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疼痛治疗技术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八节 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查体主要包括脑神经的功能,脊神经功能检查,神经损伤的定位。
一、脑神经检查
脑神经共十二对,其中Ⅰ (嗅神经)、Ⅱ (视神经)、Ⅷ (听神经)是感觉性神经;Ⅲ (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Ⅵ (展神经)、Ⅺ (副神经)、Ⅻ (舌下神经)是运动性神经;Ⅴ (三叉神经)、Ⅶ (面神经)、Ⅸ (舌咽神经)、Ⅹ (迷走神经)是混合性神经。与疼痛密切相关的神经主要有三叉神经、舌咽神经、面神经。

1.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支配面部感觉及咬肌运动。可通过检查面部感觉、咀嚼肌的力量、角膜反射,而判断三叉神经的功能。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在相应神经分布区可诱发出疼痛。

2.面神经

面神经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和味觉。通过观察鼻唇沟的深浅,口角有无低垂或偏斜判断面神经的功能。面神经损伤可引起舌前2/3味觉丧失。

3.舌咽、迷走神经

通过询问有无吞咽困难、呛咳,咽反射及舌后1/3味觉是否正常,观察腭垂是否居中,判断舌咽和迷走神经的功能。
二、脊神经检查
脊神经共31对,颈神经(C)8对,胸神经(T)12对,腰神经(L)5对,骶神经(S)5对,尾神经(Co)1对,它们从脊髓发出,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的皮肤、肌肉、关节、内脏中,支配颈部以下的感觉和运动。
脊神经穿出椎间孔的位置:C 1神经干穿过寰椎与枕骨之间出椎管,C 2~7神经干都穿过同序数颈椎上方的椎间孔穿出椎管,C 8神经干通过第7颈椎下方的椎间孔穿出,T 1~12神经干和L 1~5神经干都通过同序数椎骨下方的椎间孔穿出,S 1~4神经通过同序数的骶前、后孔穿出,S 5和Co神经由骶管裂孔穿出。
脊神经出椎管后分为前支、后支、交通支和脊膜支。

(一)运动功能检查

随意运动主要检查锥体束;不随意运动检查锥体外系,小脑。

1.肌力

即肌肉主动运动时的力量、速度和幅度,共分为六级。
0级:肌肉完全麻痹,不能做任何主动运动。
Ⅰ级:肌肉能主动收缩,但不能带动关节活动,即不能运动。
Ⅱ级: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活动,但不能对抗重力,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但不能抬离床面。
Ⅲ级:能对抗重力做主动关节活动,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Ⅳ级:能对抗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
Ⅴ级:肌力正常,运动自如。
根据肌力减退的程度不同可分为:完全性瘫痪和不完全性瘫痪。根据瘫痪的部位不同又可分为:单瘫(单一肢体瘫痪)、偏瘫(一侧肢体瘫痪)、交叉瘫(一侧偏瘫及对侧脑神经障碍)、截瘫(某平面以下瘫痪)。

2.肌张力

即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可分为六级。
0级:正常肌张力。
1级:肌张力略微增加。(对其做被动运动,在关节活动正常范围之末出现较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突然释放)。
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对其做被动运动,在关节活动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且出现并维持较小阻力)。
2级: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对其做被动运动,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仍能较容易地被动屈伸)。
3级:肌张力严重增加。(对其做被动活动困难)。
4级:僵直。(呈僵直状态,不能被动活动)。
肌张力异常:分为肌张力减低、增高、异常三种形式。

(1)肌张力减低:

是指在肌肉松弛的状况下,对其做被运动所遇到的阻力减退,常伴有肌肉松弛或萎缩,常由神经系统损伤引起。损害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同:①脊髓前角损伤时,出现节段性分布的肌无力、肌肉萎缩、肌纤维震颤,但不伴有感觉障碍;②周围神经损伤时出现肌无力、肌肉萎缩、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同时伴有感觉障碍;③脊髓后索或周围神经的本体感觉纤维损伤时可出现感觉障碍及深反射消失,且伴有共济失调步态;④小脑损伤时出现蹒跚步态;⑤新纹状体的病变可出现舞蹈样运动;⑥肌肉和神经接头病变表现为肌张力降低、肌无力、感觉障碍,但无肌纤维震颤。

