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互联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4 NSFNET对互联网发展的影响

1.4.1 NSFNET发展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一些有条件的美国大学纷纷建立了个人计算机(PC)教室,免费向学生开放。学生们可以利用PC与网络进行学习与研究,这对于普及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是非常有益的。但并不是所有大学都有这样的机会,连入ARPANET的大学必须与美国国防部有合作研究项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认识到ARPANET对大学教育的重要影响,在1981年,为了使更多大学能够共享ARPANET的资源,NSF计划建设一个虚拟网络,即计算机科学网(Computer Science Network,CSNET)。CSNET的中心是一台作为网关的BBN计算机,不能直接连入ARPANET的大学可以通过电话拨号的方式与BBN计算机连接,通过网关间接连入ARPANET。

同时,各国科学家利用ARPANET共享数据,合作完成研究项目。当时也出现了其他一些分组交换网,例如美国NASA为空间科学研究建设的SPAN网络、美国能源部为能源研究建设的HEPNET网络,但是它们只能通过网关与ARPANET交换电子邮件。

随着TCP/IP协议的应用,ARPANET的规模不断扩大,不仅美国国内有很多网络接入ARPANET,世界上很多国家也通过远程通信线路、采用TCP/IP协议将本地计算机与网络接入ARPANET。在大量网络与计算机接入ARPANET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对联网计算机与用户进行管理,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提出了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的概念。

最初,人们通过一个静态的文本文件HOSTS记录主机名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到1982年,人们发现用这种方式记录所有联网主机的名称与IP地址变得越来越困难。通过应用DNS,可以将多个主机划分成不同的域,通过域名来管理和组织互联网中的主机。DNS使用分布式数据库存储与主机命名相关的信息。域名系统将物理结构上无序的网络变成逻辑结构上有序、可管理的系统。保罗·莫卡派乔斯(Paul Mockapetris)设计了第一个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DNS系统。1984年,第一个DNS程序JEEVES开始使用。1988年,BSD UNIX 4.3推出了其DNS程序B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