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戚继光传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鸳鸯阵 戚家刀和军歌《凯歌》的诞生

嘉靖37年(公元1558年)11月,嘉靖皇帝派兵部主事唐顺之前往浙江、南直隶和福建等地的沿海地区视察军情和军务,唐顺之先在浙江视察近一个月后就回到了杭州。随后唐顺之被戚继光请来新河帮忙练兵,和唐顺之一同来的还有他的义女杨月娥,唐顺之先把杨家枪法传授给了戚继光,戚继光和唐顺之相处几天后,成为了一对忘年交。12月6日,戚家军的监军赵大河带着新招的四千人义乌新兵回到新河。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戚继光和赵大河等人先带领新军跑60里的步,接着戚继光和唐顺之等人一起来到练兵的教场,观看士兵们的训练情况。到了晚上唐顺之对戚继光说:“元敬,我觉得早上士兵各自拿着武器训练,这种方法抗击倭寇是不行,因为浙江一带的地形是山地和沼泽比较,所以我觉得可以用我写的《武编》里的“鸳鸯伍”这种阵法来训练戚家军。”戚继光立刻明白唐顺之这是要告诉他把兵器组合起来训练,这样就能很有效的抗击倭寇,而且这种阵法适合浙江的地形,于是戚继光思考了一下后把《武编》这本书打开,然后指着书里“鸳鸯伍”的图说道:“先生,元敬我刚才思考了一下,要改进一下这种阵法,请看改进后的阵法总共是以12人为一队,首先站在最前面的是队长,队长要手持战旗或者长枪,队长的后面是左右两队,两队的前方要分别站着一名盾牌手,这两个盾牌手要分别手持长牌或者藤牌,并且打仗时这两个盾牌手还要分别使用腰刀和倭寇近身作战,接着盾牌手的后面元敬增加了两个手持狼筅的士兵,这种武器的长度,元敬加长了一下,并把枪头改造的更加锋利,这样可以抵御倭刀的进攻,狼筅手的身后我改成4个长枪手,他们是杀死倭寇的主要力量,队伍的最后是两个手持镗钯的士兵,负责打扫战场,最后元敬再加上一名伙夫,如果遇到大战,伙夫可以撤下,士兵们可以随身携带干粮作战,另外元敬觉得长枪手也可以随时变成鸟铳手,这样就可以使这种阵法的威力大大的加强。元敬明白先生的意思要按照这种阵法进行训练和打仗,元敬现在改进了这种阵法,而且把阵法里没有的狼筅也加了上去,这种阵法以后就改名叫‘鸳鸯阵’吧,先生,您觉得呢?”

唐顺之听完后高兴地说道:“元敬,就按你说的办。”

戚继光随后又把夫人王文英、沈睿、小弟戚继美,以及杨文和胡守仁等将领叫来,然后戚继光先对大家说了他和唐顺之刚才的决定,接着就把鸳鸯阵的组成告诉了大家,并吩咐大家道:“诸位,以后训练士兵和打仗就按照这种阵法进行。”

戚继光又指着设计好的腰刀图纸给大家说道:“诸位,请看这种腰刀,元敬取名叫‘戚家刀’,戚家刀比倭寇使用的倭刀要长一寸,此前我军使用的是明刀比倭刀短,所以不能有效的与倭寇做战,而且倭刀只能双手握住进攻,而元敬设计的‘戚家刀’不仅可以双手握住,也可以单手握住进攻,这样一来,戚家刀就比倭刀和明刀都更加灵活,而且元敬把戚家刀的刀身设计成只能开前刃,不能开后刃,因为刀主要靠前面的刀尖制敌,挥砍劈刺都要靠它,而戚家刀之所以设计成不开后刃,是因为也可以握住刀身的后面,使长刀变成短刀,这样可以用于防守敌人的进攻。”唐顺之听后赞叹不已,戚继光就吩咐沈睿和戚继美马上一起前去和铁匠们连夜打造戚家刀。

到了12月11日唐顺之要离开新河继续南下视察时,唐顺之把自己编写的一些著作送给了戚继光,接着唐顺之把义女杨月娥留在军中,因为他要杨月娥留下来帮忙训练戚家军,而且唐顺之希望杨月娥能在军中得到锻炼,并且以后能够成为一位巾帼英雄。最后和大家告完别后,在徐渭的陪同下唐顺之开始继续南下视察军情,从此戚继光和唐顺之再也没有见过面。嘉靖39年(公元1560年)3月,唐顺之在通州和泰州沿海一带视察海防时,突然旧病复发,于4月25日在泰州境内病逝,享年54岁。

12月12日,戚继光来到校场后,先站在台子上开始大声地对四千名新军说道:“本帅,今天就不废话了,你们都是经过千挑万选出来的,你们义乌人讲团结,讲同心协力,你们与其在黑暗的矿洞里没日没夜的劳动,还不如一起去杀倭寇,立战功。”

陈大成立即就和大家一起喊道:“我们愿意一直跟随戚将军去杀倭寇。”

戚继光听到后很满意,继续说道:“那我们戚家军今天就诞生了,从现在开始大家就一起训练,先军官任命,杨文?”

