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5)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解读】
文中以无汗恶风代伤寒表实诸证,是一种余证从略省文的笔法。至于恶风乃恶寒之互词,感于风寒者,一般风寒皆恶。方有执云;恶风乃恶寒之互文,风寒皆通恶,而不偏有无也。表皮证兼项背强几几,用桂枝如葛根汤,而表实证兼项背强几几,不用麻黄汤加葛根,是因为本证邪客经输,津液不布,经脉失养,不可使用峻汗法,以免过汗更伤其阴,而经咏愈失所养。
故用桂枝汤加葛根、麻黄、既可开腠散邪,又能升津舒经。方中葛根解肌散邪,生津舒筋,麻黄、桂枝散风寒,此证筋脉已失濡养,故以桂枝、芍药和营,同甘草,大枣以和其里,使开表泄汗之性不致过强。诸药合用,则表邪可解,项背强急可愈。
现代常用本方治疗流脑(风寒型)、上呼吸道感染、偏头痛、急性胃肠炎、荨麻疹、脑血栓形成早期、肩周炎等证。另外·加防风、羌活、秦艽、威灵仙、茯苓、苍术,治颈部肌肉酸痛,俯仰转侧不利;加木爪、薄荷、钩藤,治痉病无干,口噤不语者。
太阳与阳明合病①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32)
【注解】
①合病:二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
【解读】
太阳与明明合病,是太阳与阳明二经证候同时发生,恶寒、发热、脉浮是病人必具之症,同时又有“自下利”的阳明症状。下利为大肠传导失司所致,故属阳明。下利之前加上一个“自”字,说明此下利非药物治疗所致,又排除了因热迫津液下泄的可能。
其利具有水粪杂下,而无恶臭及肛门灼热的特点。且因与恶寒发热脉浮同见,说明病性属寒。是风寒外束肌表而现恶寒发热脉浮;风寒内扰阳明大肠而见下利。
不管是太阳病,还是自下利的阳明病,均是风寒外邪侵袭的结果,治疗当以解除外邪为法。葛根汤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升津止利,切合病情,故用“葛根汤主之”。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33)
葛根加半夏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二两(切)、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解读】
本条承接上条,继续讨论太阳与阳明合病的证治。既日太阳与阳明合病,恶寒、发热、脉浮是为必见证候。阳明包括胃与大肠,外邪内扰于肠,可见下利;内扰于胃,胃气上逆,则见呕吐。
呕、利表现虽殊,但风寒外邪内扰阳明的基本病理则一,所以呕吐的性质属寒。治疗仍以葛根汤解外散邪,另加半夏,与生姜同用,和胃降逆止呕。
本证与葛根汤证比较,同为太阳阳明合病,前条病变位大肠,以下利为主;本证病位在胃,以呕为主。
太阳与阳明合病是表里同病的一种,在恶寒发热的同时兼见呕吐或下利,这种发病形式在临床上极为多见。严重者则呕吐与下利同时出现,可用葛根加半夏汤冶疗。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34)
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黄芩三两、黄连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解读】
太阳病桂枝证,是风寒外邪侵袭肌表所致的中风表虚证,治当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医生误用攻下法治疗,使外邪内陷。脉象急促,说明邪已化热。邪热下迫大肠,则下利不止;表里之邪逼迫于肺,肺失清肃则喘;热邪蒸腾,迫津外泄,故见汗出。皆因表邪化热未解,邪热内陷阳明所致,是表里俱热之证。治以葛根黄芩黄连汤清热止利,表里双解。
葛根黄芩黄连汤重用葛根,既辛凉发汗,解散表热,又升清阳,起阴气而止利。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止利。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四药合用,共奏表里双解之功,下利自止。
本方中葛根一物多用,又与黄芩、黄连配伍,其重点在于清热止利,故里热下利,不论有无表热证,均可使用。
本证与葛根汤证均为表里同病的下利,但病理性质不同。本证是外邪化热入里,热逼大肠,而葛根汤证是风寒束表,同时内犯肠腑。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解读】
本条提出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气喘等症状,是太阳伤寒的主要临床表现,治以麻黄汤为主方,故为“伤寒八证”或“麻黄八证”。但学习本条太阳伤寒之脉证仍须与第1条和第3条合参,即在“八证”上还应当补人头项强痛而恶寒、脉浮紧、呕逆等症状。
第3条所说的恶寒与本条所说的恶风并不矛盾,因为从病因学角度看,风寒邪气常合而为病,风多兼寒,寒亦多兼风;从临床表现看,外感病患者,常是恶风恶寒并见,只不过有程度的不同,此之恶风即是恶寒的互词。太阳伤寒证,为感受寒邪:卫阳外闭,营阴郁滞而成。因寒性凝滞收引,主痛,寒邪袭表,使卫阳闭遏、营阴凝滞,太阳经气不利,经脉筋肉拘紧,营卫气血流通不畅,不通则痛,因而产生头、身、关节等诸处疼痛;因寒为阴邪,最易伤人阳气,卫阳被伤,因此必恶寒;寒邪闭敛,营卫凝滞,腠理闭塞,玄府不通,所以无汗;正气欲奋起抗邪于外,但卫阳之气又闭郁而不得宣泄,所以发热;肺合皮毛而主表,表闭无汗,肺气失宣,故作喘。
本条论述详于证而略于脉,从第三条可知,太阳伤寒因应见浮紧之脉,且寸关尺三部均应浮紧,方属于太阳伤寒表实证。
《素问·玉机真藏论》曰:“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之。”故在临床治疗时以开表发汗为大法。其治当以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麻黄汤是发汗解表之峻剂,方中麻黄开腠启闭,发汗散寒,宣肺平喘;桂枝通达卫阳,祛邪外出;杏仁降肺气,助麻黄以平喘促;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为辛温发汗峻剂,是治疗伤寒表实证的主方。因其发汗峻烈,所以服汤后不需啜热粥,只需温覆,使其微汗,不可令大汗淋漓。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36)
