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考官的设置及选派
本节所述之考官,专指负责阅卷、分别去取、核定名次的官员,以区别于负责各项考务管理工作的场官。具体而言,乡试之考官为正、副主考官及同考官。因乡会试考官均在贡院至公堂帘内办公,故称“内帘官”,亦与“外帘官”一并统称为“帘官”。
对于科举考试而言,考官是最重要的入场官员,尤其是主考官,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取士的结果。为了保证公平取士,维护科举之声誉,清廷对于考官的任职资格及选派,制定了一套严密的制度。特别是针对各省乡试的主考官,清代在沿袭明制使用京官的同时,又确定了新的选派方式——考差。
一、主考官的选派及赴任
各省乡试的主考官均由京官中钦命简放,属临时性差遣,事毕则罢,故称为“试差”。同为“试差”,顺天乡试的主考官与各省尚有不同。因顺天为首善之地,其声望、地位高于各直省,故主考官之设置、职衔要求,以及赴任方式多有不同于各直省之处。
(一)各直省乡试主考官的选派及赴任
各省乡试主考官,一律由京官出任,这是清初制定的基本原则,也是自明嘉靖以来的惯例。按规定,每省各放二人,一正一副。惟江苏、安徽合考于江南,两省共放二人,称江南乡试主考官。湖北、湖南初为湖广,甘肃附于陕西,前皆合闱,雍正元年(1723年)批准两湖分闱,(155)光绪元年(1875年)议准陕甘分闱,(156)始行分别简放正副主考。
1.主考官的出身及职衔
主考官之出身,初无定制,进士、举人出身者均可任主考。如顺治十七年(1660年)庚子科乡试,山东主考袁懋德以岁贡典试,康熙二年(1663年)癸卯科乡试,云南主考蔡驺以拔贡典试,(157)时“掌文衡者不必皆甲科出身”(158)。康熙十年,云南道御史何元英疏请,各省乡试正副考官宜专用进士出身之人,部议从之。(159)然未严格遵行,亦间用举人出身者。雍正三年(1725年)推行考差制,奉旨:“用进士出身之人,不用由举人出身之人。”(160)至此,进士出身的官员任乡试主考成为定制。
得以选任主考的官员,有任职部门及职衔的要求。顺治二年(1645年)定为翰林、六科及部院属官,康熙十一年(1672年)又增加进士出身的内阁中书。(161)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奏准:“国子监监丞、助教等,凡系进士出身者,一体考试试差,至别项人员,不得援以为例。”(162)所谓“考试试差”,即参加乡试主考官的考选。至此,应差人员为进士出身的宗人府主事、翰林院讲读、学士以下,詹事府左右庶子以下,内阁侍读学士以下,及各部院郎中、员外郎、主事,各衙门中书、评事、博士、监丞、助教等官,是为照常开列官员;另有六部侍郎、内阁学士、京堂、科道,及上述各官已经出任过乡试主考或会试同考官者,为通行开列官员。(163)“照常开列官员”与“通行开列官员”,都需将职名“开列”上报后选派。但后者的地位要高于前者,选派的机会也要大于前者。所差之官,按规定必须是实缺现任官员,候补候选官、及现奉差委者,例不简派。凡有病痊、假满、服阕,遇乡试之年补任者,均不准开列,(164)也就是说,没有资格参选。嘉庆九年(1804年),候补赞善黄钺,简放山东副主考,实为特例。(165)道光十六年(1836年)定:由捐纳各官中式进士,并中式进士后加捐者,亦可参加试差之考选,但须在题本内分别注明。(166)
旧例:翰林、给事中同为主考,则翰林为正,给事中为副,吏部与五部同为主考,则吏部为正,五部为副,后不循此例。(167)初,状元及第者只充会试同考官,不出典各省乡试,自康熙八年(1669年)己酉科,状元始出典乡试。时以顺治十六年(1659年)己亥科状元徐文元任陕西乡试正考官,康熙三年申辰科状元严我斯为山东乡试正考官,后沿以为例。(168)康熙三十八年,以翰林院检讨阿金为福建乡试正考官,(169)以翰林院检讨觉罗满保为浙江乡试副考官,(170)以翰林院检讨海宝为陕西乡试副考官,(171)以翰林院检讨喀尔喀为河南乡试副考官,(172)是为满洲翰林出典主考之始(173)。乾隆十八年(1753年),内阁学士梦麟为江南乡试正考官,蒙古官员典试外省自此始。道光十四年(1834年),左赞善宗室德诚任贵州乡试正考官,为宗室典试外省之始。(174)
2.主考官的简派
清代科场条例对乡试主考官简派的程序、时间、方式,都有具体、明确的规定。
清初沿明制,主考官之简派,均由各省先期题请,再由礼部依例办理。顺治二年(1645年)定:“各省主考,该巡按御史先期题请,礼部将应差者先后疏名上请。”这种方式对各省来说,实属多此一举。在其后的操作中,有“循例请差者,亦有不行奏请者”。因此,乾隆十二年(1747年)特谕礼部,指出这种方式“皆由前明季年,朝政阘茸,竟有当大比之年,逾期不点试官,以致科场展限者,其后地方大吏不得不行豫请。至今尚有沿习旧文,实属重复”。且“各省又不画一,殊非政体”,遂令:“嗣后惟令该部届期照例题请,其直省自行奏请之处,着停止。”(175)
礼部题差各省考官的时间,顺治二年(1645年)定:云南、贵州,四月初十日;福建、四川、广东、广西,五月十二日,浙江、江西、湖广,六月十三日;江南、陕西,六月二十三日;河南,七月十三日;山东、山西,七月二十日。(176)雍正元年(1723年),湖广分闱后,湖北依旧,湖南题请时间同四川。后改具题时间,云南、贵州,为四月中旬;四川、广东、广西、湖南、福建,为五月中旬;湖北、浙江、江西,为六月中旬;陕西、江南,为六月下旬;山东、山西、河南,为七月上旬。(177)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以各省考官派出后多在京拖延,难免无串通嘱托情弊,遂改题请日期,云南、贵州以四月下旬,广东、广西、福建以五月下旬,四川、湖南以六月上旬;余如例。(178)嘉庆五年(1800年)又改四川、广东、广西、湖南、福建俱于五月上旬具题。十八年谕内阁:“第二次同日进本之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四川五省,程站本远近不齐,派出考官十员,于五日内分起行走,亦觉拥挤促迫,着礼部将广东、广西、福建三省定为第二次进本,湖南、四川二省定为第三次进本。余仍照旧例行。”(179)后经礼部议定:广东、广西、福建于五月上旬,湖南、四川于五月中旬,分别题差。(180)此至,各直省主考官共分六批先后题请差遣,成为定制。即自四月下旬题差云南、贵州考官始,至七月上旬题差山东、山西、河南考官止,共分六批题差十五个直省乡试主考官。甘肃分闱后,定于五月中旬与四川、湖南同日具题。(181)此外,对于特殊情况,又有临时变动之规定:凡乡试之年,如五、六、七月遇闰,则分别省分,奏明展限一月。又,如遇皇帝出巡,则酌量道里远近,先期发报具题。(182)
