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条 地方政府促进就业措施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 发展多种类型的职业介绍机构, 提供就业服务。[2]
〔法 律〕
1. 《就业促进法》 (2015年4月24日)
第5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通过发展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就业援助等措施, 创造就业条件, 扩大就业。
第24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指导, 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培训和开业指导等服务。
第33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鼓励社会各方面依法开展就业服务活动, 加强对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中介服务的指导和监督, 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
第34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及相关设施建设, 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服务体系, 完善市场信息发布制度。
第35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设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为劳动者免费提供下列服务:
(一) 就业政策法规咨询;
(二) 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发布;
(三) 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四) 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
(五) 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等事务;
(六) 其他公共就业服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
公共就业服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36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职业中介机构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的, 按照规定给予补贴。
国家鼓励社会各界为公益性就业服务提供捐赠、资助。
第37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不得举办或者与他人联合举办经营性的职业中介机构。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的招聘会,不得向劳动者收取费用。
第38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 鼓励其提高服务质量, 发挥其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
第39条 从事职业中介活动, 应当遵循合法、诚实信用、公平、公开的原则。
用人单位通过职业中介机构招用人员, 应当如实向职业中介机构提供岗位需求信息。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利用职业中介活动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40条 设立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 有明确的章程和管理制度;
(二) 有开展业务必备的固定场所、办公设施和一定数额的开办资金;
(三) 有一定数量具备相应职业资格的专职工作人员;
(四)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设立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后, 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行政许可。
未经依法许可和登记的机构, 不得从事职业中介活动。
国家对外商投资职业中介机构和向劳动者提供境外就业服务的职业中介机构另有规定的, 依照其规定。
第41条 职业中介机构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 提供虚假就业信息;
(二) 为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提供职业中介服务;
(三) 伪造、涂改、转让职业中介许可证;
(四) 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 或者向劳动者收取押金;
(五) 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
〔部门规章及文件〕
2. 《境外就业中介管理规定》 (2002年5月14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5号)
第2条 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国境内从事境外就业中介活动的管理。
本规定所称境外就业, 是指中国公民与境外雇主签订劳动合同,在境外提供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就业行为。
本规定所称境外就业中介, 是指为中国公民境外就业或者为境外雇主在中国境内招聘中国公民到境外就业提供相关服务的活动。经批准, 从事该项活动的机构为境外就业中介机构。
第3条 境外就业中介实行行政许可制度。未经批准及登记注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境外就业中介活动。
第4条 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境外就业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检查。
公安机关负责境外就业中介活动出入境秩序的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境外就业中介机构登记注册和境外就业中介活动市场经济秩序的监督管理。
第5条 从事境外就业中介活动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 符合企业法人设立的条件;
(二) 具有法律、外语、财会专业资格的专职工作人员, 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和工作人员守则;
(三) 备用金不低于50万元;
(四)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9条 境外就业中介机构依法从事下列业务:
(一) 为中国公民提供境外就业信息、咨询;
(二) 接受境外雇主的委托, 为其推荐所需招聘人员;
(三) 为境外就业人员进行出境前培训, 并协助其办理有关职业资格证书公证等手续;
(四) 协助境外就业人员办理出境所需要护照、签证、公证材料、体检、防疫注射等手续和证件;
(五) 为境外就业人员代办社会保险;
(六) 协助境外就业人员通过调解、仲裁、诉讼等程序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10条 境外就业中介机构应当依法履行下列义务:
(一) 核查境外雇主的合法开业证明、资信证明、境外雇主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移民部门或者其他有关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招聘外籍人员许可证明等有关资料;
(二) 协助、指导境外就业人员同境外雇主签订劳动合同, 并对劳动合同的内容进行确认。
劳动合同内容应当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休息休假、食宿条件、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条件以及劳动争议处理、违约责任等条款。
第11条 境外就业中介机构应当依法与境外就业人员签订境外就业中介服务协议书。协议书应当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违约责任、赔偿条款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
3.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 (2015年4月30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4号)
第四章 公共就业服务
第24条 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统筹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公共就业服务工作, 根据政府制定的发展计划,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根据政府确定的就业工作目标任务, 制定就业服务计划, 推动落实就业扶持政策, 组织实施就业服务项目, 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就业服务, 开展人力资源市场调查分析, 并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委托经办促进就业的相关事务。