(2)肌张力增高:

表现为肌肉不能松弛,摸上去较硬,对其被动活动阻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缩小。多为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病变的表现,而二者表现有明显不同。①锥体系损伤以痉挛性肌张力增高为主,且其肌张力增高有选择性。上肢以内收肌、屈肌与旋前肌为主,下肢主要是伸肌肌张力增高。被动运动时关节开始阻力较大,最后时变小即所谓折刀样肌张力增高;②锥体外系损伤以强直性肌张力增高为主,在伸肌和屈肌间无区别,肌张力大小与肌肉当时的长度(即收缩状态)也无明显相关。即无论动作的速度、幅度、方向如何,都遇到均等的阻力,即铅管样强直,如因伴发震颤而产生交替性的松紧变化,则称为齿轮样强直。

(3)肌张力障碍:

是指由于肌张力的改变引起正在进行的动作中断或者出现持续的异常姿势,是由于骨骼肌的协同肌和拮抗肌运动不协调且伴有间歇收缩引起的,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也有一些原因不明。可分为全身性、局灶性或节段性肌张力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疾病。

1)扭转痉挛:

肌张力在肢体扭转时增高,表现为肌张力障碍和四肢、躯干甚至全身的剧烈而不随意的扭转,扭转停止时则正常。

2)痉挛性斜颈:

由于颈部肌肉(胸锁乳突肌、斜方肌、颈夹肌)痉挛性或强直性收缩造成的一种头部旋转性异常姿势。

3)梅杰综合征:

表现为双眼睑痉挛和/或口面部肌肉对称性不规则性不自主运动。

4)手足徐动症:

是由不自主运动和异常姿势复合在一起的一种异常运动,以肌强直和手足发生缓慢不规则的徐动为特征表现。它常提示多种神经系统疾患。

3.不自主运动

意识清醒者的随意肌的某一部分、一块肌肉或某些肌群出现不自主收缩,而产生无目的的运动。临床上常见的有肌束颤动、肌阵挛、肌纤维颤搐、抽搐、痉挛、震颤、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和扭转痉挛等。

(1)抽搐:

为肌肉快速、重复性地,甚至是阵挛性或强直性地不自主收缩,振幅大且不局限,频度不等,无节律性,且容易受体内外因素的影响,可伴有躯体不适及其他异常感觉,但客观检查常无明显异常。多出现在面部或肢体对称部位。

(2)震颤:

是一组相拮抗的肌肉交替收缩引起的关节不自主地、快速地节律性运动,有一定方向,但振幅大小不均,多见于手部、眼睑及头部。

(3)肌阵挛:

为肌肉或肌群突发地、短促地不自主收缩,可以是病理性的,也可见于正常人。

(4)痉挛:

为一块肌肉或一组肌群断续或持续地不自主收缩,有时可伴肌痛、肌强直或不自主运动,甚至头、颈、肢体、躯干扭转畸形。多为脑或脊髓的运动神经元或神经肌肉的异常兴奋所致。

(5)舞蹈样运动:

是一种无目的,突然出现的无规律、幅度不等、不对称的快速不自主运动。在头面部多表现为皱额、咧嘴、舌伸缩、瞬目、摇头晃脑等怪异活动,持续时间一般较短。而在肢体则表现为无目的的大幅度运动,患者常难以维持一定的姿势。

(6)扭转痉挛:

是一种躯干的徐动症,表现为伴有肌张力障碍的四肢近端或顺躯干纵轴的畸形扭曲。肌张力在扭转时增高,扭转停止时恢复正常。

(7)手足徐动症:

是一种伴有肌强直的手足缓缓地强直性伸屈运动,常于精神紧张或做随意动作时加重,安静时减轻,睡眠时可完全停止。可发生于上肢、下肢、头面部,通常以上肢远端和面部最明显。

4.共济失调

指患者肌力正常,但肢体随意运动的幅度及协调性紊乱,以致不能维持躯体的姿势和平衡的一种状态,有的伴有智力低下或痴呆。可由前庭系统、小脑和大脑损害引起,也有一些原因不明的。共济失调主要通过观察患者的日常生活动作来判断,如穿衣、进食、端水、言语、系扣、书写、步态等。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特殊的试验来判断。

(1)指鼻试验:

嘱被检者伸直上肢,以示指触自己的鼻尖,先慢后快,先睁眼后闭眼,反复指鼻。共济失调时则表现为动作轻重、快慢不一,甚至误指。若睁眼指鼻正常,但闭眼时则出现明显的共济失调,多为感觉性共济失调。越接近目标时共济失调越明显常提示小脑半球病变。

(2)闭目难立征:

嘱被检者双足并拢站立,双手向前平伸,然后闭目,观察其姿势。若睁眼时能保持稳定的站立姿势,而闭目后站立不稳,为感觉性共济失调。若睁眼、闭眼都站立不稳,闭眼时更明显,为小脑性共济失调。

(3)跟-膝-胫试验:

被检者仰卧,抬起一侧下肢,用足跟触及对侧膝盖,再沿胫骨前缘下移。小脑损害者抬腿触膝时常出现辨距不良和意向性震颤,下移时摇晃不稳;感觉性共济失调者则闭眼时足跟很难找到膝盖。

(4)快速轮替试验:

嘱被检者两手快速做旋前旋后的交替运动。小脑损害时动作笨拙,节律不齐。

(5)过指试验:

被检者与检查者相对而坐,两人上肢向前平伸,示指相互接触。被检者先抬高伸直的上肢,然后再以示指接触检查者的示指。正常者上臂均应在矢状面上运动,无内收和外展。前庭性共济失调时,上肢下降时偏向迷路有病变的一侧;感觉性共济失调时,闭眼时常找不到检查者的手指。

(6)趾-指试验:

被检者仰卧,用大 趾来碰触伸出的手指。小脑损害者常不能顺利完成该动作。

(7)反跳试验:

嘱被检者两上肢向前平伸、闭目,检查者用手分别或同时向下推动其前臂。小脑病变时患者常出现动作过度而捶击自己。

(二)感觉系统检查

1.浅感觉检查
(1)痛觉:用大头针的针尖均匀地轻刺被检查的皮肤,询问其有否疼痛。注意两侧对称比较,同时记录痛感类型(正常、过敏、减退或消失)与范围。痛觉障碍提示脊髓丘脑侧束损害。
(2)触觉:用棉签轻触被检查者的皮肤或黏膜,询问有无感觉。触觉障碍提示脊髓丘脑前束和后索病损。
(3)温度觉:用盛有热水(40°~50°)和冷水(5°~10°)的玻璃试管交替接触被检查者皮肤,嘱其辨别冷、热感。温度觉障碍提示脊髓丘脑侧束损害。
2.深感觉检查
(1)运动觉:检查者轻轻夹住被检查者的手指或足趾两侧,上或下移动,嘱被检查者根据感觉说出运动方向。运动觉障碍提示后索病损。
(2)位置觉:检查者将被检查者的肢体摆成某一姿势,嘱被检查者用语言描述或用对侧肢体模仿该姿势,位置觉障碍提示后索病损。
(3)振动觉:检查者用振动着的音叉(128Hz)柄置于被检查者骨凸起处(如内、外踝,膝盖等),询问有无振动感觉,判断两侧有无差别,振荡觉障碍提示后索病损。
3.复合感觉检查复合感觉是大脑综合分析的结果,也称质感觉。
(1)皮肤定位觉:检查者以手指或棉签轻触被检查者皮肤某处,嘱其指出被触部位。该功能障碍提示皮层病变。
(2)两点辨别觉:以钝角分规轻轻刺激皮肤上的两点(小心不要造成疼痛),检查被检者辨别两点的能力,再逐渐缩小两脚间距,直到其感觉为一点时,测其实际间距,两侧比较。正常情况下,手指的辨别间距是2mm,舌是1mm,脚趾是3~8mm,手掌是8~12mm,后背是40~60mm。检查时应注意个体差异,必须两侧对照。当触觉正常而两点辨别觉障碍时提示额叶病变。
(3)实体觉:嘱被检查者用单手触摸熟悉的物体(如钢笔、书本、钥匙等)并说出其名称。先测功能差的一侧,再测另一手。功能障碍提示皮层病变。
(4)体表图形觉:在被检查者的皮肤上画简单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等)或写简单的字(大、小、一、二等),观察其能否识别,并双侧对照。如有障碍提示丘脑水平以上病变。