各省主考之简派,初行定差制。即以某衙门之官员固定差往某省任考官。顺治八年(1651年)定:“顺天、江南正副考官,浙江、江西、福建、湖广正考官,差翰林官八员;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副考官,山东正考官,差给事中五员;山东副考官,山西正副考官,河南、陕西正考官,差光禄寺少卿一员,吏部、礼部司官各二员;河南、陕西副考官,四川、广东正副考官,广西、云南正考官,差户、兵、刑、工四部司官各二员,广西、云南副考官,贵州正副考官,差行人二员,中书、评事各一员。如光禄寺官或缺,以户、兵、刑、工四部司官充山西副考官,中书、行人、评事充广东副考官。凡应差八员,总送十六员;应差五员,总送十员。礼部会同内院,拟定正陪,疏请简命。”(183)显然,定差制是以衙门之不同地位,按大、中、小省为序分别题差。所谓“拟定正陪”,即在题请差遣主考时,开列正选者一名,备取者一名,以供皇帝裁决。十七年题准:已出任主考及会试房考者不再开列。(184)实行定差制,外间多能揣测主考人选,遂致请托之事不断。康熙三年(1664年)停定差制,规定:乡试正副主考不必指定某衙门官差往某省,各衙门应差官员职名概行开列,题请钦点(185)。三十九年,针对顺治十七年所定,曾经典试者不再开列题差的做法,做出新的规定:开列主考人员,无论已未典试,通行开列。(186)雍正三年(1725年)行考差后,则改为将考试取中之官员届期题请简派。为了确保对应差人员具体情况的了解,乾隆六年(1741年)规定:“每进礼部各省试差本时,其本内应点人员,如有事故,开明事故,如无事故,声明并无事故。”(187)乾隆四十五年,针对礼部题请开列云贵考官时,将“现点会试房考”也列在内,遂颁上谕:嗣后着礼部于请点各省考官时,将点过会试房考各官,于名下开注明晰。(188)
3.主考官受命及赴任
主考官之受命,均于题本下内阁之次日至午门听宣。顺治二年(1645年),初定顺天乡试凡开列具题之内外帘官,皆于八月初六日黎明,各具朝服,备行李集午门外,听候宣旨,入帘者一同谢恩,即入贡院。(189)其后,各省乡试主考官均依例赴午门听宣。定制:题本下内阁,礼部派司员领出,告知点出各官,次日朝服至午门前,听礼部堂官宣旨,宣毕,各官行三跪九叩礼。迟延不到者,即行参奏。(190)因为得以充任各省主考者,均属由皇帝亲点差遣,故必须在受命时行谢恩礼。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规定:已奉旨简派之主考官,如有病未能赴午门谢恩者,行前须至午门补行谢恩。(191)
主考官受命之后即赴任,对于主考官之赴任亦有相关规定,主要是限定起程期限及防止与外间串通。顺治二年(1645年)定:各省主考官于命下日限期起行,不携家,不辞客,不许多带随从人员骚扰驿站,在途不闲游,不交接。抵所差之省,提调官即迎入公馆,不得接见,所寓公馆仍用考官封条,监试委官巡逻,按时启闭。至期,赴宴毕,即入贡院。(192)十七年规定:直省主考命下之日,由礼部转行兵部各给邮符,限期起行,不许滞留京坻。主考到省,禁绝监临、提调官迎接拜望,凡省中寓所,均用巡察封条封闭。入帘时,行李需检查。所需官板书籍,由地方官准备,亦许正副主考官携带,以备考证。(193)条例且严禁考官与外界通信函,(194)或延聘他人协助阅卷。(195)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工科给事中何楷条陈:“科场条例,原令主考命下刻期起行。今奉差每有耽延者,皆因无处分之例,故得以迟迟其行也。臣请敕下该部酌定起行日期,命下之后于限期内星驰就道。如有濡滞不行者,严定处分,庶人知警惕,亦可杜各省请托之弊。”(196)礼部遵旨议定:“试差奉命,限五日内起程。如故迟不行,许科道题参,交与该部严加议处。”(197)至此,限五日内起程成为统一要求。然而总有考官未能遵循,乾隆三年(1738年)奉上谕:“近闻奉差诸臣,起程甚迟,有至十余日外者,殊非远嫌之意。着礼部酌定日期,著为定例。”礼部遵旨议定:各省主考起程日期,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福建、湖南七省以十日为限,浙江、江西、湖北、陕西、江南五省以七日为限,河南、山东、山西三省以五日为限。倘有逾限者,礼部查明参奏。(198)这种分省限定起程时限的做法显然比原来的定例要宽松了许多,但并不利于约束考官。因此,未维持多久,至乾隆五十七年,以各省考官派出后多在京滞留,难免有串通嘱托情弊,遂恢复康熙旧例,各省考官命下后一律于五日内起程,(199)遂成定制,后沿袭未改。其有未能如期起程者,多有突发之原因,或因灾害,或因战乱。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大水,湖北、江南、浙江贡院均被水淹,三省乡试奉旨分别展期一月或两月,(200)考官起程亦相应推迟。(201)咸丰六年(1856年),广西兵乱,考官赴任需改道,故起程日期报礼部重新核定。(202)凡起程日期需临时改动者,均须题请钦定。
4.主考官之路费
各直省乡试的正副主考官,均由京官派出,属临时性差遣,乡试结束后即返回京师。而每次乡试,考官从出发到回京,一般需要数月,多者超过半年,因此,往返是需要一笔费用的。清初,并无路费的颁发,例由兵部发给考官邮符,沿途驿站予以接待。其间,各地督抚多以路费名义馈送主考银两,多寡不一,以致朝廷无法掌握真实情况。尚有边远省分的中式举人见考官长途跋涉,遂将应领之旗匾银送给考官,以示敬意。这种情况极易造成考官受贿而影响取士之公平。清初的许多科场舞弊案也与此有关。
