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模式、机制与效益测评研究:以南疆地区为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3 旅游扶贫的相关理论回顾

1.3.1 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20世纪50年代初最早提出“增长极”的概念,作为一个抽象的经济学名词,拓宽了经济学的空间分析思路(胡碧玉,2004)。弗朗索瓦·佩鲁认为,由于区位差异、产业基础和发展机遇等因素的存在,经济空间的发展是一个极化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经一些学者研究,这一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J. B. Boudeville)将经济空间的概念进一步拓展到内容更为广泛的区域范围,它不仅包括了与一定地理范围相联系的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而且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增长极既可以是部门的,也可以是区域的,从而提出了区域增长极概念(李晶晶,2006)。增长极理论在实践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不管是从区域理论发展探索的角度,还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应用角度而言,已成为国家和地区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决策当中的重要理论依据。增长极理论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张杰,2000):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是增长极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既不是平衡发展,也不是同步发展,而是在少数区位条件极佳、资源丰富、交通条件较好的点上不断发展为增长极。

第二,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形成依赖于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组织和企业家群体,所在地区不仅需要具有能够形成规模经济能力的资本、劳动、技术、人才等要素,还要具有较好的区位环境条件,才能从建设条件和吸引力等方面促进增长极的形成。

第三,增长极具有极化和扩散两种效应。极化效应表现为生产要素从外围区域向极点的集中和聚集,扩散效应是指极点生产要素向外围地带的转移,二者都可以从不同方面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在区域经济不同的发展阶段上,这两种效应的强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极化效应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较为明显,当区域经济的发展具备一定的规模后,极化效应逐渐减弱,扩散效应相对加强。极化和扩散机制互相作用,推动整个地域经济发展,同时也产生地区间的差距。

近年来,增长极理论在区域旅游的规划和发展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宋仪艳,2007)。实践证明,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可以通过优先发展区位条件好、资源禀赋优的少数城市或城镇,使之成为区域发展的增长极,通过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带动和促进整个区域发展(童中贤,2012)。当经济领域上的增长极映射到地理空间时,如果在某一地理空间形成集聚,则成为地理空间上的增长极。在区域发展中,旅游产业既可以作为经济领域中具有推动效应的产业,从而成为区域发展的产业增长极,也可以作为地理空间中具有带动作用的地区,从而成为区域发展的空间增长极(高元衡,2018)。增长极理论为区域旅游业的规划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式,在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可根据聚集和扩散效应来引导,将旅游业的关联效应辐射到一个更加广阔的地域空间。在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初期,区位条件好、旅游资源品质高的地区优先得到发展,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游客容量的限制,在游客求知、求新、求奇的心理诉求驱使下,旅游业以最先发展起来的区域为极点开始向外围地带扩散,最终促进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共同发展。

1.3.2 区位理论

1882年,W.高次首次提出“区位”的概念(胁田武光,1983)。1886年,区位被译为英文“location”(刘继生,等,1994)。区位的本质内涵是指某事物所占有的场所,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区位活动是人类活动的最基本行为,是人们生活、工作最初步和最低的要求。可以说,人类在地理空间上的每一个行为都可以被视为是一次区位选择活动。区位理论是关于经济活动地理区位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主要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发展(Schmidt-Renner G, 1961)。区位主体是指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诸如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等人类活动内容或实体(西冈久雄,1986)。

近年来,在地域经济发展布局、区域经济板块、地域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旅游服务业区域发展等领域逐渐引进区位理论(姜广义,2017)。旅游区位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始于20世纪50年代。瓦尔持·克里斯塔勒首先对旅游区位进行了研究,内容主要侧重对影响旅游场所因素的分析(刘宇峰,2008)。之后,众多学者也对其进行了研究和补充,使其逐渐成熟起来。区位理论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地域选择、区域定位、旅游市场竞争、旅游规划空间布局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特定的旅游目的地而言,如果该旅游地是区域旅游中心,通常具备两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旅游地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被该地周边的大多数旅游者所享用;第二,与周边地区相比,该旅游地人均旅游业收入占人均总收入的比重较大。

