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
在此涉及的最后一种音乐样式,即:歌唱与伴奏的样式,同样占据了私人音乐与公众音乐之间的中间地带。1760年之前,歌曲几乎被流行的歌剧咏叹调所取代,这种冠以“最受喜爱的歌剧选段”的曲集销量巨大。在法国和英国,对戏剧作品的特别关注阻碍了歌曲的发展,尽管许多声乐作品进入到这两个国家的民族曲目之中。阿恩的莎士比亚歌曲集或威廉·波埃斯(1710—1779)的《橡树心》[Hearts of Oak]流传甚广,它们相当于曾风靡一时的ariettes[法国短歌,指一种简单、短小的歌曲——译注]和即将开始流行的romances[浪漫曲]。另一方面,对民歌的显著兴趣可以在十八世纪早期的文献中得到印证,它比前面提到的叙事诗歌的文学复兴要早许多年。
然而,在德国则有着歌曲生存的土壤,它促成了歌曲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的惊人的激增。1753年10月1日,一批作曲家匿名地发行了一套名为《配乐颂诗》[Oden mit Melodien]的歌曲集,宣告了第一个从此称作柏林歌曲乐派[Berlin Song School]的诞生。后来确认这些作曲家包括约翰·弗利德里希·阿格里科拉(1720—1774)、C.P.E.巴赫、弗朗梯塞克·本达、卡尔·海因里希·格劳恩和他的兄长约翰·戈特里布·格劳恩(1703—1771)、戈特弗里德·克劳瑟(1719—1770)、克里斯托夫·尼赫曼(1717—1761/2)与乔治·菲利普·泰勒曼。许多歌曲的艺术魅力和效果强烈的动机结构给人深刻印象。同样让人感受明确的是这些志趣相投的人进行艺术合作的意义,他们有着共同的歌曲创作的理想,这在克劳瑟——此人本是一位专业律师——的一篇序文中是这样表述的:
这一以柏林为根基的创作群体的活动促成了大量歌曲集的产生,同时也引发了音乐杂志上众多有关歌曲理论问题的探讨。C.F.格勒特(1715—1769)的具有宗教与道德意涵的诗作与这一团体的许多理想相吻合,而且直到十九世纪都大受欢迎。1758年,C.P.E.巴赫发表了为格勒特诗作谱曲的包括五十四首歌曲的集子《心灵颂歌与歌曲》[Geistliche Oden und Lieder],差不多五十年后,贝多芬也为他的诗作谱曲,发表了六首一组的歌曲集,Op.48。
柏林歌曲乐派视歌曲为文化与教育的手段,但在捍卫旋律的重要性之时,却否认伴奏的意义。然而,就像常见的情况一样,理论的纯粹总在实践中被弱化,作曲家们马上感觉到伴奏能够提升歌词与旋律表现意图的高度。从1760年代关于歌曲的热烈讨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思考的出现影响了对十九世纪歌曲的定义。
注 释
[1].值得注意的是,科雷利的Op.5同样包括十二首独奏奏鸣曲,用相同的方法布局——六首教堂奏鸣曲和六首室内奏鸣曲。
[4].John Mainwaring,Memoirs of the life of the late George Frederic Handel (London,1760), pp.59-60.
[11].这一词语拼法多样:minuet(英文),menuet(法文),Menuett(德文),minuetto(意大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