为从制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乾隆三年(1738年),乾隆皇帝决定给各省考官颁发路费,遂颁谕称:“每科主考差往各省,彼地督抚有无馈送路费,向无定例,其数目多寡亦无成规。伊等回京时,有奏闻者,有不奏者,亦不画一。自应酌定一例,俾永远遵行,庶无轻重不均之事。今朕酌量道途之远近,分别路费之多寡:云南,八百两;贵州,七百两;四川、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六百两;江南、浙江、湖北、江西、陕西,五百两;河南、山西、山东,四百两。尔等可寄信各督抚,遵照此数,不得以私意增减,主考等亦不得于此数之外更有所受。将此永著为例。”(203)随后又谕:“朕闻远省中式举人,有应领之建坊银,每见主考长途跋涉,即以恩赏之项,行其束脩之敬。而识见浅小之考官,亦遂收纳不辞。此风行之已久,今若追溯从前,一一清厘,徒滋案牍之繁,未免扰累,究于举子无补,着从宽免其追究。嗣后考官各宜恪遵功令,不许收受建坊银。”(204)颁发考官路费,为清代之创制。清政府之所以给考官发路费,且数倍于他们的年俸,显然是要求他们保持清正廉洁。清政府的原则是,既然朝廷给考官以足够的补贴,就不允许以任何名义额外收受。
按定例,路费银之颁发,待各省主考回京时,于该省存公银两内支给。(205)若遇恩科之年,则于拨款内动支。(206)乾隆六年(1741年),鉴于主考出京时资斧艰难,一时无处称贷,遂令户部先发给每人二百两,知会该省于应给路费内扣除。(207)嘉庆六年(1801年),翰林院编修靳文锐简派陕西正考官,沿途染病,入闱身故。奉旨:盘费银仍行赏给,以资丧葬之用。(208)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户部奏准:“嗣后各省正副考官,除五品以下各员,仍准在部预支路费,其四品以上大员简放主考者,毋庸另支路费,以示区别。”(209)
光绪元年(1875年),陕甘分闱,甘肃考官路费银初照陕西,给五百两,至八年奏准:甘肃正副考官,豫支路费,仿照四川额数,各给银六百两。(210)
自颁发路费银成定制后,仍有考官收受银两,也有因违例而受到处罚者。嘉庆六年(1801年),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之二品大员周兴岱任江西乡试正考官,到省后即以供奉内廷,在外炫耀,致使江西巡抚张诚基等多有馈赠。事闻于朝,尽管此科未出现科场舞弊情节,但嘉庆帝认为周兴岱“殊属卑鄙”,遂颁旨严惩,(211)将周兴岱降为四品京堂,张诚基等革职留任,并严令地方督抚毋得滥行馈赠路费。(212)
5.任命后的临时变动
主考官受命之后,若遇丁忧、事故等情,则有相应之规定。顺治二年(1645年)定:乡试主考官,如实在病重,即于命下日具疏辞免。凡丁忧,在京者用本衙门文书移部题请更代;已出京者,视路途远近,若时日允许,尚可差官更代,即取所在官府公文,火速投部,题请更代,俱免自奏,以免耽延;如题请不及者,告知所在官府,转申本省抚按代奏,本官即先回籍守制,另外一员,或正或副,即前赴科场,并力办事;已到地方者,监临官具奏,本官不得擅通家报。(213)其后,又出现新的情况,即考官入闱后遭遇父母之丧。对此,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议准:乡会试主考、同考、内帘等官,入闱后遇有服制事故,无论曾否送卷,该承办衙门毋庸知照场内,均至撤棘日,令其守制。(214)也就是说,考官入闱后,父母之丧的消息要在考试结束后再通知本人。有清一代因丁忧改派者多有发生,更有因考官丁忧、病故,而由一人掌文衡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戊寅恩科乡试,福建主考张敦颐道卒,仅副主考陈诗一人入闱。(215)道光十二年(1832年)壬辰恩科乡试,给事中徐法绩典试湖南,其副主考病故,则独掌校阅。(216)咸丰及同治初,以战乱而使乡试临时告停之事屡有发生,以致考官派出后又奉命立即驰驿回京。(217)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科乡试,各省简放之主考已起程,寻以义和拳事起,停考者十一省,考官多中途折回。(218)
(二)顺天乡试主考官的选派及赴任
顺天乡试因在京师举行,其地位和影响远远超过各直省,而且赴顺天乡试者,除直隶生员外,尚有八旗士子、各省贡监生,以及奉天士子,人数众多。因此,顺天乡试正副主考官的设置、选派,多有不同于各直省之处。
1.正副主考官的设置及职衔
顺天乡试正副主考官的定额及职衔要求不同于各直省。顺治二年(1645年)初定制,顺天乡试之主考亦为一正一副,共放二员,与各直省无异。惟顺治八年、十一年之乡试放四员,(219)与外省不同。(220)十四年丁酉科乡试起又放二员。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庚子科乡试,始简放三员,一正二副。(221)道光中,间或放四员。至同治三年(1864年),以应试者一万有余,简放四主考,一正三副。(222)其后,援以为例,即以四员为额。任顺天乡试之主考,其职衔要高于各直省之主考。顺治初规定,顺天乡试用翰林官。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议准:“顺天正副主考,除应开列官员照常开列外,将侍郎、学士、京堂、翰林、科道、部属等官员由进士、举人出身者,无论已未典试,通行开列。”(223)雍正三年(1725年)规定,开列者必须是进士出身之官员。(224)乾隆三十五年议准:“顺天乡试考官,应将协办大学士、尚书以下,副都御史以上,开列题请。”(225)至此,顺天主考皆委派大员。(226)道光八年(1828年)定:题派顺天主考,各部尚书兼顺天府尹者,因掌管印信,不必开列。(227)二十九年奉上谕:题请简放顺天乡试主考,应将大学士一体开列。(228)至此,顺天乡试主考之规格与会试无异,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尚书等出任主考几成惯例。
自从康熙八年(1669年)状元出典乡试,其后即援以为例,然以主典顺天为主。如康熙十一年壬子科乡试,九年庚戌科状元蔡启僔任顺天正考官;十四年乙卯科乡试,十二年癸丑科状元韩菼任顺天正考官;十六年丁巳科乡试,十五年丙辰科状元彭定球任顺天正考官;二十年辛酉科乡试,十八年己未科状元归允肃任顺天正考官。(229)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甲午科乡试,内阁学士嵩贵为顺天副主考,是为蒙臣典试顺天之始。嘉庆十八年(1813年)癸酉科乡试,内阁学士果齐斯欢任顺天副主考,此宗室典试之始。(230)
2.主考官的简派及赴任
