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正当性的概念与道德基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大多都生活在特定的国家当中。身处国家之中意味着很多东西。抽象地说,你因此要服从法律,承担作为公民的义务和职责,接受来自统治者的发号施令。当然,你也可能会享受到国家带来的秩序与安全,并具备一系列具体的权利与自由。具体而言,国家的存在总是会给人们带来诸多明确的束缚和限制,如你必须纳税,需要服兵役,不能吸毒,不可自由地性交易,不能任意跨越国界等。这些束缚和限制不是无足轻重的,它们明显限制了人们自由活动的领域,使一些人渴求的生活方式化为泡影。对于这些形形色色的约束和压制,稍具自由和反思精神的人定会问一声为什么。提出为什么就是在质疑这些限制的合理性,或者说是在挑战其正当性,希望有人能对种种限制给出恰当的道德证成。这其实就已经是在思考政治正当性问题了,只不过考量的对象是来自政治权力的诸多具体规定而已。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普通人在某些境况下都有可能发出这样的政治正当性疑问。就此而言,政治正当性并非抽象的远离社会现实的问题,而是每一个人都可能会遇到的来自生活的问题,是每个人都可能会感兴趣的问题。它的答案也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待来自国家的各种限定的态度与信念,并进而波及人们日常的行为处事。

普通的民众通过对政治生活中具体规定的质疑会触及政治正当性问题。但还有一些人不会止步于对一些具体规定的疑问,而是可能更进一步,开始思考具体规定的制定者之权限或资格的问题,进而深入到国家、政府或一般政治权力的道德证成的问题。这时,人们会提出一些更加深层和普遍的问题:某个国家或政府的政治权威来自哪里?它为何会有统治的权利?政治权力的存在真的可以得到道德证成吗?政治权力的道德基础究竟是什么?这些问题的提出标志着提问者开始真正进入了政治正当性的问题意识当中。我们通常把这类问题的提问者与解答者称作政治思想家或政治哲学家。这些人把国家与政府的存在视作一种独特的政治现象,试图从解释性与规范性的角度来阐释与评判它们。

除了普通的民众与专业的哲学家之外,还会有另外一类人对政治正当性问题感兴趣,也即那些掌握政治权力的统治者。统治者会关注这个问题,是因为他们明白,任何一种政治权力不可能单纯地建筑在暴力和恐吓的基础上,只有那些能很好地证成自己的正当性,或者是能令民众相信其正当性的政治权力,才能获得持久的稳定性,统治的代价才不会很高。

由此可见,政治正当性是一个具有普遍吸引力的问题。虽然如此,它却并非一个缺少争议的问题。事实上,围绕该问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争论。我们大致可以将这些争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概念上的争论,来自于对政治正当性概念的不同理解。这些不同理解从根本上又是基于对政治正当性与其相邻概念关系的不同诠释。值得特别关注与澄清的三对概念是,政治正当性与政治义务,政治正当性与合法性,以及政治正当性与正义。第二类争论则源自对政治正当性的道德基础的不同看法。不同的学者就如何证成政治权力或政治权力之正当性需满足的道德条件提出了很不同的见解。当然,这一分类并不严格。围绕概念的争论有时恰恰指向政治正当性的不同道德根据,而对道德根据的某种看法可能也预设了对概念关系的一种理解。

本书讨论的问题主要就围绕这两类争论而来。第一、二、三、四章的工作主要是概念分析,力图澄清政治正当性概念的确切内涵,梳理政治正当性与邻近概念的实质关系。第五、六、七、八章着重讨论政治正当性的规范性基础问题,或者说是政治权力正当性的证成问题。

下面对每一章的具体内容再稍作说明。第一章试图对政治正当性给出初步的界定,主要有三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着重考察“正当性”这一概念,力图给出与正当性追问相关的问题意识;第二部分开始讨论什么是政治正当性,以及政治正当性为何值得特别关注;第三部分则想要给出一些与政治正当性问题相关的重要区分。

第二章考察政治正当性问题的两种不同研究路径,即规范性的进路与非规范性的进路,并进一步区分非规范性进路的不同向度,澄清两种研究路径的内在关系。

第三章则从政治正当性的规范性含义或结果的角度进一步探讨政治正当性这一概念。这里讨论的问题主要是政治正当性与政治义务的逻辑关联。更具体点说,是想知道政治正当性与政治义务是否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若证成了政治正当性就必然同时也确立了政治义务?或者说,政治正当性与政治义务的规范性基础是否完全一致,没有分别?