第25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免费为劳动者提供以下服务:
(一) 就业政策法规咨询;
(二) 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发布;
(三) 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四) 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
(五) 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等事务;
(六) 其他公共就业服务。
第26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积极拓展服务功能, 根据用人单位需求提供以下服务:
(一) 招聘用人指导服务;
(二) 代理招聘服务;
(三) 跨地区人员招聘服务;
(四)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专业性服务;
(五) 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服务;
(六) 为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开发的其他就业服务项目。
第27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加强职业指导工作, 配备专(兼) 职职业指导工作人员, 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职业指导服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为职业指导工作提供相应的设施和条件,推动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加强对职业指导工作的宣传。
第28条 职业指导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一) 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国家有关劳动保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人力资源市场状况咨询;
(二) 帮助劳动者了解职业状况, 掌握求职方法, 确定择业方向,增强择业能力;
(三) 向劳动者提出培训建议, 为其提供职业培训相关信息;
(四) 开展对劳动者个人职业素质和特点的测试, 并对其职业能力进行评价;
(五) 对妇女、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及退出现役的军人等就业群体提供专门的职业指导服务;
(六) 对大中专学校、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提供咨询和服务;
(七) 对准备从事个体劳动或开办私营企业的劳动者提供创业咨询服务;
(八) 为用人单位提供选择招聘方法、确定用人条件和标准等方面的招聘用人指导;
(九) 为职业培训机构确立培训方向和专业设置等提供咨询参考。
第29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指导下, 组织实施劳动力资源调查和就业、失业状况统计工作。
第30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针对特定就业群体的不同需求,制定并组织实施专项计划。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 在一定时期内为不同类型的劳动者、就业困难对象或用人单位集中组织活动, 开展专项服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委托, 可以组织开展促进就业的专项工作。
第31条 县级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立综合性服务场所, 集中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 并承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安排的其他工作。
街道、乡镇、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立基层服务窗口, 开展以就业援助为重点的公共就业服务, 实施劳动力资源调查统计, 并承担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安排的其他就业服务工作。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使用全国统一标识。
第32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加强内部管理, 完善服务功能, 统一服务流程, 按照国家制定的服务规范和标准, 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加强工作人员的政策、业务和服务技能培训, 组织职业指导人员、职业信息分析人员、劳动保障协理员等专业人员参加相应职业资格培训。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公开服务制度, 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第33条 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按照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规划、标准和规范, 建立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及相关设施。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逐步实行信息化管理与服务, 在城市内实现就业服务、失业保险、就业培训信息共享和公共就业服务全程信息化管理, 并逐步实现与劳动工资信息、社会保险信息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第34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服务体系, 完善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职业培训信息、人力资源市场分析信息的发布制度, 为劳动者求职择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以及培训机构开展培训提供支持。
第35条 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按照信息化建设统一要求, 逐步实现全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联网。其中, 城市应当按照劳动保障数据中心建设的要求, 实现网络和数据资源的集中和共享; 省、自治区应当建立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省级监测中心, 对辖区内人力资源市场信息进行监测; 劳动保障部设立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全国监测中心, 对全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进行监测和分析。
第36条 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加强管理, 定期对其完成各项任务情况进行绩效考核。
第37条 公共就业服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根据财政预算编制的规定, 依法编制公共就业服务年度预算, 报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后执行。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可以按照就业专项资金管理相关规定, 依法申请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扶持经费。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接受社会各界提供的捐赠和资助,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管理和使用。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用人单位提供的服务, 应当规范管理, 严格控制服务收费。确需收费的, 具体项目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规定。
第38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的招聘会, 不得向劳动者收取费用。
第39条 各级残疾人联合会所属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是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组成部分, 负责为残疾劳动者提供相关就业服务, 并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委托, 承担残疾劳动者的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工作。
第五章 就 业 援 助
第40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制定专门的就业援助计划, 对就业援助对象实施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
