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书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以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改革中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提出深化改革的宏观策略和实践方案。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归纳总结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四个维度(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作为研究对象要素分析的基础,将自主治理理论作为研究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其次,通过对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嬗变的梳理,对当前“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并辅以对临床医学研究生的调查和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利益相关者的质性访谈,进一步厘清当前我国深化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体制机制和举措创新问题。再次,对德国和美国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加以分析,以挖掘其对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所具有的借鉴价值。最后,在当前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政策下,结合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特点和变迁策略分析,在自主治理理论基础上,一是提出深化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宏观策略,建议政府转变职能和角色定位,构建以医学院校为主体的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自主治理体系;二是从培养模式的四个分析维度出发,提出进一步深化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方案。
根据研究思路,本书研究的技术路线如图1-2所示。

图1-2 本书研究的技术路线
二、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是通过对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找出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本书通过搜集、整理相关文献,对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模式、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等概念进行界定;对自主治理理论的概念、主要观点进行梳理和分析。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充分掌握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历史及其变迁特征,同时结合德国、美国医学教育模式的现状和特点,为我国进一步深化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及改革提供基础性资料和视角。
(2)历史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是运用历史资料,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对过去事件进行研究的方法。本书借助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近100年培养历史的史料整理、分析、凝练和破译,深刻认识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的历史,探究其演变的特征和规律,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建构框架提供历史经验。
(3)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是研究者通过观察、问卷、访谈及测验等,搜集问题资料,再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形成对问题的科学认识的研究方法。本书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通过设计“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调查问卷”,面向在读临床医学研究生,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四个维度,分10个指标开展调研,调研样本选择兼顾高校类型、学位类型、学位层级等,使所要表达的观点、态度和价值取向更具代表性。本书通过制订访谈提纲,对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专家、导师(带教老师)、教育主管部门和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及研究生开展一对一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对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和核心问题的态度、认识,尽力确保资料和信息收集的全面完整。
(4)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通过对具有特征性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探讨解决问题规律的研究方法。本书将德国和美国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作为发达国家的研究案例。现代医学教育发端于德国,而在德国医学教育模式影响下由美国构建的“4+4”医学生培养模式得到了许多国家的借鉴和模仿,因此两者都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国内案例研究,则重视搜集和整理案例中的客观资料,深入考察和剖析其中的关键要素、典型特征,如选择上海市“5+3+X”培养模式试点案例、协和医学院新“八年制”医学教育案例,为提出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举措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研究内容
(1)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迁及特征研究。以历史分期的方式在对我国近100年的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历史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各时期研究生培养改革举措或培养模式及其改革(变革)的原因和特征,探究制度变迁的特性。在此基础上,专门就在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背景下,开展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和新模式构成要素及其特征的研究,深入分析当前改革所面临的政策环境、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表象背后的体制机制、举措创新问题。
(2)自主治理理论在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中的应用研究。自主治理理论系制度分析范式之一,本书将应用其理论观点,分析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特征,对改革进程中的“行动者”予以解释,并对“行动者”在改革进程中的“理性选择”策略进行分析。
(3)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评价的实证调查。根据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的影响因素,编制“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调查问卷”,以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等,从而探究临床医学研究生对当前培养模式的评价,以及与评价相关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的利益相关者开展一对一深度访谈,重点了解他们对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构成要素和核心问题的态度、认识。
(4)国外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通过对德国、美国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历史的梳理,积极关注影响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关键环节、要素,总结其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同时,开展德国模式和美国模式的对比分析,并以“培养过程”为核心,积极开展我国与德国、美国相关指标的比较研究。
(5)深化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与具体方案研究。以理论框架为研究基础,结合发达国家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与创新经验,一是提出深化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宏观策略,建议政府转变职能和角色定位,同时构建以医学院校为主体的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自主治理体系;二是以自主治理理论为理论支撑,分别从培养模式的四个维度出发,提出进一步深化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方案。
四、研究重点
一是自主治理理论研究及其对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应用研究。鉴于理论内涵的丰富与庞杂,既需要准确把握理论内涵,又需要把握理论应用的准确性和适切性。
二是“医教协同”背景下,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举措和特征研究。对具体培养模式的研究而言,以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为基础,着重研究“5+3”一体化、“5+3+X”培养模式。
三是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研究。将自主治理理论中的“行动者”引入对策建议研究,从而使本书的对策建议突出重点研究内容,保证两个层面的逻辑连贯性;从科学性角度考察,保证对策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