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保险投保行为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 研究目标

(1)根据森林经营者在种植规模、经营管理能力、风险态度、理性程度、劳动力雇佣情况、对林业收入的依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实地调查,对作为森林保险投保人的森林经营者进行合理分类,将森林保险投保主体分为森林培育企业、森林培育专业户、兼业农户三类,并对这三类森林保险投保主体的投保行为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

(2)在对森林经营者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不同类型森林经营者的风险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这些主要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根据风险态度的测定方法和理论,设计出合理的调查问卷和调查方法,组织本课题组成员,以福建省的商品林经营者为调查对象,进行实地调查,根据一定的标准,测定不同类型森林经营者的风险态度。然后运用一定的经济计量模型和相应的调查数据,分析不同森林经营者风险态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差异,为后续研究购买意愿、支付意愿奠定基础。

(3)通过问卷调查,对三类森林经营主体的森林保险购买意愿进行实证分析,并比较三类森林经营主体购买意愿的差异性及影响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

(4)通过调查问卷方法,运用最大支付意愿引导技术——开放的二分选择法,以福建省的商品林经营者为调查对象,进行实地调查,根据一定标准,测定不同类型森林经营者的森林保险支付意愿,根据调查数据,运用计量经济模型,着重分析不同森林经营者支付意愿差异对森林保险投保行为的影响程度。对不同森林经营者的支付意愿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为进一步证实并解释现阶段森林保险开展陷入困境并提出好的对策建议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政府补贴标准的厘定提供较好的参考资料,并进一步了解投保人的投保行为,进一步调动森林经营者经营森林的积极性,促进我国林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5)政府财税补贴行为肯定会影响林农对森林保险的投保行为,通过博弈理论,对政府补贴行为、森林经营者投保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比较可行的政府对森林保险的财税补贴制度。

(6)分析不同森林经营者的理性程度差异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运用进化博弈理论,构建最优反应动态模型、生物进化复制动态模型,对基于有限理性的兼业农户投保行为进行分析,然后与完全理性假设下的结论进行比较静态分析。

(7)分析森林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原因以及这些信息不对称现象对森林保险市场的影响。运用信息经济学模型对森林保险逆向选择行为进行博弈分析,并提出解决森林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

总之,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森林经营者森林保险的投保行为进行系统的分析,筛选出制约我国森林保险市场发展的有关需求方面的关键性因素,并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合理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二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当前对森林保险的研究不多,实证方面的研究则更少,本书的目的之一在于建立森林保险研究的分析框架,并为后续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2)区分不同森林经营者的特征差异。这需要对大量的森林经营者进行调查分析,筛选出他们之间的特征差异,并恰当地对他们进行分类。

(3)调查方法的选择、调查样本的选取以及调查问卷的设计。运用科学的方法,完成对不同森林保险经营者关于森林保险的问卷调查是本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由于实地调查的地域跨度和规模较大,所以不仅需要设计科学的调查问卷,运用有效的数据采集方法和丰富的访谈经验与高超的技巧,同时还需要不同部门的协助以及调查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本书以福建省商品林经营者为调查对象,对福建省各县市的商品林经营者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样本选择。在研究中,设计出合理的调查问卷,使其能甄别出不同类型森林经营者的风险态度、对森林保险的购买意愿程度和支付意愿水平。

(4)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深入挖掘不同森林经营者对森林保险的购买意愿、支付意愿与风险态度及其差异。这是研究森林保险投保需求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当前森林保险市场陷入了供给与需求双萎缩的困境,要破解这个困境,就必须了解不同森林经营者对森林保险的购买意愿和支付意愿,了解不同森林经营者的风险态度及其差异对森林保险投保行为的影响。这是政府制定扶持森林保险政策措施的前提和依据,也是欲开展森林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进行森林保险市场调查和开拓的第一步,是本书的另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

(5)通过对财政补贴行为与林农森林保险投保行为的博弈分析,确定政府补贴的方式和水平,并设计出比较合理有效的对森林保险的财政补贴制度。

(6)在有限理性假设的情况下,对森林保险投保人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与理性行为假设下的投保人选择行为进行比较静态分析,以便得出投保人的理性程度对森林保险需求的影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