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假设
一 社会退缩幼儿的检出率及人口学变量差异
目前,学界关于幼儿社会退缩行为发生状况的研究较多,但是研究结果比较混乱,更缺乏对幼儿社会退缩行为发展特点的深入探索与分析。Coplan等结合内在心理机制和行为表现把幼儿社会退缩划分为三种类型:沉默寡言型(reticence,10%—20%)、安静独处型(solitary-passive,20%—30%)和活跃独处型(solitary-active,3%)。Harrist等采用自然观察法,从567名幼儿中挑选出独处行为高于平均数一个标准差的幼儿(150名)界定为社会退缩组,采用聚类分析法将这150名社会退缩幼儿划分为不善社交(unsociable,62%)、焦虑退缩(passive-anxious,12%)、活跃退缩(active-isolate,15%)和悲伤/抑郁(sad/depressed,11%)四种亚型。郑淑杰采用观察法,通过考察4岁幼儿与陌生同伴的游戏行为,经聚类分析将幼儿社会退缩划分为三类:“弱社交退缩”型——活动的显著特征是独自玩建构游戏或摆弄物体(58.82%);“矛盾”型——活动的显著特征是看别人玩或什么也不做(29.41%);“被拒绝”型——独自玩假想游戏或肢体动作游戏(11.76%)。叶平枝采用自编问卷发现,我国幼儿社会退缩行为不同年龄段的检出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小 班(44.44%)、大 班(42.49%)和中 班(36.44%)。从这些结果可发现,社会退缩幼儿的检出率变化幅度较大,并且划分标准差异很大。
为了深入探讨社会退缩幼儿的发生状况和发展特点,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自然观察法考察社会退缩幼儿的检出率,并考察社会退缩幼儿检出率的性别、年龄及家庭因素差异。
研究假设:(1)社会退缩幼儿在幼儿群体中具有一定比例的检出率;(2)社会退缩幼儿的检出率呈现显著的性别、年级及家庭因素差异。
二 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水平和社会退缩行为的关系
“儿童社会适应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修订版)”(即SIP模型)把儿童社会行为产生的认知加工过程分为六个阶段:(1)线索编码;(2)线索解释;(3)目标澄清;(4)反应生成;(5)反应决定;(6)行为表现。根据SIP模型,儿童在社会情境中的行为反应是其对该情境中各种社会性刺激进行一系列认知加工的结果。如果儿童能够准确顺利地完成信息加工的每一阶段,就能形成积极良好的行为反应(如正常行为、亲社会行为);而如果儿童在信息加工的某一阶段出现了认知偏差,就会导致消极不良的行为反应(如社会退缩行为、攻击行为)。
目前,国内没有专门测量幼儿社会信息加工的工具;国外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工具的再测信度没有进行评定,区分效度有待于进一步检验,有的工具应用较少,有的工具是否适合进行幼儿社会信息加工的评估还有待于考量等。“社会信息加工访谈—幼儿版”(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terview—Preschool Version,SIPI-P)是Ziv和Sorongon于2001年编制的专门用于评估幼儿社会信息加工特点的结构性访谈。[7] SIPI-P是一个结合了情境和意图的系列故事访谈,其中情境包括同伴拒绝和同伴挑衅两种,意图包括敌意和非敌意两种。两种情境结合两种意图产生四个故事:(1)非敌意拒绝故事(主角想要和其他孩子一起玩面团,他们没有回答,继续玩);(2)敌意拒绝故事(主角想要和其他两个孩子一起玩积木,他们说老师只让两个孩子在积木区玩);(3)非敌意挑衅故事(一个孩子不小心把主角的牛奶杯打翻了);(4)敌意挑衅故事(主角正在看电视,另一个孩子走过来换了频道)。SIPI-P的理论基础是Crick和Dodge提出的“儿童社会适应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该模型从过程观的视角把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过程划分为线索编码、线索解释、目标澄清、反应生成、反应决定和行为表现六个阶段。主试采用故事画架向被试描述基本的故事场景,然后针对社会信息加工的各个阶段提出一系列问题,来考察被试在这些加工阶段上的特点。
本研究对SIPI-P进行修订,为研究中国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提供可靠有效的工具。此外,本研究以修订后的SIPI-P为测量工具,考察不同类型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和差异及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水平与社会退缩行为的关系。
研究假设:
(1)SIPI-P(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
(2)SIPI-P(中文版)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良好,可以作为考察中国幼儿社会信息加工特点的测量工具;
(3)与对照组幼儿相比,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能力显著较差;
(4)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水平与社会退缩行为显著负相关。
三 社会退缩幼儿的情绪理解在其社会信息加工水平和社会退缩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信息加工中的情绪过程和认知过程总在相互影响,个体对环境中重要信息的注意是通过情绪的提醒来实现的,并据此以最恰当的方式进行后续的认知加工和行为表现。受此启发,Lemerise和Arsenio将情绪整合到Crick和Dodge的模型中,提出了“社会信息加工的情绪—认知整合模型”。首先,儿童是带着“生物局限性”和过去经验的“数据信息库”的特征进入特定的社会情境中的。因此,儿童的认知特征如选择性注意、记忆和加工速度等会影响儿童注意和加工情境信息。情绪风格是生物倾向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在情绪表达的方式、情绪体验的强度和情绪调节的策略上均存在差异,这些情绪特征将影响信息加工的方式和过程。其次,在过去经验的“数据信息库”中也包含情绪—认知成分,即情绪—事件联结,因此儿童的社会加工线索既可以是事件也可以是情绪,甚至情绪的线索也可能是事件。最后,情绪在儿童社会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作用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加工阶段上。因此,本研究将考察社会退缩幼儿的情绪理解在其社会信息加工水平和社会退缩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研究假设:
(1)与对照组幼儿相比,社会退缩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显著较差;
(2)对社会退缩幼儿来说,社会信息加工能力和情绪理解显著正相关,社会信息加工水平和社会退缩行为显著负相关,情绪理解和社会退缩行为显著负相关;
(3)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水平和情绪理解均对其社会退缩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4)社会退缩幼儿的情绪理解在其社会信息加工水平和社会退缩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
四 社会退缩幼儿的团体心理干预
为了降低社会退缩幼儿的检出率,应在幼儿社会退缩行为萌芽之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干预方案。社会退缩儿童的干预主要包括行为治疗、游戏疗法和认知疗法等。刘易斯和苏奇开发了由社会技能训练、自我管理、合作任务和小组活动四部分组成的人际关系技能方案,并对3名5—9 岁社会退缩儿童进行了干预。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延长退缩儿童社会互动的时间,改善社会互动的质量,丰富社会退缩儿童的社交策略。[8] 叶平枝采用个案研究法发现,幼儿教师编制并实施的幼儿集体游戏可以有效矫正幼儿的社会退缩行为。[9] 这些研究都证明只有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干预辅导才能减少社会退缩幼儿的发生。因此,本研究将根据研究2和研究3的结果来制订社会退缩幼儿的综合干预方案。通过提高情绪理解能力、提高社交技能和提高社会信息加工能力等课程,帮助社会退缩幼儿消除认知偏差,建立合理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提高情绪理解能力,提高心理理论和观点采择水平,习得恰当的社会交往行为,减少社会退缩行为。干预结束后,通过短期追踪研究,考察干预实施的有效性。
研究假设:
(1)干预后实验组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能力和情绪理解能力显著高于干预前,社会退缩行为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干预前后对照组社会退缩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能力、情绪理解能力和社会退缩行为得分差异均不显著;
(2)团体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