(三)神经反射检查

神经反射由反射弧完成,简单的反射弧由反射器、传入神经元、中枢、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五个基本部分组成。反射弧中的任一环节有病变都可影响反射,使其减弱或消失。同时反射还受高级神经中枢控制,高级中枢的病变,可使反射活动失去抑制而出现反射亢进。反射根据是否由病变引起分为生理反射和病理反射;根据刺激的部位的不同,又可将生理反射分为浅反射和深反射两部分。
1.生理反射
(1)浅反射:是刺激皮肤、黏膜引起的肌肉快速收缩反应。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浅反射。
1)角膜反射(corneal reflex):嘱被检查者眼睛向内上方注视,检查者用细棉签毛快速轻触患者的角膜外下缘。正常时,被检眼睛的眼睑迅速闭合,称为直接角膜反射。同时没被检查的另一只眼睛也会同时闭合,称为间接角膜反射。直接与间接角膜反射均消失是三叉神经传入纤维病变的表现;而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存在是动眼神经受损的表现。角膜反射完全消失见于深昏迷或者深度麻醉状态。
2)腹壁反射(abdominal reflex):被检查者仰卧,下肢稍微屈曲,使腹壁松弛,检查者用钝头竹签分别沿肋缘下、平脐及腹股沟上的部位,由外向内轻划两侧腹壁皮肤,分别称为上、中、下腹壁反射。正常反射是上、中和下部局部的腹肌均收缩。某部位反射消失见于该部位相对应的脊髓的病损;双侧上、中、下部反射均消失可见于昏迷和急性腹膜炎患者;一侧上、中、下部反射均消失是同侧锥体束病损的表现;肥胖者、老年人及经产妇由于腹壁过于松弛也可出现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
3)提睾反射(cremasteric reflex):检查者用竹签由上而下轻划被检者股内侧上方皮肤,正常可引起同侧提睾肌收缩,睾丸上提。一侧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锥体束损害;双侧反射消失为腰髓1~2节病损;提睾反射也受局部病变(如腹股沟疝、阴囊水肿等)的影响。
4)跖反射(plantar reflex):被检者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一手持其踝部,另一手用钝头竹签划其足底外侧,由足跟向前至近小趾跖关节处 趾侧,正常反射为足趾屈曲。反射消失提示骶髓1~2节病损。
5)肛门反射(anal reflex):检查者用钝头竹签轻划被检者肛门周围皮肤,正常可引起肛门外括约肌收缩。反射障碍见于骶髓4~5节或肛尾神经病损。
(2)深反射:刺激骨膜、肌腱等深部组织引起的反射,又称腱反射。反射强度通常分为以下五级:0级:反射消失;1级:反射减弱,肌肉收缩存在,但无相应关节活动;2级:正常反射,肌肉收缩并引起关节活动;3级:反射增强,可为正常或病理状况;4级:反射亢进并伴有阵挛,为病理状况。该检查需要被检者合作,肢体肌肉应放松。检查者叩击力量要均等,还要双侧进行对比。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深反射。
1)肱二头肌反射:被检者前臂略旋前,肘部屈曲90°,检查者将左手拇指放在其肱二头肌肌腱上,右手持叩诊锤叩击左手拇指,正常可使肱二头肌收缩,前臂快速屈曲。
反射中枢为颈髓5~7节。肱二头肌反射属于生理反射,脊髓的损害、肌肉疾病、周围性神经病均可引起其增强或减弱。
2)肱三头肌反射:被检者前臂外展,肘关节半屈,检查者用左手托住其前臂,右手用叩诊锤直接叩击鹰嘴上方肱三头肌肌腱,正常可使肱三头肌收缩,引起前臂伸展。
反射中枢为颈髓6~7节。周围神经损伤、脊髓损伤、中毒、血管疾病等均可引起反射异常。
3)桡骨膜反射:被检者肘关节屈成直角或略呈钝角,检查者左手托住其右手腕,右手持叩诊锤叩击桡骨茎突,正常反应为腕关节弯曲、旋前和手指屈曲。
反射中枢在颈髓5~6节。周围神经病变,脊髓疾病,肱桡肌、肱三头肌、旋前肌、肱二头肌损伤均可引起此反射异常。
4)膝反射(knee reflex):坐位检查时,被检者小腿完全松弛下垂与大腿成直角;卧位时被检查者仰卧,检查者以左手托起其膝关节使之屈曲约120°,用叩诊锤叩击髌骨下方股四头肌肌腱,正常可引起小腿伸展。