顺天主考之简派,顺治二年(1645年)定:顺天乡试主考,该府尹先期题请,礼部将应差者疏名上请。同时又定:题差乡试考官,顺天八月初四日具题。(231)乾隆十二年(1747年)以后,改为每逢乡试之年,由礼部于八月初四日以前,缮本密题,恭请钦命正副考官,初六日宣旨入闱。(232)凡皇帝出巡,则按道里远近,先期办理。乾隆五十一年,乾隆帝驻热河,礼部于七月二十八日即行进呈开列名单。奉旨:为时过早,八月初二日驰至热河进呈,尚不为迟。嗣后遵照办理。(233)道光二十年(1840年)定:嗣后顺天乡试及会试,点派考官,于初三日缮写密本送阁,初四日进呈。(234)
顺天主考赴任无须赶路,故无路费之颁发。顺治二年(1645年)定:顺天乡试,凡系开列具题内外帘之文武大小官员,俱于八月初六日黎明,各具朝服,备行李,齐集午门外,听候宣旨,凡点入帘者,一体谢恩,即入贡院。如有不到者,听礼部查参议处。(235)惯例,所有内外帘之文武官员,午门听宣礼毕,即赴顺天府上马宴。宴毕,各取金花、衣料、杯盘等件,再赴贡院。(236)乾隆十七年(1752年),御史欧阳瑾奏准:“开列具题内外帘大小各官,宣旨不到者,一面参处,一面请旨换人。其不在开列之中而点出者,该部专差官人传同该员速来,不许托词稽延。”(237)嘉庆十五年(1810年)奉上谕:“每科乡会试届期,所有正副考官及同考、御史等官,自应遵照定例,在午门前恭候宣旨谢恩,即行入场。近日竟有不到午门前祗候,在家得信、径赴贡院者,殊非敬事慎密之道。嗣后添派满汉御史各一员,查收应行听宣职名,除内廷行走,与是日在圆明园奏事,及有执事各员,先期行知都察院外,如有无故不到者,即将该员参奏扣除,不准入场,仍交部议处。”(238)顺天乡试派稽察监督考官听宣入闱事,自是科始。凡听宣者,必须投递职名之例,亦自是科始(239)。二十四年奉上谕:自本科为始,顺天乡会试,点派考官密本,先不发交批本处,于初六日特派乾清门侍卫二员赍至午门前,交大学士拆封,当稽察御史之面,宣旨唱名。应行开列各员常服朝珠前往午门,待奉本御史到时,各按品级跪听宣读。其未经点出者,即起立退出,不准片刻停留,其已经点出各员,毋庸更换朝服,即行三跪九叩礼谢恩。礼毕迅速入闱,毋稍迟延。(240)随即又降旨:嗣后乡会试停止考官上马宴,其金花、衣料、杯盘等件即于午门前宣赐。(241)道光十三年(1833年),御史宗赓奏称:顺天乡试及会试,点派考官密本,向系大学士于午门前拆封,当稽查御史之面,宣旨唱名。凡不入闱者,俱应回避。近年以来,每届拆封,竟有无执事闲人混入其中,纷纷拥挤,殊非慎重关防之道。奉上谕:“嗣后考官拆封之日,着礼部于午门中间恭设黄案,为拆封及接收核对之用。并责成稽察御史认真查察,倘仍有窥探搀越等弊,即行据实参奏。”(242)条例要求顺天乡试考官一经任命,迅速入闱,旨在减少考官与外界的联系,以免弊端。然每届乡试,总会有人无故拖延。咸丰九年(1859年),咸丰帝特派御前大臣景寿前往贡院稽查,“方悉本年顺天乡试考官及执事各员,有迟申刻及酉刻始行入闱者,殊非慎重关防之道”。鉴于“相习成风,免其置议”,遂谕内阁:“嗣后,乡会试年分,午门听宣之日,着即责成稽查御史,于听宣事毕后,即赴贡院门前,将正副考官、同考官及派出场内执事各员入闱时刻,一并详细查明,于次日覆奏。倘该考官等有是日并无别项差使,无故迟延者,即着指名参奏,以肃功令。”(243)
有关丁忧、患病等规定,一如各直省考官。
二、考差制度的推行
考差是清代的创制,即对各省乡试正副主考官的选拔考试。清制,乡试主考为“试差”,故对其选拔考试,称“考试试差”,简称“考差”。乡试同考官亦须考试选拔,但同考官不属试差,故对其考选,不列入“考差”之内。
1.考差制度的确立
清初,各省乡试主考之选派,系由礼部开列合例者衔名,题请上裁,并无考试一项。然挑选之标准,顺治二年(1645年)规定:“务遴才品,不得但取资次,亦不得浮猎声华。”(244)也就是说,务必遴选才能、品德俱佳者,不得仅凭资历和声望而选用。顺治五年之乡试曾对各省正副主考官,“令内院、吏部、礼部公同考选派发”(245)。这次所谓的考选,并非严格意义的考试选拔,且未形成定制。总之,由礼部开列名单,题请上裁,一直是清初选拔乡试主考的基本方式。
乡试主考官选拔方式的变化,主要在于科场弊端的不断暴露。顺康间,科场弊案不断,以致士子鼓噪,指斥考官取士不公,故朝廷多强调考官之人品,而学问次之。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顺天乡试榜发后,人多议论,怨其不公。奉上谕:“科场之设,以为选择人材之地,于此事而行之不正,虽学问优长,何益之有?”(246)显然,康熙皇帝更看重考官的人品。雍正帝继位,则既要求考官人品端方,又要求学问明通,且指出以往所选考官之不足:“向闻试官之内,有学问不及者,亦膺是选,以致所取之文未尽满人意。”(247)雍正元年(1723年),首开登极恩科。正月,派出云贵二省乡试主考,随即谕吏部:“开列各省试官,在部院之举人、进士者,不比翰林人员,文章或致荒疏。若将此等人差往,不能阅文,殊属无益。伊等如有自称文章未经荒疏者,着开列,朕加考试。”(248)旨下,吏部不敢怠慢,而部院属官竟无自请考试者。其后,分四批派出之四川、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湖广、陕西、江南、河南、山东、山西十二省二十四位正副考官中,便无一部院属官,只是有翰林院官十五人,科道官五人,詹事府一人,内阁学士一人,余二人为部院长官黄叔琳、嵇曾筠。(249)此次选派试差,由于部院属官无自请考试者,故未进行考试选拔。这种状况肯定出乎雍正帝的意料,但其通过考试选派试差的决心已下。雍正三年正月,吏部奏请差遣湖南及山东学政。学政为学差,本与试差无关,而雍正帝却抓住时机,果断推行考差制度,并立即颁旨:“从前学政、主考,皆就其为人谨慎者派往,并未考其文艺。其中竟有不能衡文者,或因中式之后荒疏年久故耳。着将应差之翰林,并进士出身之各部院官员查奏,俟朕试以文艺,再行差委。”(250)这就是说,所有出任乡试正副主考官的官员,无论是翰林官,还是部院属官,均须通过考试选拔。这显然比最初设想的只是部院属官考试更为严格,且更为合理。三月初二日,清廷首次考试翰林及部院进士出身等员于太和殿,以备学政、主考等差遣。(251)是为清代考差之始。(252)