第四章的重心仍旧是对政治正当性概念的梳理,只不过讨论的角度有所不同。这一章力图厘清政治正当性与另外两个容易混淆的重要评价性概念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概念分别为政治合法性与政治正义。这一章的第一部分处理的是正当性与合法性这对概念的关系;第二部分则探讨正当性与正义之间的关联。

第五章的重点不再是概念分析,而是进入对政治正当性道德基础的考察。本章的问题意识是,如何才能判定某个国家或政府的政治权力的运作是正当的?评判的尺度是什么?这一章主要考察对这个问题的两种回答。本章的第一部分引入证成国家的两种进路的区分,即目的式进路与发生式进路,并探讨这两种进路是否都与政治正当性的证成有关。第二部分则力图准确地阐释西蒙斯给出的一种经典的政治正当性理论,尤其是探讨他提出的国家正当性与国家证成的区分。第三部分则试图对西蒙斯的政治正当性理论给出合理的评估,并因此引入政治正当性的两个不可或缺的面向,即主观的面向与客观的面向。主观面向指的是个人真实的同意,客观面向指的是政治权力呈现出的客观道德特征。

第六章围绕政治正当性的主观面向展开,试图澄清同意的具体含义与实质条件,探讨几种主要的同意理论,考察同意理论的实践含义。第一部分将对什么是同意理论给出简要的说明和解释;第二、三、四部分将分别讨论同意理论的三种类型,即明确的同意,默然的同意,以及假定的同意;第五部分则分析同意理论会给政治正当性问题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尤其是要考察西蒙斯提出的哲学无政府主义的结论。

第七章则重点检讨政治正当性的客观面向。考虑政治正当性的客观面向其实就是要问:纯然从客观的角度而言,国家或政府可能具有正当性吗?什么样的国家才可能是正当的?本章的第一部分通过将国家与无政府状态比较来初步处理这一问题。第二部分要探讨的是,若国家能提供无政府状态无法确保的一些重要利益,国家是否因此就是正当的?一个严重不正义的国家能是正当的吗?

第八章考察研究者们引入自然责任来拯救政治正当性的尝试。若纯然诉诸国家或政府的客观面向无法证成政治正当性,那么引入人们担负的自然责任是否会奏效呢?在一些人看来,引入自然责任就可以拯救政治正当性;有些学者引入了不同的自然责任来证成政治正当性。本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力图对这种主张和进路进行评估。在这一章中,会先简要地说明为何单纯诉诸国家保障的重要利益难以确立其正当性,随后会对自然责任的概念和特征给出阐述,然后会考察不同的研究者是如何诉求不同的自然责任来证成政治正当性的。

最后有必要交代一下本书的写作风格。在写作的过程中,始终有明确的问题意识的指引,力图对研讨的问题给出独立的有说服力的见解;在检讨每一个问题时,尝试以很自然的方式引出该问题,并使用日常生活的语言和例子来讨论它,使哲学探究扎根于生活世界之中;尽力追求清晰,以清楚明白的语言行文,不随意地使用概念。当涉及概念时,要对之进行严密的界定和分析;在面对每一个问题时,会把问题再予以分解,作细致入微的分析和区分;对相关的研究文献给予充分的检讨,对于经典文献尤其重视,但始终以平等的心态与对话的态度看待经典作家和著作,只把其看作思想道路中有待检讨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