反射中枢在腰髓2~4节。膝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脊髓或周围神经性病变,多见于肌病、小脑及锥体外系疾病,是下运动神经元瘫的体征之一。而反射亢进则是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表现,还可见于甲亢、破伤风、低钙抽搐,精神过度紧张等。
5)跟腱反射(achilles tendon reflex):又称踝反射,被检查者仰卧,髋关节、膝关节屈曲,下肢外旋外展。检查者左手将其足部背屈成直角,以叩诊锤叩击跟腱,正常为足向跖面屈曲。
反射中枢为骶髓1~2节。坐骨神经受损、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炎、胫神经麻痹时踝反射减弱或消失。
2.病理反射锥体束病变时,由于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1岁半以内的婴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也可以出现这种反射,但不属于病理性。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病理反射。
(1)巴宾斯基征(Babinsiki):检查者以钝竹签或叩诊锤柄沿被检查者足底外侧从后向前轻划,至小趾跟部再转向 趾侧,正常反应为 趾及其他四趾均跖屈,如出现 趾背屈,余四趾呈扇形展开则为巴宾斯基征阳性。
(2)奥本海姆征(Oppenheim):检查者用拇指及示指沿被检查者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出现 趾背屈,余四趾扇形展开为阳性。
(3)戈登征(Gordon):检查时用手以一定力量捏压被检查者的腓肠肌,出现 趾背屈,余四趾扇形展开为阳性。
(4)霍夫曼征(Hoffmann):检查者左手持被检查者腕部,然后以右手中指和示指夹住其中指并稍向上提,使其腕部处于轻度过伸位。以拇指迅速弹刮其中指指甲,如果引起其余四指掌屈反应则为阳性。
(5)阵挛(clonus):深反射亢进时,用力使相关肌肉处于持续性紧张状态,该组肌肉会发生节律性收缩,称为阵挛,提示病变在锥体束以上。常见的阵挛有两种。
1)踝阵挛:被检查者仰卧,髋与膝关节稍屈,检查者一手持其小腿,一手持其足掌前段,突然用力使踝关节背屈且维持住。阳性表现为足部呈现交替性屈伸动作,是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发生连续性节律性收缩而导致,是腱反射极度亢进的表现。
2)髌阵挛:被检查者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以拇指与示指控住其髌骨上缘,用力向远端快速连续推动数次后保持一定的推力。阳性反应为髌骨上下移动,是股四头肌发生节律性收缩的结果,也是腱反射极度亢进的表现。
(6)脑膜刺激征:是脑膜受激惹的体征,常见的脑膜刺激征有三种。
1)颈项强直:被检查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按其胸部以固定其上身,另一手向上抬其头部,先向两侧轻轻转动,然后再向前屈曲。正常时,颈部柔软,活动自如,下颏可触及胸部,而且下肢不动。若患者颈项僵硬且有抵抗感,下颏不能触及胸部,即为颈项强直。
2)凯尔尼格征(Kernig):被检查者仰卧,检查者先将其一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成直角,然后用手抬高其小腿,正常人可将膝关节伸达135°以上。阳性表现为伸膝受限,并伴有疼痛和屈肌痉挛。
3)布鲁津斯基征(Brudzinski):被检查者仰卧,双下肢自然伸直,检查者前屈其颈部时如果发生双侧膝关节和髋关节一过性屈曲,或者压迫其双侧颊部引起双臂外展和肘部屈曲,或者叩击其耻骨联合时出现双下肢屈曲均为布鲁津斯基征阳性。
三、神经损伤定位原则
定位诊断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核心和基础,在疼痛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因此临床诊断多从此两大障碍进行分析。

