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灰堆坡遗址
位于通远镇灰堆坡村南200米处的高地上。遗址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300米,总面积约13.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米。在遗址中心区有一条“文化大革命”时期修建的东西向排水渠,断壁上暴露有灰坑、居住面和墓葬等遗存。其中有一处房屋遗存保存较好,为半地穴式,筑于灰土之上,东西长2.7米,上距地表1.7米,表面为一层踩踏面,中部有一灶,口大底小,上口长0.95米,底长0.8米,深0.4米,底部有一层炭灰,房屋上部被一后期房屋遗址叠压着。遗址地表散落大量陶片,主要有夹砂红陶、泥质红陶和黑陶;纹饰主要有鱼纹、三角纹、绳纹、弦纹等;可辨器形主要有盆、钵、盂、罐、葫芦瓶、尖底瓶、带把杯等。该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址,保存状况较好,现为村民耕地。1982年,灰堆坡遗址被高陵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