本规定所称就业援助对象包括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对象是指因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 以及连续失业一定时间仍未能实现就业的人员。零就业家庭是指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家庭人员均处于失业状况的城市居民家庭。
对援助对象的认定办法, 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据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就业援助对象范围制定。
第41条 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可以向所在地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请就业援助。经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确认属实的, 纳入就业援助范围。
第42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制度, 通过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提供就业岗位信息、组织技能培训等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公益性岗位援助, 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
在公益性岗位上安置的就业困难人员, 按照国家规定给予岗位补贴。
第43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建立零就业家庭即时岗位援助制度, 通过拓宽公益性岗位范围, 开发各类就业岗位等措施, 及时向零就业家庭中的失业人员提供适当的就业岗位, 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
第44条 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对辖区内就业援助对象进行登记, 建立专门台账, 实行就业援助对象动态管理和援助责任制度, 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援助。
第六章 职业中介服务
第45条 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 鼓励其提高服务质量, 发挥其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
本规定所称职业中介机构, 是指由法人、其他组织和公民个人举办, 为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和劳动者求职提供中介服务以及其他相关服务的经营性组织。
政府部门不得举办或者与他人联合举办经营性的职业中介机构。
第46条 从事职业中介活动, 应当遵循合法、诚实信用、公平、公开的原则。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利用职业中介活动侵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第47条 职业中介实行行政许可制度。设立职业中介机构或其他机构开展职业中介活动, 须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 并获得职业中介许可证。
未经依法许可和登记的机构, 不得从事职业中介活动。
职业中介许可证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并免费发放。
第48条 设立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 有明确的机构章程和管理制度;
(二) 有开展业务必备的固定场所、办公设施和一定数额的开办资金;
(三) 有一定数量具备相应职业资格的专职工作人员;
(四)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49条 设立职业中介机构, 应当向当地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提交下列文件:
(一) 设立申请书;
(二) 机构章程和管理制度草案;
(三) 场所使用权证明;
(四) 拟任负责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明;
(五) 具备相应职业资格的专职工作人员的相关证明;
(六) 工商营业执照 (副本);
(七)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第50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接到设立职业中介机构的申请后, 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审理完毕。对符合条件的, 应当予以批准; 不予批准的, 应当说明理由。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经批准设立的职业中介机构实行年度审验。
职业中介机构的具体设立条件、审批和年度审验程序, 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统一规定。
第51条 职业中介机构变更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等或者终止的, 应当按照设立许可程序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登记手续。
设立分支机构的, 应当在征得原审批机关的书面同意后, 由拟设立分支机构所在地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
第52条 职业中介机构可以从事下列业务:
(一) 为劳动者介绍用人单位;
(二) 为用人单位和居民家庭推荐劳动者;
(三) 开展职业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
(四) 收集和发布职业供求信息;
(五)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事互联网职业信息服务;
(六) 组织职业招聘洽谈会;
(七) 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准的其他服务项目。
第53条 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在服务场所明示营业执照、职业中介许可证、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监督机关名称和监督电话等, 并接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54条 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建立服务台账, 记录服务对象、服务过程、服务结果和收费情况等, 并接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55条 职业中介机构提供职业中介服务不成功的, 应当退还向劳动者收取的中介服务费。
第56条 职业中介机构租用场地举办大规模职业招聘洽谈会, 应当制定相应的组织实施办法和安全保卫工作方案, 并向批准其设立的机关报告。
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对入场招聘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真实性和招用人员简章真实性进行核实。
第57条 职业中介机构为特定对象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的, 可以按照规定给予补贴。可以给予补贴的公益性就业服务的范围、对象、服务效果和补贴办法, 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58条 禁止职业中介机构有下列行为:
(一) 提供虚假就业信息;
(二) 发布的就业信息中包含歧视性内容;
(三) 伪造、涂改、转让职业中介许可证;
(四) 为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提供职业中介服务;
(五) 介绍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就业;
(六) 为无合法身份证件的劳动者提供职业中介服务;
(七) 介绍劳动者从事法律、法规禁止从事的职业;
(八) 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 或者向劳动者收取押金;
(九) 以暴力、胁迫、欺诈等方式进行职业中介活动;
(十) 超出核准的业务范围经营;
(十一) 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
第59条 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对经审批设立的职业中介机构开展职业中介活动进行监督指导, 定期组织对其服务信用和服务质量进行评估, 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指导职业中介机构开展工作人员培训, 提高服务质量。
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在诚信服务、优质服务和公益性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职业中介机构和个人, 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60条 设立外商投资职业中介机构以及职业中介机构从事境外就业中介服务的, 按照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