旅游目的地资源的吸引力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地的影响范围(金丽,2007)。除了旅游资源本身的吸引力之外,旅游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服务设施、旅游地形象、旅游地品牌效应、旅游地环境安全、旅游地生态容量等因素影响着旅游地的市场范围。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由上限值和下线值组成。所谓上限就是由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吸引力、旅游业的社会容量、经济容量以及旅游业的生态环境容量共同决定的客源市场范围或接待游客数量。上限值不能超过上述四个变量中的最小值;而下限则可以引用瓦尔特·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中的“门槛值”来进行说明,“门槛值”指的是生产一定产品或提供一定服务所必需的最小需求量。这个概念同样适用于旅游地的研究,此时的“门槛值”为旅游地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所必须达到的最低需求量(金丽,2007)。学者们认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是区域扶贫的重要路径。如:邱硕立(2013)认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相对于其他非民族地区,经济较为落后,旅游资源丰富,对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应该发挥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选择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扶贫模式,以旅游业健康发展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马剑平等(2015)指出民族欠发达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欠发达贫困地区受环境因素影响制约了其开放发展。作者分析了广西贫困地区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待开发性、民族旅游资源布局、生态环境、旅游产业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要素影响,从旅游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特色产品、市场营销等方面提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应对策。由诸多学者的研究可看出,区位理论也是旅游学研究中重要的基础理论,并可有效地指导旅游业的空间布局、发展方向、开发规模与强度等实际工作。对于民族地区而言,区位条件的优越与否是其旅游开发的关键性影响因素。

1.3.3 点—轴理论

点—轴开发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学家萨伦巴和马利土提出(高大洪,等,2008)。作为增长极理论的延伸,在重视“点”增长极作用的同时,还强调“点”与“点”之间的“轴”,即交通干线的作用。该理论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渐增加,如果以各经济中心为点,则一个个的经济增长点会分布在区域空间当中。由于经济增长点需要与外界进行生产要素的交换,才能生存和发展,所以会在各个点之间寻求最佳的动力、水源、能源等要素的供应路线,于是点和点之间就形成了轴线。这种轴线的形成首先是为轴线上的增长极而服务的。但轴线一旦形成,会在轴线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点轴贯通,就形成点轴系统。

对旅游业来说,空间结构的合理与否,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或制约作用。通过运用点—轴开发理论,可在区位选择的基础上,进一步选取一些资源价值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旅游中心城市或重点旅游地作为“点”,有意识地选择交通干线作为“轴”,重点开发位于交通线上或附近的“点”,使之形成次一级的旅游中心地,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使交通沿线一些次一级的城镇和旅游景区(景点)也逐步发展起来,形成交通沿线的轴带发展,从而起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作用,带动整个地域的旅游发展。

南疆是一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以往流行的分散型开发模式难以有效地发挥区域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制约着区域旅游业的发展,而点—轴开发理论模式的提出,为区域旅游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文撑。许多学者运用点—轴系统理论探讨了不同区域旅游资源的点—轴开发模式。如:邓清南和许虹(2005)探讨了四川成都环城市旅游带的点—轴开发方略;董静和郑大然(2006)运用点—轴系统理论探讨了京津冀地区旅游开发布局模式;桂峰等(2011)以江苏如东为例探讨了辐射沙洲沿岸地区海洋旅游资源的点—轴开发模式;冯燕等(2016)基于点—轴理论探讨了新疆旅游业空间结构研究;宋伟龙等(2017)运用点—轴理论探讨了太行山文化产业带的构建。

1.3.4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巴特勒根据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的一般发展规律,提出旅游地演化发展的六个阶段:探查阶段(旅游地的初级发展阶段,游客较少,基础设施匮乏,生态和社会环境受到人类旅游活动的干扰较少);参与阶段(游客数量逐渐增加,本地居民开始参与旅游活动,旅游基础设施因为旅游业的发展而有所改善);发展阶段(旅游市场基本形成,旅游地投资显著增加,旅游地的自然外貌特征改变显著);巩固阶段(游客增长率开始下降,但游客总量依然增加,旅游地的经济活动与旅游联系紧密);停滞阶段(旅游地的游客量达到最大值,旅游环境容量趋于饱和,社会、环境和经济问题接踵而至);衰落或复苏阶段(旅游地客源市场大幅度减少,旅游服务设施闲置)(Butler, 1980),如图1.1所示。

图1.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在衰落或复苏阶段有可能发生五种情况(如图1.1所示的曲线A、B、C、D、E):①通过对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增加旅游地的可游性和吸引力,从而达到扩大市场规模的目的,如曲线A;②通过对旅游资源吸引力的保护,对旅游产品进行较小规模的调整,使游客数量较小幅度增长,如曲线B;③通过对景区容量水平的调整,可遏制游客量下滑的趋势,使之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如曲线C;④如果过度对景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会降低其竞争能力,会导致游客量的大幅度下降,如曲线D;⑤战争、瘟疫或其他灾难性事件的发生会导致游客量急剧下降,如曲线E,这时要想游客量再恢复到原有水平极其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