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领导班子的沿革和结构
从新中国成立后算起,历经郑楼乡钱庙党支部、钱庙人民公社钱庙大队党支部和钱庙人民公社钱庙大队(1964~1982年)、钱庙乡钱庙村党支部和钱庙乡钱庙行政村(1982~1994年)、钱庙乡钱庙村党支部和村民自治委员会(1994~2011年)、钱庙社区党委会和村民自治委员会(2011年至今)五个基本阶段。历任的党组织书记分别为刘立志、吕守义、吕守祥、刘学政、吕守宣、庞志武、王希友、刘学政、刘学平、钱继尧、刘学平、刘利。土地改革时期,钱庙村同全国一样,没收地主的土地都分给了农民,1957年的时候国家将土地收归集体,成立生产队、生产大队。1958年,全国上下开始了人民公社化运动,钱庙村顺应政策要求,与周边村一起成立了钱庙人民公社。
1964年,刘立志为钱庙大队的书记,李怀友是大队长,李伯珍是妇联主任。
1968年,吕守义当选为书记,在职两年,李怀友依旧任大队长,李伯珍任妇联主任。
1969年,吕守祥任书记,吕守义担任大队长,其余三个支委成员分别是李伯珍、李怀友、刘学政。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钱庙大队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吕守义担任钱庙大队革命委员会的主任,主要成员有刘学政、庞希括、吕守平。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刘学政任钱庙大队书记,吕守祥升为钱庙人民公社副书记,王希友是大队长。吕守义则扎根到社办企业中去了。
1979年,国家在全国推行“包干到户”,又重新将土地分配到户。
1982年,刘学政到公社渔场任党支部书记,吕守宣任钱庙行政村支部书记一年,庞志武任行政村村长。那时正值农村改革,人民公社改成乡,大队改成行政村。
1983年,庞志武任行政村支部书记,仅持续7个月。
1984年,王希友任村支部书记,钱继尧任村长。
1985年,刘学政回来接任钱庙村支部书记,钱继尧任村长。
1992年,村长换成了刘学平,刘学政继续任书记。
1994年,村委会成立,刘学平任村支部书记,王希友担任村委会主任。
1997年5月,钱继尧任村支部书记,栾登雨接任村委会主任。
2002年,刘学平又当选为村支部书记,庞志武当选为村委会主任。
2006年4月25日,刘利被任命为钱庙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刘学平任党总支书记,庞志武任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主任。
2011年3月省政协机关干部陈长龙任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刘利任党总支书记,刘学平任第一副书记,庞志武任总支副书记、村委会主任。
2011年7月,中共钱庙社区党委成立,陈长龙担任社区党委第一书记,刘利任党委书记,刘学平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吕艳全任党委副书记,庞志武任村委会主任。
2011年8月,第八届村委会换届,吕艳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钱庙村各个时期领导干部基本上都是按法定程序通过村民自治委员会赋予的权利任命、选拔党员干部和村干部。
表2-1 钱庙村20世纪60年代以来党政换届情况一览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