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苑史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偶陵

偶陵为十六国时后秦国王姚兴的陵墓。

姚兴,字子略,姚苌之子。为皇太子时,曾镇守长安,颇有威望。即位后,为政宽明,知人纳谏,广开言路,有一言之善即授美官,以有效选拔人才。他确立岁贡清行孝廉的制度,并减轻刑罚,常亲自听决疑狱,号无冤滞。重视教育,在长安兴建官学,召请关中名儒讲学,使境内儒风大盛。他还颁布命令,全部免去因灾荒自卖为奴婢者为良人,并劝励农桑,敦尚清素俭约。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帝王,从以上政策不难看出,姚兴在位时,的确得到了社会中、下层人民的支持。因此,对周边各国,先后灭掉了前秦、西秦和后凉,形成与北魏、东晋相抗衡的三强格局。

十六国时期,虽然全国还不统一,但长安仍然维护着同西方各国的关系。由于连年混战,伤亡惨重,人民生活异常艰苦。这时候的皇家贵族为了欺骗人民,笼络人心,同时也排解他们自己朝不保夕的苦闷心情,企图在宗教的虚幻境界中寻找安慰,于是传来了佛教。其时著名的佛教人物是鸠摩罗什。鸠摩罗什的父亲是印度人,母亲是新疆库车人。精明的姚兴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从自身的阶级利益出发,于是在弘始二年(400),他把鸠摩罗什迎到长安,拜为国师,先在逍遥园(今西安市西北。汉长安城外北部偏西,约在横门与渭水之间),后在今户县东南20公里圭峰山北麓的草堂寺译经讲学,与四方义学3000余人翻译、校正梵文经典35部294卷。这是在长安用中文大量翻译外文的第一次,是中印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后秦弘始十五年(413)鸠摩罗什圆寂后,姚兴在寺内立“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之塔”,高2.6米,8面12级,由玉白、砖青、墨黑、乳黄、淡黄、浅蓝、赭紫及灰色等八种颜色的玉石雕刻而成,故又称“八宝玉石塔”。塔旁有一水井,每当夕阳西下,水汽上升,雾气缭绕,直向帝都长安飘去,此即为历史上有名的长安八景之一“草堂烟雾”。据史料记载,由于姚兴兴佛,“公卿以下莫不钦附,沙门自远而至者5000余人,起浮屠于永贵里,立波若台于中宫,沙门坐禅者恒有千数,州郡化之,事佛者十室而九矣”。

姚兴在位虽然时间不长,除对佛教特别热衷以外,同时他还是一位具有政治眼光的君王。

公元391年,匈奴铁弗部刘卫辰率众攻打北魏,被魏太祖拓跋圭打败,刘卫辰被部将所杀。11岁的幼子刘勃勃南逃投奔后秦,秦王姚兴对他器重有加,封为安远将军,并给他配备了部属,帮助莫弈于镇守高平(今山西省境内),莫弈于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刘勃勃为妻。公元406年,刘勃勃率兵以打猎为名,杀死了岳父莫弈于,夺其部属。第二年,刘勃勃自称天王大单于,设置百官,建立国家。勃勃认为他是夏后氏的后裔,所以定国号为夏。他还认为他的祖母跟着她的母亲的姓姓刘,不合道理,于是改姓赫连,当有权势显赫、连天之意。

大夏国的都城统万城,位置在今陕西省靖边县境内,因城墙呈灰白色,又叫白城子,它也是在我国历史上匈奴族留在人类历史上唯一的一座都城遗址。公元413年夏军行至今都城遗址的所在地,看中了这块地方,征发10万民工筑城,历时五年,城成,取名统万城,意为“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之意。

可以说,如果当初没有姚兴救助赫连,很难有夏国,没有大夏国,统万城这一历史遗址也就不会存在。统万城遗址今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申报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公元416年姚兴病卒,谥文桓皇帝,庙号高祖,墓称偶陵。位置在今昭慧塔东的麦张村附近。

姚苌父子建立的后秦国,历时只有30多年,而其陵墓原陵、偶陵俱在高陵境内,说明了高陵并非没有帝王陵,只是周、秦、汉、唐几个封建统一王朝在陕西建都,人们往往忽视后秦等这一段历史,故而比较生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