杨文答:“末将在。”

戚继光说:任戚家军先锋主将。”

杨文回答:“得令。”

接着戚继光让胡守仁担任副将,并继续兼任火器营把总一职,由于胡宗宪已经同意赵大河不再担任义乌县县令,于是戚继光让赵大河正式担任监军一职,然后又让楼楠(字良材)和沈舟担任也担任副将,并且都兼任传令官,接着又让陈大成和王如龙都担任先锋副将,吴惟忠任中军主将,金科为卫队长,朱珏为侦察小队队长,戚继美和周能为侦察小队副队长,最后戚继光让沈睿担任戚家军的军师。

公元1559年2月的一天中午,戚继光在府邸对王文英说:“文英,相公我觉得戚家军这支军队不能是自己的军队。”夫人王文英听到戚继光这么说,于是疑惑地问戚继光:“元敬,戚家军这支军队不是你的军队,还能是谁的军队?”

戚继光回答:“文英,你不能这么说,虽然戚家军是我戚继光建立的,但是绝对不是我戚继光的军队,戚家军是大明朝的军队。”

王文英明白了丈夫的意思,于是问戚继光:“元敬,你想怎么做?”

戚继光说:“文英,我想写一首军歌,这样能让这种想法在大家的心里满满生根,并且还能鼓舞大家的士气。”

接着戚继光立即开始动手写军歌的歌词,写完后戚继光又把歌词送到了擅长音律的徐渭那里,麻烦他把歌词谱成曲,于是中国历史上史料记载的第一首军歌就这样诞生了。

这首歌叫《凯歌》,军歌的内容是这样的: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手足同仇。”

胡宗宪看到徐渭把戚继光的《凯歌》谱成曲后,徐渭对胡宗宪说:“大人,您看元敬写的这首军歌,文长觉得可以把它呈给皇上,因为这首歌曲可以看出元敬他不会拥兵自重,对朝廷是忠心的,而且还能让你老师严嵩和严世蕃等人弹劾不成元敬。”原来在一个月前京城里的严嵩和严世蕃等人得知戚继光要自己组建军队,成立“戚家军”的消息后,他们觉得这是扳倒戚继光的好机会,于是他们上书弹劾戚继光:“拥兵自重,有谋反之心。”所以徐渭提出可以把“军歌”呈给皇帝,严嵩和严世蕃等人就不能成功扳倒戚继光了。

过了几天这首《凯歌》就摆放在嘉靖皇帝的案头上,嘉靖皇帝看后先是气得直接把严嵩、严世蕃父子等人弹劾戚继光的奏章朝严嵩和严世蕃扔了过去,然后气愤地对这对父子俩说道:“严嵩,还有你严世蕃,你们这父子俩联合其他大臣上书说戚继光组建戚家军是拥兵自重,反叛朝廷,现在戚继光写了一首军歌,这首军歌,足可以表明此人对国家的忠心,对朝廷忠心,朕相信有了戚继光等英勇的将领,总有一天会让倭寇不再侵犯我中华,所以我决定把戚继光写的这首军歌的最后一句‘杀尽倭奴兮,手足同仇’改成‘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接着嘉靖吩咐徐阶,张居正马上下去一起写一封信给戚继光:“徐阶,你和张居正马上退下,然后一起给戚继光写一封信,就说是朕说得,让他把歌词的最后一句改成朕刚才说得,你们现在就去办。”徐阶和张居正听完后马上退下,回去写信给戚继光。

严嵩(公元1480~1566年),字惟中,江西袁州府分宜(今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历任吏部尚书和内阁首辅等职,严嵩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年轻时可以说是一位美男子,但是他擅专国政长达20年之久,是嘉靖时期著名的权臣、奸臣。

严世蕃(公元1513~1565年),字德球,号东楼,江西袁州府分宜(今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人,内阁首辅严嵩之子,官至工部左侍郎,他虽然只有一只眼睛是好的,但是他能时常猜透嘉靖皇帝的心思,大家经常叫他“小阁老”。

经过这件事情后严嵩和严世蕃再也不敢轻易弹劾戚继光了,后来戚继光接到张居正写的信后,把歌词改好后迅速开始教大家唱《凯歌》。

徐阶(公元1503~1583年),字子升,号少湖。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代中期名臣,张居正的老师,严嵩父子倒台后成为内阁首辅。

张居正(公元1525~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湖广荆州卫(今湖北省荆州市)人,现任兵部堂官,万历时期成为内阁首辅。

公元1561年2月,戚继光的新军已经练成,等待他们的将是几场更为激烈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