【解读】
太阳与阳明合病,两类病证的存在,应有太阳恶寒发热、无汗与阳明不大便等,但此处不见腹满,而见喘而胸满,说明此不大便尚未形成里实,不可早用攻下法。肺与大肠相表里,其不大便是由于外邪束表,肺气失宣,影响大肠腑气的通降所导致。
本条突出“喘而胸满”而非“腹满”,说明病证以表寒外束、肺气失宣为主,偏重太阳。所以用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待表解喘平,肺气顺畅,腑气得以通降,大便自然可下。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37)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人参、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解读】
太阳病已达10日以上,病情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转归:
脉由浮紧变为浮细。细为小脉,表示表邪衰退。嗜卧,标志着已无所苦,说明邪气将退,正气未复。脉证合参,得知表邪已解,为将愈之候。
胸胁乃少阳经脉循行之部位,胸满胁痛是少阳病主症,说明邪入少阳,枢机不利,此时脉细当为弦细,宜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
“脉但浮”,表邪仍在太阳,仍当用麻黄汤发汗。判断疾病的转归当以脉证为依据,太阳病不必拘时日,只要表证未变,其治法用方也不变,即有是证、用是药。
本条所述太阳伤寒日久的几种变化,也只是举例而言。其中有自愈者,有传入少阳者,有表邪仍不解者。这些变化也都是邪正斗争消长的客观反应。因此,在临证时观察病情,既要以脉证为依据,又要考虑到邪正斗争的变化,这样才能达到扶正祛邪之目的。另外,它也体现了辨证施治的重要性。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咏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①,此为逆也。(38)
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②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38)
【注解】
①筋惕肉瞤(rùn):筋肉跳动。
②温粉:扑身止汗的外用药粉。
【解读】
伤寒表实证应无烦躁,今现烦躁为内有郁热所致。
本证与麻黄汤证比较,表实无汗等外证相同,但烦躁一证则力本证所独有。通过病机分析看出,烦躁与无汗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烦躁缘于内有郁热,无汗又使郁热不得宣泄,故(不汗出而烦躁)为本证之辨证要点。
木证虽为外寒里热,但以表寒为主,故用大青龙汤,重在解表散寒,佐以清热除烦。
方中麻黄配挂枝、生姜发散风寒,重用麻黄加强发汗作用,石音清热除烦,且配麻黄开阳气之郁闭,使在里的邪热向外透达,另外,麻黄也可制约石膏寒凉伤中之弊,甘草、大枣补中扶正,资助汗源。本方发汗峻猛,应中病即止,另外,虚证患者禁用此方。
目前常用本方治疗急性热病初起高热者,如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风寒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风寒型)等病。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①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39)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②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燥,不得眠也。
【注解】
①乍:有时。
②温粉:指外用扑身止汗的药粉。所指不详,有待查考。
【解读】
“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这固然是大青龙汤主治的典型证候,但由于其病机是外寒里热,邪气会逐渐化热,寒势减轻,所以身体不疼而是身重,脉由浮紧变为浮缓;邪气进退于表里之间,故而身重尚有减轻之时。邪气虽渐化热,但表寒闭塞未开,所以恶寒发热无汗烦躁应该仍然存在。此处的身重不疼,脉显浮缓之象,同样是风寒束表,卫闭营郁,邪郁化热的病理表现,仍可用大青龙汤治疗。
由于少阴阳虚阴盛,也可见身重,所以要在排除少阴病的情况下方可使用大青龙汤。少阴阳虚阴盛,必有恶寒躇卧、手足厥冷、脉微等症,与大青龙汤证之恶寒发热、脉浮的表现有明显的差异,临证需作鉴别。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0)
小青龙汤方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臣亿等谨按:小青龙汤大要治水。又按《本草》,荛花下十二水,若水去,利则止也。又按《千金》形肿者,应内麻黄,乃内杏仁者,以麻黄发其阳故也,以此证之,岂非仲景意也。
【解读】
“伤寒表不解”是本病的病因病机,“心下有水气”是本病的病位所在和病理产物。若素体肺气不调,宿有寒痰水饮,复感风寒,内外合邪,极易加重病情,形成外寒内饮之证。
发热,为表不解;咳嗽干呕,示心下有水饮。咳喘是本证的重点,为水饮射肺,肺气失宣;干呕,为水饮犯胃,胃气上逆。另外,水饮内停,正津不布则口渴;水气下趋大肠则下利;水气上逆则噎阻;肺气失于肃降,膀胱失于气化,则小便不利而小腹满。
本证病位重点在于肌表与肺胃;病机重点在于外寒与内饮;病症重点在于发热与咳喘。以上各种症状的产生,皆由表寒外束、水饮内停所致,因水气动荡不居,或聚或散,故出现一系列或然证。故用小青龙汤解表化饮,表里两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