上,借路以通樵汲〔9〕者。”取舶客之论,以参载籍之所记,可谓伟观矣。

夫海鰌,无鳞甲者也,狡狯之性,必故受阳和,滋生诸壳,以为一身之捍卫。尝闻山猪每啮松树,令出油,以身摩揉,皮毛胶粘,滚受沙土,如是者数数。久之,其皮坚厚如铁石,不但〔10〕刀镞不能入,即虎狼牙爪亦不能伤。观于海鱼山兽之用心自卫如此,人间勇士可忘甲胄哉?

海鰌之背尝有儿鰌伏其上。海人所得之,皆儿鰌也。海中大物,莫如海鰌。《珠玑薮》云长数千里,予未之信。及阅《苏州府志》,载明末海上有大鱼过崇明县,八日八夜始尽。《事类赋》〔11〕所载七日而头尾尽者,居然伯仲矣。其余边海州县所志滩上死鱼长十丈不等者,不渺乎小哉?木元虚〔12〕《海赋》曰:“鱼则横海之鲸,突兀孤游,巨鳞刺云,洪鬣插天,头颅成岳,流血为渊。”海人云:“舟师樵汲,常误鱼背以为山。”又云:“海鰌斗则海水为之尽赤。”此成岳为渊之明验也。

《海鰌赞》:海中大物,莫过于鰌。身长百里,岂但吞舟!

【注释】

〔1〕此句《尔雅翼》引自《水经》。《水经》为古代中国记载河道水系的著作,佚名作者。清代胡谓称其“创自东汉,而魏、晋人成之,非一时一手作”。

〔2〕峍(lù)屼(wù):高高耸立的样子。

〔3〕蛎房攒嘬:蛎房,蛎类,详见册三《蛎黄》;攒嘬,撮嘴,即藤壶,详见册三《撮嘴》。

〔4〕山阴道:今浙江绍兴。

〔5〕捐重:赋税繁重。

〔6〕竹绠(gěng):用竹子做成的绳子,较长,可做索道、牵船之用。

〔7〕舂臼:石质盆状,用来给米去壳的器具。

〔8〕巉(chán)崪(zú):高峻陡峭的样子。

〔9〕樵汲:砍柴打水。

〔10〕人:猎人。是“猎”的异体字。

〔11〕《事类赋》:北宋吴淑所编的百科书,书中记载了许多风物传说。

〔12〕木元虚:木华,字玄虚,西晋文学家,著有《海赋》。

【译文】 海鰌,《字汇》中“鰌”字写作“鰌”,而不是“鳅”。我认为“健壮有力”,之所以被称为“酋劲”,正如古人用“酋”字来称呼蛮夷一样,是因为“酋”字代表着野性难驯,而“鰌”的字形竟然也有“酋”,可见这种鱼是十分强悍的。要知道,就算是陆地上的小泥鳅,生命力也很顽强,这海中巨鰌的健壮强大更是可想而知了。可惜《字汇》对它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尔雅翼》说:“大海鰌长数十里,在海底穴居。进巢时海水溢出,从而致使涨潮。”《汇苑》说:“海鰌大者身长数百里。牡蛎、藤壶寄居在它的背上,数年之后,可高达十多丈。海鰌就背负这些牡蛎、藤壶游动,当鱼背和水面平齐时,牡蛎藤壶堆看起来就像一座小山。”我听渔民说:“海鰌互相厮斗时,潮水会被染红。”作者注:海鰌体形极大,多在外海深水中活动。即便小一点的海鰌也很难被捕捉到,所以人们不太了解它的形貌。我听海外客商说,日本人最擅长捕海鰌,他们称海鰌体形巨大,头比牛犊还大,全身都是牡蛎和藤壶,这便与《汇苑》的描述相符。于是我领会大意,画出了大致的样貌,想借此让大家对这种鱼有所了解。

康熙二十六年,我在山阴道偶遇商人杨某,他曾去过日本三次。我与他同行三日,听他讲述他在日本的所见所闻,共记下来十八条。这之后,我又请教苏杭地区的船客,斟酌真假,汇集成了《日本新话》一书,附在《闻见录》中,其中有一小部分,就是关于海鰌的见闻。据客商说,日本渔民以捕捞海鰌为业。因为赋税繁重。每数百艘渔船中,就有几十艘是出海寻找海鰌踪迹的,他们还用浸毒的长枪狩猎海鰌。海鰌身上的蛎类十分坚固,渔民会瞄准其背翅上没有蛎类附着的地方投击。长枪都配有锡球增加重量,一次投数百支,总有能击中背翅并扎进肉里的。海鰌感到疼痛,便离开巢穴向外游去,半日之后再返回;此时再用毒枪投刺,海鰌便又逃走。如此反复多次,海鰌所中之毒发作,尽管它体形庞大,也已奄奄一息了。渔民便把渔船靠拢海鰌,用绳子牵着它到达浅岸处。他们捕捉到的海鰌长达几十丈不等。人们将它的肉割下来炼油,然后在市场上售卖,日本灯火所用都是海鰌油。至于各种器物如雨伞、雨衣、扇子、器皿等,也都需要用到海鰌油。由于海鰌油用途很广,所以捕捞一条海鰌就能收获巨大的利润。海鰌只有肠子可以吃,它的脊椎骨可以被加工成舂臼、捣盆。巨型海鰌往往具有灵性,难以捕捉,在岛屿间往来游动。它们的后背宛如高山,经常让水手误以为是小岛而走到上面去砍柴打水。根据水手的说法,再参考典籍上的记载,海鰌真算得上是神奇之物。

海鰌虽然表皮没有鳞片,但以它狡猾的天性,一定会沐浴阳光,使背上长出一层坚硬的贝类,以便保护自己。我曾听说,山中野猪会啃咬松树,使其出油,然后用身体蹭满松油,并在沙土中打滚,使其具有黏性的皮毛粘了一层沙土,多次反复之后,这层沙土就像铁石一样坚硬,不但猎人的刀枪箭矢不能穿透,就算是老虎豺狼的利爪尖牙,也不能伤害它分毫。海鱼山兽都这样用心自卫,我们人类勇士难道能忽视铠甲的防护吗?

海鰌的背上经常有它的幼崽,渔民捕捉到的都是小海鰌。海中没有比海鰌更大的生物了,《珠玑薮》说它长达数千里,我有所怀疑。但《苏州府志》上说,明朝末年,海上有大鱼游过崇明县,人们经过八天八夜才将它从头看到尾,居然和《事类赋》所记载的“七天七夜见头尾的大鱼”惊人般地一致。这样看来,边海地区地方志记载的那些十几丈的死鱼搁浅在海滩上,比起海鰌也就太渺小了。木华《海赋》说:“巨鲸横行海上,独自遨游;鳞片巨大,直刺云霞;鬃毛挺拔,插入天际;头颅高耸,仿佛高山;海鰌受伤,积血成渊。”海民说:“水手要找地方砍柴打水,常常把鱼背误认为山。”他们又说:“海鰌厮打时,海水都会被流出的鱼血染红。”这两条传言足能证明,上述所谓的“头颅像山、流血成渊”,并没有夸大其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