(一)脑部损伤 1.大脑半球损伤 (1)额叶:

损伤主要引起随意运动、言语以及精神方面的障碍。①额叶前部以精神障碍为主,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表情淡漠,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额叶脑桥径路的额桥束纤维损伤还可产生对侧肢体共济失调,步态不稳,多无眼球震颤。额叶前部的病变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②额中回后部受损时引起两眼向病灶侧同向斜视,刺激性病变区域时则向病灶对侧斜视;③额叶后部受损可产生对侧上肢强握反射;④中央前回损伤可引起癫痫发作。中央前回上部受损导致下肢瘫痪,下部受损引起上肢瘫及面瘫;⑤旁中央小叶损害则引起痉挛性截瘫、尿潴留和感觉障碍;⑥左侧半球受损产生运动性失语。

(2)顶叶:

受损主要引起感觉障碍,可出现感觉性癫痫发作(即病变对侧某肢体或半身麻木、刺疼,并按一定方式扩散,出现肌肉抽搐甚至癫痫发作)或者皮层感觉障碍,还可出现同向下象限偏盲。

(3)颞叶:

损伤主要引起听力及嗅觉障碍。单侧颞上回后部听觉中枢受损时一般不会引起听觉障碍。钩回发作是颞叶癫痫的典型表现,发作时患者突然嗅到或尝到一种异样的恶臭或怪味,还可以出现幻觉及感觉性失语。

(4)枕叶:

损伤主要引起视觉障碍,多表现为同向偏盲而中心视力不受影响。

(5)边缘系统:

损害时出现情绪症状,甚至是记忆丧失,意识障碍,幻觉(嗅、味、视、听),行为异常,智力障碍等精神症状。

2.基底核

是锥体外系的中继核,接受大脑皮质传来的冲动,然后发出纤维至丘脑,下行纤维还影响脊髓下运动神经元,与大脑皮质和小脑协同调节随意运动、肌张力和姿势反射,也参与复杂行为的调节。损伤后表现为各种不自主运动,肌张力改变及连带运动障碍。

3.内囊

大多数内囊病变只损害运动系统,只表现对侧半身瘫痪,而无感觉障碍,如果病变向后扩展而累及感觉纤维时,则合并对侧半身的感觉障碍。如内囊后肢后部发生病变时,则产生对侧半身感觉障碍、同向偏盲、对侧轻度听觉障碍等。

