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鲥鱼
鲥鱼
鲥鱼,又名迟鱼,被誉为江南水中珍品,古为朝贡之物,与河豚、刀鱼齐名,合称“长江三鲜”。鲥鱼的鳞片亮白如银,且最为娇嫩,捕鱼人一旦触及它的鳞片,它就立即不动了,宋代大文豪苏轼因此而称它为“惜鳞鱼”“南国绝色之佳”。
【原文】 鲥鱼,《江宁志》〔1〕中与鲟鱼并载,《杭州志》中与箬鱼并载,广州谓之三鯬〔2〕之鱼。福、兴〔3〕、漳、泉亦有鲥鱼,《闽志》亦载。产江浙者,取于江,味美;产闽者,取于海,味差劣,闽中亦不重。鲥者,时也,江东〔4〕四月有之,而闽海则夏秋冬亦有。《汇苑》云:“此鱼鳞白如银,多骨而速腐,是以醉鲥鱼欲久藏,始腌浸时投盐必重。”亦谓之“箭鱼”,以其腹下刺如矢镞〔5〕。
《鲥鱼赞》:弃骨取腴,鱼中罕匹。四月江南,时哉勿失。
【注释】
〔1〕《江宁志》:江宁的地方志。江宁,今江苏南京。
〔2〕鯬(lí):鲥鱼的别称。
〔3〕兴:即兴化,为福建莆田古称。
〔4〕江东:指芜湖至南京长江河段以东地区。
〔5〕矢镞(zú):箭头。
【译文】 鲥鱼在《江宁志》中和鲟鱼记载在一起,在《杭州志》中和箬鱼记载在一起,广州人称它为“三鯬鱼”。福州、兴化、漳州、泉州也出产鲥鱼,《闽志》也有记载。江浙地区的鲥鱼产自长江,味道鲜美;福建的鲥鱼产自大海,味道要差一些,所以福建人并不爱吃。“鲥”,与“时”有关:长江流域东部四月才有这种鱼,福建附近海域则在夏、秋、冬三季都有。据《汇苑》记载,“这种鱼的鳞片亮白如银,鱼刺很多,肉质容易腐烂,所以人们一般将它制成醉鱼来保存,初腌时一定要多放盐”。因为这种鱼腹部下方的尖刺宛如箭头,因此又名“箭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