考差制度的最终确立,历经雍正、乾隆两朝之实践。雍正三年(1725年),吏部遵旨将应考之人召集于太和殿,试以《四书》文二篇,弥封后进呈,由皇帝亲定名次,“封储内阁,以备乡试差遣”(253)。四年丙午科乡试前,将考差录取之员陆续派出,并谕各省乡试正副考官,这在以前是没有先例的。谕旨内容十分明确,就是强调文行之关系:“夫文行原无二理,岂有文艺优通而品行卑劣者。况国家以文章取士,尔等以文章发科,今膺鉴衡之任,若文优而行劣,使天下之人谓文章一道全无足凭,则是读书通籍之人贻玷于名教,国法尚可容乎?料尔等必无此事,但朕慎重科场大典,不得不谆谆告诫,尔等其共加勉力,勿负朕心。”(254)雍正帝可谓用心良苦,他在强调学问的同时,仍不记人品,因为这正是他所担心的。此次考差,并未形成固定之条例。至雍正七年己酉科乡试前,鉴于以前考取人员,或迁外任,或告假回籍,所余不足差遣,遂谕:“着照雍正三年之例,通行考试,俟朕分别记名,以备持衡之任。有不愿就试者亦听其意。”(255)这样,雍正七年进行了第二次考差。雍正九年,因从前考取之人俱已陆续差遣,奉旨再行考试,以备十年壬子科乡试之用。(256)观雍正朝之考差,或在乡试年之前进行,或在乡试当年进行,而且并“非每科必考也,考取人员渐少,则复试一次”(257),一切由皇帝临时决定,颁旨而行。
乾隆元年(1736年),举行恩科乡试,乾隆帝以即位之初,不能深知诸臣之底蕴,遂仿雍正朝之例,行考差,冀得才品兼优之员,以副抡才大典。(258)其后,每当需要考差时,皆临时颁旨。三十三年,适逢翰詹官员大考,降旨停止考差,“各衙门应行开列试差之进士出身人员,着吏部传集带领引见”(259)。且谕:虽停考试,但各衙门不得将“年力就衰、学殖荒疏者概行开送”(260)。然而,令乾隆帝没有料到的事情发生了:詹事府开列名单中有赞善路斯道,其人“年逾七旬,久经衰迈”。乾隆帝震怒,令将该堂官交部议处。(261)其后,在三十五年特开皇太后八旬万寿恩科时,又恢复了考差。四十七年,礼部奏准:“凡乡试之年,考试试差。”(262)至此,考差成为定制。“自后则乡试年分皆考差”(263)。除正科的子、午、卯、酉年必考外,遇有登极或万寿恩科亦行之。
2.考差之方式
考差制度推行之前,乡试正副主考官的选拔,或由礼部将应差者先后题名上请,或由吏部开列名单进呈,或由各衙门推荐,最后则皇帝钦定。行考差之初,并未完全摆脱旧的推荐形式。雍正朝基本采取将应行开列人员通行考试的方式,而乾隆初则改由大臣保举后再行考试。乾隆元年(1736年),乾隆帝以不了解诸臣之学问、人品为由,令张廷玉、鄂尔泰、朱轼、徐本、邵基、任兰枝、徐元梦、福敏、孙嘉淦、杨名时等大臣,于翰林、科道、部属内,各据所知,多举数员,交送内阁汇奏,(264)然后进行考试。经大臣保举的人数毕竟有限,且不论公正与否,至少选拔范围受到局限。乾隆三年三月,乾隆帝先是令大臣保举,再行考试,数日后又颁谕称:“今思翰林、科道、部属等官,应差主考者,人数甚多,其未与保举之列者,亦着一体考试,不愿出差者听其自便。”(265)实际上,“无论保举与否,一体考试”(266)。六年,则仿雍正朝旧例,“通行考试”(267)。九年,又命大学士、尚书、侍郎先保举,再行考试,且称:“非科甲出身及无真知灼见者,不必强举。”(268)然诸大臣保举之后,监察御史李清芳奏称:大臣保举不公。所举四十九人,各省籍官员只十六人,满洲四人,其余二十九人皆江浙籍官员,而“河南、四川、贵州、广西、云南五省,未见一人获膺是选。可见保举者,皆平日往来相知之人,而所举之人,大抵饶于财而凭于势。至守正不阿者,不肯伺候公卿之门;边隅之士,声气不通,交游不广,是以无人荐举”。因此,建议将合例人员通行考试,使得试差者不由奔竞,而边省之士亦得入选。奉旨:“李清芳所奏,似是而非。审如是,则朕所用之大臣等皆不可信矣。”(269)时,外间对保举亦颇多议论。至十二年考差时,改变了方式,令“将应行开列人员通行考试”,其不愿考试者听其自便。同时又谕:“仍于应行开列中,着大学士、九卿等,将学问优长、精于衡鉴者,各举所知,密封交送内阁进呈,候朕酌用。如此,考试与保举并行,内有保举而考列优等者,固可简任文衡,即未经保举而文艺入选者,亦一并简用,则人才不致屈抑,而众心亦当允服矣。”(270)乾隆帝的举动,似乎是为平息议论而找平衡。其实他也清楚,仅凭保举会有弊病,但又不能一下子否定自己的决定,故而采取了“考试与保举并行之法”。实际上,在采取通行考试的情况下,再行保举,已无多少实际意义,徒具形式而已。至十八年,则令应行开列人员通行考试,否定了保举后再考试,及考试与保举并行的原有方式。乾隆三十五年恢复考差后,明确规定:所有应行开列人员,通行考试。(271)至此,考差方式成为定制。
3.考差人员之资格
考差人员之资格,也就是选拔乡试主考的基本要求,这在前面的“主考官的出身及职衔”中已有阐述,即进士出身的翰林、科道、部属等官。
这里特别需要说明一点,参加考差人员并非全部差遣人员,因为按规定,部院长官如派出任试差是不需要考差的。实行考差后,顺天主考一直用一二品大员,江南等省主考也常由侍郎等官充任,他们属于“例不考差”之员。由于“题派各省乡试主考,开列人员,向有照常开列及通行开列两单外,又有考过试差官单。分款虽多,其实止有京堂及考差两项”,因而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明确规定:“嗣后题派各省主考,除本年考过试差官单外,其余止将例不考差之侍郎以下京官另列一单。”(272)嘉庆五年(1800年),改变了这一做法,所有差遣人员均需考试。是年颁旨:“传集满汉二品以下进士出身之侍郎、内阁学士,三、四品京堂及未经考试试差之四、五品京堂,俱赴尚书房考试。不愿赴考者听。”(273)至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又恢复旧例,将“未经考差之京堂各员另缮一单”(274)。
按条例规定,未授实缺者不得参加考差,故翰林官中之庶吉士必须在留馆授职后方可考试差。嘉庆十三年(1808年),考差于散馆后举行,为此特颁谕旨:“现在考试试差,虽已在各项考试之后,所有前项人员,仍俱毋庸与试。嗣后凡遇考差,如在本年散馆、殿试以后,即着照此办理。”(275)一甲三名进士,均授实职,例得参加考差。至嘉庆二十三年奉上谕:“向来新科一甲进士适逢大考翰詹之年,以该员等尚在庶常馆教习,未经散馆,皆不就试。及考试试差,则以已经授职为辞,一体与考,事属两歧。该员既不与大考之列,则考差亦不应与试。着自此次为始,凡一甲进士未经散馆,遇考试试差时,亦毋庸与考,以归画一。”(276)
向例,捐纳人员不得考差。道光十六年(1836年)规定,“由捐纳各官中式进士,并中式进士后加捐者”准考试差,但要在“题本内分别注明”(277)。尽管限制有所放宽,但进士出身这一基本条件还是要坚持的。至光绪时,对考差人员的资格规定,仍旧是“所有试官,均系翰詹科道,并进士出身之实缺部属,方准考差”(278)。
4.考差之各项规定
考差之具体规定,前后几经变化,有形成定制者,有奉旨而行者。