4.半卵圆中心

该区的局限性病变可出现运动和(或)感觉症状。位于前部的病变引起偏瘫,位于后部的病变引起各种的缺失,并伴有感觉共济失调,如果累及视辐射还可有同侧偏盲。

(二)脊髓损伤 1.脊髓损害的横向定位 (1)后根:

受损的节段内各种感觉均减退或消失,可有放射性疼痛。

(2)后角:

损伤引起同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即痛、温觉缺失而触觉及深感觉保留)。

(3)灰质前联合:

损伤产生两侧对称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

(4)前根和前角:

损伤后所支配的肌肉发生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5)侧角:

损伤引起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血管舒缩、发汗、立毛反射障碍以及皮肤指甲营养改变等。

(6)脊髓半横贯损害 1)病灶同侧:

损害水平以下深感觉缺失(后索受损),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锥体束受损),血管舒缩运动障碍(早期皮肤潮红,后期皮肤发绀发冷,侧索中下行的血管舒缩纤维受损)。

2)病灶对侧:

损害水平以下痛觉和温觉消失而触觉保留(因不交叉的触觉纤维在健侧后索上行)。

(7)脊髓横贯性损害:

该节段平面以下出现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四肢瘫或截瘫,各种感觉丧失,大小便障碍和脊髓反射的改变。当脊髓受到急性严重的横贯性损害时(如急性脊髓炎、外伤等),早期首先出现脊髓休克现象:弛缓性瘫痪,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尿潴留,无病理征。

2.脊髓损害的纵向定位 (1)高颈段(C1~4):

损伤后四肢呈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损害水平以下全部感觉缺失,大小便障碍并有呼吸困难(C 3~5两侧前角受损)或呃逆(膈神经受刺激引起膈肌痉挛),还可有颈枕部疼痛,屈颈时有向下放射的放电感。

(2)颈膨大(C5~T2):

损伤后四肢瘫痪,上肢呈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下肢呈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损伤平面以下各种感觉丧失,C 8及T 1节段侧角细胞受损时产生Horner综合征。

(3)胸段(T2~12):

损伤表现为双下肢呈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截瘫),各种感觉丧失,大小便障碍,出汗异常。感觉障碍表现为束带感或环绕躯干的神经痛。

(4)腰膨大(L1~S2):

两下肢呈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双下肢及会阴部各种感觉减退或缺失,大小便障碍。L 1~3损伤时产生腰背部疼痛并放射至大腿前内侧;L 5、S 1损伤时产生类似坐骨神经痛的症状;L 2~4时损伤时膝反射消失而跟腱反射增强,L 5、S 1损伤时跟腱反射消失。

(5)圆锥(S3~5和尾节):

损伤时马鞍区(肛门生殖器周围)感觉缺失,肛门及跟腱反射消失,小便先潴留后呈充盈性尿失禁,双下肢无明显运动障碍及神经根痛。

(6)马尾:

损伤症状与圆锥相似,但早期常有会阴、膀胱及骶部剧烈疼痛,并沿坐骨神经放射。症状和体征多为单侧或双侧不对称,各种感觉均受损但无感觉分离,可出现下肢瘫痪,膝及跟腱反射消失,大小便障碍不明显。

(三)脑干受损 1.中脑

损伤出现大脑脚综合征(Weber syndrome),即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对侧肢体偏瘫。

2.脑桥

损伤出现脑桥腹外侧综合征(Millard-Gubler syndrome),出现同侧周围性面瘫、展神经麻痹,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偏瘫。

3.延髓

损伤出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 syndrome)
(1)疑核受损出现同侧延髓麻痹,咽反射消失。
(2)三叉神经脊束核、脊髓丘脑束损伤出现同侧面部、对侧偏身痛、温觉障碍。
(3)前庭核受损出现眩晕、呕吐、眼球震颤。
(4)纹状体受损出现同侧小脑症状。
(5)交感神经下行纤维受累出现同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上睑下垂及同侧面部无汗的Horner综合征表现。

