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理论与实际:科研过程的思维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是一种思维原则,具有特殊的方法论意义。理论只有回到诞生它的现实中,才能有比较正确的理解,这属于方法论问题;理论研究要结合当前的现实需要,这属于方向性问题。研究工作不管主观上展现了怎样“遗世独立”的气概,但它终是客观环境或现实社会要求的产物。
研究生培养或做学问,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不可闭门造车。同时,也要注意“实际联系理论”,在行路过程中,也不要忘记时不时地悟读书本、思考书本、论证书本。“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研究之路上两条同等重要的“拐杖”。一项研究如果仅仅倚赖大脑,不依赖双脚,称不上真正的“研究”。例如,民族学学科理论,首先需要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在互动中“共生、共话、共鸣、共情、共理”,搜集第一手资料,进行详细的描述性研究,形成民族志,并以此“客观翔实”的“民族志”为基础,再作解释性研究,进而建构理论。如果想要形成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或著作民族志报告是不够的,需要运用民族学、人类学、文化学等诸多学科理论知识对其进行解释性研究,对“事实”进行理性反思,从而撰写出真正有影响力的研究作品。这个过程既是对研究生做学问的一个考验,也是导师训练研究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研究生不仅应致力于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同时需要掌握相应的沟通技能、研究方法和跨学科知识,从而具备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综合能力。
对于研究生来讲,正确处理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处理“学”与“术”之间的关系。 “学”是指学问、科学,是认识世界的范畴,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术”则是指技术、手段、方法,属于改造世界的范畴,它解决的是“怎么做”的问题。“学”与“术”合而为一,才称得上是“学术”,如果仅仅“学”而不“术”或“术”而不“学”,势必影响自己的价值判断,影响学术结果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因此,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既需要传授丰富的理论知识,包括本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经典前沿知识以及跨学科综合性知识等,又要为研究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包括参与横向课题研究,参与社会实践调查、田野调查等活动,增强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和服务能力。通过不同的实践方式,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树立自己的学科优势。最重要的是,培养者需要在培养方式上,尤其是教学手段上,要善于引导研究生形成“理论—实践—理论”的思考模式与认识路线。研究生自己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处理理论与实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