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在抗“疫”一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湖北58万余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村)筑牢疫情防线

党员干部沉下去,党旗高高扬起来。湖北全省有10995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包保联系27345个社区(村),58万余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村),为坚决守紧筑牢社区第一道防线提供坚强力量支撑。

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

“我们都是农民出身,也在部队工作过多年,这点困难不算什么。”社区消毒不能坐电梯,背上几十斤药水桶喷壶逐楼栋消杀,湖北省委统战部曹秋元、邹汉忠两名党员干部挺身而出,主动揽下任务,得到东湖社区干部居民点赞。

曹秋元、邹汉忠是全省58万余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村)的缩影。按照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在确保日常运转的前提下,安排不少于三分之二的党员干部下沉到社区(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地大社区,有近900名离退休教职工,他们行动不便或患有慢性病,买菜、买药、就医等都是难题。社区封闭管理期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立党员应急突击队,为学校退休的孤寡、高龄、多病老人提供应急帮助。

“这些年轻人帮助我们,解决燃眉之急,他们站在了风口浪尖。”85岁马惠坤老师给应急突击队手写一封感谢信。据介绍,学校还在每幢重点封控楼栋设立临时党支部书记,专人负责解决实际困难。

湖北省委教育工委从在汉40所高校抽调7000余名党员干部组建394个工作组,就近就便在177个社区协助疫情防控。华中农业大学20余位青年党员干部率先主动完成在微信群中的集结,从2月8日开始轮班参与密切接触人员隔离期间的日常服务。他们中,杨冬凯在家隔离期满,立即驱车900余公里连夜“逆行”至武汉,第二天加入突击队开展工作;穆凯锋小孩尚小、父母需要照顾,却毅然报名参加。

形成疫情防控“一盘棋”

按照湖北省委组织部要求,所有下沉党员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自觉接受社区(村)党组织领导,定岗定责,担任承担社区(村)安排的防控任务。

全力以赴,尽锐出战。19家中央在鄂企业、7家省属国有企业抽调1773名党员干部组建109支工作队,下沉武汉、十堰、襄阳等地114个社区(小区)开展疫情防控,带动2.7万余名国企党员干部投身疫情防控一线。此前,武汉市先后组织市直机关、市属国企、市属高校近1.9万名党员干部职工,下沉到疫情较重的7个中心城区的963个社区。

湖北省武汉市下沉花桥社区的干部在搬运居民订购的草莓(2020年2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汉口银行东西湖支行青年党员张彬彬在韩家墩街道曾家社区报到,值夜班睡在小区门岗帐篷,认真站好劝阻岗、清洁岗、配送岗,当好小区守门员、巡逻员、解惑员。

东风汽车集团公司组建“出行抗疫保运车队”,承担武汉四分之一社区的保运服务。湖北省长投集团抽调426名党员组建党员先锋队,占在职党员近70%。

湖北已明确由5774家牵头单位统筹下沉党员和居住地报到党员等,组建13048个临时党组织,将下沉党员全部编入45469个网格、86738个村组,把党的领导和党的组织体系贯通疫情防控最前线。

“我们会根据每天的日程安排他们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参与消杀、给孤寡老人送菜、测量体温等工作。”广八路社区党支部书记王璧说,下沉到社区的干部来自省、市、区等不同机关单位,有力充实了社区力量。

初心写在抗“疫”一线

不忘初心,挺身请战。湖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面对疫情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点滴爱心集聚更强抗“疫”力量,湖北已有143万名党员自愿捐款2.12亿元。

武汉市新洲区茶亭村青年党员操智雄,听闻同垸2名村民确诊后,他主动请求成立“抗疫突击队”,号召同垸60户村民,每户出一名成员,轮班值守进出垸的路口,该村再无新增确诊人员。

在疫情较为严重的革命老区黄冈,近5万名退役军人请战抗“疫”一线,在镇村的各个角落留下忙碌的足迹。黄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黄智利介绍,黄冈市先后成立了13个退役军人临时党支部,组建25支退役军人“党员突击队”。

26岁的陈戎是十堰市茅箭区发改局一名普通党员干部。去年8月份,她不慎受伤。疫情发生后,陈戎主动与单位联系,与茅箭区600多名党员干部一起挺在抗“疫”前线,用行动诠释初心使命。

湖北省扶贫办负责人介绍,全省17658个驻村扶贫工作队就地转为疫情防控工作队。在房县尹吉甫镇,当地抓好疫情防控同时,驻村扶贫工作队因地制宜加大艾草、茶叶、蔬菜等产业的春耕春播引导,协调解决用工、物资运输等难题,巩固脱贫产业,做到防疫春耕两不误。

一个党组织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湖北省委主要负责人强调,全面加强党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在抗“疫”火线上考察识别干部,让激励关爱与督查问责两手都要硬起来、实起来。据介绍,全省各地火线提拔、重用一批党员干部的同时,已追责问责、通报批评2063名下沉党员干部。

(新华社武汉2020年3月7日电 新华社记者李伟)

奔忙在武汉雷神山医院的“摆渡人”

44岁的李华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车队司机,一个月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整体接管武汉雷神山医院,李华担负起转运新冠肺炎病人的新任务,成为雷神山医院的一名“摆渡人”。

面对疫情,作为党员的李华义无反顾,奔忙在危险的工作中。2月8日,雷神山医院迎来首批患者,李华每天载着重症病人往返于病区之间做检查。最忙的时候,他每天要运送一百多名患者,常常是从早到晚“连轴转”。为了节省防护服,他有时连中午饭也来不及吃。为了确保转运安全,在医护人员人手紧张的时候,他也会帮忙抬担架、推轮椅、搀扶病患。

“现在每天都有很多病人出院,医院也增加了转运车司机人手,我的工作量有所缓解,但手机还是24小时开机待命,有事随叫随到。”谈到近期这里的变化时李华说道。李华希望疫情可以尽早结束,早日与家人团聚。

李华(右)在病人登车后和同事一起将轮椅抬上急救车备用(2020年3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李华驾驶急救车将一名新冠肺炎患者送往20公里外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做检查(2020年3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完成转运任务的李华返回雷神山医院后为急救车做清理消毒(2020年3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完成转运任务的李华返回雷神山医院附近的简易宿舍(2020年3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完成转运任务的李华回到宿舍休息,睡觉前他总会看一会儿手机新闻(2020年3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李华的挎包里随时装着自己的党员徽章(2020年3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