考差之时间,没有严格规定。雍正三年(1725年)首次考差在三月初二日,考差成为定制后多在乡试年之四月举行,具体日期届时颁旨而定。定于四月考取试差,旨在陆续简放主考。(279)间有提前至三月,或推迟至五月进行者。如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定于三月二十五日考试,(280)嘉庆十三年(1808年)则于五月初六日考试。(281)尚有一次特例,乾隆四十四年开恩科乡试,是年三月考差一次,因明年举行庚子乡试正科,遂于十月二十六日再次进行考差。(282)
考差之地点,均在宫中殿廷之内,故时人又称考差为“廷试”。具体地点,亦无固定。雍正朝在太和殿。乾隆三年(1738年)在保和殿,其后多在正大光明殿。嘉庆、道光朝多在上书房,间或在正大光明殿、保和殿、乾清宫。至光绪初,又在保和殿。
考差之内容,雍正三年(1725年)规定:试以《四书》文二篇。乾隆时增加排律诗一首。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奉上谕:“考试试差人员,自此次为始,《四书》题文两篇内着减去一篇,添《五经》文一篇,仍用五言八韵排律诗一首。著为令。”(283)至此形成定制:“考试试差,钦命《四书》题一道,《五经》题一道,诗题一道。”(284)
定制:考差只进行一天,所有应试者自备试卷、笔砚,当日交卷,试卷弥封,然不誊录。至于阅卷、评定等第,以定去取,则几经变化。雍正三年(1725年)始行考差,并不急于差遣,故考后只将试卷弥封,进呈皇帝,亲定名次,封储内阁,以备乡试差遣。(285)至四年丙午科乡试前,才“将记名人员掣签命往,使典试事”(286)。具体做法是:“将御试取定人员,书名牙签,盛以金筒。每届按省分差之期,设黄案于午门外,令书名人员齐集,命大学士同礼部堂官捧金筒置案上,掣签唱名,宣读上谕毕,大学士将所掣名签恭请钦定正副主考,遵旨差往。”(287)乾隆以后,因考差距差遣时间很近,故钦点大臣于考差次日进内阅卷,“第其高下,引见记名,以备简用”(288)。从此时起,所有试卷均由阅卷大臣评阅,并排定名次。
初,考取名次发单传给本人。大凡名次靠前者,多放江南、浙江等省,以致每次差遣时,外间多有猜测。为不泄漏考差名次,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谕:“着将应行开列人员仍照向例考试,其试卷不必分别等第,止将拟取之卷进呈。入选人员,即按各衙门开列名单,交该部各依衙门次序带领引见,候朕陆续点用。”(289)如此,“与考之人,即使自知考取,亦不能预知简拔何省”(290)。四十七年更规定:考差录取名单毋庸发出。(291)至此,考差始密定名次,不再向应试者揭晓。(292)嘉庆初,又恢复由阅卷大臣拟定名次之例,然另书空名之名单,随卷进呈,待皇帝“亲拆弥封,填注姓名”,外间不得知考差之名次,且简放试差时亦不按名次之先后,“有名次在后而出试差者,亦有名次在前并房考官俱不用者”(293)。“房考官”指顺天乡试同考官。因顺天乡试主考多用一二品大员,故个别考差录取者亦用作顺天乡试同考官。其后,外间多次议论考差名次漏泄,故嘉庆十五年(1810年)颁旨:“阅卷大臣不必排定名次,惟各于所阅之卷,将取与不取分为两束,自注衔名,一体进呈,候朕详加披览,亲定去取、前后,以杜浮议。”(294)至此,阅卷大臣不拆弥封,取否均不知也。(295)
关于考差的各项规定,至嘉庆时均已成为定制,其后少有变化,而前后表现出的不同,多是执行中的问题。
考差之推行,提高了各省乡试主考官的文化素质,加大了任职的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任职者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亦颇得时人之赞赏,谓考差所取“多为才望之官”(296)。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己卯科乡试,顺天主考为尚书梁诗正、侍郎观保,江南主考为裘曰修、钱琦,江西主考为钱维城、翁方纲,浙江主考为介福,河南主考为朱珪,山东主考为钱大昕,山西主考为纪昀,广西主考为钱载。一科之中,集诸多才学之士,实属罕见。且行考差后,多有试差未回即授学政者,这显然是对乡试主考官所取得成绩的肯定。道光二年(1822年)乡试后,适逢各省学政任满,时有八省乡试主考官出任本省或他省学政。“考官留学政,未有如此之盛者也”(297)。然日久弊生,其后问题不断。至同光间,“应试各员,每于交卷后,将本日所作诗句首联另纸录出,纷向例得阅卷之一二品大员处递送,谓之递诗片。而阅卷诸臣非其座主,即其同乡,亦遂瞻徇情面,以诗片之有无,定文字之优次。始犹暗中摩挲,继则互相传换,公然不讳于宫府森严之地,开利途侥幸之门……明目张胆,无所不为。一旦膺典试之命,安望其秉公衡鉴、拔取真才耶!”(298)较之当初,此时之考差,徒具形式而已。
三、同考官的选派及入场
同考官作为主考官的助手,负责阅卷工作,并向主考官推荐拟取之试卷,最终由主考官决定去取及名次。因同考官分房阅卷,故又称“房官”。与主考官不同的是,各省乡试之同考官均由地方官中选派,而非由京官中简放。惟顺天乡试,以其地位之特殊,其同考官之入选资格及选派多有不同于各直省之处。
1.同考官之定额
各省乡试同考官,因负责阅卷工作,故其定员数倍于主考官。具体到各省乡试同考官的数额,则主要依据该省应试人数之多寡来决定。顺治二年(1645年)规定:各直省房考数额以该省录送乡试人数为准,“每房分阅三百卷,或二百五十卷。计数分房,计房取官”(299)。因各省参加乡试人数不一,其同考官多寡亦不同。由于清初一段时间战乱不断,故各省应乡试人数并不算太多,因此,以应试者三百人或二百五十人设一同考官,其阅卷量还是不大。其后,各省应试人数越来越多,但同考官数额的增加则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同考官的阅卷量大大增加,因此,增加同考官人数势在必行。但各省同考官人数的确定仍以应试人数为依据。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议准:“直隶、江南、浙江乡试,人数倍于他省,照会试例,各用房考十八人。”(300)其他各省同考官的数额也有变化。至雍正五年(1727年),各省同考官数额相对固定:顺天、江南、浙江,各十八人;江西、山东,各十四人;河南、福建、陕西、山西,各十二人;广东、湖南、湖北,各十一人;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各十人。(301)
