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E-SCIENCE的内部管理
一 E-SCIENCE对科研组织中成员选择与信任管理构成挑战
董鹏刚等(2005)认为高校虚拟研究中心的核心主体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目标要求来选择合作对象,确定通过哪些研发组织的引入来进行弥补整合。只要是能产生互补性或竞争合作性外部资源的拥有者,都有可能成为合作伙伴。成功的高校虚拟研究中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合作伙伴的正确评价和选择。首先,高校虚拟研究中心的核心主体要建立一套合作伙伴评价和选择系统,主要考虑合作伙伴的核心能力、资源状况、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地理位置、以往的合作行为及信用情况等。评价和选择的方法可采用多因素模糊层次评价法、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评价法等。其次,要强调合作过程是一个自主自愿、双向选择的过程。
王晓红等(2011)认为虚拟科技创新团队是一种跨地域、时间和组织边界的新兴科学研究组织形式,是科研活动复杂化、交叉集成化和网络信息时代下的产物。成员选择是虚拟科技创新团队构建和运行的基础性问题,成员选择本质上是科技人才的评价问题。王晓红等针对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的特征和需求以个体能力、协同能力和匹配适应程度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可拓学的物元方法建立了多级可拓综合评价模型,为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的成员选择提供了一种决策方法。
邹薇(2008)认为对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的管理应特别做好两个方面,一是建立信任关系,邹薇认为信任的建立和维系是虚拟团队管理的核心问题,相互信任是虚拟团队运作的基础。团队对成员的信任其实是一种信心,即对成员能力的信心以及对他们忠诚于团队目标的信心。在团队中建立信任关系,意味着成员承认团体,团队充分认可、接受和尊重成员个体的知识、技能、行为、文化、信仰等,同时要具有强烈的产权保护意识。二是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邹薇认为科研虚拟团队的运作,仅仅依靠信任关系的维系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起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减少冲突、规避成员的道德风险。
二 需分析网络环境下研究人员的行为特征以提升协作水平
Bo-Jen Chen 和 I-Hsien Ting(2013)应用社交网络工具分析了虚拟研究社区中研究者互相建立关注的过程。该研究用社会网络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分析了中国台湾地区的一个虚拟研究社区中用户间的关联,发现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社区中会形成一批关键用户(Key Users),这些关键用户是学术资源的集散点,这些关键用户能为社区的活跃、社区成员间信任感的建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Da-liang Zhang 和 Yuan-yi Zhang(2013)所做的研究中,对虚拟研究环境中激励用户的创新行为从激励对象、语境因素等方面做了分析,认为虚拟研究环境促成了一个研究团队的形成,如果作为新手能受到前辈或者优秀研究人员的关注与鼓励,则新手能更积极地寻求研究资源,能更活跃地表达学术观点。
Juan Luo(2013)着重探讨了在虚拟研究社区中如何激励研究者更多地参与学术讨论,提出了激励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于让研究社区中的领导者或者关键用户能主动对研究者做出关注;第二个阶段是抛出研究问题请研究者参与其中;第三个阶段是为研究者的参与在社区中做出宣传。Marilyn和Allen等几位计算机专家(2007)就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中跨越时区的交流问题开展了实证研究。这个研究组织由分处两个不同时区的研究团队构成,一个团队的任务是软件开发,另一个团队是对开发出的软件进行测试,两个团队时区跨越超过12个小时,黑白颠倒的时间安排使这两个团队在组织平台上的异步交流举步维艰,最终是两个团队折衷选择在同一个时间进行同步交流。该研究显示,在工程研发的虚拟合作中,同步交流比异步交流更为重要。
Soto 和Vizcaino等人(2009)提出了在虚拟研究团队中合作成员间的信任模型,认为信任是基于一致价值观的前提下的成员聚集,参与、分享、开放的学术价值观被视为虚拟研究团队的文化基础,该研究把信任分为短时信任(Short- time trust)与长时信任(Long-time trust),认为只有在一致学术价值观的引领下,信任才能从短时信任转化为长时信任。Mc William(2012)的研究指出,信任在促进成员对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的归属感方面作用巨大,在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的构建之初,应综合运用多种沟通方式使组织成员建立快速信任,然后在运行过程中要通过信任建立起组织成员之间的默契感。Mc William认为协作能力主要起因于信息技术操作水平太差或者信任度太低,表现为合作效益低下,研究进度一再推迟,所需经费持续增加。
来自芬兰的学者Leinonen等人(2005)提出创建全球化研究团队的概念,而这个团队必须要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形成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并且组织成员必须要有极高的协作意识。该项研究基于连续三个月的跟踪,调查了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中成员的协作意识水平,认为协作意识首先来自于组织成员对协作可能性的坚定认识,然后是对共同研究目标能够达成的信心,最后是在协作过程中必须维持足够的信任等级。Mora Valentin等人(2004)就虚拟实验室、虚拟社区、虚拟团队等各类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中影响协作成功度的因素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考察,提出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中的成功来自合作伙伴间的相互信任与尊重、良好的个人关系,要有简单的合作协议,要对彼此能力有明确而真实的了解。Weck(2006)的研究则把协作的成功归功于组织的创建者、发起人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领导能力,应使研究的议程保持足够的清晰和透明,并就研究的进度对合作成员实施监控。
