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诗词搜索
作者:唐·陈子昂
题目:《登幽州台歌》
亮点:俯仰古今,慷慨悲凉。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二十四岁考中进士,拥护武则天,提出很多有见地的建议。但武则天当时忙着称帝改制,有自己的一套施政方针,不但没有重视陈子昂的意见,反嫌他上疏议政太过多事,免了他的职。几年后,陈子昂重新出山做官,却被好友牵连入狱,等到武则天派草包军事统帅武攸宜领兵北伐时,他才得到参谋军事的机会。可惜武攸宜根本就不懂军事,才一开战,就被打了当头一棒,大败而逃,不敢出城,先锋部队覆灭。陈子昂屡献妙计,武攸宜概不理睬。敌人来势汹汹,陈子昂便请求率领万人军队做前锋,阻挡敌势。武攸宜不但不采纳他的意见,还将他降职处分。在这样的情况下,陈子昂登上幽州台,放眼河山,心中不由感慨万千。
见不到以往朝代的贤明君主,也遇不到后世求贤的明君。感念天地无边,时空无际,让我不由伤感得流下热泪。

幽州台是什么地方?为什么能让陈子昂感慨到流泪?
幽州台也叫蓟北楼、燕台,是燕昭王为求贤而造的黄金台。那时燕国内乱,齐国趁机出兵侵占了不少燕国的土地。燕昭王登基后,想要振兴燕国,夺回失去的土地。可惜没什么人投奔他。于是向客卿郭隗请教怎么才能得到人才,郭隗就用古人“千金买骨”的故事启发他。
从前有位国君,想用千金买一匹珍贵的千里马。可惜三年过去了,也没有买到。国君身边一位侍臣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打听到某户人家有一匹千里马。可是,等他赶到这一家时,马已经死了。于是,他就用五百金买了马的骨头回去献给国君。国君不能理解侍臣的行为,很不高兴。侍臣解释说:我这样做是为了让天下人都知道,千里马的骨头您都能用高价买下,说明您是真心实意想出高价钱买马的,不是在骗人。果然,不到一年时间,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
郭隗讲完这个故事,对燕昭王说:“大王真心想要得到人才,也要像买千里马的国君那样,让天下人知道您是真心求贤。您可以先从我开始,人们看到像我这样的人都能得到重用,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就会来投奔您。”燕昭王认为有理,就拜郭隗为师,还给他优厚的俸禄,并让他修筑了“黄金台”,作为招纳天下贤士的地方。消息传出去不久,有才能的人纷纷前来,表示愿意帮助燕昭王治理国家。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燕国终于强盛起来,打败了齐国,夺回了被占领的土地。
陈子昂站在幽州台上,不由想到古代有这样重视贤才的君主,自己却生不逢时,无人欣赏,于是感慨万分,作《登幽州台歌》来抒发心中的委屈。

陈子昂不但文章写得好,脑子也相当活络。他知道,要中进士不容易,如果没有贵人引荐,没有人气,基本没希望,于是想出一条妙计来。
有一天,他在长安街头闲逛,看见一位老者在街边吆喝:“上好的琴,知音者快来买呀!”陈子昂走过去,觉得确实是好琴,便对老者说:“老伯,我想买这把琴,出个价吧……”老者把陈子昂打量一番后说:“先生果真想买这把琴吗?我看先生举止不俗,不是寻常之辈,实话对你说,别人买不能少于三千钱,先生若买就两千钱吧。只要这把琴寻到真正知音之人,能够物尽其用,老朽也就心安了……”其实,一把琴两千钱在当时也是天价了,周围人都觉得这老者狮子大开口,把别人当傻瓜,可陈子昂却毫不犹豫地将琴买下了。围观的人见这位书生花这么多钱买了一把琴,都觉得这“琴”、这“人”都有些不凡!陈子昂看看众人说:“在下陈子昂,略通琴技,明天我要在这里为大家演奏,希望大家捧个人场……”
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第二天一早,很多人来听琴,其中有不少文人骚客、政界名流。陈子昂抱琴出场,对观者抱拳一揖道:“感谢各位捧场,但我陈子昂弹琴是假,摔琴是真!”说完,陈子昂将琴高高举起,当众啪地往地上一摔,立刻弦断琴碎,把众人惊得个个目瞪口呆!陈子昂朗声笑道:“我陈子昂会弹琴,但也知道弹琴只是没出息的雕虫小技。我自幼刻苦读书,经史子集烂熟于心,诗词歌赋,长文短句,件件作得用心,我的文章比琴艺强多了,却无人欣赏,这才是真正的悲哀啊!今天借摔琴让众位读一读我的诗文,才是我的真正目的……”说完,陈子昂从箱子里取出大沓诗词文稿,分发给在场的人。在场的一些名流看了陈子昂的诗文后,赞叹不已,这—首首诗、一篇篇文章果然字字珠玑,精美绝伦!于是,通过这场活动,陈子昂的名字和他的锦绣诗文便在京城传开了!从此,陈子昂的住所每日来访者络绎不绝,后来,陈子昂的诗名传到了朝廷,他果然顺利考上了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