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加权多维标度的无线信号定位理论与方法](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41/36511741/b_36511741.jpg)
1.3 本书的内容结构安排
全书分为3大部分,第1部分是基础知识篇,第2部分是基本定位方法篇,第3部分是拓展定位方法篇。
第1部分由第1~3章构成。第1章对无线信号定位技术进行了简述,并对基于多维标度原理的无线信号定位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第2章介绍了全书涉及的数学预备知识,其中包括矩阵理论、拉格朗日乘子法、矩阵扰动分析及估计器误差分析中的若干预备知识,可作为全书的数学基础。第3章给出了衡量无线信号定位统计性能的若干指标,并给出相应的理论计算公式,从而为本书各章定位方法的性能提供理论依据。全书第1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
![img](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0258D/19391577301344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xt002_1.jpg?sign=1739286371-S1jkltiphGZirPXjKIXOdmCzQfOrmsUD-0-5723f8c2eca51c4cf54ddba6984a54c2)
图1.1 全书第1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第2部分由第4~8章构成,针对不同的定位观测量,描述了基本的加权多维标度定位方法,分别包括基于TOA观测信息的加权多维标度定位方法、基于TDOA观测信息的加权多维标度定位方法、基于RSS观测信息的加权多维标度定位方法、基于TOA/FOA观测信息的加权多维标度定位方法及基于TDOA/FDOA观测信息的加权多维标度定位方法。全书第2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
![img](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0258D/19391577301344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xt002_2.jpg?sign=1739286371-tLOaktAB55TVtsSR7ms0im1oyqMhvpiO-0-d01efcd59d5c97e0dfdc31a61709da23)
图1.2 全书第2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第3部分由第9~14章构成,将第2部分给出的定位方法进行了拓展,分别包括传感器位置误差存在条件下基于TOA观测信息的加权多维标度定位方法、传感器位置误差存在条件下基于TDOA观测信息的加权多维标度定位方法、基于TOA/FOA观测信息的多不相关源加权多维标度定位方法(多辐射源协同定位)、校正源存在条件下基于TDOA观测信息的加权多维标度定位方法、面向无线传感网节点定位的加权多维标度TOA定位方法(多源节点协同定位)及面向无线传感网节点定位的加权多维标度RSS定位方法(多源节点协同定位)。全书第3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
![img](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0258D/19391577301344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xt002_3.jpg?sign=1739286371-avtS7hdco41R8q2qgU70OJJeK1CHnbvZ-0-99678c7a44a8b9b2c2a38329e716c5b5)
图1.3 全书第3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有时也是散射源,即待定位目标自身并不主动辐射信号,而是被动地将其他信号散射至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