根据欧盟AVROSS调查、美国NSF的VOSS研究专项及上述三个方面的理论研究,可以看出国外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对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的研究的实践基础非常丰厚,应用效果的评估、虚拟空间内的行为特征分析及信任模型的设计都有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实例的支撑。从上述研究还可以看出,国外在对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开展丰富实践的同时也在对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面临的特殊挑战密切关注。组织成员的信息技术水平是影响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绩效的一个重要维度。Hornbrook和Richard等人的研究都体现出由于医疗研究人员信息技术水平有限,协同会诊工具不能被正常使用。法国研究者构建的虚拟实验室VRL-KCIP运行中显示出人文社科领域研究者在基于网络协同研究方面需要接受系统的技术培训。但在提升研究者信息技术水平的同时,也需注意支撑协同研究的技术支持环境是否充分考虑到了研究者的真实需要,是否在设计开发过程中有过与研究人员的充分沟通。就如Krishnar所做研究中显示的那样,该虚拟团队的技术支持环境上有丰富的交流工具,但电子邮件仍被视为最广泛使用、最有效的协作工具。基于网络协同研究需要的不是复杂、花哨的工具,而是与研究者日常工作应用结合最紧密、又最为他们熟悉的工具。
国外研究对于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中的科研行为开展了细致入微的考察,Bo-Jen Chen 和 I-Hsien Ting的研究提出“关键用户”的概念,该研究显示关键用户能为社区的活跃、社区成员间信任感的建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Da-liang Zhang 和 Yuan-yi Zhang则把组织中优秀研究人员对新手的鼓励、关注作为提升组织活跃度的重要措施,但这项措施得以实施的前提是优秀研究人员有对新手鼓励和关注的意愿,因为实践中精英科学家倾向于在与其学术地位相同或者更高层次的研究者中寻找交流者、合作者。国外研究高度重视信任在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中的巨大作用,Soto 和 Vizcaíno提出了信任的分类和建设阶段,Mc William则提出以加强信任来提升组织成员的归属感,Mora Valentin提出以建立合作协议的方式来规范和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
三 需探究形成新的知识管理机制
徐杨(2010)分析了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的知识共享管理,认为有效的知识共享管理模式可以带来良好的组织文化,增强组织活力。在分析虚拟组织的特点及其知识粒度的基础上,徐杨提出了包括知识共享与知识创造两套机制在内的知识共享管理模式,结合国外成功案例,论证了虚拟组织中知识共享管理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牛亮云(2010)初步分析了虚拟研发组织的知识流动与整合机制,认为相互交流实现了隐性知识的流动,契约制度规范了知识流动的道德风险,对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中知识流动体系的研究重点应该包括三方面:①基于网络的组织知识流动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分析,应系统分析知识流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机会主义行为,才能防患于未然。②虚拟研发组织内部的知识转移激励机制设计。设计一个结合委托代理理论和动态合约理论的有效的知识转移机制,激励成员愿意与联盟内部其他的成员分享知识。③对联盟内部的知识安全问题亦值得多加研究。其中主要包括:一是客观上组织内部的网络安全体系,其中涉及网络安全认证及相关技术。二是主观上组织内部的成员保密意识,要防止成员为打击合作伙伴而泄漏合作伙伴的私有知识。
王晓红、张宝生两位学者合作发表了四篇研究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知识共享与管理的论文。文献《虚拟科技创新团队内部知识流动能力影响因素研究》(王晓红、张宝生,2010)分析了其知识流动机制,指出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的知识流动分为宏观、微观两个层次,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影响其内部知识流动能力的因素,提出了知识特性、主体因素、交互因素和情境因素四个维度。文献《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知识流动过程和方式研究》(王晓红、张宝生,2010)分析了知识流动内循环、外循环和基于节点的知识流动过程,并提出基于任务、技术、关系、管理、经济、人员和行为的七种知识流动方式。文献《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知识流动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知识网络分析框架》(张宝生、王晓红,2012)认为成员的知识流动意愿是团队知识流动水平和合作创新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构建了包括制度机制、网络氛围、节点特征以及网络结构4个关键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选取我国东北三省多所高校内有代表性的24个具有虚拟性质的科技创新团队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分析和验证。文献《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稳定性研究——基于演化博弈视角》(张宝生、王晓红,2011)运用演化博弈论的方法,将转移效应、制度因素、成本损失等影响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作为研究问题的关注角度,以知识转移效用函数为切入点,对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条件进行分析,系统研究了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稳定性、持续性以及演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