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杨振红
人类进步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源于人类对世界的好奇。好奇的目光投诸三个方向: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个方向,一定意义上可以概括所有学科的构成。“过去”形成了“现在”和“未来”的基因,决定了今天的面貌,并在相当程度上规定和影响着未来的模样。这一点,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概莫能外。我们这些从事历史研究的工作者常常会被人追问你们研究历史有什么用。对于仅仅关心有形的物质和目下功名的人,历史学好像确实没什么实际用处。然而,作为有思想、有情感的万物之灵,怎么可以对自己的过去蒙昧无知、漠不关心?又怎么可能在不了解自己过去的情况下,过好当下,并有一个令人无限期待的未来?
地区史或区域史是历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我们了解过去不可或缺的视角,尤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来说。上古时代,文明之花灿若满天星斗,开遍中华大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此后,中国便长期以一个统一共同体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统治者虽然一贯强调“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主张整齐风俗,但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发展历程,仍造就、形成各地不同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因此,要整体地深入地把握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必须建立在充分的地区史和区域史研究基础之上。
石家庄市在中国省会城市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20世纪初叶,它还是获鹿县(今石家庄市鹿泉区)下一个普普通通的不起眼的村庄,但随着正太铁路的兴建,其四通八达的交通要衢地位才使其价值陡然提升,从而迅速取代县城地位,成为华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之一,并在1968年正式成为河北省省会。虽然石家庄的城市历史只有百余年,作为省会城市也只有五十年的时间,但其所辖之地却是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核心区域。现在的石家庄市横跨太行山脉和滹沱河冲击平原两大区域,兼有《禹贡》并、冀两州之地,传说帝尧曾以此为都,战国时为赵、中山之地。自古以来以民风彪悍、“好气任侠”“悲歌伉慨”闻名,风俗独特,对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2014年,石家庄学院本着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情怀和宗旨,确定了编纂五卷本《石家庄文化通史》作为石家庄学院历史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并通过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重大课题立项。学院组织了以王俊华、贾丽英教授为代表的学术团队,肩负起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此套通史以思想、精神风尚、民俗、文学艺术等串线,对今石家庄市区域内的历史进行了系统梳理。由于石家庄市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城市,因此,客观上造成以石家庄为对象的区域通史研究,相较那些历史名城,在历史区域范畴的确定、材料的使用等方面存在更多的困难。但团队不负众望,经过数年努力,各卷陆续完成,即将付梓。虽然由于时间等原因,目前呈现的成果难免存在一些疏漏和缺憾,但作为第一部石家庄文化通史,它显然具有里程碑意义。
我与石家庄结缘,缘于贾丽英教授。贾丽英教授曾在我过去任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过两年,其间结下了深厚情谊。此次受贾教授之托,为这样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石家庄文化通史》撰写序言,惶恐之余,也倍感荣幸。在此谨对此套通史的出版表示衷心祝贺。
201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