乾隆三年(1738年),重定各省同考员额。与雍正时定额相比,江南增为二十二人,河南增为十四人,广东增为十三人,余未变。(302)九年,限制各省录送乡试之人数,故十二年、十五年之乡试,各省同考官数额多有削减。如十二年减山西同考官五名,减湖南同考官二名;十五年,减云南同考官二名(303)。至十八年重新确定各省同考数额时,除顺天、江西、四川、广西四省保持原额外,其他各省均有减额。其中,江南仍减为十八人,浙江减为十六人,山东、河南减为十二人,福建减为十一人,广东、湖北、陕西减为十人,湖南、山西减为九人,云南、贵州减为八人。(304)
咸同时,以捐输军饷,永广学额和乡试中额,致录送乡试人数增加,故有多省又增添同考官。同治四年(1865年),湖南巡抚恽世临以湖南“应试士子较前多至千余卷,房官分卷有加,而期限犹昔,去取未能详审”,奏请“添设房官二员,得以尽心阅看”,获准。(305)同年,四川又添设乡试同考官二员。此后,陆续有添设者。同治五年,广东添设二员;八年,江西添设二员;九年,湖北添设二员,山东添设二员;十一年,河南添设二员。(306)
光绪元年(1875年),陕甘分闱,定甘肃用同考官八员。(307)至此,各省同考官数额为:顺天、江南,十八人;浙江、江西,十六人;山东、河南,十四人;广东,十三人;福建、湖南、湖北、四川,十二人;陕西,十人;山西,九人;广西、云南、贵州、甘肃,八人。(308)
2.各直省乡试同考官的选派及入场
各直省乡试同考官也有入选资格、挑选方式,以及入场要求等具体规定。
各省乡试同考官均选自地方官,但对入选者也有一定的资格要求。顺治二年(1645年)定:“各直省房考,取本省甲科属官,不足,聘邻省甲科推官、知县,及乡科教官。挂议迁谪者不与。”(309)所谓“甲科”,即指进士出身者;“乡科”,则指举人出身者。十七年,从科臣杨雍建之请:各直省同考官,不论本省、邻省,推知、教官,先取进士出身者,不足,兼取举人出身者。(310)这一方案主要在于强调进士出身。康熙五年(1666年)议准:“各省乡试同考官,以本省内进士、举人官员用,如不足,方于邻省聘取。”(311)这一变化,旨在强调以挑选本省官员为主。这样做,既便于操作,又便于对同考官的管理及使用。康熙十四年乙卯科乡试,因三藩事起,广东等省州县官因有守城之责,不便远离,遂多聘邻省教职及用本省地方佐贰官。(312)后以诸臣奏请,仍照旧例,用科甲知县(313)。这一状况在雍正时发生了变化。
雍正五年(1727年)奉上谕:“外省乡试房考,旧例皆用现任知县入闱。朕思知县身为民牧,地方政务甚繁,入闱动经数月,诸事或至迟误。且一县之中岂可无正印官在署管辖。况知县到任后,日理簿书钱谷之事,文艺未免荒疏。倘令办事之时,犹温习举业,以为房考持衡之地,其势难以兼顾。又本省本县应试士子,皆县令所管辖之子民,于行迹亦涉嫌疑。朕意欲将外省房考之例,斟酌更定,或于邻省中举人、进士之在家候选者,临期调取数十人,交与监临之督抚,秉公掣签,令其入闱分校。着九卿悉心详议具奏。”(314)九卿遵旨议定:“嗣后外省乡试,令所属地方官将在籍候选之进士、举人确访文行素优者,该县备造履历、经书清册,加结送府,该府出具保结,申送督抚,亲加验看,以备邻省调取。大省十八房者取用三十名,中省十四房者取用二十五名,小省十二房、十一房者取用二十名,十房者取用十八名。邻省督抚咨文到日,遣官伴送,俱限八月初一日齐集,调至省城,照例关防……主考官进闱之日,监临督抚传集调取之进士、举人,当堂公共掣签,掣得内帘者,即令入闱分校,其余即令回籍。往来路费,每人给银三十两,在本省公费内动支。并令该督抚酌量道里远近,互相调往。其附近三百里内者,不得混行咨送……至本省知县入帘之例,概行停止。”(315)同时确定了各省调取之方案,如江南十八房,调取浙江十人,山东十人,江西十人;山东十四房,调取直隶九人,江南八人,河南八人;河南十二房,调取直隶八人,山西六人、山东六人;湖南十一房,调取江西七人,广西七人,贵州六人;云南十房,调取贵州六人,四川六人,广西六人等。以邻省在籍候选之进士、举人取代本省知县入闱,是为同考官条例之一大变动。然只行数科,至十三年,又以“地方官与士子情分相隔,而邻省举人与士子声气相通”,更应预为防范,(316)遂停外省举人充乡试同考官之例。
至乾隆元年(1736年)丙辰恩科乡试,仍复旧制,以本省科甲出身之同知、州县官入闱分校。(317)十九年复准:嗣后各省乡试,内外帘官,将直隶州知州停其调取。(318)三十二年议准:“乡试同考官,务须恪遵定例,于现任州县内考选,其在省候补及暂行委署并借补佐贰者,概不准入帘。”(319)三十六年,以云南现任州县不敷任用,特准用委署州县以上之人。(320)六十年,以湖南军务繁忙,特准用本年分发试用知县。(321)道光五年(1825年)奏准:江西本年乡试,实缺人员堪充同考者只十二人,改于候补人员中择二员入内帘。(322)九年,京畿道监察御史牛鉴奏请:嗣后遴选房官,如实缺人员不敷,准以候补正途人员充补。(323)礼部议准:如现任各员不敷调用,准以即用分发人员一体充当。该督抚须将不敷派用缘由专折奏明。v至此,形成定制:“直省乡试同考官,各该督抚先期调取科甲出身之现任州县等官充,如不敷派,准于即用分发各员中详加遴选参用,务将现任人员实在不敷考选情形,详细专折奏明。”(324)
同考官之挑选,顺治二年(1645年)定:同考官由监临于应选人员内挑选治行最、年力强、学识俱到之员。(325)五年曾令各省巡按、提学共同考选派用,(326)然实未进行考试选拔。八年,以江南应试者众,考官责任重大,遂定由提学会同巡按及布、按二司选用,务取洁守实学者,每十员用二十员共同阄定。十七年又令各直省由督抚将应选者倍数密取到省,即日公阄入闱。(327)向例,州县官选为同考,只许入闱一次。(328)雍正元年(1723年)停此例,始行考试选拔法。是年奉上谕:“闻各省乡试房考,凡州县官由科甲出身者,止许入闱一次。夫房考以秉公精鉴、识拔文才为主,何论曾否入闱。嗣后凡遇乡科,各省督抚临场调齐科甲出身之员,不论已未分房,监临试以时艺一篇,其文理优长者入内帘房考,荒疏者供外场执事,则分校得人,而佳文尽拔矣。”(329)这是继推行考差制度后,进而对同考官进行的考试选拔。从这里可以看出清廷对选拔乡试考官的重视。十一年,以同考官用外省在籍之进士、举人,乃议定,增试策一道,取文理优通者咨送邻省。(330)十三年,停调外省举人例,同考官之考选仍考时艺一篇。乾隆五年(1740年)复准:“乡试同考,应令各省督抚将应行入帘之员,预访其品学素著者,调取来省,照例试以时艺一篇,策一道。其文理优长者,准入内帘房考,其次供外场执事。(331)条例虽定,但各省督抚往往视为具文,多以地方不甚紧要,而办事能力平常者选任,甚至有年老体弱、精力不足者也滥竽其列。二十一年奉上谕:“今岁乡试届期,所有各省同考官,其令该督抚等慎重遴选,精加考试,择其年壮学优者,共襄试事,以副国家抡才大典。”(332)至此,各省同考官之选拔已成定制:直省乡试同考官,该督抚调取进士、举人出身之州县官,试以文艺,年壮学优者准入内帘,余供外场执事。(333)