(四)小脑损伤

1.共济失调 出现辨距不良,轮替动作差,反跳现象阳性,同侧肢体意向性震颤,Romberg试验站立不稳,钟摆膝。
2.小脑半球损害同侧共济失调,肌张力降低。
3.小脑蚓部损害主要表现为躯体平衡及言语障碍,肌张力正常,四肢无明显共济失调,无眼球震颤。

(五)间脑损伤

丘脑损伤时出现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尤其是深感觉更明显,躯干、肢体疼痛,一过性或持久性轻偏瘫、共济失调,可伴有舞蹈样动作或舞蹈样手足徐动症。

(六)脑神经损伤

1.嗅神经 损伤主要出现嗅觉减退、缺失,嗅幻觉及嗅觉过敏等。
2.视神经 损伤表现为视力障碍及视野缺损。视觉损伤定位:
1)周围性(外侧膝状体前):视觉障碍伴瞳孔对光反射障碍。
2)中枢性(外侧膝状体后):视觉障碍,但瞳孔对光反射正常。
3.动眼神经 损伤多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外斜,向上外、上内、下内、同侧方向运动障碍,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及集合反射消失,头向健侧歪斜。中枢性损伤多为不完全性瘫痪,而周围性损伤多为完全性瘫痪。
4.滑车神经 受损表现为眼球不能向下外方向运动,伴有复视,常呈下颏向下、头面偏向健侧的特殊姿势。
5.三叉神经 损伤部位不同,表现不同:①中枢损伤出现洋葱皮样感觉缺损,中心部位为脑干的上端,周边部位为脑干的下端。②周围性感觉障碍:眼支、上颌支、下颌支的支配范围出现相应的疼痛及感觉障碍。
6.展神经 受损表现为眼内斜视,不能外展,并伴有复视。
7.面神经 受损表现为面神经周围性瘫痪或面肌痉挛,面神经的脑干病变常表现为伴有眼外展或侧视麻痹的交叉性瘫痪。
8.位听神经耳蜗神经受损表现为耳聋、耳鸣。前庭神经受损出现眩晕、眼震、平衡失调。
9.舌咽、迷走神经 损伤表现为延髓麻痹即延髓麻痹(言语困难、发声困难、进食困难)。
10.舌下神经 损伤表现为患侧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向患侧偏斜,后期舌肌萎缩。

(七)感觉障碍的定位

1.末梢神经 多发性神经炎时,出现对称性四肢远端的各种感觉障碍,呈手套、袜套样分布。
2.神经干受损神经所支配的皮肤区出现感觉障碍(如桡神经、尺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等)。
3.后根 受损出现根性疼痛。
4.脊髓
(1)后角:受损出现分离性感觉障碍。
(2)前连合:受损出现两侧对称的节段型分离性感觉障碍(痛、触觉分离)。
(3)传导束:受损节段平面以下的感觉缺失。
5.脑干 损伤出现交叉性感觉障碍,病灶侧脑神经感觉障碍和对侧肢体的痛、温觉障碍。
6.皮质 受损出现精细性感觉(复合感觉)障碍,多为单肢感觉缺失。
7.丘脑 损伤出现对侧偏身深、浅感觉缺失。
8.内囊 损伤出现对侧偏身深、浅感觉缺失。

(八)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

1.皮质损伤表现为一侧上肢、下肢或面部的瘫痪,称单瘫。
2.内囊损伤表现为三偏综合征,即对侧肢体偏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同向偏盲。
3.脑干损伤出现交叉性瘫痪,即同侧脑神经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及对侧身体的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4.脊髓损伤不同部位有不同表现。
5.小脑损伤主要症状为瘫痪。
(王学平 艾登斌 帅训军 侯念果)

第二章 影像学检查与分析

影像学诊断在疼痛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临床上根据各种影像技术对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显像清晰度及临床意义不同,进行相应的选择。现就疼痛临床中常用的影像学技术作简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