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鹰鼎
国宝讲述者:马啸天
国宝的前世今生:食具
国宝的开启密码:动物“大佬”
国宝的文化基因:仰韶文化
马啸天同学的讲述
新石器时代末期,在陕西华县的一片丛林里,有一位非常聪明能干的女性,不仅能种植谷物,还能种植蔬菜,更能制作陶器。在她的帮助下,部落成员种了许多白菜、芥菜,并收集了白菜籽、芥菜籽,打算来年再种。她还带领大家采集了很多榛子、栗子、松子、朴树子、鸟蛋、蜂蜜、昆虫等,甚至带着大家下河采集螺蛳,还用植物纤维编织成网,捕捉鱼类、鸟类。他们最喜欢的鸟儿是鹰,在制作煮饭的陶鼎时,还把鼎制成鹰形,作为最尊贵的东西。不幸的是,有一天,这位了不起的女性死去了,部落笼罩上了一层悲伤的气息。大家怀着伤痛的心情,给她随葬了许多东西,其中就有白菜籽、芥菜籽、坚果和那尊贵的陶鹰鼎。
陶鹰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鹰的胸部和身子构成鼎的肚子,两只爪子一只尾巴构成鼎的三只脚。这只被凝固的鹰,两眼圆睁,嘴部尖锐,乍一看,雄劲饱满,再一看,呆萌可爱。
陶鹰鼎非常惹眼,原因就在于,原始人使用了夸张变形的手法,突出了鹰的特点,比如,突出肢体的强壮、眼神的锐利等。这样的夸张变形,在今天也是时尚的,先进的。
截止到今天,已经有很多新石器时代的动物陶器出土,但只有一个是鸟型陶器,这就是陶鹰鼎。陶鹰鼎仿佛动物陶器中的“大佬”,开了商代鸟兽青铜器的先河。
陶鹰双翅后收,形成前扑的动势,配上鹰的大眼、利嘴,显得威风凛凛,气势雄猛。鹰身没有装饰,非常简洁,体积感很强,给人造成一种强大的冲击感。
1957年,华县农民殷思义在田里耕地,忽觉手上一震,好像碰到了什么硬东西。他扒开泥土,发现一个鸟形的东西,便拿回家喂鸡用了。第二年,殷思义听说附近有个考古队,便把“鸡食盆”拿了去,没想到,专家一眼就认出,这是无价之宝陶鹰鼎!
我也是国宝
“双鸟朝阳纹象牙雕刻器”——呃,我的名字是不是有点长?我是河姆渡文化的代言人之一,我的中心,就是肚脐眼那儿,有几个同心圆,圆外有火焰,这下你明白了吧,同心圆可不是面包圈,而是象征太阳!两边还有飞鸟,正向太阳展翅飞翔呢。而且,我是象牙雕刻的,是中国传统花鸟画的前身!
至于我旁边的那位,名叫“象牙雕葡萄长方盒”,是清代的,是我的小小小小小后辈,足足比我小几千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