同考官之入场,顺治二年(1645年)定:“各省乡试同考官,取到后严加扃钥巡察,至期宴毕,同主考入场。”(334)康熙十七年(1678年),吏科给事中张鹏条陈:“外省同考,因道里远近不一,势必先期行取,往往行取文到,本官不即起行,迁延时日,耳目既近,关节易通。今宜严定限程,刻期赴省。”下部议行。(335)鉴于各省州县官经奉调之后,常有携带稿案入闱中,而“幕友吏胥、家人子弟往来出入,或不免与士子结纳夤缘,招摇生事”,乾隆十三年(1748年)特颁上谕:“着于本年为始,各省房考于奉文调取之日,即委员署理,案件不必展限,庶该房得以严密关防,专心分校,而士子等不得妄希幸获,照应关通,以慎司衡,以重官守。著为令。”(336)四十八年议准:“外省内外帘官考试后,该督抚不必豫期宣示,即令监试官加谨查察,均俟入闱之日,临期分派。”(337)道光十三年(1833年)定:“各省督抚遇州县调帘入省,务令遵照定例,径入公所,不得在外居住,与人交接往来,启士子钻营之习。如该州县不知检束,或招致士子私通关节,或贿托书吏,指认红号,该督抚当不时查察,一经发觉,即严参究办。”(338)这里所谓之“调帘”,即指选为同考官。光绪七年(1881年)议准:“嗣后乡试调帘各员到省,即令径入公所,严禁幕友子弟等出入往来,并照主考到省例,将所寓公所门封固,由督抚委员巡逻,依时启闭,以杜弊端。”(339)
同考官既入内帘,即分房阅卷,每房一人。初,考生应试答卷,各认一经,故同考官亦按五经分房,分阅各经。顺治二年(1645年)定:《春秋》、《礼记》二经,选答者少,同考官易被揣摩,临期分派。《易》、《诗》、《书》三大经,于入帘次日,听监临官将各房官单密送主考,于分卷时,照单分房,以杜关节。(340)各省均以《易经》、《诗经》分房最多,《书经》次之,《春秋》、《礼记》最少。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停房考分经阅卷例,房官阅卷,均匀分派,多寡适均。(341)
派出之同考官遇有患病等事故,不能入场,则知会正副主考官,令入场之同考官通融校阅,无须另派。其丁忧之规定,一如主考官。(342)
3.顺天乡试同考官的资格及选派
顺天乡试之同考官也多有不同于各直省之处。其入选资格,顺治二年(1645年)定:“分考京闱,用中书、行人及候选进士,如不足,取在外推官、知县,到京即送都察院衙门严加扃钥。”(343)十一年,以内阁中书可参加顺天乡试,同僚当回避,故不用内阁中书入内帘。(344)十七年,从科臣杨雍建之请,顺天同考除郎中不差外,其员外郎、主事、中行评博、国子监科甲出身官员,以及近京之廉慎素著之科甲推官、知县,一并开列。(345)且定:先取进士出身者,不足,兼取举人出身之员。(346)康熙十七年(1678年),吏科给事中张鹏,以顺天同考,小京官居多,与应试士子素相交好,非慎重关防之道,建议停用京官,概取知县中素有文誉者。(347)未准。二十六年,都察院左都御史董讷再次疏请,礼部议定:“顺天乡试分房各官,俱用直隶所属进士、举人出身知县。”(348)是年秋,以进士知县不敷调用,又准将员外郎、主事以下小京官及守部进士一并开列。(349)五十一年,改内帘用翰林,外帘用部属等官。(350)雍正元年(1723年)癸卯科,庶吉士为同考者八人;乾隆九年甲子科,庶吉士为同考者十人,皆后来所无也。(351)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定:顺天乡试同考官不再取外官知县,一律用京员。嗣后与主考官同时开列。(352)至此,顺天乡试同考官专用翰林院侍读学士以下,詹事府庶子以下,科道、部属、评事、博士、监丞以上官。(353)五十一年,以国子监生应顺天乡试者众,停用国子监官员。(354)
顺天乡试同考官之选派,顺治八年(1651年)规定,由礼部会同吏部于合例人员内选用。自十七年始,改由吏部开列应选人员题请钦点。(355)雍正元年(1723年)定同考官考试例后,顺天同考一并考试,入选者开列具题。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礼部议准:“顺天同考官,向因调取近京州县,独由吏部题请。今改用京员,嗣后应与顺天暨各省主考官,均归礼部开列具题。”(356)
至同考官入场,顺治二年(1645年)定:凡外取之推官、知县,到京后送赴都察院衙门,严加封闭,候顺天府会宴之日,伴行入朝,同主考、监临等官陛辞入院。(357)十七年定:京官入选者,点用当日即同主考入闱。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定,专用直隶科甲知县,起送三十名,限八月初一日到京,不许私寓外城,候题请钦点。(358)专用京官后,又恢复顺治十七年定例。五经分房阶段,顺天也有别于各直省之处。康熙五十六年,顺天乡试仿五十四年会试例,每房派二人,然不得派同省之人。(359)雍正元年(1723年)奉上谕:“近科以来,皇考慎重辟门吁俊之典,于顺天乡试及会试房考官,虑其人邪正不一,特命每房各用二人,同阅试卷,使之互相觉察,彼此钤制。用意良为周密。但法久弊生,一房两考官,岂皆遇秉公持正之人?设有一狡黠者参杂其中,即为贤者累。况两人或皆不肖,则朋比作奸,其害不更甚乎?嗣后仍着照旧定科场条例,一房止用一人校阅。其责既专,其功罪亦难推诿。”(360)顺天同考向例于聚奎堂拈阄分经。其后每于十八房考内择官阶优者,分《易经》第一房,如有官阶并优者,分《诗经》第一房,名曰领房。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监察御史吴玉纶以设领房易滋弊混,奏请无论官阶大小,悉令拈阄分校,以昭公慎。(361)礼部议准:嗣后同考一体掣签分房,毋得更立领房。(362)四十二年后,同各直省,停房官分经阅卷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